第101章 天子坐明堂

清晨,雨霽。

葉小葉站在院中。

本就非常清新的空氣,此刻更是清新到吸上一口讓人感覺整個身心都酥起來。

能感受到這一點的大抵也不止是他,還有院外的那些草木。

經過了一夜的雨潤,所有的草木都變得異常的精神,而且看向它們的枝頭,不管是何種樹木,俱皆在一夜之間,齊齊地抽出了大片大片的新芽。

此刻,那些新芽沐浴着晨光,柔嫩到讓人心中都自然生出喜悅和柔軟。

葉小葉的小院內是沒有樹的,但青石板間,特別是靠近周邊圍牆的地方,還是零零星星生着一些小草的。

以葉小葉的眼光,是看不出什麼來的。

而對於許廣陵來說,一眼就看出那些小草並無太大的蔓延性,而且其氣味俱都或清香或清新,但又非常之淡,近似不可聞,它們零星地點綴於這小院中,竟是不喧不鬧,而又恰到好處地給小院增添了那麼一份生機。

特別是此刻,它們也俱都抽了不少新芽。

淺淺顏色的接近於透明的新芽上,掛着殘留的雨滴又或露珠,偶爾雨露滴落,枝葉輕輕搖擺,仿若風來。

但此時,其實是沒有風的。

靈氣如風。

生機的流動如風。

身體在本能地也是貪婪地汲取着從靈眼中噴涌出來的靈氣,葉小葉則是盡情地深呼深吸,感受着清新至極的空氣,以及瀰漫在空氣中那種無形卻真實可感的生機。

昨夜,脾心竅的打開,讓葉小葉這具身體距離天地的“距離”,又近了一步。

一天之前,哪怕同樣是雨後清晨,哪怕空氣同樣清新着,哪怕草木同樣地生機洋溢着,他也絕不會有這般纖微敏細的的感受。

地球上時,西方有哲人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而在東方華夏,有一首小詩也蘊着相似的意思: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同樣的一條路線,去時水路,回時山路。

來去之間,綠陰依稀彷彿,但回程之時,餘興之下,卻注意到了來時沒有注意到的黃鸝鳴叫聲。

許廣陵打開脾心竅已是第三次了。

第一世,最大的感受是震撼和新奇。

第二世,震撼沒有了,新奇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輕車熟路,是意有餘暇。

以命竅作爲起始,許廣陵甚至都只是把整個臟腑的內煉作爲一個小小的節點而已,而節點之中的小節點,脾心竅,地位恍如丫鬟,被他直接就忽略了過去。

而當來到這一世。

以相當完善的修行體系作爲引導。

以臟腑的內煉作爲起始以及支點。

然後,不管是之前肺心竅的打開,還是此際脾心竅的打開,帶給葉小葉這具身體的感受都是空前的。

這第三次,不是輕車熟路。

而是明明熟悉至極的,卻又相當陌生的路。

不止是“添得黃鸝四五聲”,更連那綠陰,都彷彿完全不一樣了。

比前面兩次的經歷,要生動得多,也動人得多。

葉小葉甚至連今天的早飯都沒有吃,而是極盡可能地全身心地沉浸於打開脾心竅所帶來的又一重的新鮮感受中。

而身體最大的感覺,是輕鬆。

有時候,身上揹着擔子你卻並不覺得重。

只有把那擔子卸了,你纔會感覺,哇,真輕鬆。

這就好像寒冬穿了一身厚衣服,平時也不覺咋樣,但當春天來了,換上輕便的服裝,剎時感覺整個人都輕鬆得快要飛起來。

然後說不定在走路時都要忍不住地大步着又或縱跳那麼幾下,甚至看到一棵樹,還想直接踩着樹幹就那麼走上去。

葉小葉現在身體上的感受,大體如此。

只是程度上,要明顯了百倍不止。

因爲脾心竅的打開,不是身體外面減了一兩件衣服那麼簡單,而是整個身體內部代謝以至循環系統的大減負。

脾者,土也。

五行中央土。

而脾在五臟之中,也充當着如同“中央”的總控及調攝之能。

你可能聽說過肺炎、肺結核;

你可能聽說過心肌炎、心臟病;

你可能聽說過肝炎、肝硬化;

你可能聽說過腎炎、腎衰竭、腎功能不全;

等等等等。

你可能聽說過關於心、肝、肺、腎這四髒的種種病症,尋常的或者千奇百怪的,非常之多。

但你聽過或見過五臟的另一髒,脾,有什麼病症嗎?

等閒,或者說一般情況下,是沒有的。

並不是脾不會致疾,不會生病。

而是它不敢病,也不能病。

大家好,我們公衆.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它若病了,整個身體的代謝都要出大亂子。

地球上時,你所有聽過與沒聽過的那些重症、頑疾,如各種所謂的癌症以及白血病糖尿病等等等等,其十之七八以上,發病的根本原因,就是源於脾。

向來被輕忽。

向來不受重視。

於是慢慢地積勞成疾。

但縱然積勞成疾,它也不能停擺,而必須依然強撐着挺下去。

一直挺。

一直挺。

一直挺。

直到徹底地挺不下去的時候,它就終於兜不了底了,於是整個身體的代謝系統出現大障礙、大崩盤。

彼時的地球上,稱之爲癌症,稱之爲不治之症,稱之爲雖可緩解、控制卻難以解決之症。

如肝癌。

豈不知肝之病只是投影又或投射。

就如水管的某一段開裂了,開裂的那一段固然需要修補(救治),但就算你修補好了,也可能很快重新破裂。

又或者,你修補好的那一段沒再破裂,但另一段,本是好好的也不應該出問題的那一段,卻又莫名其妙地破裂了。

甚至,一而再,再而三。

因爲真正的問題,或許並不在水管,而在源頭。

彼時,醫學體系對於人體的認識,還並未上升到這一高度,還並未觸及到“脾”這處高地。

也是核心之地。

哪怕是自詡爲“千年第一神醫”的章老先生,在傳授許廣陵醫與藥、針與灸的時候,也沒有對此有着足夠的重視。

或者說,雖然重視夠了,但認識並不夠。

許廣陵跟隨兩位老師主要是章老先生沿着醫之一道不斷向上攀沿,卻也是在晉升大宗師相當久之後,才通過大宗師輻射大宗,登上了醫之體系的最高一層建構。

完成醫之“大宗”的最後一筆。

也是畫龍點睛的一筆。

脾者,父也,母也。

心、肝、肺、腎,子也,女也。

脾心竅的打開,葉小葉不僅僅是感受到了整個身體傳來的輕鬆,更連之前就打開主竅早已完成了一次凝鍊的肺部,也無端地變得更加雀躍了幾分。

當然,事實上並非無端。

第134章 任爾東西南北風第121章 成就第232章 斡旋陰陽第159章 月落烏啼霜滿天第698章 未來第91章 課後茶餘第30章 消費第318章 檢點第61章 棋逢對手?第306章 風絕山巔看天池第251章 北斗七星高第552章 孺子可教第681章 夢幻第236章 明月皎皎映太虛第39章 幽幽花香第194章 關門第327章 崑山玉碎鳳凰叫第367章 再開一竅,十二去其七第246章 更上一層樓第12章 趕海第97章 大道難行又易行第259章 棘手第263章 移舟泊煙渚第485章 想法,提議第13章 希望第168章 尚思爲國戍輪臺第103章 高山仰止第26章 太極浩蕩若奔雷第294章 生死第204章 而今邁步從頭越第723章 衆說紛紜第119章 實驗第16章 一步跨出,即爲超凡第722章 第三條線第519章 正常和平常第248章 靜聽松風寒第202章 如今始悟君難託第463章 無題第197章 天心浩蕩第81章 試探第211章 一脈浩蕩出深山第140章 高入青冥不附林第74章 通天第553章 新的課程第666章 塵世第16章 酸爽第161章 大恐怖,大決定第285章 既定命運第134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第45章 泡饃第442章 大雪第509章 小院秉燭說次第第215章 從立秋,到霜降第157章 停車坐愛楓林晚第235章 半畝方塘一鑑開第308章 高山之上,蒼穹之下第54章 傾盡天河水,洗我身心淨第283章 待入天台路第341章 周藍蘭第126章 道是無情亦有情第276章 天香雲外飄第302章 讀書長白下【一個重大決定,關於月票加更】第293章 你希望看到這九江州出現一位地階的修士嗎?第99章 蟬蛻第279章 天心第88章 狂妄第197章 天心浩蕩第161章 大、宗、師第46章 你是這個意思吧?第201章 神通第96章 開端第167章 歸根,覆命第283章 溫和而厚味第25章 宗師的誕生第185章 非瞎即傻第174章 是我青山獨往時第90章 心平氣和第349章 繪畫第96章 新的世界第499章 場外場內第109章 爛柯第585章 同樣是收到包裹感謝感謝!第77章 秘聞第16章 章老第448章 立道第187章 妾家高樓連苑起第82章 聖賢之路第601章 風休住第285章 對戰第68章 星空下的那片海第304章 奔跑第4章 運道第135章 他知道自己開了天眼麼?第270章 一針可抵三年之功第5章 異變第721章 從九品,到七品第37章 天賦神通第361章 北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