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

更新時間:2005-5-13 20:48:00 字數:6045

《古曼國史》

聖宗宏忽剌·天晨,德宗第十二子,母別阿闊,德宗庶妃答蘭臺·佳爾之婢。聖宗仁而善斷,明是非,知進退,幼與順懷太子睦,順懷罹難,聖宗遠走西漠,御北倫,戰功累積。德宗崩,四子奪嫡,聖宗以蒼生爲重,舉兵平亂,十部共尊,行大禮於呼和山,登位,奉順懷世子爲儲。聖宗在位四十餘年,內治教化,外開疆域,天下敬畏,實乃第一聖君。

被後世譽爲古曼第一聖君的成佑皇帝此時正氣急敗壞地怒斥越奚·忽察,根本不管跪在自己面前的越奚·忽察因爲太過惶恐早已是搖搖欲墜了,不過,並非越奚·忽察太過怯懦,實在是因爲成佑皇帝的用詞真的是太豐富了,任何一個人聽到這番對自己說的話之後,都會覺得自己是天生心竅不通、笨得無可救藥。

“陛下,現在不是責罵忽察的時候。若是齊朗一直昏迷不醒,我們必然要告知至略,到時候,陛下聯合元寧的大計一定會受挫。當務之急是,儘快救治齊朗!”幸好大帳內還有一個根本不受成佑皇帝怒火影響的人,身爲成佑皇帝的首席謀臣,呂真早已練就了對此視若無睹的本事,也因此將越奚·忽察從崩潰的邊緣解救了出來。

“可是,怎麼救治他啊!”成佑皇帝也不是分不清輕重緩急,只是齊朗的傷實在太重,古曼的御醫是束手無策,而出於某些考慮,他們又不能請元寧派御醫過來,事實上,越奚·忽察反應過來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齊朗的隨從全部軟禁,疾馳千里趕到皇都。

這一點是沒錯的,無論如何,這種事也要在補救之後才能通知元寧,否則,古曼是有理也說不清。

“呂真,你有什麼好主意?”揮退越奚·忽察,成佑皇帝形象全無地倒頭躺在地上,根本不顧惜一身貴重的袍服。

呂真這會兒也沒想到什麼好辦法,思索了良久,才試探地回答:“張榜懸賞如何?”

“張榜懸賞?”成佑皇帝坐起來,重複了一聲,想了想,“也只能先這樣了!”

兩人無奈地對彼此苦笑,呂真輕嘆:“照忽察的說法,整件事很有可能是齊朗設計的,那個被齊朗送回成越的的男子可能就是關鍵。”

“對!這件事一定要查清楚!還有那個射殺齊朗的人,爲什麼他的侍衛反應那麼快?反手就是一箭,直接就把人擊斃了?”成佑皇帝冷冷地分析。

呂真一一應諾。

“還有,皇榜記得加一句,若不成功,殺無赦!省得一堆人濫竽充數!”成佑皇帝最後又加了一句。

“……是!”呂真微詫之後連忙答應。

另一方面,押送藍眼男子的兩個侍衛也以最快的速度趕回成越,一路上,兩人都擔心那人會有同夥前來劫殺,不過,因爲齊朗用了“醉太平”,那人根本無力逃跑,兩人倒是省了不少心,一路趕回成越,兩人只用了六天。

“藍眼睛?別的什麼都不知道?齊朗就只讓你們把人押回來?”紫蘇聽到兩名侍衛的回稟,不無驚訝地反問。

“是,齊大人只是讓我們把人交給您!”侍衛如實回答。

“我知道了!”紫蘇揮手讓他退下,心道,齊朗應該會有密奏回來的。

“太后娘娘……”兩名侍衛相視一眼,不得不硬着頭皮再稟報。

“還有什麼事?”因爲是永寧王府的暗衛,紫蘇和顏悅色地問他們。

這兩人與江城不同,並不清楚齊朗用了什麼藥,不過,看那人的情況與齊朗當時的要求,兩人還是猜得出那藥過了時間就沒救了,因此不得不說:“齊大人對那人用了藥了,那人似乎是所有的勁道都被破了,齊大人還吩咐我們要在一個月內把人送到。”

紫蘇眉頭輕皺,馬上就明白齊朗用什麼,卻不明白那人到底是什麼身份,值得他如此大費周張。

“人現在押在哪裡?”紫蘇一邊回忙自己是不是遇過類似的人物,一邊淡淡地問道。

“屬下將人押在王府的秘牢。”

紫蘇點頭:“你們告訴大哥一聲,哀家今晚會去秘牢。”

“是!”兩人應了一聲便退出了。

又想了一會兒,紫蘇還是沒什麼頭緒,便搖了搖頭,取過一本奏章,正要批示,腦中靈光一閃,手下立時頓住了。

“是他?!”

就在兩名侍衛把人押到成越的當天,古曼的皇榜終於被人揭了下來,因爲有不成功就殺無赦的字樣,張貼出去的皇榜幾乎無人問津,成佑皇帝與呂真已經要另想他法時,忽然來報有人揭了皇榜,侍衛已經將人帶到賓帳了,兩人立刻趕往齊朗所在賓帳。

古曼各族一向是逐水草而居,因此就是皇室也並無固定的皇宮,而是以金帳爲宮,齊朗所住的賓帳也在同一營地,兩人很快就趕到了。

江城一行人並沒有給他們好臉色,不過也沒有阻撓,畢竟這是他們的地盤。

一進賓帳,成佑皇帝與呂真就聞到了一股清馨的藥香,一位鬚髮皆白的老道正站在牀邊爲齊朗施針,服侍的婢女告訴皇帝,齊朗已經醒過,服了藥又睡着了。

等老道收針,站起,兩人才迎上去,成佑皇帝是真心實意地向那人行大禮:“道長不僅救了他,也救了朕與古曼!”

老道卻拂塵一揚,攔住了他:“貧道是齊大人的舊識,既然遇上,豈有不施援手的道理,再說,出家人本就一心向善,陛下言重了。”

“不知道長如何稱呼?”呂真看出他並非凡人,十分恭敬地問道。

老道微笑:“貧道於光。”

“於道長,不知齊大人何時才能復原?”呂真比較關心這個問題。

於光思忖了一下:“那一箭雖未傷臟腑,卻傷及心脈,之後又長途疾馳,使出血更加嚴重,元氣大損,若無三五個月的調養是絕對不能下牀的,不過,若無意外,一年之後也就大安了。”

“那就請道長留在此處,爲齊大人好好調養,不知可否?”成佑皇帝連忙留人。

“一切隨緣!貧道至少會在此逗留一個月的。”於光答得含糊。

古曼並沒有多少人知道“神算子”的大名,畢竟於光是至略人,幾件轟動的大事也都發生在至略,因此成佑皇帝並沒太在意他,不過於光卻是心存戒意,畢竟想找他的人太多,因此,他一向行蹤不定,這次也是來古曼尋藥纔會救治齊朗的——見死不救他還做不到。

成佑皇帝倒也沒有強求,應對了幾句便離開了,其實只要齊朗無恙,他也就放心了,對於其它,他並沒放在心上。

齊朗再醒來時已經是深夜了,見到坐在一旁的於光,齊朗猛然一驚,第一次醒來,他尚昏昏噩噩,不知身處何境,現在卻是略有了些精神,看到於光,如何不驚,說起來,這是他第二次見到於光,第一次還是十年前,於光到永寧王府做客,他曾見到這位名滿天下的“神算子”。

“此劫一過,大人日後便是平步青雲了!”於光輕聲嘆道,“從來沒想過,貧道也會爲他人化劫!難怪當初,貧道無論如何也算不出大人的前程。”當日見到齊朗時,他就心念一動,卻怎麼也算不出他的未來,讓他納悶了許久。

“當真有命運這回事嗎?”齊朗卻是不信這些。

“天道尚會變化,命運自然也會改變,人定勝天並非不可能,但是,很難!”於光早已看透世事,這番話也是有感而發。

齊朗淡淡地一笑,對他的說法不甚滿意。

於光也不以爲意,十年前,他就知道,那三個在院中嬉鬧的孩子日後必然會掌握左右天下的權勢,三個人中,紫蘇太過尊貴,雖有經世之才,卻少涉民生,謝清太過高傲,凡塵俗務俱不入眼,只有齊朗,雖然同樣出生名門,可是卻有一雙清亮溫和的眼睛,將一切盡收眼底,現在,見齊朗並不滿意自己的話,他知道十年不見,齊朗於人生應該是有自己的看法了。

“依道長所見,在下此行可會有收穫?”齊朗雖對於光的話不滿,但是於光畢竟是一代大家,命運一說,誰又能肯定是無稽之談呢?因此,他還是滿心敬重地詢問於光。

“天下大勢盡在大人手中,何必明知故問呢?不過,大人應當明白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順天命,合人心,纔是正道。”於光輕嘆,也意有所指,齊朗頓是雙頰發熱,他知道,於光是指自己計算良多卻仍然差點送命。

想到這裡,齊朗忽然想自己尚未對紫蘇稟報,心中一急,揚聲喚人:“來人。”

“大人有何吩咐?”外面的侍衛立刻進來,恭敬地詢問齊朗。

“取紙筆過來。”齊朗一邊說一邊想起身,讓於光不禁皺眉,拂塵一動,便壓下齊朗的動作。

“齊大人,你若是想立時送命,就起身吧!”說完便撤去壓力,安然地坐到一旁。

齊朗被他一震,全身好不容易有的一點力量全部被耗盡,只能輕輕擺手,讓侍衛出去。

這一下,於光反倒驚訝地看着他,他不認爲齊朗是會輕易順從的人,其實,齊朗只是看到那侍衛比較陌生,而要寫的東西又事關重大,便藉着於光的話暫且擱下,再加上轉念一想,紫蘇應該也能猜出那人的身份,自己倒不必太焦心。

直到三天後,齊朗的傷略好點,又是江城輪值,他才寫了一封密奏,上呈紫蘇,其中卻略去了自己受傷的事情,同時囑咐江城告誡送信之人也不得說起此事,經此一役,江城對齊朗的話稱得上是言聽計從,自然不會違逆。

江城剛出帳門,就遇上了成佑皇帝,江城不慌不忙地低頭行禮,發現成佑皇帝一身獵裝,身邊並無隨從,只有一個同樣身着獵裝的女子,從那女子華麗的額飾與面前掛的寶珠上,江城可以確認她一定是身份非常高的女人。

“免禮!不知齊大人的身體如何了?”成佑皇帝並不是注重禮節的人,認出江城是齊朗的心腹侍衛,便低聲向他詢問,生怕會影響到齊朗的休息。

江城有禮地回答:“大人稍稍恢復了些精神,陛下請!”邊說邊退到一旁,撩開帳門,讓兩入帳。

成佑皇帝點頭便要入內,卻見女子一臉不悅地看向別處,不由微微皺眉,不過隨即便笑道:“這位是朕的大妃別真,你們日後生活上有什麼需要,儘可去找大妃。”

江城躬身行禮:“大妃請!”對古曼的現狀,臨行前,江城他們都惡補過,知道成佑皇帝按古曼舊例納德宗的皇后爲大妃,主掌家事,現在看來,成佑皇帝納這位大妃的原因只怕不僅是祖宗舊法所定。

“齊大人,你的精神的確是好多了!”成佑皇帝一進帳便對齊朗笑說,齊朗卻是驚訝無比,連聲告罪:

“陛下親至,外臣誠惶誠恐。”

“不必多禮!古曼沒那麼多規矩,我聽說元寧皇朝的皇帝如果親自去探望哪位臣子,就表示那個大臣命不久矣了,是不是真的啊?”成佑皇帝笑着問道,示意他不併驚慌。

“確有此事!”齊朗倒沒有慌亂,回答了成佑皇帝便將目光放在別真身上,成佑皇帝不得不再介紹一次別真。

“早聽說大妃是古曼最美的女人,今日一見,當真是名副其實啊!”齊朗客套地讚美別真,說實在的,以元寧皇朝的觀點來說,如水般溫和、似月樣嫺雅的女人才是最美的,別真的容貌的確是上乘,可是卻是像火一般妖嬈,並不能入齊朗的眼。

別真卻不知道這些,再說,沒有女人能拒絕別人讚美自己的容貌,她十分開心,不過也很有分寸地回答齊朗:“我也聽說過元寧皇朝現在的太后十分美麗,大人只怕是見慣美色了吧?”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別真的話讓齊朗心中一緊,面上卻只是微笑着回答:“沒有人會習慣美麗的,大妃!”

“別真,齊大人還要休養,我們不要打擾太久了。”成佑皇帝制止兩人無意義的對話,隨即對齊朗道:“齊大人受傷真是不巧,這幾天是古曼最盛大的節日蘇遮大會,也是冬季開始前的最後一場圍獵,朕今日的獵物頗多,帶了一些過來,希望大人早日康復。”

“多謝陛下!”齊朗見成佑皇帝十分誠懇,也就沒有推辭,不過,他也很平靜地道,“聽說古曼的冬季十分漫長與寒冷,人們只能坐在帳篷中玩鬧休息,外臣正好可以與陛下仔細商談。”

“如此甚好!”成佑皇帝大笑,“每年冬季的無所事事,朕都會悶得發狂,相信今年是不會了。”

說完,他又慰問了齊朗幾句便與別真離開了,目送他們離開,齊朗疲憊地閉上了眼睛,直到江城再次進來稟報密奏送出的消息,他才睜開眼。

“江城,找幾個人密切關注蘇遮大會,還在把成佑皇帝后宮的情況查清楚。”沉吟了一會兒,齊朗才認真地吩咐江城,江城這次連一絲驚訝都沒便答應了一聲,退到帳外。

“密奏送出了,那麼,接下來就看紫蘇與隨陽的了,以他們的能力,應該沒問題的……不過……算了,能拖一時是一時吧……”獨自靠在牀上,齊朗在心中默唸。

紫蘇接到齊朗的密奏,心中總算是放下了一塊大石頭,一直等不到齊朗的密奏,她就一直在擔心他是不是出了事,現在,按他奏章上所言,一切還算正常,雖然沒什麼進展,不過成佑皇帝的態度還是很好的。

“趙全,告訴謝清,讓他今晚去永寧王府,只告訴他一個人!”收起齊朗的密奏,紫蘇立刻吩咐趙全,“還有,準備一下,哀家今晚要去趟永寧王府,同樣不要讓任何知道!”

“是!”

夏承正與妻子知道紫蘇與謝清一定是爲秘牢裡的人來的,兩人安排好一切,專等紫蘇過來。

“是什麼要緊事?不能在宮中說?”謝清挺奇怪地問紫蘇,卻見紫蘇只是笑了笑,取過一支燭臺,隨後打開暗門,先走了進去。

謝清更吃驚了,他知道這是通往王府秘牢的暗道,可是,近來並沒有聽說過有這方面的消息啊!他一邊緊緊地跟着紫蘇,一邊暗忖將要見到誰。

永寧王府的秘牢建得很早,據傳是在太祖皇帝的授意建成的,此後又不斷完善,暗道機關數不勝數,一步踏錯就有可能送命,謝清自然是不敢馬糊,一副嚴陣以待的模樣。

“不用緊張,算是位故人!”紫蘇輕笑,卻讓謝清皺眉,他是怎麼也想不出會是哪位故人在這種地方出現。

漫長的暗道讓謝清的心思漸漸飄遠——這麼龐大而隱密的力量也只有永寧王府纔會有!元寧歷代皇帝都非常尊崇永寧王府,除了那些表面的理由,是不是也因爲忌憚着王府的力量?功績與忠誠都不足以維持帝王長久的寵信,也許只有力量纔可以吧?

“沒有錯!”紫蘇的聲音忽然響起,謝清這才發現自己竟將心聲脫口而出了,不由一陣心慌。

“不過,隨陽,你知道永寧王府的力量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建立的嗎?是從太祖皇帝迎娶順淑皇后的時候。也許是因爲聖烈大皇貴妃發現,將自己的家族交給皇帝保護是一件再愚蠢不過的事情,因此,她纔開始建立自己的力量,但是,沒有太祖皇帝的默許,你認爲可能嗎?成宗皇帝與高宗皇帝都對世族的權勢十分反感,兩朝的時間,有多少世族被滅門誅族?永寧王府的兵權也被架空得一乾二淨,是世祖皇帝對永寧王的寵信使永寧王府再次擁有了直逼皇權的力量,所以,在元寧,皇權纔是唯一的無上權力。”紫蘇淡淡地對謝清陳述,是感嘆,也是告誡。

謝清點頭,微笑着道:“所以,娘娘在後宮中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想動用王府的力量。”若非如此,她怎麼會走得如此艱難。

紫蘇輕嘆,卻沒有回答。

兩人說話間已經到了暗道的盡頭,紫蘇推開機關,打開秘牢,微笑着對謝清道:“來見見這位故人吧——周揚飛騎軍統領赫連平。”

“也算是我的殺父仇人!”

第三十章 高山流水(下)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七章 風雲變幻(上)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三十六章 暮雲長風(下)第十章 江山萬里(上)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十一章 風起雲涌(中)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二十四章 葉落知秋(下)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十六章 涉江採芙蓉(上)第十章 此消彼長(上)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十章 波瀾初起(上)第十二章 此消彼長(下)第二十二章 葉落知秋(上)第三章 後位之爭(中)第十四章 孰能無情(中)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七章 風雲變幻(上)第三十章 高山流水(下)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三十八章 隨風而逝(中)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第一章 任重道遠(上)第七章 大禮將成(上)第九章 風雲變幻(下)第七章 風雲變幻(上)第十一章 暗流紛起(中)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十六章 涉江採芙蓉(上)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三十三章 長夜未央(下)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十八章 載舟覆舟(下)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二章 上有絃歌聲(中)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三十八章 隨風而逝(中)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十二章 此消彼長(下)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一章 上有絃歌聲(上)第三章 烽煙漫道(下)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第二十四章 葉落知秋(下)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十一章 暗流紛起(中)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十六章 幽燕長風(上)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