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鋌而走險

江寧城中民情鼎沸,不過,這一次,是對於江寧郡王的各種歡呼雀躍和歌功頌德之聲。孔晟推進土改,本就附和百姓利益,得到了很多底層百姓的支持。況且,孔晟設立招收寒門子弟的江寧大學堂,更是爲江南寒門所感恩戴德。

江寧大學堂在楊統的主持下,辦得蓬勃興旺。很多優秀的寒門子弟入學讀書,假以時日,這批人會成爲傳播寒門教育理念的中堅力量。孔晟在平民教育方面,設定的目標非常長遠,他要以江南爲根基,逐漸輻射天下。寒門學堂所出之優秀人才,一部分入朝爲官,一部分會轉變爲承接薪火相傳的骨幹。

平民學堂的出現,打破了世家大族對於文化的壟斷。雖然孔晟在這個王權時代,不可能做到像現代社會一樣的義務教育社會普及,但出身於寒門的士子力量逐漸增強,不僅增強了寒門士子的整體社會地位,還打通了底層人向上流動的社會通道。

因爲孔晟被皇帝兩道聖旨所“正面肯定”,權勢沖天一時無兩,很多東西在百姓看來都要塵埃落定了。所有反彈的江南豪門再也沒有了反抗的機會,而那虎視眈眈在背後伺機反撲的宋家,也變成了任由孔晟隨時宰割的一塊肉。

但整整一天,江寧城人議論最多的還是孔晟大婚之事。

皇帝親女、回紇公主、西奚公主、楊使君之女,四位身份高貴的女子,傾城傾國的絕世紅顏,一併嫁給孔晟,皇子主持婚禮,這絕對是曠古難尋的盛事啊。很多江寧百姓開始期待起這場大婚典禮來。

從這一日開始,定王李侗就在江南本地官衙的配合下,開始着手操辦孔晟的大婚之禮。婚期就定在一週之後,選定的黃道吉日。

四女都住進了楊家,楊雪若的閣樓之上。在大婚之前,楊家作爲四女的孃家,到成婚之日,孔晟要來楊家過門迎親。

孔晟當然不操心這些婚禮的瑣事,一切都交給了定王李侗。孔晟從翌日開始,就命令張曉和袁晁在江寧鐵騎營的輔助下繼續推進土改和還田於民,重新登記被解放的農奴人口。凡是涉及的江南豪門,再也沒有了半點抗拒的心理,老老實實地交出田產薄,隨着圈佔土地的剝離,附着在這些土地上的人口也被官府重新登記造冊。

神龍衛則在羅勇的帶領下,繼續往深裡挖掘附着在江南鹽漕營運上的各種內幕和潛規則,各種證據直指宋寧和宋家。這案子一辦,宋寧重罪難逃。

楊奇開衙主審德清民亂一案。案情其實並不複雜,袁瑛很快供認,此次民亂背後有吳興沈氏的攛掇和支持。而在吳興沈氏的背後,顯然又有宋家活動的影子。

楊奇知道這個案子涉及吳興沈氏和宋寧,必須要做成鐵案。雖然現有的證據鏈條,已經足以將沈氏連根拔起並將宋家牽扯其中,使之罪責難逃,但楊奇思之再三,還是沒有當場宣判。

因爲孔晟被賜予了雙旌雙節,所以江南地方官府便有裁判權了。只要將裁判的結果上報朝廷審覈通過,就可以執刑了。

楊奇退了堂,帶車直奔郡王府。

而這一次,孔晟竟然迎出了府門之外,這讓楊奇多少有些受寵若驚:“郡王遠迎,讓下官如何敢當?”

孔晟笑了笑:“岳父大人何必過謙,你我乃翁婿,我出來迎接岳丈大人,理所應當。”

楊奇多少有些尷尬,苦笑一聲。雖然他很想以岳父和長輩自居,但畢竟孔晟的身份高貴地位顯赫,他無論如何都在孔晟面前端不起架子來。

進了郡王府的客廳,楊奇待侍女上過茶退下,這才環顧四周無人壓低聲音道:“德清民亂一案,關乎吳興沈氏和宋家,證據確鑿,其實可以定案了。但是……老夫有幾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岳父大人請講。”孔晟微微一笑。

“吳興沈氏雖然難辭其咎,但沈氏在江南根深蒂固,與各方糾葛很深,老夫擔心,若是將沈氏連根拔起,會引發江南動盪。所以,老夫建議只懲首惡,放過沈氏。只要沈氏不再抗拒土改,其實完全可以網開一面……”楊奇試探着輕輕道。

孔晟沉默了一陣:“岳父大人請繼續說下去。”

“至於宋家,老夫知道神龍衛正在緝查鹽漕,但是鹽漕一事,由來已久,盤根錯節,如果真要深挖下去,不要說江南,就是朝中很多顯貴,都要被拉下水來。如果老夫沒有猜錯的話,這些年,鹽漕流失,至少有三成是進了京去……”

楊奇的後半截話沒有明說。流失的鹽漕肯定大量進了京城權貴的個人腰包,包括太子李豫在內,都沒有少從其中獲利。

孔晟深吸了一口氣。

他知道楊奇的意思。在德清民亂的案子上,袁瑛這些造反謀逆的魁首該怎麼裁處怎麼裁處,但對於沈氏卻應該放一馬。因爲沈氏在江南繁衍數百年,嫡系旁系林林總總數萬人,將沈氏連根拔起,會牽扯到太多人,而且沈氏的經營之力對江南影響深遠,一旦沈氏徹底倒了,江南經濟肯定會一蹶不振。

說白了,吳興沈氏和義興周氏是朝廷在江南鹽漕的重要來源。用現代的話說,這兩家就是絕對重量級的納稅大戶,滅了這兩家,江南經濟就垮了。地方財政如果一蹶不振,哪有什麼餘力支持貢獻朝廷財政?

至於鹽漕,這肯定是遠遠比德清民亂更重要的大案,一旦如實上報,朝廷肯定上下震動。但說白了,流失的鹽漕去向何處,在江南早就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宋寧掌握鹽漕與江南官僚權貴階層和京城顯貴共享這份利益蛋糕,如果抽絲剝繭挖掘出來,涉及牽扯的人太多,非常棘手。

其實這個問題孔晟已經無數次考慮過,在楊奇來之前,他已經初步有了自己的決斷。

宋寧和宋家必須拿下,而且是不留任何餘地。否則,打蛇不死、反受其害。但動宋家,以什麼理由動宋家,卻是值得思量權衡的。以鹽漕流失爲由,宋寧肯定死無葬身之地。但如此一來,牽扯到的人太多,恐怕就是到了皇帝的案頭上,皇帝也會感到很頭疼。

“岳父大人,沈氏的事,我也是這般考慮。袁瑛等罪魁匪首,可判斬首示衆。沈氏之人,只懲首惡,放過其他。但勒令沈氏即刻從山南返回江南,若是再有半點不軌之心,休怪我翻臉無情了!”孔晟朗聲道:“至於宋家和鹽漕之案,我自有主張,先緩一緩吧!”

見孔晟聽從了自己的建議,展現出從善如流的一面,楊奇有些高興。他急急起身告辭而去,畢竟德清民亂也屬於重大要案,有太多的事需要他這個江南地方行政長官裁奪善後,還要整理成公文上報朝廷。

宋家。

宋寧臉色煞白,坐在堂中一言不發。宋彬神色焦急,等待多時見父親都不發言,他忍不住急急道:“父親,現在可是滿城風雨,都說孔晟要對我們宋家下手了,而且聽聞神龍衛已經在查這些年的鹽漕流失之事,恐怕我們……”

宋寧冷冷一笑:“那你說又該如何?這孔晟現在權勢沖天,又是皇帝的女婿,楊奇那老東西也與他串通一氣,他又掌控着數萬江南軍,我們能怎麼辦?”

“但是父親,我們宋家可不能坐以待斃啊……”宋彬嘆息道。

“你不用管了,爲父自有主張。我兒,你速速去打點財帛行藏,萬一這江南我們宋家真的待不住了,就只能逃出去,至少你要逃出去,給我們宋家留個後!”宋寧的聲音疲倦又無力:“至於鹽漕之事,爲父這些年謀而後動,也不怕他查。哼,我們宋家所得不過九牛之一毛,吃這碗飯的人多如牛毛,他又能辦得了幾個?你去準備,一切有爲父處置!”

宋彬猶豫了一下,知道也只能如此了。除了應變之外,那就只能打逃出江南流亡西域的準備了。宋家在西域置辦了不少產業,這算是宋寧爲宋家鋪的後路。如果江南待不住,逃走入西域安身立命也不失爲一條生路。只是宋家人口衆多,想要都逃出去是不現實的,頂多也就是他和宋寧父子兩人或許還有機會。

如此,宋家其實也是完了,已經站在了懸崖邊上萬劫不復,失去了回頭的機會。想到這裡,宋彬心頭惶恐而悲涼。他不得不後悔,宋家當初爲什麼會招惹上孔晟這樣無法抗拒的對手呢。

宋彬離開之後,宋寧神色複雜地繞行至書房的屏風之後,打開密室,望着密室內擺在書架上的一本本賬冊,面露猙獰瘋狂之色。這些年,凡是從鹽漕上吃一口的人,凡是鹽漕流失的根源往來,他都暗中記錄成冊,這將是他自保的最大倚仗。

有這一底牌,他就不相信,孔晟敢面對這麼多京城權貴和幾乎江南所有的官僚階層。哪怕是楊家,楊奇在這方面,也難說自己真的乾淨。

宋寧將賬冊一本本取下,裝入一個鐵箱中,整整十六本賬冊被密封好,他這才神色變幻着走出了密室,將門關緊。

他靜靜趺坐在那裡,眸光中的瘋狂之色越來越濃。良久,他斷然輕喝一聲:“胡二!”

一個黑衣人應聲而出,嘿嘿陰沉笑道:“大人,咱早就說過,這孔晟不除,遲早都是禍患,大人要是早聽小人的話將之幹掉,何至於今日這般棘手?”

宋寧嘴角一抽,冷冷道:“少廢話!你有多大的把握?”

“某家取他九陽魁首,如同探囊取物一般。他身邊無非有穆長風一個江湖人護衛,其他軍卒都不堪一擊。請大人放心吧,某家兄弟三人,此番就是豁出命去,也將他斬於刀下,爲大人分憂解難!”那名叫胡二的黑衣人陰森道。

宋寧緩緩點頭:“那麼,就有勞你們三人了。胡二,只要將孔晟除掉,宋某這萬貫家財可分你們兄弟三人一半,事成之後,你們可速速離開江南遠遁,另尋他地享受榮華富貴!”

胡二嘿嘿乾笑兩聲:“大人對某家兄弟三人有大恩,我們自當爲大人效死命!至於財物,全憑大人心意了!”

胡二躬身一禮,旋即身形一閃消失不見。

宋寧緩緩起身,走到房外,凝望着星空浩瀚。這胡二兄弟三人本是江湖亡命之徒,後來被宋寧圈養作爲護衛和打手,這些年好酒好肉大量的財物供應着,也該到了他們報效的時候了。

這三人武藝高強在江湖中頗負盛名。如果他們能成功將孔晟刺殺,宋寧覺得自己和宋家便算是保住了。儘管孔晟遇刺肯定要引起皇帝和朝廷震怒,未必不會懷疑到他的頭上,但反過來說,孔晟在江南得罪了這麼多人,只要宋家死不承認,誰又能強行將罪名安插在宋家頭上?況且宋寧還有自保的本錢,自然會有不少京城權貴爲他說話開脫。

換言之,只要孔晟死了,宋家就安全了。再不濟,也會給宋家贏得從容逃離江南的時間。

宋寧在院中患得患失良久,他知道自己和宋家到了最後殊死一搏的生死關頭。成,則安然無恙,渡過如此危機;而敗,則身死恨消,或者乾脆亡命天涯。顯赫一時的江南宋家,由此灰飛煙滅。

宋寧其實也考慮過就此脫逃,徹底放棄與孔晟的博弈。他覺得自己逃離江南還是有機會。孔晟即便權勢更上層樓,但孔晟如今要忙着操辦自己和四女的大婚典禮,估計一時間也沒有精力來對付宋家。

然而多年來的辛苦經營,宋家在江南這麼一大家族數百口人,要讓宋寧就此放棄,他真的是於心不甘。

宋寧咬了咬牙,心裡冷笑起來:“孔晟,老子就不信這個邪了,我宋家在江南經營十年,還不如你一個初來乍到的毛頭小子!皇帝恩寵又能如何?在這江南地盤上,老子說話比皇帝管用!”

宋寧揮揮手,喚來了自家心腹宋坤。他暗暗囑咐宋坤秘密進城走訪各大世家和官僚權貴門庭,極盡威脅之能事,若是各家能助宋家脫此大難便罷,否則,他會撕破這層窗戶紙,直接來個玉石俱焚,要死,大家一起死就是。

第151章 見虢王(1)第646章 當驚世界殊(2)第164章 山間三結義第401章 朱雀門血案(1)第553章 靈武(8)第615章 相見不如不見(3)第69章 欽差到(5)第130章 車門山(1)第274章 火中取栗(5)第219章 恐高症第259章 蘇嫿(1)第667章 公審(4)第344章 長安侯(2)第370章 誰和誰的局(6)第40章 紅顏薄命(3)第754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6)第322章 英雄本色(1)第386章 李輔國的求救(2)第631章 屠寺(2)第503章 封賞第302章 上天之怒(2)第160章 霸王不言勇,少年自稱雄(3)第239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5)第744章 叛亂平(1)第364章 登臺亮相(5)第638章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1)第678章 蘇嫿來第453章 力挽狂瀾(8)第723章 大唐戰神(4)第137章 君子不奪人所好第240章 政治聯姻(1)第212章 驅逐(1)第250章 濟陰郡(3)第311章 明珠有淚(2)第406章 朱雀門血案(6)第494章 復出(10)第277章 血濺鴛鴦樓(3)第536章 紅線女(4)第572章 賀蘭堡(4)第104章 妥協第384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14)第136章 脫身第251章 濟陰郡(4)第313章 明珠有淚(4)第217章 負荊請罪第52章 妒火第554章 靈武(9)第534章 紅線女(2)第394章 冷酷無情(5)第158章 霸王不言勇,少年自稱雄(1)第325章 英雄本色(4)第105章 拂曉時分第151章 見虢王(1)第70章 心跡和心機(1)第359章 大唐模特隊第643章 江寧郡王(3)第419章 銅鐵合金大炮(2)第436章 宮變(5)第84章 避雪向吳亭(3)第703章 沈大少第264章 蘇氏兄妹的分歧第706章 骨雲的心第579章 賀蘭堡(11)第95章 染血的陌刀(6)第176章 白馬亮甲動睢陽(2)第98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3)第625章 美人計、連環套(8)第275章 血濺鴛鴦樓(1)第329章 落葉滿長安(3)第239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5)第413章 皇帝的心思第690章 孔晟之怒(1)第207章 不滿第614章 相見不如不見(2)第517章 孔晟的手段(5)第487章 復出(3)第274章 火中取栗(5)第80章 神力第23章 鴻門宴,殺機騰(5)第634章 塵埃落定第133章 車門山(4)第719章 唐州(2)第149章 楊奇的危機第565章 挽弓射大雕(1)第55章 劍出鞘(2)第729章 兵臨城下(3)第151章 見虢王(1)第760章 起兵(3)第695章 斬汝之狗頭(2)第429章 遣婚使(3)第76章 宮衛第367章 誰和誰的局(3)第71章 心跡和心機(2)第379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9)第541章 南宮望的選擇第623章 美人計、連環套(6)第384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14)第351章 孔府家酒(6)第68章 欽差到(4)第620章 美人計、連環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