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

“父皇?”

“何事啊?”

“這會兒都下午六點了,外面那些跪着的印度土王們,一天沒有進食,昏過去好多個了。”

“怎麼?你於心不忍?”

“這些傢伙當年背叛了我們大明,全都殺了都可以,兒臣沒什麼於心不忍的。只是,我們在此地的統治,將來想要安穩,還需要這些傢伙的配合。所以兒臣覺得,是不是……”

“爲父現在做的,就是將來爲了我們在這裡的統治安穩啊。”拍拍身邊的座位,讓朱慈燚坐過來後朱由棟道:“蒙元入主中原的時候,有個漢奸叫做許衡的,故意曲解孔子的話,編造了一句什麼入夷則夷入夏則夏的狗屁謊言。其實就是爲其蒙元主子入主中原尋找理論依據。可惜,這話流傳範圍在蒙元的宣傳下流傳實在太廣,以至於很多讀書人都覺得是孔子說的。”

“父皇,孔聖有沒有說過這話兒臣不知,至少在兒臣讀到的儒家經典裡,沒有看到孔聖說過這句話。真要說類似的話,孟子倒是說過臣聞用夏變夷,未聞變於夷者也。而韓愈也說過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但這些話,與許衡的話,完全就是兩個意思。”

“不錯,你書讀的不錯。”誇讚了自己兒子一句後,朱由棟道:“我華夏自秦以來,北方的廣大地區,經歷過匈奴、羯、羌、氐、鮮卑、契丹、女真等多個民族的入侵和統治,到了蒙元,更有神州南北均被其佔據。在這些曾經先後入主中原的異族中,始終拒絕漢化的,只有羯族和蒙元。但即便那些接受華夏文化的異族,你能說他們建立的國家,就是傳統意義上的華夏國家了麼?”

“當然不能。”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所以啊,那些入侵我中原的異族,至少在他們入侵的時候,在文化上是比我們落後太多的。這種落後,不花個幾百年,慢慢的通過民族融合來將他們逐漸的融爲華夏的一份子,是絕對無法糾正的。他們即便接受華夏文化,採取華夏傳統治國方法,但這些國家,仍然不能稱爲華夏國家。總之,要想在文化上達到真正的認同,不管刀把子掌握在誰的手裡,只能是文化先進的同化文化落後的。”

“那父皇覺得,我們要同化印度人,需要花費多長時間呢?”

“哧~朕爲什麼要同化印度人?”

“父皇不是要準備直轄這塊大陸的北部麼?爲了長治久安,難道不應該同化他們麼?”

“朕剛纔給你講了這麼多,其實就是告訴你,文化同化,是同化的最高等級,但也是最難的。那些異族在文化上落後我們漢族那麼多,人口基數也比我們少得多。就算是這樣,我們要同化他們也是千難萬難。你說,像印度這樣有着自己獨特的,完全成體系的文化,並且擁有龐大的人口基數。這樣的一羣人,怎麼可能同化?

所以,你要從內心深處熄了同化他們的想法,也絕對不要對他們懷有‘這是父皇的子民,也是我將來的子民’的想法。

朕這些年,打服了很多地方。比如美洲,地盤大,但是人口極少,而且其原有的文明基本被西班牙人所摧毀。所以,朕可以寄希望於同化那裡的印第安人。又比如日本、朝鮮,這些國家本來就是我華夏文化圈的一份子,文化同化都進行了上千年了,只要我大明自身維持強盛,這些藩國的徹底同化將來也就是水磨工夫的事情。但是唯有印度,朕根本看不到文化同化這裡的任何希望。”

“那父皇對這塊地盤,以及這塊地盤的人,是怎樣打算的呢?”

“很簡單,以後這塊地盤,將永遠是我大明的原材料供應地和傾銷市場。這些印度人啊,就負責給我們種糧食、挖礦石,最多再根據此地的地理氣候優勢,種點黃麻啊、橡膠啊什麼的經濟作物就行了。工業什麼的,他們絕對不能發展起來。基礎建設方面,除了方便原材料運輸的公路鐵路外,其他地方,儘可能的保持原生態。

印度教對於統治者來說是個好東西,有了這個東西,底層的百姓不管過得多麼辛苦,都不會反抗,至少不會暴力反抗。儒教呢,在此地有存在的必要,朕還可以允許儒教動不動帶頭來反抗我大明在此地的統治。但這種反抗,只能是非暴力的。嗯,就叫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吧。畢竟,壓榨狠了,還是要讓人家有個發泄的渠道的。而只要印度人信了非暴力的理論,那這塊地方,永遠看不到崛起的希望,永遠是我大明吸血的寶地了。”

“父皇說的非暴力什麼的,兒臣不是很懂。”

你當然不懂了,這可是歷史本位面上,甘地那個自以爲是的傢伙想出來的奇葩理論。在20世紀的上半頁,中國進行了血與火的暴力革命,由此掃清了國家崛起的一切障礙。而印度在甘地的理論指導下,搞非暴力改良,結果所有的沉珂都沒有清掃掉,以至於這個國家始終無法真正的發展和強大起來——社會改革啊,那是全社會的利益重新分配,不殺人怎麼行?

“你不懂沒關係,總之,朕會保留這裡的印度教,保留這些婆羅門、剎帝利的特權。但正因爲如此,所以朕要狠狠的羞辱他們。你不用擔心他們心懷不滿,只要朕保護了這些特權階級的特權,哼,別說讓他們跪一天,就是讓他們跪十天,他們也一樣甘之如飴。”

“父皇,種姓制度確實對於統治者來說是維持國內統治的良藥,但是兒臣也認爲,這個東西是扼殺民族活力,讓國家越來越弱的禍根。我們在此地保護印度教及其種姓制度,這要是國內的文臣們也?”

“種姓制度這個東西確實對於統治者有極強的誘惑力。在歷史上,印度被征服了那麼多次。新的、兵強馬壯,擁有勃勃生氣的新徵服者進入印度的時候,不是看不到種姓制度遲早也會把他們給腐蝕得被征服者一樣。但是他們出於眼前的利益,還是接受了種姓制度。

但是!我華夏兒郎,骨子裡信奉的都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你在大明本土實行種姓制?怕不是各路反王此起彼伏?相反,我們必須要給本土的百姓提供相對公平的受教育機會以及入仕渠道,讓上下階層的流通保持一定程度的通暢,否則,我們朱家也好,其他各家也罷,都坐不穩華夏皇帝的寶座。這就是剛纔朕爲什麼要跟你講文化的原因。我們華夏的文化修的是今世,與印度教修來世,是根本不同的。以後你做了皇帝,有敢在華夏本土傳播印度教,提倡種姓制度的,發現一個夷滅一個三族就是。”

看了一眼若有所思的兒子,朱由棟又道:“我華夏的子民,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難管理的一個族羣了。印第安那些差點被徹底毀滅文化都沒有大規模反抗的部落就不說了,印度這些被種姓制度洗了上千年的也不說了。就說同爲我華夏文化圈的日本和朝鮮吧,早年日本的戰國大名們把田賦收到七八成,日本的農民都很少反抗。朝鮮的兩班制更是斷絕了普通人做官的渠道,朝鮮人也幾乎沒有什麼反抗。但你看看東晉南朝時期的士族統治,反抗少了麼?士族本身被殺得夠不夠慘?

不過,正因爲我們這個民族人人都普遍的想今生過得越來越好,同時要竭盡全力的讓我們的下一代過得更好。所以我們這個民族的活力是最高的。雖然很難管,但只要管好了,這個民族爲主體構成的國家,其上限也一定是最高的。慈燚,你要記住,我們做皇帝的,一家一姓的權益當然很重要,但是這些東西,要排在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權益之後!”

“是,父皇敦敦教誨,兒臣謹記於心。”

“好了,你去讓那些婆羅門、剎帝利們都滾進來吧。唔~等等!”

“父皇?”

“嘶~好了,沒事,你且先退下。”

……

哎喲,這個菲利普,居然在這個時候想要逃?作爲國王陛下,你沒有親征就算了。你現在都在孟買了,難道不該陪着你的士兵留到最後嗎?

稍稍心裡吐槽了這麼一下後,朱由棟就自嘲的一笑:換了我自己,只要還不打算就此認命服輸,估計也會先跑吧?

他站在半島地圖前默默的估算了一下:鄭成功的計劃,自己批准了。應該說,在索科特拉島伏擊敵人,比在孟買港外硬橋硬馬的打海戰要有利得多。但是現在菲利普就乘船撤退的話,犬養棟二的艦隊是無論如何也趕不上了。

不能在印度解決這個傢伙,確實有點可惜。不過也不要緊,等你回到歐洲後,朕會讓你領教一下什麼叫做慢刀子割肉,什麼叫做生不如死。到了那個時候,你一定會感嘆,白皮們的精神內核,比起我華夏一族來,可是軟弱得多了。

第三八零章 爲何是分封制(一)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二二三章 劃時代的差距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第二八七章 流水賬的三年第四零九章 千帆競逐瀛洲第一三五章 穿越者的互撕(一)第十二章 孤的元從班底(四)第五五四章 歐奧間的分歧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謹慎第一二二章 扶上馬送一程(四)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煉內功第六三九章 事了準備回家第五十一章 唯大勢不由人第六十四章 西南戰鼓擂動(一)第九十一章 國家根基已朽(三)第八十九章 國家根基已朽(一)第二零六章 科研後繼有人第六九零章 一枚漏網之魚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三六五章 原始的鐵甲艦第五六零章 外事要講紀律第五一二章 破軍陷入絕境第一八一章 大金國沒有了(三)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五四零章 奧斯曼的反擊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第一七六章 宿命的薩爾滸(六)第八十二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一四零章 衛所不堪一用第七八零章 此乃示弱以敵第六七一章 聯軍登陸果阿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線的第四二一章 易普拉欣野望第六四九章 政委們的威力第六六二章 進化論的誕生第七二四章 神獸銀行出爐第七三五章 子彈是公平的第五三三章 莫里斯的調整第七一七章 軍艦的冠名權第三九九章 褚英汗之覺悟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二章 爺爺你辛苦了第四零二章 白甲兵對武士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鉅貪第六三零章 朱由棟的決心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一零五章 全面進行佈局第五十五章 情報纔是主業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四六三章 我該怎麼幫你第七八三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五四七章 改革不是兒戲第七八九章 敵人這是要跑第二七三章 丙辰會試黑幕(二)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七八二章 北線歸於平靜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二八二章 東南兩路有警(一)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關國本第二八二章 東南兩路有警(一)第七三四章 曹變蛟的夜襲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專家第四四三章 孔府有了反應(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2/2)第七四三章 大明發行紙幣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四五三章 奧斯曼的權臣第一一三章 東林也要辦報(二)第一八四章 阿拉維杜新王(一)第二五六章 大阪的夏之陣(二)第一三七章 島津欲寇琉球第二零二章 緊要無過人財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戰(終)第六九七章 明中宗桓皇帝第五一二章 破軍陷入絕境第一八七章 吹皺一池春水(二)第三六七章 開陽御駕親征(二)第一九九章 喪事不止一件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們第三零六章 敵人不會聽話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三三二章 大明準備反擊(三)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二一一章 天樞今日登頂(感謝逐日2005書友)第三零六章 敵人不會聽話第十章 孤的元從班底(二)第五八一章 幺蛾子菲利普第七八六章 總算是明白了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專家第五七二章 皇子的新老師第七十六章 搬家並不簡單(二)第七三九章 美洲戰後安排第二三二章 歷史未能重演(三)第七三七章 前後方的配合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掙扎第三三零章 大明準備反擊(一)第二二零章 首戰是在色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