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春來發幾枝

經脈,或者說經絡,到底是什麼?

很早的時候,血脈與氣脈是不分的,哪怕在內經中也是這樣。

比如中醫的“把脈”,其實把的是血脈,而鍼灸所用的“九針”,有些也是專門對着血脈或者說血管而去的。

氣脈的真正確立,是“十二正經”。

到了明朝的時候,編著集成了《本草綱目》的李時珍,同樣也根據以前的一些醫書記載,把那些不屬於“十二正經”的“奇經”,給專門地蒐集羅列了出來,並彙集成《奇經八脈考》。

這樣一來,氣脈的框架大體就確立了起來,一爲十二正經,一爲奇經八脈。

但這兩者,卻互不統屬。

南轅北轍談不上,但大道朝天、各走一邊,卻絕對是稱得上的。

也就是說,並沒有一個理論,能把這兩者真正地統合起來。

章老先生自詡爲“千年第一神醫”,幾乎大半輩子都在探索着這個問題。

而博學到近乎非人的“陳博士”,上究天文,下究地理,中間同樣既爲自己也爲老友地鑽研過這個問題,並試圖從西方的現代生命研究體系中找到答案,爲此曾學了好多門亂七八糟的東西。

但最後,兩人全都沒有找到答案。

經絡的存在,倒是被他們證實了,用世俗的手段。

但正因爲證實了,反而帶給了他們更多的迷惘。

因爲不同人身上的經絡反應,差異極大!而即便同一個人,不同的時間段,其經絡反應一樣差別極大!

總之,迷霧多多!

以兩位老人所站的高度,自然不會滿足於經絡的有和沒有,那對他們來說根本就不需要驗證。

他們真正的困惑在於,經絡,它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內經中,沒有答案。

幾千年的所有道書醫書中,同樣也沒有答案。

那些記載裡,“知其然”就已經是相當了不起了,更多的根本是以訛傳訛,又或者純爲臆測,連最基本的自身實證都沒有。

這個問題,被兩位老人留給了他們的得意弟子許廣陵。

許廣陵也不知道。

儘管他老早老早地,就打通了身上所有的氣脈。

前世,許廣陵以“歸元息機根本竅法”爲主修,三大根本竅,命竅、識竅、天地竅。

當他成就命竅,從基本高度上成爲了“大宗師”之後,未能解決這個問題。

當他成就識竅,已經獲取了大宗師三大權柄中的兩個的時候,依然未能解決這個問題。

當他成就天地竅,身心與天地交融,那一刻,驀然回首中,才忽然發現,“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它們早就與他一路同行了!

只是一直地,他都不知道而已!

經絡是什麼?

那一日,夢幻之城最核心處,原始版、初級版、低級版的“小通天樹”下,許廣陵看着兩位老人,淡淡地,也微笑着,說了這麼一段話:

“人身十百千萬竅,從頭到腳,從內到外。”

“竅如繁星。”

“相鄰之星,皆有聯動,星力之線,謂之經絡。”

不是先有經絡,後有竅穴。

而是先有竅穴,後生反應,其反應之途徑,其反應之現象,謂之經絡!

人體本無經絡。

只是因爲不同的竅穴間有着連動的反應,從而產生了一種叫做經絡的現象而已!

它不是一整條的從頭到腳,又或者從這到那,本質上,它是一小截一小截的,很多個“小截”不間斷地組合在一起,才形成了所謂的十二正經及奇經八脈。

同“一條”經絡之中,不同的區域,其經絡反應是不一樣的!

不一樣的根本在於,它本就不是“一條”!

血肉,竅穴,共存於一身,恰如華夏道家理論中之陰陽雙魚,彼此既截然分明,互不相干,又在最核心處,相互溝連。

其彼此之溝連處,即爲修行之鑰。

此弱彼亦弱,此強彼亦強。牽此可以制彼,牽彼亦可以制此。

是以,完全可以從飲食之道入手,壯此身軀,身軀榮,則竅穴亦得滋養,得其法者,匯千萬於一點,從而“點亮”一顆“星星”。

由一而及萬。

由此及彼,再由彼及此,雙向互動着,相互彌補和提升,步入造化。

“小五行內煉真形圖”,之所以被鑑天鏡評列爲“成法”,一在於臟腑之五行流轉,二在於骨骼、臟腑、肢體這三者相互之間的內外流轉,三即是在於血肉與竅穴之間的陰陽流轉。

這三者合到一起,纔是完整的“內煉真形圖”,纔是真正抵究竟、達根本的“成法”。

而許廣陵之所以將其冠以“小五行”之名,也只是聊爲紀念而已。

一者,前世,他的修行是從五色花入門,真形圖部分地借鑑或者說參考了那段經歷。

二者,五行流轉是前世華夏一個極樸素也極經典的萬物流變思想,以此命名,也算是許廣陵對前世文明的一個懷念。

至於從嚴格意義來講,這樣命名是否“名不副實”,那就只是小小細節,無所謂了。

而“小五行內煉真形圖”,由此也可以初步地分爲三個修行層次:

第一個層次,臟腑流轉,完成“煉形”的第一步,或者說基礎。

第二個層次,骨骼、臟腑、肢體這三者間的內外流轉,在臟腑完成煉形的基礎上,內連骨骼,外涉肢體,徹底地完成身體的整個煉形,這是第二步。

第三個層次,在身體煉形大成的基礎上,由血肉而及竅穴,進行最後一步的陰陽流轉,徹底地完成身體層面的“造化”。

一顆凝氣散,讓小秀兒在幾天的時間裡,完成了第一個層次。

第二個層次,許廣陵本來以爲會需要一段時間,從幾個月到幾年都有可能,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小秀兒的天資居然是如此之好,更加上其年齡的關係,身體中的雜染、畸變極少,居然一口氣地,藉着凝氣散的餘力,走完了這一步!

這其實同樣也是許廣陵稍微有點小看了凝氣散的功效和威力,儘管,他之前就已經相當地高看了。

第一個層次,勢如破竹。

第二個層次,水到渠成。

那麼,要不要更進一步,直接就讓小秀兒步入第三個層次呢?

想到這一點的時候,就連許廣陵都有點兒猶豫,因爲他真不知道,這一次,他如果全力出手的話,到底會造就出一個什麼樣的“怪物”。

小秀兒當下的情況,是不能用此世的修行體系來生搬硬套的。

凝氣,這一層次有點勉強,小秀兒其實沒有經歷凝氣。

通脈,這一層次就更是談不上,“小五行內煉真形圖”中,沒有“通脈”這個層次。

完成了真形圖的第二個層次,其實就已經來到了此世的“煉形境”,但進入第三個層次後,纔會依次地來到這個世界修行體系中的引氣境以及開竅境。

而且是先引氣,後開竅!

但無論這些層次如何顛倒,一旦小秀兒完成第三個層次,她都將徹徹底底地走完這個世界的人階與地階,而達到地階的第三境,“還真境”,而且是真正意義上的還真境大成!

那種造化層面上的沒有半點瑕疵的“大成”!

這一步,如果讓小秀兒自己走,可能要走很多年。

但……

來到這一世,幾乎萬事在心的許廣陵,第一次,真正對一件事權衡難斷。

第252章 初試第103章 古今第一第307章 身懷利器,殺心自起第296章 初心第1章 許父許母第467章 異常和發現第7章 決議第206章 爲誰辛苦爲誰甜第104章 你以爲天比山高多少?第356章 不能爲敵!第237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ABC飲食法第34章 這是怎麼回事第311章 八定水,豆汁兒第221章 開得一竅入無爲第278章 三連第315章 掬水月在手第106章 我感受到的大道是這樣的第690章 父親第488章 聚集第137章 老夫要是半途被人給打死了第329章 新生之苗第22章 石階第182章 我有酒,你有故事嗎?第181章 扎堆第171章 從LV0.1起步第598章 元氣,靈氣第420章 伊藤靜石的左眼第91章 大悟第227章 微雨第201章 嫁時羅衣羞更著第732章 蝴蝶谷第96章 新的世界第530章 鎮元大仙第374章 又一道關口第615章 誰言宗師百尺高第56章 突破第635章 最後一步第368章 武宗之路第165章 繼往開來第294章 生死第297章 千山鳥飛絕第81章 放鬆第157章 路在何方第143章 豈因糞壤栽培力第62章 三軍之主第31章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第112章 六隻肘子第691章 回來第129章 他年我若爲青帝第128章 竹溪村路板橋斜第168章 你是太陽神阿波羅第30章 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第218章 酒盞花枝隱士緣第211章 酒醒只在花前坐第118章 小秀一手第315章 掬水月在手第276章 天香雲外飄第271章 鷲嶺鬱岧嶢第175章 懵逼第449章 決定第336章 你就這樣,什麼後續也不管地,一走了之啦?第374章 又一道關口第72章 魔怔第82章 猜測第86章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歲月答應你了嗎第351章 我見青山多嫵媚第274章 白雪第56章 突破第83章 春暖花開日,修者意何如第275章 桂子月中落第293章 你希望看到這九江州出現一位地階的修士嗎?第597章 一朵花開第285章 對戰第35章 月出皎兮第621章 山中二十七日(二)第177章 築基丹第90章 亦山第92章 求陵失玉,求玉失陵第271章 許廚師上線第111章 其形不敗、其顏不衰第158章 道法術第178章 惟戰而已!第36章 複雜第321章 紅果,白魚第283章 待入天台路第270章 平生一片心第503章 拜錯佛了第47章 等待第600章 若到江南趕上春第518章 掠土,闢地第341章 三傻並立,一時難分高下第383章 種菜第208章 通關,發現第204章 一粒入玄關,一粒復朱顏第301章 這還算是小道嗎?第340章 師弟,好手法!好表演!第115章 開得了,關不上第287章 一場特別的晉升第427章 地下藥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