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官紳一體納糧

最後的演示就是三百零四門大炮齊射,幾百門大炮齊射可不能在小校場內,而到校場外,一個山包的前面。這個山包不算太高,上面已經修建了一段城牆。

那些士紳和大商人,已經無法自己走路,都給嚇得腳趴手軟了,全由虎賁軍士兵扶着去看炮擊演示,三百零四門大炮齊射,而且是十秒鐘一發。

那聲音絕對是震耳欲聾,就算用手捂住耳朵,而可以感受到炮聲的巨大沖擊波,好多士紳和大商人在一輪齊射之下就暈過去了,三輪齊射過後,小山包上的城牆已經完全消失了,就連小山包也被大炮削掉了一截。

三輪炮擊完畢,被請來的五百多人,有一半人昏迷過去了,對於這個效果,楊廷鑑十分滿意。這五百多人又被楊廷鑑安置在虎賁軍吃飯休息,下午就在這軍營之中開會,楊廷鑑有幾條重要的政策宣佈。

當天下午,會議如期舉行,楊廷鑑首相宣讀了一份崇禎的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朕深感大唐之所以興盛,乃與科舉取士有關,然本朝只設進士科,而忽略了制科,所以朕決意在揚州實驗制科……着楊廷鑑在揚州興辦《大明皇家大學》,被《大明皇家大學》錄取之士,皆賜予制科舉人功名,完成學業者,根據畢業考試成績分別賜予制科進士及第,制科進士出身,制科同進士出身……

爲明朕之意,朕親任《大明皇家大學》祭酒,楊廷鑑爲校長……”

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江南一帶的讀書人極多,可是科舉考試的名額就那麼一點點,那競爭是十分的殘酷,很多讀書人窮其一生。都沒有金榜題名,空耗了一生的時光,現在揚州可是特例了,這《大明皇家大學》無疑給了江南讀書人一個全新的希望所在。

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創立完善科舉的關鍵人物。在唐朝,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制科即制舉。又稱大科、特科,封建王朝臨時設置的考試科目。目的在於選拔各種特殊人才。唐代制舉堪甚盛,至宋代,貢舉大爲發展,而制科則趨於衰微,但作爲一種科舉制度,仍不失爲一代之制。清代康熙、乾隆時的博學鴻詞科,光緒末的經濟特科,均屬此類。

說白了。這制科培養的不是官員,而是特殊的人才,比如楊廷鑑現在打算設立的科目就有醫科、商科、礦業科、冶煉科、算科、船舶科、建築科等等。

因爲有崇禎的大力支持,全球第一所綜合性的大學就這樣出爐了,教材不用擔心,楊廷鑑的手機資料庫裡面多的是,就是教授需要全國全世界地去找。

此時大明的外國人可是不少,前來傳教的傳教士多半都是飽學之士。比如湯若望等等,還有一些民間高手。也可以請來當教授,反正就是先把架子搭起來,然後慢慢地摸索前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接着楊廷鑑就把崇禎皇帝讓自己主管揚州軍政的聖旨讀了一遍,這是表明楊廷鑑下面的命令是依照皇帝的授權在辦事。

兩份聖旨讀完。楊廷鑑接下的話可就是殺氣騰騰了:

“現在本官宣讀三條命令:

第一條,揚州的稅率不變。

第二條,下月起開始清查揚州府的所有田畝,官紳一體納糧,包括本官在內。

第三條。江淮的所有鹽商接受兩淮鹽運使衙門的盤存,所有鹽場接受兩淮鹽運使的派員監察。

呵呵……本官受陛下所託,前來整頓鹽業,本官不會行那搜刮的事情,也別想着受賄本官,本官不差銀子。

對於不服本官命令的,可以進京告御狀,也可以聚兵造反,本官不介意殺個屍山血海,人頭滾滾。

爾等即刻回家,把賬本和所屬田畝覈算好,先自己上報真實的情況,八月初本官開始清查,記住少一罰十,就是天王老子來說情也是不行的。”

五百多士紳和大商人,戰戰兢兢地座四輪馬車離開,這些士紳不可能完全按照楊廷鑑說的做,反抗,隱瞞肯定有,反正楊廷鑑已經做到了仁至義盡,一切按照法律辦事,只有一條大明律不適用了,那就是有功名的人免稅。

楊廷鑑這可是自絕於天下讀書人,崇禎肯定希望楊廷鑑這麼做,楊廷鑑這麼做暫時的反抗肯定是有的,可是今後的好處那就無盡無盡了。

楊廷鑑又離開了知府衙門,所有的日常政務都是王行儉在辦理,但是知府衙門裡面出現了一些穿着虎賁軍軍服的人,他們就是楊廷鑑派來的軍法處的人,萬順根據楊廷鑑的命令,開始清掃知府衙門裡面的官吏。

不合格的,直接把名單報到楊廷鑑那裡,楊廷鑑從來都是大筆一揮,直接免職,知府衙門又開始招募新的吏員,所有的吏員都必須經過軍法處培訓才能上崗。

揚州知府衙門的辦事效率一下都快了起來,他們可是不敢拖沓啊!萬順這個錦衣衛百戶,就像一支鮎魚,把知府衙門的一羣“魚”盯得死死的,這能不快嗎?

楊廷鑑差不多是使用的軍人這種模式,這種模式的優點就是辦事效率高,也可以調動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集中辦大事,可這種模式只能短暫地使用,一旦揚州城走上正軌,軍法處的人,就絕對不會在出現在知府衙門。

軍鎮模式危害太大了,一旦長期這樣搞,就會形成軍人既得利益集團,他們今後爲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就會動用手中的刀槍,這也是藩鎮只能橫行一時的原因。

楊廷鑑雖然把衆多的事情交代了下去,可還是有忙不完的事情,比如這《大明皇家大學》,楊廷鑑直接把自己的老師孫慎行給請來幫忙,同時還有一些復社士子。

《大明皇家大學》的地址楊廷鑑也選好了,那就是揚州貢院,揚州貢院面積之大,讓你無法想象,佔地面積達到了三十萬平方米,和南京,北京號稱天下三大貢院。

……

第160章 煎熬第58章 反攻倒算第190章 不容插手第98章 臨陣的緊張第141章 倒運物質第131章 如何分帳第4章 全副武裝第229章 戰場實況第43章 落井下石第222章 血戰開始第15章 安內攘外第213章 誰都不是笨蛋第1章 龍族墓地第19章 任督二脈第98章 臨陣的緊張第40章 神威火槍第204章 送上門來第16章 築基修煉第127章 斬殺漢奸第174章 監軍高起潛第261章 剿匪之戰(上)第72章 帝王心術第148章 只能拖延第146章 後金鑄炮第153章 貢院的戰爭(下)第50章 紅娘子的無奈第261章 剿匪之戰(上)第210章 戚家軍初試鋒芒(下)第159章 等待的心情第13章 她是我未婚妻第4章 全副武裝第87章 山賊蹤跡第270章 拼死突圍(下)第37章 情到濃時方恨少第102章 殘牆血戰第48章 賣兒賣女第239章 拿銀子砸第112章 一視同仁第249章 那個蟲兒敢開口第211章 皇太極的試探第170章 全殲建奴第101章 蠢貨李四第85章 直達宣府第257章 海盜來了第278章 追兵第42章 神威火炮第198章 出兵涿州第261章 剿匪之戰(上)第81章 楊嗣昌的謀算第8章 英雄救美(2)第221章 焦急的崇禎第102章 殘牆血戰第216章 皇太極的智慧第173章 祭旗追擊第96章 狼煙起第170章 全殲建奴第260章 克敵法寶第126章 雷霆一擊第29章 南下通州第146章 後金鑄炮第264章 先打鄭芝龍第117章 乾柴烈火第258章 生擒活捉第98章 臨陣的緊張第113章 招募蒙古騎兵第120章 腹黑的算計第267章 血戰到底戚家軍(中)第202章 出兵擊賊第92章 追命被擒第24章 洞房花燭夜(上)第124章 沒有免費的午餐第162章 高中會元今後的章節免費第27章 心服口服第72章 帝王心術第12章 酒鬼第153章 貢院的戰爭(下)第174章 監軍高起潛第15章 交杯酒第256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138章 如山的銀子第267章 血戰到底戚家軍(中)第122章 用擀麪杖第22章 精靈女王第115章 突襲土城第171章 上吊的女人第68章 懿安皇后第12章 酒鬼第117章 乾柴烈火第268章 血戰到底戚家軍(下)第23章 入職錦衣衛第145章 玻璃和水泥第251章 海盜與華夏(下)第174章 監軍高起潛第3章 龍窟尋寶第242章 選擇風帆戰艦第262章 剿匪之戰(下)第208章 天津城防第137章 崇禎妥協第247章 來歷不明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