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崇禎妥協

何如寵已經六十多歲了,這人真是一個敢仗義執言的人,也不怕事。其實這銀子的歸屬問題,已經可以看出,大明出現了可以和皇權分庭抗禮的臣權。

這無疑是政治上的一個巨大進步,皇權不在是無所遏制,皇帝的聖旨沒有內閣的認可,就可以駁回,只是這種發展隨着漢人最後一個朝代的滅亡而中斷,滿清手下的官員那都是奴才了,什麼事情都是皇帝一言而決。

【重點】皇權是封建時代的最高權力,事實上,歷代每一個王朝的衰落過程,總是一個皇權專制向官權民主制轉型的過程。伴隨着帝國的成長成熟,一個龐大的官僚階層逐漸成型,最終成爲左右體制命運的中堅力量。

官僚集團不僅把持了帝國的政治命脈,更聚斂了足以影響帝國走向的經濟勢力,從而成爲政權實際的主宰。存在於皇權與官權之間的官僚民主制。

官僚民主制,是比皇權專制優劣暫且不說。它主要的特徵,是把官權的利益最大化。在這一時期,由皇權推動的任何改革、改良舉措,都會被官僚集團消弭於無形,甚至成爲新的官權聚斂的契機,這個對國家和民族就非常危險了。

官場的爭鬥狀況雖然激烈存在,但是已經達成最大程度的默契與和諧,貪污腐、悶頭髮財已經是官員羣體最大的共識。官僚民主制的功能,就是迅速的把帝國的民生剝奪淨盡,把體制推向崩潰。同時,在這一“民主進程”裡,官員的集體品德和智商向低窪處彙集,成爲一羣貪婪、自私、頹廢的體制蛀蟲。

當然,退回完全的皇權至上也不對,那是開歷史倒車,重點是怎麼改變這一畸形的官僚民主體制,讓他發展成爲利國利民的一種民主制度,資本民主同樣是資本家的民主,但卻可以讓國家爆發無法比擬的創造力,就是民衆具有選舉和監督權。

說複雜有複雜,說簡單又簡單,只要有足夠的實力就可以改變這一畸形民族,槍桿子裡出政權嘛!不服就肉體消滅,如果沒有實力,但偏偏要去出動官僚的利益,那就是不作死就不會死的結局。

其實把官僚民主轉變爲資本民主也簡單,具體的步驟是:

第一:做軍閥架空皇權,對於明末這樣的亂世,這個時機將會很快到來。

第二:就是三權分立,讓權力相互監督,不管是選舉出來的還是科舉考出來的官員,讓他們不敢貪污腐敗。

第三:大力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提高商人地位,比如商人之地可以參加科舉等,只要資本家在朝廷有了利益代言人,一切就好辦得多了。

第四:就是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實行君主立憲等。

這一切都不是說說那麼簡單,也許人頭滾滾才能成爲可能。

楊廷鑑已經在自己的心裡,爲大明的發展規劃了一套完整的計劃,只要誰敢阻擋自己的計劃,那就是被碾壓的下場。

何如寵一呵斥後,其他的朝廷大佬紛紛地上前呵斥楊廷鑑,現在周延儒畢竟是首鋪,這個時候說什麼也應該表示一下,表明自己是支持首鋪的。

楊廷鑑這下可是沒有辦法,周圍全都是飛濺的口水,但他就不能動手把這些朝廷大佬給揍趴在地上,只能任由他們刮噪。

就在此時張彝憲和高起潛帶着幾十名東廠的番子,急匆匆地趕來了,那些東廠番子可是不怕這些朝廷大佬,他們可比楊廷鑑兇惡多了,直接就把這些朝廷大佬推到一邊。

高起潛臉色烏青,神情頹廢,看着周延儒的眼神也是充滿怨毒,高起潛那個氣啊!這周延儒突然敢設計坑騙於他,結果他們是想的是把萬歲爺的銀子給劫到戶部去,如果真的那樣的話,高起潛多半會被剁碎了喂狗。

張彝憲可就是春風滿面了,這小子在崇禎皇帝剛出坤寧宮的時候,就直接告密了,這還了得,這些大臣居然敢打朕銀子的主意,如果不是皇后勸阻崇禎,崇禎差點就親自赤膊上陣了。

最後崇禎採納了周皇后的規勸,並讓張彝憲去永定門傳旨,這有了聖旨的張彝憲立即就往永定門幹,結果遇到了在午門喝小酒的高起潛,兩人把這事一說,自然就明白了,高起潛能不痛恨周延儒這個首鋪嗎?他一定是主謀。

“奉天承運……着楊愛卿即刻於午門獻俘,抄沒之銀兩也堆放於午門……”

這是崇禎皇帝對這些文臣讓步了,先把這國家重要的獻俘闕下給辦了,至於這銀子就堆放在午門好了,然後大家商量着怎麼分,總可以吧!

看來崇禎想吃獨食是不可能了,大明這些文臣還真是不怕死,什麼事情都敢和皇上對着幹,其實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就看怎麼把握其中的分寸了。爲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和皇權抗爭,那無疑是難能可貴的忠貞之臣,如果爲了某個人或者某個小集團的私利,那性質可就不同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張彝憲宣讀完聖旨,就笑盈盈地把聖旨放到楊廷鑑手中:

“楊大人,快帶着俘虜隨我去午門吧!”

“多謝張公公……出發……”

……

午門獻俘禮,要在俘虜脖子栓上白色繩子,先祭廟、社,就是祭太廟和社稷。在獻俘禮上,午門正樓正中設御座,檐下張黃蓋,鹵簿設於午門城樓下,兩邊排列,直到端門。

在午門前,王公大臣、文武百官,隆重嚴肅,分班侍立。皇帝穿龍袍袞服,乘輿出內宮。起駕時,午門鳴鐘;到太和門時,鳴金鼓、奏鐃歌。皇帝到午門前,沿着馬道,御樓升座。在午門樓下,兵部官員率領將校,引戰俘下跪。

兵部尚書報告:獻俘!鼓樂大作,禮炮轟鳴。諸官肅立,慶賀勝利。典禮官道:行禮!於是把俘虜牽過來,讓他跪伏在地。

濟農和五千多已經加入錦衣衛的蒙古人全部被帶到了午門前,然後全部跪在地上。

楊廷鑑來到午門前,大聲地對着午門上地崇禎大聲地啓稟道:

“奉旨平定入寇劫掠之蒙古韃子,所獲俘囚敵酋濟農,謹獻闕下,請旨。”

接着刑部尚書接着跪奏道:

“濟農屢入寇劫掠,殺我百姓,奪我牲畜,罪不可赦,合赴市曹行刑,請旨。”

這可是崇禎登基以來的第一次獻俘闕下,這可是赫赫武功,他不激動是不可能的。此時的崇禎對楊廷鑑那簡直是愛死了,這楊廷鑑真心不錯,不光文采斐然,而且還武功蓋世。

在御座上的崇禎激動地站起來,也大聲地對着午門下跪着的楊廷鑑大聲地喊道:

“拿去……”

皇帝左右的大臣二人,重複高喊:“拿去”,再左右四人高喊:“拿去!”這樣,一增爲二,二增爲四,四增爲八,八增爲十六,最後大漢將軍等三百六十人齊聲高喊:“拿去!”聲音之大,如轟雷矣。

大明終於是在無意間大勝了一場,戰場勝利讓所有人所料不及,也起到了振奮軍民士氣的作用。

【求兄弟們收藏,另外,本書是歷史架空小說,落葉只能保證大概合理,藉以緬懷華夏沉淪屈辱的三百多年,各種考據黨兄弟,高擡貴腳啊!別一下把落葉給踩死了,落葉拜謝了,羣208912025.】

第29章 南下通州第77章 只欠東風第66章 進宮探寶第176章 建奴來了第38章 戚家軍標準第10章 領主亞伯第219章 傷亡慘重第12章 酒鬼第240章 一言而絕第238章 脫險第144章 大鍊鋼鐵第251章 海盜與華夏(下)第8章 土雞瓦狗第230章 天量財富第265章 浴血大淩河第155章 放榜第218章 騎兵對決第274章 搶糧搶錢搶女人(上)第2章 靈魂契約第40章 神威火槍第44章 洗腦第197章 圍點打援第272章 鐵疙瘩的妙用(上)第146章 後金鑄炮第83章 直接下水第151章 會試(下)第199章 多爾袞的算計第124章 沒有免費的午餐第7章 英雄救美(1)第107章 谷口混戰第63章 上繳裡庫第218章 騎兵對決第97章 韃子來的好快第4章 全副武裝第65章 歷史迷霧第241章 買地建廠第36章 廢物今後的章節免費第243章 勝利號戰艦第5章 斬殺流酋第41章 第一杆火槍第217章 建奴反撲第169章 官道搏殺第22章 不可操切第24章 洞房花燭夜(上)第169章 官道搏殺第53章 無法解釋的誤會第151章 會試(下)第5章 斬殺流酋第11章 蠻荒酒鬼第209章 戚家軍初試鋒芒(上)第64章 魏閹的藏銀第23章 小乞丐第96章 狼煙起第160章 煎熬第179章 轉身就逃第276章 屠遼陽第129章 軍營有變第108章 殺都殺不完第250章 海盜與華夏(上)第11章 蠻荒酒鬼第55章 常言笑被擒第223章 砍瓜切菜第134章 算計開始第85章 直達宣府第119章 收買人心第45章 證據到手第278章 追兵第179章 轉身就逃第169章 官道搏殺第71章 賞賜第277章 目標科爾沁草原第63章 上繳裡庫第231章 韃子的兇殘第55章 常言笑被擒第23章 小乞丐第266章 血戰到底戚家軍(上)第212章 龜兒子皇太極第218章 騎兵對決第166章 後金入寇第53章 無法解釋的誤會第73章 妙齡宮女第92章 追命被擒第32章 這樣招兵第82章 溫體仁的小心思第60章 雷霆之怒第15章 交杯酒第124章 沒有免費的午餐第154章 同年黃素朗第264章 先打鄭芝龍第142章 崇禎的陽謀第132章 屠你滿門第155章 放榜第53章 無法解釋的誤會第7章 錦衣衛緹騎第133章 內閣的算計第270章 拼死突圍(下)第7章 錦衣衛緹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