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復出(3)

李適勃然大怒,冷冷一笑道:“好了,既然南將軍不肯接受吾等的好意,那麼,就好自爲之吧!”

說完,李適拂袖而去。

南霽雲神色複雜地躬身相送。儘管李適發怒,不歡而散,但作爲臣下,面對皇孫,南霽雲有不能失卻半點禮儀。否則,皇室一頂帽子扣過來,南霽雲可是吃罪不起。

望着李適怒衝衝離開的背影,南勇有些憂心忡忡地道:“父親大人,我們在朝中沒有根基,如今得罪了東宮,恐怕日後……”

南霽雲長嘆一聲:“我兒,正因爲我們沒有根基,所以纔不能隨意淪爲誰的附庸。吾父子受大將軍舉薦,蒙聖上隆恩,方有今日,你且記住,吾等只能忠誠於陛下,不得三心二意,否則,才真正是我們南家的滅頂之災!”

“兒子明白了!”南勇深吸了一口氣。他突然想起孔晟尚在,既然有孔晟作爲靠山,還怕什麼東宮太子?

南勇滿腹的憂慮漸漸消散一空。

“太子過於強勢,擅權,陛下素有防範。若是我等今日投靠太子,陛下那裡自然不好交代。若是我們連陛下的信任都喪失殆盡,那在長安城裡,還有什麼立錐之地?”

南霽雲無奈地揮了揮手:“太子看重者,無非是我們手裡的軍權,然而實際上,禁軍能聽我父子調度號令者,十之不過二三,其他權柄皆掌控在李彪李虎烏顯烏解這幹人手裡,而這批人往昔與太子勢成水火,絕難相安無事。因此,我兒,你我父子需要做的就是靜觀其變,不能妄動!”

南勇點點頭,知道父親說的是實情。

南霽雲擔心的是禁軍內部將會產生內訌分裂,但在南勇看來,這種狀況根本不會發生——關鍵在於一點,都認爲已經死去的孔晟健在人世,只要孔晟一露面,烏顯這羣悍將就不會輕舉妄動。

南霽雲嘆息着返回府中。南勇遲疑了片刻,有相繼回府。他剛進府門,便聽一側的迴廊上傳來孔晟淡淡的聲音:“南勇,你父親果然是當世名將,見識不俗,他對於大局的把握和審時度勢,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大將軍!”南勇向孔晟躬身拜了下去。

孔晟笑了笑,走出迴廊來,“無論我在與不在,你們父子都不宜投向東宮。你父親分析的沒有錯,你們朝中沒有根基,所依賴的無非是陛下的信任,若是連陛下的寵信也都失去,你們就再也沒有一絲半點的機會。”

南勇有些汗顏,有暗道一聲僥倖。

若是自己父親一時判斷失誤,爲了自保,投向東宮,這無疑就讓隱在幕後的孔晟心裡產生芥蒂。南霽雲此番拒絕東宮招攬,至少贏得了孔晟的認可。

事實上,也大差不差。孔晟聽聞李適進府,就猜出了東宮方面的意圖。孔晟需要在暗中觀察的是南霽雲的選擇,若是南霽雲選擇東宮李豫,那麼,他也不會反對,甚至連半句反對的話都不會說,但從此之後,他與南家父子就真正分道揚鑣了。

靈武。

靈武是當今皇帝李亨的興龍之地,也是最初的駐蹕之地。還是當時整個大唐平叛的大本營,李亨就是從此處召集天下藩鎮兵馬勤王,從而一點點反攻,一點點起家,收復長安洛陽。李亨在靈武生活了大半年的時間,後來纔將整個軍政指揮中樞轉移去了鳳翔府。

之所以離開靈武去鳳翔,自然是戰略性的全局考量。而當初落腳在靈武,其實說白了也是被逼無奈的結果。大唐天下,河南、河東、山東、關洛及山南大部盡數落於賊手,皇帝也就只能跑到大西北去了。

靈武是大唐西北重要的邊陲重鎮,靈武都督府的軍事節制範圍輻射整個西北和漠北,皇帝雖然還朝長安,但對於靈武的防衛還是做了一些準備的。

因爲靈武是防衛回紇人進攻的最後一道屏障。如果失去了這道屏障,整個關中地區就會被回紇鐵蹄長驅直入,必成大患。再加上當時回紇騎兵應邀大舉入關助戰,皇帝和朝廷有不能不對回紇人稍加防範。

所以靈武都督府在大唐兵力大多數都被抽調平叛的前提下,還是保留了一萬多人,與西面的敦煌都督府構成了大唐西北邊陲相對堅固的防守線。

靈武都督府大都督林勇兼領靈州太守,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不過,如今的軍鎮與安史之亂前的藩鎮權力根本沒得比,前者只是名義上擁有軍政大權,但還是受制於朝廷;但後者卻相當於是地方*,大權獨攬具備高度的地方財政權。否則的話,安祿山哪有本事圈養幾十萬的兵馬?光是養兵起事的錢糧,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林勇原先是郭子儀手下的儒將,被皇帝發現薦拔起來,在短短的兩年間,憑藉軍功和才幹,很快就被朝廷委以重任,獨當一面,成爲一方軍鎮,名義上權力相當於安史叛亂之前的節度使了。

林勇自知大唐現在內憂外患風雨飄搖,漠北的回紇人口口聲聲與大唐交好,還曾經派兵助戰,可實際上,回紇人對中原的萬里河山一直心懷覬覦。林勇知道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所以在靈武日夜操演兵馬,暗中戰備,不敢有半分懈怠。

這日一早,賀蘭山一線自南向北旌旗遮天蔽日,黃沙漫卷,地動山搖。

林勇凝立在靈武城樓上,凝望着西北方向,神色陰沉凝重。三日前,探馬來報,漠北迴紇磨延啜可汗突然舉兵號稱十萬沿着賀蘭山南下,向靈武方向逼近。

林勇大吃一驚,立即整兵備戰,緊閉靈武城門,做好了防範回紇人進攻的準備。只是回紇兵馬在距離靈武百餘里處安營紮寨,並派出可汗次子移地建率五百騎兵來與靈武方面交涉,說是回紇可汗親自出兵迎候大唐公主和親回紇,特意委派移地建爲使臣,前往長安,護衛寧國公主和親回紇云云。

表面上看,這顯現出回紇可汗對於本次和親的重視,而派遣次子入關充當和親使臣,又給予了大唐公主足夠的尊重和麪子。

然而,林勇心知肚明,回紇人此舉無非是想要以兵力威懾要挾,唯恐唐朝反悔,中斷與回紇的和親。林勇更加明白,回紇人要的哪裡是皇帝的公主,他們要的是跟隨公主和親的豐厚嫁妝啊。

漠北地瘠人苦,回紇人以遊獵爲生,物資糧草非常匱乏。回紇人答應助戰中原,提出的條件便是大批輜重糧草的報酬。葉護當初與李豫約定,凡是回紇人攻陷的安氏地盤,俘虜人口和糧草財物一概由回紇人接收。

李豫考慮到朝廷的困境和平叛的艱難,就勉強答應此事。可以說,回紇人通過進入中原幫助大唐平叛,佔盡了不少好處。遠的不說,單單是洛陽一地,回紇人取走的糧草輜重就足足有數百車。

源源不斷的中原財富通過關洛靈武運輸往漠北牙帳,林勇看在眼裡,痛在心上,卻又無可奈何。

磨延啜的長子葉護太子現在長安,而磨延啜又等不及,派出次子移地建率衆去長安催促和親,其醉翁之意真的是不在酒了。

聽說回紇人爲了迎親而來,並非進犯邊境,林勇剛剛鬆了一口氣,送走了移地建的人入關。但從昨夜開始,回紇兵馬又開始有了某種大規模的異動,明顯是調兵遣將,這讓林勇的心神又驟然緊繃起來。

作爲常年在邊塞與異族打交道的將領,林勇深知這些蠻夷根本毫無信譽可言,他們隨時可能翻臉不認人,只要有足夠的利益。

當然,相對來說,回紇人的信譽比起其他蠻夷來還是具有一定可信度的。從有唐以來,從唐朝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的關係來看,回紇與唐政府的關係算是相當不錯的了,具備一定長期友好合作的關係。

回紇與唐關係的確立開始於貞觀三年,回紇“始來朝,獻方物”,雙方正式建交。旋即,回紇聯合諸部,配合唐軍滅薛延陀汗國,建立了回紇汗國。太宗皇帝親至靈武會見回紇使者,並正式在回紇各部設置府州。唐朝還根據回紇人的請求,在回紇以南、突厥以北開闢了一條大驛道,名“參天至尊道”,沿途分設驛站,供應來往使臣和官員。每年回紇各部貢貂皮,以充租賦。骨力裴羅復國後,遣使入貢,唐朝封他爲奉義王,後又冊封爲懷仁可汗。

之後又有了回紇助唐平亂。回紇人三次進關,助唐平叛,收復長安、洛陽、河北等地。當然作爲回報,唐朝除大加賞賜外,還規定以唐絹買回紇馬,開始了雙方間長期進行的絹馬貿易。

但這並不意味着回紇國內對唐都是友好派。也有不少好戰派,企圖趁火打劫攻略大唐江山取而代之,瓜分中原財富,但都被磨延啜所壓制住。

實事求是地講,磨延啜是一個親唐的回紇統治者。但他的兒子移地建,卻是回紇國內反唐好戰派的領袖人物之一。

磨延啜派移地建出使大唐,這讓林勇有些隱隱的不安。這是不是意味着回紇國內的政治風向開始傾斜?林勇不知道,只能未雨綢繆做好應對的準備。

十萬大軍陳兵一線,若是回紇大軍兵臨靈武城下,情況危矣。

林勇驟然回頭低低喝道:“回紇大軍十萬傾巢出動,駐紮賀蘭山下。來人,五百里加急,速報長安!”(。)

第629章 美人計、連環套(12)第728章 兵臨城下(2)第699章 對峙第97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2)第548章 靈武(2)第724章 大唐戰神(5)第239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5)第475章 天怒(2)第305章 嚴莊降第68章 欽差到(4)第76章 宮衛第756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8)第611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8)第731章 兵臨城下(5)第313章 明珠有淚(4)第721章 大唐戰神(2)第317章 蘇嫿的轉變第714章 整軍北上第185章 伏擊第593章 年少肝膽雄(5)第275章 血濺鴛鴦樓(1)第110章 引蛇出洞第448章 力挽狂瀾(3)第43章 煙雨樓盟約(3)第532章 月下第542章 雍州(1)第568章 決鬥(2)第29章 我的心第385章 李輔國的求救(1)第283章 虢王的意第272章 火中取栗(3)第334章 皇帝的眼線第364章 登臺亮相(5)第730章 兵臨城下(4)第645章 當驚世界殊(1)第24章 七竅玲瓏心第387章 李輔國的求救(3)第332章 拒楚王第676章 暗流涌動第141章 招夫(1)第540章 周摯(2)第441章 抉擇(3)第542章 雍州(1)第571章 賀蘭堡(3)第439章 抉擇(1)第303章 上天之怒(3)第146章 威力!第394章 冷酷無情(5)第663章 江寧鐵騎、神龍衛(3)第194章 驅虎吞狼第462章 賜婚?(2)第307章 嚴莊的試探第3章 楊府第159章 霸王不言勇,少年自稱雄(2)第412章 安國寺(3)第772章 吾爲長劍鎮山河(3)第381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11)第570章 賀蘭堡(2)第705章 鋌而走險第196章 艱難的決定第35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4)第591章 年少肝膽雄(3)第236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2)第110章 引蛇出洞第322章 英雄本色(1)第570章 賀蘭堡(2)第264章 蘇氏兄妹的分歧第249章 濟陰郡(2)第92章 染血的陌刀(3)第438章 宮變(7)第662章 江寧鐵騎、神龍衛(2)第435章 宮變(4)第749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1)第429章 遣婚使(3)第723章 大唐戰神(4)第157章 見虢王(7)第566章 挽弓射大雕(2)第85章 避雪向吳亭(4)第82章 避雪向吳亭(1)第79章 夜行第698章 張曉見李侗第448章 力挽狂瀾(3)第137章 君子不奪人所好第703章 沈大少第50章 棋子第277章 血濺鴛鴦樓(3)第396章 冷酷無情(7)第611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8)第518章 孔晟的手段(6)第735章 能量異變(3)第419章 銅鐵合金大炮(2)第597章 年少肝膽雄(9)第563章 凱旋門、會盟碑(6)第624章 美人計、連環套(7)第214章 驅逐(3)第313章 明珠有淚(4)第12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1)第479章 神秘地宮(2)第427章 遣婚使(1)第258章 雪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