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長安紙貴(2)

有個成語叫洛陽紙貴。

原指西晉都城洛陽之紙,因大家爭相傳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賦》,以至一時供不應求,貨缺而貴。出自《晉書?左思傳》:“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爲之紙貴。”

孔晟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百無聊賴中抄寫來解悶的西遊記書稿,無意中被寧國公主看中帶回府中,又不知怎麼傳了出去,幾乎是一夜之間,長安權貴百姓爭相傳抄,導致長安城裡售賣宣紙的不少店鋪都斷了貨。

說是長安紙貴或許有些誇大。但一時間,署名爲長安候孔晟的傳奇雜記故事——西遊記之大聖崛起,這個天生石猴的神奇故事在長安城裡廣爲傳播,不要說有錢有閒有娛樂需求的權貴階層了,就是販夫走卒和農人百姓都爲之津津樂道。

孔晟得到趙光然的回報,先是吃了一驚,旋即就有些後悔。竟然無意中喪失了一個絕佳的商機,若是由自己刊印售賣出去,這該又能賺多少銅錢?

寧國公主從孔晟哪裡取走的書稿,其實只寫到了孫悟空拜師學藝成功返回花果山的那一段。後面更精彩的情節,都沒有展開。

趙光然躬身下去,恭謹道:“侯爺,寧國公主那邊連番派人來催促侯爺續寫,還在等侯爺的回覆。“”

孔晟眉梢一挑,嘴角掠起一抹古怪的笑容來:“光然,本候突然意識到,這又是一樁盈利的買賣了。”

趙光然愕然。旋即苦笑起來:“光然明白侯爺的意思了。侯爺這是準備續寫書稿後向世人有償出售嗎?”

孔晟哈哈大笑起來:“光然。有錢不賺那是傻子。況且,本候日後自有用錢處,爲了免得到時候捉襟見肘,現在就下手積蓄財富吧。”

“光然,長安城中可有刊印書稿的店坊?”孔晟沉吟了一下,輕輕問道。

唐時已經有了見諸於史書記載的雕刻印刷工藝,但孔晟也拿不準此刻長安城裡有沒有這個市場化的行當,而且在技術方面到底成熟不成熟。

趙光然思量了一下。笑道:“回侯爺的話,長安中西市有一家刁氏印坊,可以刊印曆書經文,至於書稿,想必也沒有問題,只是價格比較昂貴。”

孔晟眸光一亮:“價格不是問題。光然,我連夜續寫,你明日一早來取書稿,派人去那刁氏印坊,將我續寫的書稿刊印成冊。然後定價出售!”

趙光然深吸了一口氣,心裡雖然有點不以爲然。卻不敢表現出來。在趙光然看來,堂堂的長安候,文武兩道皆名動天下,不把精力用在參與朝政和國家大事上,反而忙着經商賺錢,彷彿鑽到了錢眼裡,真是令人無語。

這是一種變相的消沉和一蹶不振。

仕途上的失意,皇帝的冷落,沒有得到應有的封賞,少年稱雄的孔晟竟然淪落至此,這讓趙光然非常無奈。

第二天一早,孔府書坊悄然設立開門營業,在長安城中數以千計的各種店鋪中,新開業的孔府書坊根本沒有引起誰的關注。

但也就是一天之後,孔府書坊突然打出了“獨家出售長安候孔晟西遊記書稿”的廣告,由孔晟親自撰寫的《西遊記之大鬧天空》傳奇小說單行本火爆上市,定價500文。

消息傳出,很多權貴家的小姐公子哥兒,急不可耐地派人購買,一本刻印書冊竟然售價500文,價格高得有點離譜,但長安的貴族們最不缺的就是錢,爲了滿足眼福,出於續接上文的迫切,上市僅一個上午,首批庫存的書就售賣一空,不多不少,統共100冊。

後續的書還在書坊緊鑼密鼓地晝夜印發之中。

但不是誰都能買得起這麼昂貴的小說單行本的,平民百姓買不起,就幾個人湊錢買一本,然後回去分頭抄寫成冊。由此一來,長安城中的紙貴趨勢更加勢不可擋。

孔晟知道這種盜版難以避免,也不在乎,反正只要出版的主流和官方渠道掌握在自己手裡,就足夠了。

他突然覺得很好玩,也蠻有意思。這大概就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他弄來解悶的兩個玩意兒,竟然成爲他的生財之道——至少在短時間內,這會爲他帶來大把大把的財富。

既然大唐貴族的錢這麼好賺,孔晟也不會“手軟”。凡事都是舉一反三,略動動腦筋,就能將這兩條生財之道繼續“發揚光大”。甚至,更多的生財之道正在向孔晟招手。

比如說已經列入計劃的提高酒坊產量和開發新品種,在適當的時候,孔晟甚至想嘗試着釀製一下啤酒和汽水。當然,如果工藝技術條件達不到酒罷了。

再比如說書坊“獨家出售”小說單行本的各種後續資源源源不斷。光是一部西遊記就能讓孔晟賺的盆滿鉢滿了,那麼還有其他的三大名著呢?還有紅樓夢這些註定會引發社會風潮的絕世名著呢?

等等。

孔晟將書坊酒坊的事兒交給趙光然打理之後,又將精力轉移到了另外的新生事物上。他在午後時分召集了幾個長安城裡有名的裁縫,關在他的書房裡研討了整整一個下午,到了傍晚時分,幾個裁縫這才臉色疲倦地捧着幾張粗糙的圖紙出了門。

最近一段時間,長安城裡最大的熱門就是長安候財源廣進了。孔晟靠着酒坊和書坊,每日都是賺得不亦樂乎,不要說普通商賈看得豔羨,就連不少權貴階層都開始眼紅耳熱了。

誰都不是傻子,孔晟獨門壟斷了世間獨一無二的兩種稀缺品,他以一種近乎直白的面孔崛起在長安商界,海量的錢財漸漸向長安侯府中聚集,長此以往,長安候絕對會搖身一變成天下有數的大商賈之一。

因爲嫉妒,各種流言蜚語就開始四起。有人說孔晟不務正業、以侯爵之身經商,損害朝廷體面和禮制;也有人說孔晟本爲天子門生,聚斂財富,有損斯文和陛下顏面,云云。

這種流言蜚語當然也傳到了宮裡去。甚至在昨日的朝會上,禮部尚書李揆親自上疏,參了孔晟一本。只是皇帝一笑置之,沒有太當回事兒。

第148章 彭城之外第119章 霸王再世不言勇第422章 銅鐵合金大炮(5)第97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2)第48章 流言蜚語第668章 公審(5)第158章 霸王不言勇,少年自稱雄(1)第214章 驅逐(3)第667章 公審(4)第180章 求親?第93章 染血的陌刀(4)第750章 叛亂平(6)第506章 光明使(2)第266章 見蘇嫿(1)第682章 挑戰我的耐心第132章 車門山(3)第735章 能量異變(3)第244章 美人計(1)第330章 密見皇帝(1)第55章 劍出鞘(2)第660章 宋家的面子值多少(3)第744章 叛亂平(1)第309章 平陽縣子第705章 鋌而走險第358章 最後的決斷第355章 長安紙貴(4)第730章 兵臨城下(4)第599章 離京之風波再起(1)第54章 劍出鞘(1)第410章 安國寺(1)第695章 斬汝之狗頭(2)第417章 和親使第361章 登臺亮相(2)第486章 復出(2)第419章 銅鐵合金大炮(2)第530章 遣婚使、傷離別(3)第647章 當驚世界殊(3)第446章 力挽狂瀾(1)第458章 大清洗(4)第94章 染血的陌刀(5)第742章 叛亂平(2)第553章 靈武(8)第477章 天怒(4)第44章 舉薦冊封第519章 孔晟的手段(7)第438章 宮變(7)第175章 白馬亮甲動睢陽(1)第270章 火中取栗(1)第371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1)第726章 大唐戰神(7)第344章 長安侯(2)第404章 朱雀門血案(4)第165章 雷肖氏第444章 抉擇(6)第451章 力挽狂瀾(6)第498章 大炮在轟鳴(3)第112章 流水未必遇知音第251章 濟陰郡(4)第24章 七竅玲瓏心第24章 七竅玲瓏心第241章 政治聯姻(2)第461章 賜婚?(1)第100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5)第293章 李萱的目的第357章 皇帝的猜忌第379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9)第663章 江寧鐵騎、神龍衛(3)第510章 “神鵰俠侶”(2)第440章 抉擇(2)第150章 “他鄉遇故知”第110章 引蛇出洞第577章 賀蘭堡(9)第481章 脫身(2)第384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14)第26章 義興周氏(1)第146章 威力!第370章 誰和誰的局(6)第621章 美人計、連環套(4)第354章 長安紙貴(3)第191章 熱血沸騰第650章 殺威棒(3)第744章 叛亂平(1)第316章 皈依佛門?第185章 伏擊第769章 帝師(3)第731章 兵臨城下(5)第525章 降服神鵰(1)第752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4)第481章 脫身(2)第621章 美人計、連環套(4)第504章 挑撥第六百零四三章 離京之風波再起6第189章 春節第460章 高力士之死第333章 孤臣第364章 登臺亮相(5)第351章 孔府家酒(6)第563章 凱旋門、會盟碑(6)第272章 火中取栗(3)第258章 雪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