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真正的儒者

“儒者,人之所需也。儒之一字,又一人一需所成,便是一個人所需要之物,便稱作儒。每個人心中的儒都不盡相同,儒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可是一種氣節,可爲一種精神,可有一種訴求,只要跟隨心中所想,追尋個人之所需,便可稱作儒。

儒生非是個人給個人的稱謂,卻是他人觀你所言所行所悟,發自內心負於你區別於他人的稱號。天下當得儒生者,便該是隨性而爲,隨遇而安,不趨炎附勢,不貪圖權貴之人。人生在世,難得清醒,又有世間牽絆千千萬萬,能遵循本性,真正找到個人所需要的卻寥寥無幾。故而世間太多人渾渾噩噩,活得糊塗,也正是嘆息世間儒生少有之根本。”

蘇衡說完,亭中又是長久的沉寂。

蘇衡不愧爲揚州第一,當世人都將“儒生”一詞放在世俗常有的論調中品論時,他卻能從字形入手,另闢蹊徑,品出儒生的又一層含義,實在是難得。

若今日沒有夏商和陸芩二者言論相似,今日蘇衡必當成爲更焦點的人物。

因幾人觀點相似,蘇衡說罷沒人插嘴,又是陸芩接上。

陸芩身爲“江南七秀”之一,排行第二,屬於江南一帶才女之中的翹楚,她所言將“需”字改作了“虛”字。

“儒者,人之所虛也。虛僞狡作的虛!”

嚯!

第一句話開口,亭中衆人譁然,沒想到小小的姑娘竟出口如此桀驁不馴的言語。一時間,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中央老爺子身上。

老爺子淡淡笑着,一臉新奇,只想聽這姑娘還能有何等犀利的言辭?

“在我看來,儒生便是天下間最最虛僞之人,滿口仁義道德,滿心定國安邦,說到底無非紙上談兵,虛情假意。我倒要問問,這大華江山是儒生打下來的?百姓的衣食住行是儒生織造的?穀物錢糧又跟儒生有幾分關係?儒生無非就是安於享樂,賣弄風騷的虛僞之人,非要擺出道貌岸然之姿態,在江山穩定之時指點江山,在風調雨順時妄興水利,在民富兵強時聳言安樂危患。

天下自稱儒者,偏多是留戀煙花柳巷者,一分精力用於文章,十分精力用於玩樂,還自視甚高,以爲跟女子比鬥贏了幾句詩詞便是天大的榮耀,何其可笑?故而,我認爲‘儒’之一字,不該是一個人和一個需求的需,當是一個虛僞的虛。”

言罷,陸芩輕撇夏商一眼,那最後一句無非就是說他以爲贏了個女人就很了不起?

夏商暗道:“這女人還真是厲害,光儒生兩字便能把自己給罵進去,更是大膽地說出這樣一番言論。”

不僅夏商,在場沒有人不驚得目瞪口呆,同時有心驚膽戰,萬一那老爺子……

老爺子此時臉上竟多了一絲血色,有一絲激動,喜道:“巾幗不讓鬚眉也!”

一句簡單的讚揚便是最至高無上的肯定,今日之事若傳揚出去,陸芩的地位必當再上一個臺階。

可在衆人震驚至極,那陸芩卻到了夏商跟前,笑問道:“夏公子,現在可就剩你一個了?是否你所言和蘇公子一樣呢?是不用再說了嗎?”

衆人回頭想來。

也是!

夏商和蘇衡所寫內容一樣,還能指望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這位若無新語可言,便不說也罷。能跟蘇衡公子寫出一致答案者絕非尋常人。”老爺子小聲開口。

夏商答道:“老爺子,若無陸姑娘所言,小生不說也罷。但聽了陸姑娘所言,小生不得不言說一二,以免此話傳到外面,讓許多人誤解了儒之一字的真意。”

“誤解了儒之一字的真意?”

陸芩秀眉緊蹙,若非場合不宜,真要與之理論。

“陸姑娘不必心急,且讓我試言之。”

“公子請……”

話音雖有些不甘,倒也想聽聽此子能講出什麼言論來。

所有人都看着夏商,看着這個比花兒還漂亮的男人。

夏商抖了抖衣袖,掃了眼陸芩:“小生很贊同蘇公子的理解。儒生的由來,當以從字的由來說起。人需,便是人之所需。不過,小生的觀點跟蘇公子又略有不同。我認爲人之所需並非個人之所需,而是人這個羣體的需要。

儒者,從不關心個人,因站得高,故看得遠,懂他人之所想,通他人之所願,洞察民情,熟知民生,知天下所求所需,故所言所行只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儒是人類的需要,非狹隘的眼前利益,這是人類發展進步的動力源泉。儒是人區別於禽~獸的標識,是人拋開世俗追求精神享受的體現。我們困苦過,我們煎熬過,我們傷痛過,我們之所以能熬過重重磨難,是因爲我們有對美好的嚮往,這便是儒。

人人都是儒生,不是儒不在身邊,而是我們不曾發現。

儒是我們華夏的魂,傳承千年,不死不滅,這是我們民族的標識,丟不得!它讓我們活得清醒,活得自在,活出不一樣的人生。它是對的,肯定是對的,它不能錯,更不準有人說它錯。”

話音一頓,夏商看向陸芩。

“陸姑娘,我念你年紀尚輕,不曉其中利害關係,故好言相佐。若有年長者如此言論,夏某定要給那人兩耳刮子。你所說甚多,卻是沒有抓住儒之根本。那些貪圖享樂,交惡好逸者哪裡配得上儒字?談論儒生先要辨別儒生,莫要被世俗中的濫竽充數者迷了眼,更不要妄言傳承下來的東西,那些東西不是你一個小姑娘能去碰,敢去碰的。”

一席話閉,全場無聲。

唯有偷偷溜進來的熱風刺激衆人的神經。

儒生只是一個引子,引出揚州才子們對周圍一切的思考。

就像是在平靜的湖面中丟下一塊小小的石子,本意只爲引起一陣漣漪,卻不料驚醒了湖中沉睡的龍!

除了羞紅了臉的陸芩,其他人也不知如何形容此番言論了。

儒者,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儒是中華的靈魂……

儒不是不在身邊,只是我們不曾發現……

老爺子低着頭,陷入了沉思:“只恨朕晚來了幾十年,若能早些聽到此番話,也不至有今日之局面。”

第1688章京城的胭脂第1156章 宗師屠殺第1507章 雪入眼,風吹醒第1514章 賞不完的女人第1678章 殿前爭執第92章 最美的景緻第1076章 江湖事第143章 水月仙子第866章 鐵甲的信息第899章 薛冷香有請第227章 不凡的夜第874章 遲到的禮待第88章 誘敵深入第268章 小屋中的交手第19章 羣商獻寶第250章 萬寶齋萬寶匯第23章 究竟是何寶物?第116章 可愛的小娃娃第635章 小姐一吻第1687章爲盛世而忙碌第608章 回臨山苑第507章 張奎的遭遇第198章 渣滓街第67章 屏後之景究竟如何?第1632章借刀第715章 打破宗師的神話第1484章 拳掌相接第1166章 嶽彥之的歸處第1487章 吉子的命令第1452章 忘了時節第340章 下一個目標第1362章 混亂中的追殺第1324章 怪事第392章 霓裳公主第635章 小姐一吻第39章 捨身救美第530章 不搭不配之人第1638章 一刀第1223章 第一次軍議第1236章 無解的困境第144章 桃花源第1747章 憨憨第537章 暗度陳倉第357章 殘劍第522章 地上的風箏第51章 誰是贏家?第47章 解天機第545章 出城第885章 木簪子第37章 不祥之兆第1031章 明教教主夏春秋第501章 回蘇州第929章 這個世界的女人第254章 裝得過頭第160章 背水一戰第1457章 中倭交流會第277章 他是我的男人!第1545章六字箴言第691章 風雨前夕第301章 大刑伺候第1669章 覺不承認第1659章坦誠一些第1157章 低劣的疑兵之計第1107章 中毒第682章 傾心又傾身第538章 身份暴露第368章 別時第1009章 金鑾殿前第1191章 宗師一戰第631章 河岸上忙碌的人第747章 春嬌到第1439章 輕罪重罰第1380章 重返京都第1024章 皇后的任務第400章 柳如煙泄密第415章 熟悉的感覺第441章 半年後的相見第719章 借種第1340章 更大的貪慾第23章 究竟是何寶物?第437章 意外的客人第1445章 甘當傀儡第1453章 京中詩仙第265章 如煙心意第1314章 心魔第1714章前奏第1122章 簡單的試探第792章 首座的魄力第449章 成年之約第1691章最努力的尚書第1140章 仙兒出手第543章 管他雪月風花,我只生死相隨第1369章 指認第1585章 夏商的經濟學第249章 雨後晨間第796章 哭泣的丫頭第1581章 小月受傷第1312章 仙人引第608章 回臨山苑第1517章 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