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遣婚使(4)

南霽雲輕嘆一聲:“大將軍有恩於我們南家,爲父不會做忘恩負義的事情。我兒,你安心隨大將軍出使回紇,這算是爲父的一個態度。”

南勇深吸了一口氣:“兒子遵命!”

南霽雲又輕輕道:“至於南宮望那邊,我們不做理會。此人城府太深,又頗有野心,某家倒是擔心他一時昏了頭,做出對不起大將軍的事兒!”

南勇嘴角一挑,搖搖頭道:“不,父親,兒子以爲,南宮望不敢妄動!神龍衛是大將軍從無到有一手建立起來的,南宮望要想插手很難。況且,南宮望山賊出身,他與大將軍結交日久,大將軍的手段他不可能不知曉,若是……那隻能是自尋死路了!”

南勇眼眸中掠過冰冷的光澤。

南霽雲父子坦誠相見的時候,南宮望心情鬱悶地回到神龍衛衙門,他在長安城中沒有府邸,大多數時間住在衙門裡,少數時間住在長安侯府。

他剛回到自己的住處不久,就接到了宮裡來的傳訊,說是暫代內侍省監朱輝光要與他一見。南宮望心頭一驚,慢慢面露苦笑。

如今,自己還沒怎麼着呢,很多人就瞄上了自己,開始蠢蠢欲動。若是讓孔晟知道這些,恐怕兩人之間就會產生裂痕。

實事求是地講,南宮望有野心有野望,但卻從未有取孔晟而代之的想法,因爲他志不在於此。他的野心是想要攛掇孔晟起兵造李唐的反,然後兩人一主一臣緊密合作,逐鹿天下,打下一片屬於自己的江山。

南宮望也知道自己在孔晟心目中與南霽雲還是有些差別的。南霽雲忠誠不二,自己可能會被孔晟劃入不太靠譜的行列中。

南宮望輕聲苦笑,立即伏案疾書,派人將一封書函直接送到孔晟在長安城外的莊園內去,面交孔晟。

東宮。

李豫得到孔晟接下出使回紇的使命的消息,微微有些興奮。孔晟是他重掌大權道路上的一個巨大障礙,若是孔晟離京,他自然好方便行事。

沒有了孔晟的支撐,皇帝還能乾綱獨斷嗎?

李豫向李適微微一笑:“適兒,孔晟即將離京出使回紇,一來一去至少三月半載,如此,吾等可以便宜行事了。只是這宮裡,程元振沒有得到你皇祖父的信任,反而讓安寧宮的朱輝光撿了便宜,實在是讓本宮失望之極。這程元振沒有獲得內侍之首的位置,對我們的作用就形同虛設了。”

李適躬身下去:“父王,兒子以爲,程元振只能算是我們東宮的一枚棋子,可以用、也可以不用。至於那朱輝光,兒子瞭解不多,聽說此人老謀深算,非常奸猾,遠遠比程元振和魚朝恩更難對付。他算是……算是皇后的人?”

“此人態度尚在模棱兩可之間,必須要觀察時日。也罷,宮裡的事我們先不去管他,適兒,本宮這幾日會連續催促工部和戶部抓緊籌備,先將孔晟和寧國的使團送出京去再說。至於你,可以私下與一些朝臣往來,試探一些人的態度。”李豫嘴角浮起一抹堅定的弧度:“適兒,你我父子已經走上這條道,就再也沒有退路,往前進一步是海闊天空,往後退半步就是萬丈深淵,由不得我們懈怠!”

李適凜然:“兒子明白!”

李豫的話沒有半點誇張。太子當不上皇帝,就是被廢了,從古至今,廢太子沒有一個有好下場。這跟廢帝差不多。

安寧宮。

皇后張氏非常興奮,她身邊的大太監朱輝光突然被皇帝任命爲內侍省暫代省監,取代了即將出使回紇的魚朝恩,這讓張氏怎麼不高興呢?

朱輝光是她的人,她的人掌握皇帝內宮大權,對於她這個皇后的價值真的是太大太大了。

張氏是一個很有野心的女人。某種意義上說,她的野心、她對於權勢的熱衷,一點也不亞於她的前輩韋后、太平公主乃至女皇武則天這些女強人。只是她的大局觀、心機謀略與膽識,與前者差得太遠罷了。

望着母親眉開眼笑的樣子,少年李侗嘴角略過一絲無奈的苦笑。在李侗看來,母親真的是高興的太早了,不要說皇帝重用朱輝光本來是帝王心術中的制衡之術,並不代表朱輝光已經變成他的心腹;而即便朱輝光變成了皇帝心腹,地位變了位置變了他的態度也會變,作爲皇帝身邊的人,首先忠誠於皇帝、唯皇帝之命是從,至於皇后這邊,他未必繼續看重。此其一。

更重要的是,在李侗看來,朱輝光這人心機深沉大智若愚,他過去雖然隱藏蟄伏在安寧宮皇后這邊,但不代表他就是皇后的心腹——到了關鍵時刻,李侗幾乎可以料定,朱輝光肯定會拋棄張氏。

這是一種直覺,也是一種判斷。

但儘管如此,李侗還是點醒朱輝光,給了朱輝光這個人生際遇。因爲在李侗看來,至少在當下,在皇后還未失寵的前提下,朱輝光掌控內宮行止,對母子倆是有益無害的。

張氏從未想到自己的兒子少年老成,看得如此深遠和透徹。這似乎已經超出了他的年紀和閱歷。

“我兒,阿孃這就去找你父皇,給你安排個差使,也省得你整日留在安寧宮無所事事,你年紀也不小了,該學着爲朝廷辦點事了。”張氏笑着起身,就要帶儀仗去找皇帝李亨。

李侗遲疑了一下,張氏的行爲其實他是求之不得的,他早就在深宮裡呆煩了,恨不能立即出宮開府然後像太子李豫、趙王李希這些皇子一樣爲朝廷建功立業,門下有大量朝臣和無數食客追隨。

但李侗卻下意識地認爲皇后此刻去找皇帝並不是一個好時機。出於母子共同的利益考量,李侗微微一笑阻攔道:“母后,父皇最近忙於政務,又要考慮寧國姐姐和親回紇的大事,兒子這點小事,暫時不要去勞煩父皇了。”

張氏得意一笑:“朱輝光在御書房那邊,本宮行事方便,有他安排,你父皇肯定能見本宮。”

李侗嘴角一抽:“母后,兒子以爲,以後母后應該儘量與朱輝光疏遠關係,免得……”

張氏愕然:“我兒,你這是什麼意思?”

李侗斟酌着自己的言辭,免得刺激張氏:“母后,朱輝光現在身份不同,他是父皇身邊的內侍總管,不是在安寧宮聽差了,所以,母后應當避避嫌疑,免得他在父皇面前不好做人……”

李侗其實沒有直說,只是旁敲側擊,暗示張氏。

皇宮之中,哪有什麼太深的夫妻情分。皇帝的猜忌,哪怕是皇后,都難避免。皇后跟自己的太監總管走得太近,一舉一動受皇后監控,皇帝嘴上不說,心裡肯定是不舒服的。

張氏略一皺眉,搖搖頭道:“我兒這麼說倒是有些道理,好了,本宮暫時不去麟德殿那邊了,過幾日再說!”

第413章 皇帝的心思第218章 苦肉計第676章 暗流涌動第200章 雍丘(3)第718章 唐州(1)第548章 靈武(2)第481章 脫身(2)第417章 和親使第366章 誰和誰的局(2)第610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7)第621章 美人計、連環套(4)第274章 火中取栗(5)第584章 上國伐謀(4)第400章 太上皇還朝(4)第326章 斬殺嚴莊第406章 朱雀門血案(6)第412章 安國寺(3)第496章 大炮在轟鳴(1)第534章 紅線女(2)第376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6)第716章 皇帝的政治智慧第3章 楊府第374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4)第355章 長安紙貴(4)第463章 賜婚?(3)第252章 濟陰郡(5)第327章 落葉滿長安(1)第117章 神仙也難救第83章 避雪向吳亭(2)第65章 欽差到(1)第153章 見虢王(3)第138章 算計(1)第15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4)第59章 商賈龐家第168章 寧陵第720章 大唐戰神(1)第351章 孔府家酒(6)第5章 生計問題第221章 依律當斬第469章 抗婚(6)第584章 上國伐謀(4)第437章 宮變(6)第413章 皇帝的心思第578章 賀蘭堡(10)第443章 抉擇(5)第75章 不靠譜第289章 夏糧豐收第735章 能量異變(3)第392章 冷酷無情(3)第327章 落葉滿長安(1)第13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2)第657章 郎情(3)第718章 唐州(4)第76章 宮衛第190章 將計就計第169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416章 和親之爭(3)第57章 監房第445章 抉擇(7)第553章 靈武(8)第33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2)第367章 誰和誰的局(3)第562章 凱旋門、會盟碑(5)第153章 見虢王(3)第282章 草橋會虢王世子第538章 紅線女(6)第507章 光明使(3)第461章 賜婚?(1)第630章 屠寺(1)第307章 嚴莊的試探第430章 遣婚使(4)第735章 能量異變(3)第408章 十王宅(2)第606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3)第368章 誰和誰的局(4)第182章 公堂之上第61章 監房夜談(1)第756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8)第231章 奚人王子蘇魯(2)第653章 軍變(3)第768章 帝師(2)第568章 決鬥(2)第201章 雍丘(4)第134章 車門山(5)第15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4)第354章 長安紙貴(3)第732章 兵臨城下(6)第269章 見蘇嫿(4)第595章 年少肝膽雄(7)第75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9)第190章 將計就計第477章 天怒(4)第665章 公審(2)第547章 靈武第675章 江寧大學堂(2)第133章 車門山(4)第455章 大清洗(1)第424章 銅鐵合金大炮(7)第234章 心知肚明第308章 鳳陽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