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

更新時間:2008-1-3 15:40:00 字數:6084

對雲沐雪的狀況,再不甘願的人也不得不說一聲“她運氣好!”尹韞歡如此,謝清也是如此,甚至連夏承正也感嘆了一番。

夏承正在戰場之外的敏銳性十分差,但是,聽了他的感嘆,幾個幕僚卻另有想法,納蘭永便是其中之一,但是,事涉元寧皇室,他謹慎地避嫌,沒有發表意見,自然有人對夏承正說相同的意見。

“殿下與各位將軍只看到行刺者是異族人,便往周邊各國聯想,若往深處想,古曼與周揚當真要行刺豈會用自己人?”

“什麼時候不好,偏偏是燕妃受罰的時候……”

“運氣有時候也要看怎麼說了!殿下若不願見這般的運氣,自可換個說法!”

夏承正先是被幕僚的進言嚇了一跳,隨後便坦然了,搖了搖頭:“時機不對!留着吧!”

跟隨時間長些的幕僚便明白了——太后沒有開口,可見時機不對,只能留待以後發作,畢竟,周揚的情況尚未明瞭。

其實雲沐雪一點都不認爲自己的運氣好,陽玄顥忽然開始冷落她,而云家的案子在謝清的指點下,也越發清晰起來。

官員少有眼睛不亮的,擺明了就是謝家要徹底打壓雲氏,誰去惹事生非?更何況,雲沐雪本身也不再像以前那般得寵。

帝心既然難測,自然是明哲保身爲上了。

陽玄顥一直沒有去見雲沐雪。葉原秋稟報給紫蘇時,紫蘇不在意地搖頭,一點都不當真。

“他是想護着她呢!”紫蘇對齊朗這麼說,齊朗沒在意,隨口應了一句:“那不是很好!”

紫蘇重重地擱下茶盞:“很好?”

齊朗一凜,回過神,笑道:“自然!一個雲沐雪有什麼用處?不是礙着她身後的燕州,何必對陛下的寵幸擔心?這次的機會很好,不是嗎?”

陽玄顥想護雲沐雪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很明顯,他有這樣的覺悟,或者說,他也不願意再因爲感情攪亂自己對朝政應有的判斷了。

很好,不是嗎?

紫蘇卻不高興了:“可是我現在就想對付她!”

齊朗爲她的任性姿態感到好笑:“那更沒有問題!”

“齊朗!”紫蘇氣極,忍不住拍了桌子,齊朗抓住她的手,無奈地搖頭:“如果她有貴妃娘娘的一成,還值得你如此,你這會兒急什麼?便是陛下想保,也要看對方領不領情啊!”

雲沐雪是實實在在地犯了紫蘇的忌諱,紫蘇連半條生路都不想留給她,但是,紫蘇不能不考慮陽玄顥——既然陽玄顥還在意她這個母親,她就不能不在意這個兒子。

那天,紫蘇用平直陳述的語氣說了那晚蘇恆安到慈和宮的事情,陽玄顥當時就變了臉色,一個字都沒有說,對紫蘇來說,這也就夠了,至於雲沐雪,就像齊朗說的——也要看對方領不領情啊!

換了謝紋或者尹韞歡,都不會在這個時候再糾纏家族的事情,道理很簡單——先自保,然後才保人!

說得更殘酷一點,後宮能做的有限,真的有限,可是再有限總是能有作爲的,因此,自己好才能留得一條後路。

雲沐雪若是懂得這個道理,便應該偃旗息鼓,以退爲進。這一手,尹韞歡用得最好。

陽玄顥是真的生氣了,無論如何,雲沐雪想在那件事上作文章便是不可寬恕的。紫蘇不會寬恕她,但是,他卻捨不得,或者說,狠不下心來,畢竟,她沒有成功!即使如此,他也知道必須給她一個教訓了。

陽玄顥的後宮素來平靜,從未在後宮花過心思的他只想到冷落這種教訓方式,當然,他也的確沒時間流連後宮。——受戰事的影響,周揚與古曼兩國的平民都開始向元寧的邊境線方向逃亡,戰爭對平民的生活實在是影響太大了,元寧的安定成了他們的希望。

永寧王在四月初再次嚴令封閉邊關,不得接納別國流民,但是漫長的邊境實在很難真正封鎖,更何況,即使不接納,若是那些流民聚集在邊境上,也不是好事,眼睜睜看着那些人處飢寒交迫之中,對元寧的名聲也不好。再說那些越境成功的流民,一聽要遣返回鄉,連自殺的事情都出過,北疆上下都頭痛不已。

到四月十八,夏承正已經上了五次奏書,請求朝廷確定政令,以方便北疆行事,可是,議政廳一時間沒有好辦法,只能一再重申既定的原則,唯一給出明確答覆是,對越境成功的流民,在無法確定身世的情況下,按《匿人法》對待。

元寧對平民的遷移並無嚴格的管理,但是,進出城鎮、旅宿、租購房屋與土地,都必須有被稱爲“旌券”的身份證明,在大多數地方,遺失旌券雖然麻煩,卻也沒什麼大問題,只有邊疆地區,沒有旌券即視爲“匿人”,若沒有三個以上的可靠之人擔保,旌券是不會補發的。匿人被嚴格管理,實行保甲、連坐的制度,爲的是防止間人滲入。

這意味着,在不與別國交惡的情況下,元寧朝廷還是傾向於接納那些流民的。納蘭永有些不明白,元寧朝廷爲什麼要背上這樣的負擔。

一個書吏不以爲然地告訴他:“匿人的口糧要靠自己賺,不值錢的,奴婢還有個身份,他們連身份都沒有,死傷數字全看負責的典史怎麼報!怎麼會是負擔?”

這是納蘭永第一次知道這種事情,不由大驚失色:“那不是草菅人命嗎?”

“哪有那麼嚴重?”書吏覺得他誇張了,“證明不了身份就說明有問題,再說,只有我們這兒與南疆實行《匿人法》,那些人不冤屈!”

納蘭永搖了搖頭,顯然對他的解釋不以爲然,但是,他並沒有再說什麼,他是世家公子出身,但是,絕對不是知世事的貴公子,被逐出家門之後,流浪多年,他比一般人更清楚,這類事情背後會有多麼黑暗、多麼骯髒的交易,而草菅人命四個字絕對是說輕了。

至略的人口相較於土地而言還是稱得上地廣人稀的,北疆要好一些,畢竟至略的繁華中心一直在以成越爲中心的北方,也正是因此,納蘭永以前並未真正接觸過《匿人法》。而南疆則不同,那裡開發並不充分,對人力的需求很大,但是,氣候溼熱的南疆在至略人眼中實在是個可怕的去處,所以,議政廳剛頒下公文,平南大將軍府的行文也到了夏承正面前,康焓的親筆信比公文直率得多,直接就說——殿下您那裡不想要的匿人直接移交給我,所有手續我命人辦!

人命在這種情況下還真不比草貴重,所以,納蘭永的嘆息是對的。

不過,匿人的事情是不必永寧王親自過問的,所以,夏承正看到匿人所呈上的公文不由愣了一下,沒往下看,直接問身邊的親信幕僚:“這份公文怎麼送到這兒來了?”

那人看了一眼,回答:“殿下,此事必須您親裁,屬下等不敢擅自作主。”

夏承正沒再問,重頭開始看公文,看完之後,擡頭問道:“東西呢?”

那名親信從一堆公文下面抽出一個封匣,上面有匿人所的簽印封條,夏承正隨手扯開,打開封匣,只看了一眼,眉頭就皺了起來。

這一番動靜,其它幕僚也看了過來,夏承正隨手擱下打開的封匣,冷言:“諸君之意如何?”

封匣裡是一張白紙,上面是一個墨印,除了那名已經知道此事的幕僚,黑黑的印記令所有人瞠目結舌——是燕州軍大統領的“徵平將軍”印。

其實,控制匿人折最初目的是爲了防止間人,自然,每一個被查到的匿人都會被嚴格檢查,當然,天有不測風雲,意外被劫的情況也是有的,匿人所最近收容的一個人便是被搶劫、失去旌券的商人,本來,這種情況要好一些,那人又是北疆人,身份查清很快,但是,在最初的例行檢查中,匿人所的小吏卻發現那人攜帶着這張紙,尋常人不認識,可是,匿人所上上下下都是眼界極廣的,自然認識,再想到那人自承在周揚經商,遇戰事急回的經歷,誰都想到有問題,這才急忙上報。

夏承正所受的教育中,國是在君之前的,元寧的傳統、至略的傳統都是如此——君不明,臣自行,然不叛生國。

正因如此,叛國是不赦之罪,株連九族,不論婦孺幼稚,只有一個死。

“此物既然呈上,殿下只有上奏,且應……”一個幕僚小心地說明,但是,看了一眼夏承正的臉色,終是沒有往下說——應當如何,夏承正會不清楚嗎?

夏承正將那張白紙取出,攤開在桌面上,看了良久,才道:“子非,替本王擬奏表。本王馬上要去燕州!”

“殿下,您的傷……”何攸何子非是夏承正的親信之一,草擬奏書是他的職責,但是,此時,奏書並不是重點。

夏承正搖頭:“燕州現在是後方。”不能亂,他必須解決這件事。

夏承正沒有帶大軍前去,只帶了一營親衛,趕了兩天兩夜到燕州軍的駐地,接替風銘任大統領的仍是風家人,名鑠,是風銘的嫡親弟弟。

因爲風銘的死,風家對永寧王的成見頗深,再多的理由也不能否認結果,對夏承正的到來,風鑠自然不會有多少歡迎的熱情,夏承正也不理會他的情緒,在主帳坐定,等各將校參見後,便直接吩咐:“你等先出去,本王有話對風將軍說。”

衆將雖然困惑,但是,到底是軍人,都依言退出,只留下風鑠站在夏承正面前,剛想擡頭,就捱了一巴掌。

“這一巴掌是替父親打!”夏承正冷言,風鑠曾師從夏光擎,算起來是夏承正的師弟,但是,這個情份如今還剩多少,卻是值得商榷的。

尊師是元寧的傳統,風鑠因此受了這一巴掌,不過,話還是要問清楚,夏承正再次不等他開口,便道:“將軍首重令,你的將印可好?”

風鑠一愣,臉色立變:“永寧王殿下,您也要有根據才能說這話!”無論文武,丟失令印都是大罪,誰都不可能接受這種罪名。

嘩地一聲,夏承正將那張紙甩到他面前,從牙縫裡崩出兩個字:“解釋!”

“你要是說不知道,我現在就斬了你!”夏承正將佩劍握在手裡,冷冷地警告。

以夏承正的身份,對地方官尚有顧忌,對麾下武將,生殺予奪全在一念之間,即使風鑠是從一品的將軍銜,也是一樣。

風鑠撿起那張紙,只看了一眼,臉色立時蒼白,半晌才艱難地回答:“家門不幸!”

夏承正眯起眼,手在劍柄上輕撫,沉默地思考了很久,纔再次擡眼看向他:“我不管你怎麼做,你若摘不清自己,我不會保你!”

朝廷不會管你是家門不幸,還是真的通敵,只以守職不謹便足以問罪滿門,風鑠要做的選擇不輕鬆。

“……是!”

夏承正安慰似地拍了拍他的肩,想說什麼,還是沒有說,只是轉口道:“記得對宗族長老解釋,別以爲這是你自己的事情!”

風鑠看向他,笑得嘲諷之意十足:“永寧王殿下也看燕州世族不順眼了?”

夏承正神色一凜,冷笑:“燕州世族有什麼不同嗎?那些罪名擱在夏家人身上,同樣罪無可赦!元寧的天下可不是世族的天下,燕州同樣是元寧的一份子,你們怎麼總是拎不清?”

風鑠語塞,夏承正笑得更加冷淡:“你們還真是看得起自己!”

“殿下……這是我們的家園!”風鑠說得認真,夏承正也正色回答:“自然是!沒有人說不是,就像易州是我的家園一樣,但是,風鑠,至略同樣是我們的家園!”

風鑠再不言語,卻不肯服輸,夏承正只能搖頭:“你們都是這樣固執,所以,事情才走到這樣的地步。”

最初的願望很簡單,但是,他們選擇最糟糕的路,伴着更多的誘惑與野心,越走越遠……

夏承正不再言語,走出主帳,上馬後,纔對風鑠說:“好了,就按方纔說的,你部明日開始移防,巡防邊境。”

風鑠一愣,等回過神,夏承正已經離開,只有一個書記官留在原地,手裡捧着公文,風鑠打開,上面是鎮北大將軍的朱印,命令燕州軍接手巡防任務,明日移交防務。

風鑠在心裡苦笑了一下,面上卻只能不動聲色,說了一通意義、重責之類的話,命令各部準備交接事務,第二天,接防的人就到了,夏承正調了一營邊關駐軍來接防,沒有任何可疑,風鑠卻知道燕州的路要到頭了。

夏承正不會允許自己的後方有任何不安定的因素,燕州世族的路到此爲止。

風鑠可以摘清自己與家族,但是,僅此而已,交換的代價是燕州軍的調離。

掌握燕州軍的是世族,但是,燕州軍中有更多的平民,通敵的罪名出來,世族的威望也就降到了極點。

夏承正是掌兵的人,他已經不去想朝廷的事情了,反正,現在,他要對燕州動手了。

紫蘇知道這事便苦笑:“還真是亂七八糟了!”

趙全不敢答話,葉原秋同樣垂手低頭,殿內只有紫蘇低沉的笑聲。

“把事情了結掉吧!”紫蘇閉上眼,“葉尚宮,去問問燕妃的情況。”

“是!”葉原秋退了出去,趙全擡頭看向紫蘇,紫蘇沉默了一下,對他道:“你去齊府與謝府,把這事告訴他們。”

齊朗在謝家,與謝清一起聽了趙全的話,兩人同時愣了半晌,齊朗緩緩道:“這時間,永寧王該動手了。”

趙全低着頭,當什麼都沒聽到。

謝清手裡本就拿着筆,聽了這話,下意識地在紙上劃圈,口中淡淡地道:“陛下會惱羞成怒的!”

不同於之前的刑部定罪,這一次,夏承正動手必是斬盡殺絕,意義截然不同。

“鎮北大將軍本就有便宜行事的特權。”齊朗答得冷漠,彷彿那不是血流成河的殺戮,謝清卻笑了:“景瀚,你說承正表哥會做到哪一步?”

雖然擁有這樣的權力,雖然可以直接處置,但是,從來又有幾人敢真的那般做呢?

“別的不一定,肯定會一個家門被承正表哥用來立威。”齊朗輕笑。

“你這麼肯定?”謝清放鬆了心情,擱下筆,故意問他。

“趙總管方纔說得分明,首先是風鑠的錯,可是,風鑠與風家必人摘清自己,總是要推到一個人身上的。風家總不會找個姓風的出來頂罪!”齊朗看向趙全,謝清也跟着看過去,趙全只能更深地低下頭,不想給這兩人留下話柄。

謝清沒再擡槓,有些懂齊朗意思了,笑着道:“趙總管認爲風家會把誰推出來?”

趙全被這話一驚,詫異不已地擡頭兩位相爺。

齊朗的語氣溫和:“其實也不一定非要等風家的行動,趙總管認爲呢?”

趙全本以爲,紫蘇讓他來通報這兩人只是想讓他們有個準備,但是,很顯然,他想錯了!想想也是,紫蘇怎麼可能讓自己的兄長承擔那麼大的責任?

要給永寧王減輕責任?怎麼辦?

趙全頭上開始有冷汗了——當然是在永寧王的奏章到之前,讓所有人都不得不相信燕州世族通敵!

這件事只有他能辦!

齊朗和謝清已經明明白白地表示——人選由你負責!

相應的,責任也得由他擔!

不過,此時此地,再大的責任他也得擔下來,否則,他就不用出謝府的門了!

想了想,趙全不得不說:“兵部車駕司員外郎朱珍是燕州軍出身。”

說完,趙全便要告退,但是,齊朗淡淡地一句:“其它亦要勞駕總管大人了!”他不得應下,告退自然也沒有說出口。

齊朗與謝清對官員的身份來歷雖談不上了如指掌,但是,要害部門的官員總是清楚的,這個人選要趙全提還是其次,更重要的是相關的證據需要趙全去佈置。

趙全不能不緊張,此時此刻捲入朝政紛爭之中,恐怕沒有一個人能說保得住誰,但是,身不由已說得便是他這樣的情況。

----------------------

這是補上週五的量,今天的更新會在下午。

第十六章 載舟覆舟(上)第二十八章 高山流水(上)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十八章 載舟覆舟(下)第二章 上有絃歌聲(中)第十二章 波瀾初起(下)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一章 任重道遠(上)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九章 風雲變幻(下)第二十七章 冷月長風(下)第十八章 載舟覆舟(下)第十八章 幽燕長風(下)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十三章 孰能無情(上)第二十七章 冷月長風(下)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五章 儲位之爭(上)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十九章 冠蓋滿京華(上)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九章 風雲變幻(下)第八章 驚天之變(上)第十章 驚天之變(下)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十章 月榭憑欄(上)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二十四章 葉落知秋(下)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七章 大禮將成(上)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十章 月榭憑欄(上)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十三章 孰能無情(上)第七章 儲位之爭(下)第十六章 涉江採芙蓉(上)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十四章 孰能無情(中)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七章 針鋒相對(上)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十章 此消彼長(上)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十章 暗流紛起(上)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三十八章 隨風而逝(中)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三十八章 隨風而逝(中)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八章 驚天之變(上)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十八章 幽燕長風(下)第二十四章 葉落知秋(下)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