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暗流紛起(上)

更新時間:2007-10-2 22:14:00 字數:5796

《元寧實錄•順宗卷》

崇明十二年三月初二,詔下,燕州礦治權轉工部。

崇明十二年三月初七,詔下,設燕山大營,鎮北大將軍府制下,整編燕州各軍。

崇明十二年三月十三,詔下,設燕州布政司,整理燕州稅賦。

崇明十二年四月初五,夏承思遷雲信道轉運使。

二月之後,宮廷之中的慶典便少了,要到五月纔有大慶典,同時,三月開始,朝廷會根據考績陸續遷轉一些官員。

後宮之中,雲沐雪有孕,被紫蘇下令不再承寵,但是,陽玄顥依舊經常前去看望,後宮之中卻無特別寵愛之人。尹韞歡冷眼看着,知道風波不遠。

齊朗與謝清都不願意看到雲沐雪育有皇子,齊朗曾找了個機會試探紫蘇的意思,但是,紫蘇卻未置可否,齊朗多問了兩句,紫蘇便沒好氣地道:“你們有這份擔心就儘管去做,何必惦記着一個小女孩?”

齊朗稍稍驚訝了一下,卻見紫蘇嘆了口氣:“你們不用擔心燕妃的,她有皇子未必不好!”

齊朗更加驚訝,但是,明白了紫蘇不願糾纏此事,他也就沒有再提。

有皇子未必不好?

齊朗思索了一下,倒也明白了。世族間的秘密有限,對於燕州世族的態度,他自然也知道,這種情況下,真正要對付雲沐雪應該是燕州世族的人,從這種角度說,倒真的是件好事——有這樣想法的燕州世族恐怕是沒有更多的籌碼與他們在燕州事務上糾纏了。

本來燕州就沒有足夠的力量與朝廷相抗,此時又心有旁鶩,更加是有心無力了,齊朗沒有再與皇帝拉扯推託,以從未有過的強硬態度要求皇帝收回燕州特權。

十天內連頒三道詔命,朝廷的作法令燕州有措手不及的感覺。

晴淑媛爲此找到葉原秋,但是,葉原秋的態度十分冷淡。

“太后娘娘不過問政務,您問的這些,奴婢不清楚!”葉原秋謙卑有禮,卻也嚴守宮中禮儀。

晴淑媛並不遲鈍,很敏銳地察覺了葉原秋的態度,家族中高高在上的地位讓她毫不猶豫地反問:“你叛出家門了?”

葉原秋幾乎是愕然地反問:“難道奴婢是風家人嗎?”風家宗主根本沒有將她的名字記入族譜,又何來叛出家門的說法?

“你……”晴淑媛從沒想到居然會有這樣的答案,氣得臉色通紅,半晌說不出話來。

燕州是戰亂不休的邊疆之地,女子很難幸福一生,所以,葉原秋的母親帶着兩個女兒離開了,畢竟,她有一個並非燕州籍的長女。這一切讓葉原秋在回到燕州後一直承擔着“叛逃者”的罪名,而離開燕州時,她不過三個月大,如何就要承擔那樣的罪名?

燕州自成一體的制度到底有多麼殘酷?沒有經歷過的人是永遠不會明白的!——比如這位高貴的晴淑媛。

葉原秋嘲諷地冷笑一聲:“淑媛娘娘,您來就是爲追究奴婢的事情嗎?”她何德何能有此榮幸?

“我是奉宗主的命令問你……”

“娘娘!奴婢方纔已經回答,若是沒有事情,奴婢就先告退了!”葉原秋根本不願再與這個沒有頭腦的女子說話了。

晴淑媛卻變了臉色,低聲斥喝:“風葉!你身上有風家的血!”葉原秋被她出乎意料的舉動嚇了一跳,自然也停下腳步,晴淑媛緩下臉色:“無論如何,風家總養育了你十年!”

葉原秋的眼皮一跳,轉過身,冷諷地問道:“這是要我報恩?”

晴淑媛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只是靜靜地看着她。

“燕州已經不是邊疆了!”葉原秋終是開口,“據我所知,朝廷從不吝嗇用某些素行不良的世族平息民憤!爲了在燕州確立朝廷的法度與權威,必定會有犧牲品!——這些足夠報答您所說的十年養育之恩了!”葉原秋深吸了一口氣,卻還是忍不住嘲諷地道:“更何況,那也未必是恩!”言罷,她再不停留,直接離開。

回到慈和宮,葉原秋稟報了這次見面,紫蘇並不在意,卻對她說的話很感興趣:“犧牲品嗎?你認爲燕州會用哪一家作犧牲品?”

“奴婢愚昧!”葉原秋猜不出。

紫蘇笑了笑,也沒有給出答案。

尹韞歡嚴格禁止後宮探聽朝政,雲沐雪在後宮能得到的消息有限,陽玄顥也因爲之前的事情,不願讓她瞭解朝政。

“干政是個可大可小的罪名!”陽玄顥帶着玩笑的語氣做了警告,儘管雲沐雪可以依舊錶現得純真爛漫,卻也不敢再多問。

燕州畢竟太遠,若是如皇后、婉妃等人,無論如何,家眷近在咫尺,消息總是有的,便是如尹韞歡,也有幾個比較親近的誥命,可以知道宮外的狀況,在京城,雲家沒有可以出入後宮的人選。

風家要好一些,一直掌握燕州軍權,讓他們與夏氏等世族聯過姻,晴淑媛還是找到了機會把葉原秋的話送回了燕州。

犧牲品?

當晴淑媛的消息送回燕州時,朝廷已經收回了燕州的特權,而這個犧牲品也就迫在眉睫了。

哪一個世族也不敢說自己的族人都清白如水,而且,齊朗並沒有要官員立刻處置哪一個家族,只是要求他們收集證據,這個過程本就容易激起平民的情緒。

向來順從的人一旦發現,他們一直相信並且尊敬的那些上位者都是一些罪行累累的可怕人物,被欺騙、被愚弄的感覺會凌駕一切,從前的一切好處都會被他們遺忘。

犧牲品!這時候必須有犧牲品!

對於這個結論,各家的宗主都認可,也沉默了,本來是商量對策的集會,卻寂靜無聲。

雲成海對此大爲惱火:“朝廷這是逼着我們自相殘殺!”

“不錯!但是,我們別無選擇!”風家的宗主風朝冷酷地說,“朝廷允許我們上表自陳,就是在給我們機會!沒有觸及我們各家的私產已經表明,朝廷在讓步,這個時候,難道我們還要抗爭嗎?”

“是的!我們不能要朝廷退得更多,更何況,議政廳三位宰相都言明,不可能再退了!”

“沒有血是不可能有權威的,燕州註定要流一些血!”

……

……

……

各家都在侃侃而談,雲成海卻在他們的眼睛中讀出一些東西,他冷笑着拂袖而起,廳內再次寂靜。

“各位都看着我做什麼?”雲成海冷笑,“想要我雲家做這個犧牲品?有本事就來吧!”

所有人都沉默不語,只是看着雲成海,最後,風朝安撫地道:“我們何曾說過這樣的話?更何況,就如雲宗主你說的,想做也有本事纔可以!以令千金今日的寵幸,雲家又如何可能有事呢?”

雲成海的眼神更冷了:“那麼諸位是什麼意思?”

風朝被他的態度激怒了,他本就是百戰之人,最厭惡這種冷嘲熱諷的語氣,他狠狠地拍了桌子:“雲宗主,大家都在商量中,你沒聽見嗎?”

雲成海卻根本不在乎:“我自然聽見了!按既得利益?按損失預測?……你們就差指着我說:‘你們雲家是最適合的!’我怎麼可能沒聽見?”

“我們說錯了嗎?”羅家的宗主也不喜歡雲成海的態度,“你們雲家之前什麼好處不佔最大的份額?偌大東山,你當年是一口就吃下了嗎?再說,如今,雲侄女深得寵幸,又有身孕,雲家有再大的罪過,只要不是謀逆,有什麼擔不下來的?”

羅氏宗主的這番話代表了真正只爲燕州考慮的幾個家族的想法,與風、古兩家一心想削弱雲氏不同,他們只是認爲如此燕州世族的損失最小。

雲成海對這些人反而不好冷言相對,沒好氣地哼了一聲便坐下,卻沒有說話。

古氏的宗主沉默不語,與雲家關係密切的他不想輕易發表言論,但是,雲成海卻將目光死死地盯着他。

沒有閃躲,古氏的宗主攏了衣袖,淡淡地道:“成海,我是長輩,說句直白的——朝廷想要的除了軍權,似乎都在雲家手裡!再說,燕州到今天這個局面,東山失控是起因,這點,你不能否認吧?”

雲成海沉靜半晌,忽然就笑了,起身離去,卻在門外負手而立,冷冽地反問:“朝廷會順着你們的意思嗎?仁宣太后、齊相、謝相,就算是那位剛親政未久的皇帝陛下,真的能讓你們如願?”

滿室寂靜。

似乎不可能……

謝清一進議政廳就見齊朗一臉凝重地看着一份奏章,便湊過去看了一眼。字跡很熟悉……

“是雲信道轉運使的奏章?”謝清訝然,“夏承思不是才上任嗎?怎麼這麼快就上奏章?”

齊朗沒有擱下奏章,隨口笑道:“明何是前任燕州太守,所以,我讓他也寫了一份奏章,言燕州事。”

謝清點頭,眼中卻閃過一絲莫名的光彩,狀似無意地道:“說到他……前些天倩儀還跟我說,齊夫人最近很少露面?”最近?其實是一年多沒見夏茵出席那些夫人間的聚會了,倩儀當時不無笑意地道:“景瀚不會真的打算換一位夫人了吧?”這是在懷疑夏茵的生死了。

不過,這是玩笑,最起碼,夏承思回京時,確實見過夏茵,而齊府的事務也是夏茵在處理,只不過夏茵一直沒有參加那些誥命夫人間的聚會而已。

齊朗擡眼看向他,似乎想探尋他的用意,在確認沒有特別的意思之後,他淡淡地道:“她身體不太好,太醫建議她靜養。”

謝清愕然,想了想還是提醒他:“倩儀說,齊氏長老似乎在物色新的主母……”倩儀並無關心的人,只是當成笑話在說,不過,據她說,不僅是杜家接到了言詞含糊不清的信,連謝家都接到了類似的信,這讓謝清覺得不太好。

齊朗皺了眉,擱下手裡的奏章,也覺得不太對勁。

“……我會處理的!”齊朗擡手讓謝清不必多言。

如果齊家長老做出這樣的事情,無疑會讓多年前的傳言再度回到人們的腦海中,紫蘇雖然不在乎,但是,皇帝卻會追究,那麼,齊家必定第一個承受皇帝的怒火。

齊氏長老不應該想不到這一點,更何況,這還是在挑戰齊朗的宗主權威!

齊朗不擔心那些人的手段,倒是想起上一次紫蘇的話,不由擔心紫蘇是否已經察覺此事了!想起當年紫蘇的手段,他忍不住擡手按住眉心。

謝清沒有多問,他提醒過了,齊朗若是還處理不好,也就不是他的知交、同盟了!

齊家內部能與齊朗相提並論的人物……至少目前還沒發現!

謝清很放心,整理了一下奏章,簽發了幾道公文,便到了覲見的時間了,他與齊朗、王素一起前往欽明殿。

皇帝的興致不錯,對齊朗他們提出的事項一應照準,連安撫東山的建議都未駁回,那本是謝清最擔心的,畢竟,東山揹負着叛逆的罪名。

陽玄顥很清楚地說:“東山可不可用是一回事!朝廷要讓四方各族都瞭解——朝廷是公正的,絕對不會任意殘害任何一族!即使是叛逆的東山,只要願意歸順,便同樣是元寧的臣民,朝廷一定會一視同仁的!”

“陛下聖明!”這番話說明,陽玄顥對他們的想法是瞭解並認可的。

至略從來不是單一民族的國家,除了佔有絕對多數的明族,還有許多人數不多卻有自己傳統的文化的民族,如依族、康族、白山族、瓊族、瑤族……

隨着至略的擴張,民族總是不斷的變化,不過,在鄭天子之前,明族便是至略的統治者,或者說,在至略的土地上生活的都以日月爲圖騰崇拜的明人。一般人提起至略人,也就將之認爲是明人。

聖清對外族比較寬容,但是,大正皇朝是外朝建立,這使得元寧的民族政策一度十分嚴苛,直到世祖朝,爲了對抗兆閩,世祖放寬了對南方異族的限制,元寧對其它各族的政策也逐漸緩和。

也有例外的地方,如燕州,東山叛亂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燕州世族對東山人的苛刻統治。

齊朗與謝清談起此事,曾說:“無理由的殘酷除了激起反抗毫無意義!”王素也同樣認爲,應該用禮教使那些異族開化。三位議政大臣在此事上達成一致,決定進一步放開民族間的限制。

即使這會引起一些地方的反感,但是,對元寧的統治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

說完所有需要皇帝決定的事情,陽玄顥對三位議政大臣提出問題:“三位卿家,朕看了刑部的奏章,燕州似乎很混亂,朕想知道,你們打算何時平息這種混亂?燕州是產糧重地,朕不想今年還要調糧賑濟!”

春種秋收,可是燕州的混亂很明顯已經讓春種受收了影響!

齊朗很平靜地回答:“臣等會盡快解決此事的!”

陽玄顥皺眉,正要說什麼,卻見樑應很慌張地跑到自己身邊,不顧三位議政大臣在場,便湊到他耳邊急促地稟報:“燕妃娘娘……”

階下站着的三人臉色都很難看,齊朗與謝清尚未來得及開口,王素已忍不住諍諫:“陛下!欽明殿議事何等重要?豈容內官擅自出入?”

樑應的臉刷地就白了,連忙跪下:“奴才是擔心皇嗣……”

“皇嗣?”謝清也冷了臉色,“樑應,皇嗣這兩個字是如此用的嗎?難道是皇后娘娘出事了?”皇嗣雖然可以指所有的皇子皇女,但是,有時候,也用來特指嫡皇子。

樑應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巴掌:“奴才該死!”這個時候說錯話,他是真的離死不遠了!——想到這兒,他更是冷汗淋漓。

“朕後宮的事情,三位卿家就不必問了吧?”陽玄顥不忍地駁了一句

“陛下此言差矣!”齊朗淡淡地道,“臣等無意過問後宮之事,但是,樑應擅自在議事中進入欽明殿,這便不是後宮之事!臣請陛下立刻處置!”

“處置?”陽玄顥不解。

謝清掌刑部,齊朗看了他一眼,謝清上前,正色言道:“欽明殿議事關係國本,應以擅窺機密論,當——死!”

“什麼?”陽玄顥幾乎是跳起來指着他質問。

謝清卻毫無退讓地重複了一遍。

“他是朕的近侍,太政宮的總管,可以在此侍奉!”陽玄顥不同意。

“陛下,樑應方纔並未在此侍奉!欽明殿議事,內不出,外不入,是制度!請陛下立刻命皇后降旨!”齊朗冷言,關係到朝廷制度與國家要事,他們三人根本不可能退讓,否則,等會兒他們就會遭彈劾。

陽玄顥不滿:“此事容後再議,朕還有事!”

“無論陛下有什麼事,都請先行處置樑應,否則,朝廷制度還有何意義?”王素上前攔住陽玄顥,齊朗與謝清也退到門口,擺明不讓皇帝離開。

“你們……”陽玄顥氣急敗壞,正要想辦法,卻聽外面一聲喧譁,竟是一個女子的哭喊。

“怎麼回事?”陽玄顥揚聲詢問。

“回陛下,慧貴妃娘娘命宮衛拿人!”殿外的侍衛朗聲稟報。

陽玄顥一驚,卻又聽殿外又有人來,不一會兒就聽殿門外一人清晰地宣告:“皇后娘娘懿旨,樑應擅言宮務,更違朝制,按宮規應判杖斃,奉慈諭,改賜鴆,此諭!”竟是趙全的聲音。

第十八章 載舟覆舟(下)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五章 雲暗風清(中)第十二章 波瀾初起(下)第七章 針鋒相對(上)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十七章 載舟覆舟(中)第一章 任重道遠(上)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三十五章 暮雲長風(中)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二十四章 葉落知秋(下)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九章 針鋒相對(下)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七章 針鋒相對(上)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三十二章 長夜未央(中)第三十二章 長夜未央(中)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十五章 孰能無情(下)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十二章 此消彼長(下)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十一章 火中龍吟(上)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十二章 波瀾初起(下)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十八章 幽燕長風(下)第二十七章 冷月長風(下)第十四章 孰能無情(中)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一章 任重道遠(上)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三十八章 隨風而逝(中)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二十六章 冷月長風(中)第一章 任重道遠(上)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十九章 驚鴻照影(上)第十八章 涉江採芙蓉(下)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第十八章 涉江採芙蓉(下)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七章 針鋒相對(上)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十九章 驚鴻照影(上)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二十八章 高山流水(上)第十章 暗流紛起(上)第二十二章 鳳於九天(上)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第十七章 載舟覆舟(中)第二十四章 葉落知秋(下)第一章 上有絃歌聲(上)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至略史•元寧篇》第一章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七章 大禮將成(上)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五章 雲暗風清(中)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