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見虢王(5)

這廝竟然還沒完沒了了?!

孔晟冷冷一笑,毫不畏懼地回身來望着李川。

李川雖然是虢王世子,但他也是天子門生、朝廷命官,在正式場合,大庭廣衆之下,只要不逾矩、不失禮,也無需害怕他什麼。

況且,孔晟從一開始就沒有打譜在虢王這裡混飯吃,自然就不在乎得罪李川。

更有甚者,睢陽保衛戰後,無論成敗,郭子儀和李光弼的兩路平叛大軍大舉進攻關洛,光復中原指日可待,到了那時,虢王總領河南江北兵馬軍政的“崗位”就會被奪去,爲郭子儀取而代之。

虢王依舊會恢復成普通的郡王。天下宗室皇族多了去了,若是手裡沒有了兵權,虢王也就是一個普通的宗室王爺,影響不了大局。

“世子,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如今國難當頭,孔晟不才,蒙受皇恩浩蕩,願將個人生死存亡置之度外,報效朝廷,難道還有什麼錯嗎?”孔晟聲音淡淡地,雖然談不上反脣相譏,但話裡藏刀,步步爲營,一時間再次說得李川啞口無言。

我就是不怕死、我就是不自量力、我就是願意赴死拯救國難,你來咬我啊?!!!

此時此刻,可能孔晟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之前孔晟”仍然殘留在血脈骨子裡的那種無賴剛硬,那種不要命不怕死的狠勁兒,在一些時候,偶爾也會迸射出來。

“至於朝政大事與河南存亡形勢,孔晟身爲朝廷命官,自有所見、心有所感。而身爲地方官,難道眼見黎民百姓苦難而不顧,纔是爲官者的本分?孔某願意做朝廷平叛大業的一個馬前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孔晟淡淡一笑,話鋒旋即一轉:“今陛下靈武登基,天下勤王兵馬一呼百應。李光弼、郭子儀兩路大軍正對安賊叛軍形成左右夾攻之勢,光復關洛指日可待,而河南危局,則隨之可解。這是孔晟認爲睢陽未必會淪喪於敵手的原因。”

孔晟侃侃而談,彭城郡守薛勝掃了他一眼,表面上不動聲色,心內卻是暗暗讚賞,心說這小子雖然年幼,卻纔華橫溢有幾分過人的見識,且不管他說的對與錯,單是能將天下大勢置於個人視野之中,就足以說明他的膽魄心胸不俗了。

李川呸了一聲:“稚子之見,何其淺薄!安賊叛軍坐擁數十萬兵馬,背靠河東,侵略河南,威脅河西和隴右,早已坐大,朝廷平叛大軍進展緩慢,單憑河南零散兵馬,根本無法與叛軍抗衡,區區睢陽一個彈丸之地,以張巡、許遠那數千兵馬,根本就保不住。”

“睢陽若失,希望孔縣令能言行一致,慷慨赴死,不要學那令狐潮等人,聞風而逃或開城投降,做了那遺臭萬年的叛賊就好!”

李川嘲諷着揚手大刺刺指着孔晟,虢王李巨臉色陰沉,沉默不語。

孔晟不怒反笑,他心裡冷笑道:你懂個屁!若不是虢王李巨率重兵逃離河南,退守彭城,一心自保,河南諸地又何至於失陷得這麼快?若不是你們對睢陽危局袖手旁觀,無視張巡的派人求救,睢陽又焉能在堅持了一年之後城破人亡?

自虢王以下,你們這些人本就是可恥的逃兵,反過來還要笑話令狐潮等人,這豈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嗎?

但孔晟心知肚明,這些話自己腹誹一番即可,若是當面說出來,不要說李川,就算是李巨和李萱也會當場暴走翻臉。

說白了,這是孔晟作爲穿越者的史學觀和價值觀,置身於這個時代之中,這種觀點和論調在很多時候,就是重大禁忌,提都不能提的。

“世子,放眼天下,睢陽一地,本微不足道。但睢陽一地,又關係河南江北大局。若是睢陽失陷,整個河南便全部淪陷於叛軍之手。若叛軍攜大勝之威,督率大軍南下,彭城危矣。”

李巨心頭一動,眉梢一挑,靜聽孔晟的下文。其實李巨比誰都清楚,若是河南完全失陷,江北的局面也變得非常艱難。可李巨爲了自保和保存實力,壓根就不想與叛軍生死決戰,他早就打定了主意,若是叛軍大舉進攻江北,他也不會死守彭城,會繼續往江南退下,將戰火延伸到江南數十州,有繁華江南作爲大後方,他根本不在乎。

對李巨的心思,孔晟洞若觀火。這是他看不起虢王的一個重要因素。若是大唐朝廷所屬都像虢王這般自私狹隘,畏戰不前,這天下江山必定會歸於安賊之手。

孔晟微微一笑,又道:“所以,睢陽不能失。守住睢陽,就能保住河南,也就是保住了江北。從全局考量,朝廷這才昭命江南楊使君整肅江南兵馬,北上抗賊。李公此次下江南,爲的就是這般。”

孔晟說到此處,目光深邃地投向了李輔國。

李巨等人也有些意外地扭頭望着李輔國。李輔國來江南的真正使命,因爲消息閉塞,還沒有傳到江北來。

李輔國嘴角一抽,臉色微微有些尷尬,但還是緩緩點頭,沉聲道:“沒錯,雜家此次來江南宣召,朝廷加封楊奇爲江南兩道兵馬行軍大總管,開府儀同三司,不日督率江南守軍北上抗賊。”

李巨輕啊了一聲,因爲戰亂,消息堵塞,他並不知李亨朝廷已經對楊奇加官進爵,還要昭命楊奇率軍北上,聞言有些震驚。

同時他還有些不滿和嫉妒。他自認爲堅持在抗賊的第一線,但皇帝卻不對他進行任何褒獎,讓他心生怨忿。

“所以,待楊使君江南兵馬北上與江北大軍匯合,河南叛軍其實就不足爲慮了。”孔晟聲音變得低沉起來,眼角的餘光掠過臉色陰沉嘴角抽搐的李輔國身上:“國難當頭,若是各方各路人馬團結一心,共抗安賊,何愁安賊不滅?”

別人聽不出孔晟話裡的深意來,但李輔國卻聽得字字句句真真切切,他心頭暗暗哆嗦起來,孔晟若有若無暗藏警示的話語完全誅心,他猛然意識道,縱然自己上表奏呈說楊奇有謀反嫌疑,但拿不出確鑿的證據來,皇帝目前正是用人之際,豈能因爲自己一個太監的話,就逼反一路藩鎮?

而反過來說,若是楊奇真的率軍北上,哪怕是虛應其事,謀反的嫌疑也就立馬洗清了。李亨的皇帝寶座還沒坐穩,絕對不會輕易動楊奇這種掌握地方軍政大權的藩鎮大員。

而到了那個時候,倒黴的恐怕就是李輔國了。

李輔國暗暗冒出了一身冷汗,坐在那裡,有些心煩意亂起來。

孔晟不動聲色地望着李輔國。從李輔國細微的神色變化中,他大概心中有數了。他知道自己今日面見虢王試探李輔國的目的基本上達到了,有自己這番話在,以李輔國陰沉多疑善變的性格,他八成不會輕易向朝廷舉報楊奇謀反。

至少,在楊奇謀反沒有形成既定事實的前提下,他不敢妄報。

孔晟心裡暗道,離開虢王府後,必須要馬上給楊奇寫一封密信,警告楊奇必須要有所動作,以實際行動來澄清和洗脫楊氏的嫌疑。

事實上,楊奇也不是傻子,以他的政治智慧和頭腦心機,不可能對李輔國逃離江寧沒有任何對策。

此刻,楊奇其實已經向朝廷上表,聲稱欽差李輔國在出遊途中莫名失蹤,他派出軍隊四處搜尋無果云云。楊奇主動向朝廷請罪,並同時在江寧發佈整軍備戰宣言,將奉朝廷昭命,率江南兩道精兵十萬,不日北上抗賊。

楊奇話說得漂亮,但說穿了不過是虛應其事,根本沒有實質性的行動。不過,調集糧草和整軍備戰是真的,至於是北上抗賊還是另有圖謀,那就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當然,爲了將事情坐實,避免來日遭受詬病,把這場戲演得更真實一些,楊奇命自己麾下直屬精銳衛軍3000人,離開江寧北上潤州,打着的正是江南大軍北上抗賊的前鋒隊旗號。

正如他當日與孔晟的密談約定,若是李光弼親自指揮的太原保衛戰失敗,就意味着李唐朝廷再無光復關洛和中原的能力。而一旦如此,天下必將羣雄割據烽煙再起,他作爲江南一帶的土皇帝,也不會甘於人後,在江南打起自立爲王的旗幟。

而這北上潤州的三千人,也會順勢攻略潤州與山南一線,趁亂將江南與山南淮南大部分地域歸入楊氏麾下,與江北的虢王李巨分庭抗禮。

當然,若是李光弼成功保住太原並兵進中原,那麼,這三千先鋒軍就是楊奇向朝廷邀功請賞的重要證據。

孔晟驀然意識到,這江北的虢王李巨如此保存個人實力,莫不是也有坐視觀望乃至趁火打劫的不軌心思?

一念及此,他忍不住望向了神色陰沉的虢王李巨,心念盤算良久,覺得這不是沒有可能。

天下大亂,各種野心家大行其道,凡此種種,凡是手裡掌握兵權的大勢力頭目,有起兵奪取天下黃袍加身的念頭,其實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第756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8)第34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3)第86章 避雪向吳亭(5)第317章 蘇嫿的轉變第9章 望江樓(3)第61章 監房夜談(1)第252章 濟陰郡(5)第320章 封賞之爭(2)第493章 復出(9)第18章 請都金陵表(2)第387章 李輔國的求救(3)第88章 招徠第753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5)第301章 上天之怒(1)第570章 賀蘭堡(2)第522章 辣手(2)第643章 江寧郡王(3)第544章 鳴沙山(1)第544章 鳴沙山(1)第292章 李萱來第207章 不滿第12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1)第719章 唐州(5)第469章 抗婚(6)第613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10)第88章 招徠第84章 避雪向吳亭(3)第667章 公審(4)第45章 優柔寡斷第100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5)第683章 民亂(1)第608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5)第176章 白馬亮甲動睢陽(2)第137章 君子不奪人所好第285章 大唐萬歲!第529章 遣婚使、傷離別(2)第561章 凱旋門、會盟碑(4)第737章 炮打洛陽(1)第453章 力挽狂瀾(8)第295章 雷霆之怒(1)第569章 賀蘭堡(1)第314章 明珠有淚(5)第440章 抉擇(2)第485章 復出(1)第92章 染血的陌刀(3)第693章 欽差特使來第65章 欽差到(1)第113章 黃崗之下葬花吟第81章 以德服人,以力服馬第370章 誰和誰的局(6)第164章 山間三結義第185章 伏擊第20章 鴻門宴,殺機騰(2)第585章 上國伐謀(5)第286章 軟禁!第487章 復出(3)第331章 密見皇帝(2)第452章 力挽狂瀾(7)第470章 抗婚(7)第346章 孔府家酒(1)第511章 陷阱(1)第380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10)第458章 大清洗(4)第276章 血濺鴛鴦樓(2)第309章 平陽縣子第435章 宮變(4)第527章 降服神鵰(3)第4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298章 江湖再見!第59章 商賈龐家第686章 民亂(4)第122章 必殺之局風寒夜第740章 再復洛陽(2)第572章 賀蘭堡(4)第396章 冷酷無情(7)第171章 水很深第330章 密見皇帝(1)第515章 孔晟的手段(3)第633章 屠寺(4)第570章 賀蘭堡(2)第64章 縱論天下(2)第204章 夏邑第553章 靈武(8)第368章 誰和誰的局(4)第378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8)第622章 美人計、連環套(5)第420章 銅鐵合金大炮(3)第607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4)第769章 帝師(3)第25章 白衣長風第79章 夜行第146章 威力!第357章 皇帝的猜忌第209章 陽謀第24章 七竅玲瓏心第99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4)第191章 熱血沸騰第24章 七竅玲瓏心第60章 激烈衝突第527章 降服神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