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民不與官鬥,窮不與富爭。
用在這裡也勉強合適。
穆家是正統的商業世家,因爲早年經歷過民國時期的混亂統治,在錯綜複雜一夕三變的政/治動盪中吃過不少的暗虧,差點連家業都保不住。
後來雖然局勢漸漸穩定了,穆家的祖輩們也對政/治這玩意兒沒有了半分好感,只覺得這是害人的東西,沾上了十有八九沒有好下場,因此也嚴厲禁止家族子孫涉政。
穆家是在商場上發跡的,隨後也一直留在商場上發展,從未涉及過不該涉及的領域。
或許正因爲穆家在這方面一向識趣,也從未有過任何不軌的念頭,因此與國/家方面的關係也一直保持的很不錯,並沒有因爲家族勢力龐大而遭到國家的忌憚,反而在很多方面都能與國/家/政/策保持並行,雙方各取所需,互利互惠。
而方家卻不一樣。
比起穆家的歷史悠久,方家稱得上是一個新興家族,建國後二十年方纔崛起,家族延續僅有三代,還不到穆家家族歷史的三分之一。
但是方家卻是從官場上發跡,家族定位就和穆家不一樣。
而且官場上的爾虞我詐也遠遠比商場上來得更加慘烈,稍不注意就是死無葬身之地的下場。
所以,方家的發家歷史雖然不及穆家悠久,但是發跡速度卻猶在穆家之上,只用了短短几十年,兩代人的拼搏與努力,就足夠有底氣與穆家平起平坐。
兩個家族之間談不上誰比誰更強,因爲不是同一個領域內,也沒辦法斤斤計較的做對比。
但是不夠否認的是,如非必要,穆家不會想去得罪方家,而方家也同樣不想得罪穆家。
方家需要穆家的財勢和名氣,補充自家的底蘊不足。
而穆家則是因爲身在商場,同樣需要方家在官場上的庇護與互通。
兩者之間的聯姻,說好聽一點是官商結合,互利互惠,說難聽一點其實就是各有所圖,各取所需……
所以雙方稱得上是一拍即合,聯姻很順利的就進行了。
哪怕穆炎爵的父親依然抗拒不願意,但是在楊曦的事情上已經縱容過他一次的穆老爺子,在考慮到方家所帶來的巨大利益之後,便再不容許他繼續任性下去。
穆老爺子甚至直截了當地說了,如果穆炎爵的父親堅持不肯聯姻,那他也不會強求,直接讓位吧!把繼承權讓給他弟弟,由他弟弟來負責聯姻繼承家業。
穆家繼承人聯姻其他家族,既是責任也是義務。
不管聯姻對象換成是誰,是兩情相悅還是利益結合,總歸都是聯姻的一種。
沒有說哪一個繼承人在享受了繼承權所帶來的好處的同時,卻不肯承擔應盡的義務……這豈不是成了白佔便宜?
連穆老爺子都沒這麼大的臉。
他和穆老夫人最初走到一起,同樣也是聯姻所致。
除非是繼承人本身能力不凡,不需要聯姻也能給家族帶來足夠的利益,那家族自然也不會強迫他必須犧牲自己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