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四章 此乃億萬一心

天啓二十九年七月,浙江,舟山羣島,傍晚。

海風習習中,夕陽的餘暉照耀在一個躺在軟椅上的老人身上,給他的身軀鋪上了一層金黃色。

“學生等拜見老師,老師~”

“唔?哦哦,是你們來了啊。哎,人老了,不中用了,躺着躺着就睡着勒。”

“老師這裡的風景真是不錯,也難怪老師不在烏程老家,搬到這裡來常住了呢。學生等看了,真是深感羨慕。”

“哈哈哈,你們距離過上這樣的日子,還早着呢。嗯,要不了多久就要出海了吧?家裡的事情都安排妥當了麼?”

“都差不多了,朝廷預支了一年的薪俸,全都留下了。一截頭髮、以前常穿的衣服、戴了多年的手錶,都留了。給未成年小兒子的遺書也寫好了,若是真的陣亡,等他長大了,自有他母親或者大哥念給他聽。家裡的族老也發話了,若是這次大戰回不來,族裡會負責把孩子們全都養大成人。”

“哎……這一仗,不得不打。但真要打下來,不知道有多少大明男兒會身死異鄉。也不知道老天爺還能讓老夫活多久,能否看到你們得勝歸來啊。”

“哈哈哈,老師必然是長命百歲的,這場仗,時間再長,總不能打十五年以上吧?”

這一年的溫體仁,已經84歲,風燭殘年的老人在七月的天氣裡,太陽下山後,也得穿着一件薄毛衣,纔敢躺在室外的軟椅上。此刻在他身邊的,是其晚年收的三個學生,齊齊穿着潔白海軍軍官服的馮京第、王翊、董志寧。

“人老了,記性也不是很好,老夫記得,你們三個好像都是艦長了吧?”

“老師還說記性不好?沒錯,我們三個都是艦長。完勳(王翊)兄軍銜最高,上校。現在是魏忠賢號重巡的艦長。我和幼安(董志寧)都是中校,學生是佛山號驅逐艦的艦長,並且是第三驅逐艦支隊的領艦。而幼安是瓊州號輕巡的艦長。”

“魏忠賢號?嘿,這個傢伙死了就死了吧,居然還撈到一艘重巡命名。哎,真是好運氣。”

“老師,當年國家沒發行紙幣的時候,不是急缺貴金屬入市麼?皇上不得已賣出軍艦的命名權。而且,以老師爲國家做出的貢獻,將來老師百年後,怕不是要有一艘戰列艦以老師的名字來命名。”

“哈哈哈,那就託你吉言了。不過完勳啊,老魏雖然是個宦官,但他做東廠廠督這些年,從未構陷過國家大臣。所以,你在這艘以他爲名的戰艦上,不要有什麼別捏。”

“老師放心,學生對宦官沒有什麼歧視。像魏忠賢這樣安靜、不生事的廠督,比起以前的劉瑾、汪直什麼可好了太多。魏家人遵從他的遺願,將其一縷頭髮裝在盒子裡放到艦上,學生可是讓勤務兵每天都爲這個盒子做保潔的。”

“嗯,那就好。”老頭子長長的舒了一口氣:“躋仲啊,你負責的驅逐艦,據老夫所知,應該是海戰裡刺刀見紅的艦種吧?”

“正是如此,老師。驅逐艦,身板小,火力弱。無法與敵人的大艦對抗,對岸炮擊的能力也近似於無。但是他速度快啊,學生帶的佛山號,是天啓二十七年才下水的新艦,最高速度達到了二十七節。如此航速,在激戰中,冒着漫天的炮火,左右閃躲後,高速底近敵人大艦,然後放出魚雷。梆梆~檣櫓灰飛煙滅!”

雖然馮京第說得很是輕鬆,但老溫到底是做過首輔的人。退下來這麼多年,朝廷專門給高級官員製作的內參從未短過他一期。所以在聽完自己學生的講述後,他眼裡的憂慮怎麼都藏不住:“哎,若是以前的那些比烏龜還慢的高壓空氣魚雷,你這個驅逐艦艦長很大概率是出師未捷身先死。不過現在嘛……”

“老師慎言,按照保密權限,幼安和完勳有些事情他們不知道,暫時也不能知道。”

是的,自內燃機研發的臨門一腳被一個不識字的鐵匠踢開後,接到報告的朱由棟立刻讓朱逵柚做了一個基本型的內燃機:初步測試,熱效比將近10%——這已經和大明目前頂級的蒸汽機差不多了。

然後朱由棟做出的指示是:研發更高動力的內燃機啥的不急,首先要做的是將內燃機小型化,儘快的裝到魚雷上。

要實現這一點,說起來是真的很難——難在發動機小型化,難在規模化生產。但做起來,如果只是解決有無問題的話,還真的不難:大明,或者說中國宮廷的能工巧匠實在是太多了。在歷史本位面,頂級的皇家工匠甚至可以在鼻菸壺的內壁上寫下整部金剛經——要論微操,此時的中國匠人吊打全世界。

所以,在有了基礎的原型內燃機後,不求量產,只求手工製作的話。大明的能工巧匠們完全可以把內燃機等比例的縮小,再縮小,並且做得分毫不差。

當然,純粹的手工製作小型內燃機,質量是不錯的,但是這效率和成本就極高了。不過朱由棟也不在意:這是劃時代的熱動力魚雷,水下速度可以超過二十五節,最大潛行距離超過三千米——如此魚雷,在這個時代,那就是超級大殺器。雖說純手工的這種魚雷,大批皇家工匠緊趕慢趕四個月,也就弄出來三十枚。但若是在海戰的關鍵時刻,這三十枚魚雷突然出現,擊沉了那麼一兩艘敵人的戰列艦呢?

佛山號驅逐艦,一是艦齡輕,二是艦長能力強。所以和其他四艘驅逐艦一起,瓜分了這三十枚特殊的魚雷。作爲艦長,馮京第當然是知道這些魚雷的厲害。而溫體仁作爲退休首輔,也能從絕密內參上了解到這一情況。但是其他兩位,就真的不知道了。

當然,如王翊和董志寧這樣的人,絕對不會泄密。但既然新式魚雷的密級暫時還不是他們能知道的,那溫體仁也就馬上停住了嘴。

不過這麼一鬧之後,氣氛就稍微有點尷尬了。

老溫只好趕緊的新起了一個話題:“對了,那個鄭芝龍的兒子,皇上親自賜字叫成功的,現在情況如何了?”

“老師,這小子今年才二十三歲呢。不過,到底是海軍子弟,軍中的叔伯多,所以軍銜倒是不低,這會兒已經是少校了。至於職司嘛,本來犬養司令是讓他在旗艦廉頗號上面做參謀。但他不幹,尋死覓活的非要去驅逐艦上做艦長。爲了達成目的,甚至還把申請報告直接打到了皇上那裡……總之,這臭小子現在跟學生一樣,都是特殊的驅逐艦長。”

“癡兒啊,不過也正是因爲我大明有無數這樣的好孩子,皇上纔有底氣去打這一仗!”

……

大明是一艘龐大的巨輪。因爲巨大,所以一旦全力發動,其爆發出的力量極爲驚人。但也因爲巨大,因此要掉頭調整航線也非常的艱難。在這整個國家已經按照打大戰的國策運轉了三年多後,哪怕此時此刻知道對方有了新技術,而本方的戰備仍然存在一定缺陷。可是開戰的日期,已經不是朱由棟能夠停得下來的了。

天啓二十九年的七月,朱由棟帶頭,太子、宋王,各路藩王,以及本次將要以各種職務參戰的兩千多名宗室,齊齊聚集於孝陵之前進行了一次規模極大的祭祖。

“伏維大明建國貳佰七十九年,不肖子孫朱由棟,率兩千餘宗室祭拜於太祖靈前。謹告曰:恢復中華,重開日月。得國之正,我明爲最。洪武奠基,永樂開疆。五伐漠北,七下西洋。仁宣盛世,萬民無殃。正統土木,遇變恆強。景泰天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傳承延綿,國祚永光。待至天啓,世局滄桑。屢犯我境,西賊猖狂。億萬國民,莫不憤昂。三年教訓,五年生聚。雄兵百萬,千艦出航。誓滅此獠,以告宗廟。太祖之靈,昊天之上。且觀且佑,中華健兒,逢敵必克,銳不可當。待得勝日,再告宗廟。明之盛世,天下無雙!尚饗~。”

……

隨着皇室做出示範,整個天啓二十九年的夏天,大明本土的各個省份,各個州府,各個縣鄉,各個村莊,都在不約而同的做着同一件事。

在那些大家族聚居的官宦、豪富之家,各家的祠堂不約而同的在非清明、非春節的時候打開了。一些較爲開明的家族族老們,更是破天荒的讓家中的女人小孩全都進入了祠堂。

“列祖列宗在上,我大明今日對暴虐一時之西賊發動舉國之戰。劉大(孫二、張三、李四、王五、趙六……)就要上戰場了。惟願列祖列宗保佑,讓戰場上的槍炮找不到他……若是真有個三長兩短,也惟願他能爲我大明好好殺敵,不辱沒歷代祖宗積累下的家名……”

而在那些普通的農夫或者工人家庭,應徵入伍的新兵們,或者在家人的陪伴下走向田間地頭裡父母、祖父母的墳塋,或者是在家中擺出長輩的靈位,用和大家族族老們差不多的語言,對着自己的祖宗善祈善禱。

而輪到那些應徵入伍,即將開拔的精壯們發言時。或慷慨激烈,或戀家不捨,甚至痛哭流涕。但無一例外的,全都鄭重的在祖宗的靈位或者墳塋前表示:無論生死,絕不辱沒祖宗的名聲!

之後,這些戰士或剪下頭髮,或留下指甲,或將自己的一些貼身物品放入盒子中,鄭重其事的將其交給關係最親密的家人、親友。然後義無反顧的走出家門,登上各種交通工具,開始朝着自己部隊的屯駐地出發!

……

可以說,此時此刻,就是所有中國人幾千年最內核力量的集中展現:家、國。家就是國,國就是家。

身爲中國人,面對如此決定國運的一戰。朱由棟沒有去搞什麼簽名誓師,也沒有去搞什麼萬人十萬人大集會。總體內斂的中國人,並不太需要那些東西。所有國人對這場戰爭的決心,都在無數的祭祖活動中,展現得淋漓盡致了。

第一八四章 阿拉維杜新王(一)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戰(終)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四三七章 追擊其實不難第一五五章 所謂帝王心術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點(一)第七三五章 子彈是公平的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三一四章 崇明沙攻防戰(六)番外:二百五十年後第四七二章 晉商開始轉型第一三九章 是蹂躪非戰鬥第二四二章 大阪的冬之陣(三)第四七二章 晉商開始轉型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戰第一三七章 島津欲寇琉球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鮮(三)第三七三章 氪金纔是王道第三六八章 西貢港的洗地第六十八章 東北號角連營(三)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發展(二)第一六二章 太孫殿下出徵(三)第五六四章 張獻忠摸內奸第二八九章 基督正義聯盟(二)第二五二章 山西的掌控者第三十章 原始資本積累(五)第六三三章 帶路黨的作用第三十四章 原始資本積累(九)第四二零章 雙子們的佈局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二三五章 歷史未能重演(六)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四六二章 進入鐵甲時代(二)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專家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四五八章 當家真的不易(一)第七三一章 貴在調動敵人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報完勝(一)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關國本第五零零章 呂宋之戰終焉第四四三章 孔府有了反應(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2/2)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戰士第四二九章 學生們的志向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七四九章 改國策備大戰第七一四章 只是雙眼流汗第一八六章 吹皺一池春水(一)第四零八章 朝鮮需要內附第五零五章 冥冥自有天定第四零四章 六日光復朝鮮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二七三章 丙辰會試黑幕(二)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三七八章 中南總督人選第三四四章 東海上的決戰(一)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一四零章 衛所不堪一用第五八五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一三五章 穿越者的互撕(一)第七零一章 美洲即將爆發第三七八章 中南總督人選第二四七章 準備整頓鹽政第三二六章 忠君愛國商人(一)第二零九章 玉衡搖光結盟(一)第一七六章 宿命的薩爾滸(六)第一二五章 殿下的新玩具(三)第四三九章 權利義務對等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九十九章 我們的海賊王(一)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掙扎(二)第二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一)第四二三章 先制定勞動法第一六三章 山海關定方略(一)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第十章 孤的元從班底(二)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七七零章 被迫敵前轉向第二四六章 倉儲收歸於一第三五三章 開陽終於登頂第五八七章 皇明憲章摘錄第三五零章 東海上的決戰(終)第三七五章 三府交點爭奪第三六六章 開陽御駕親征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五十六章 寬甸絕不可棄第二三零章 歷史未能重演(一)第五四零章 奧斯曼的反擊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四一六章 平成廢宅跑了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第六九二章 海軍的福字旗第二零七章 唯有堅持不懈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一一一章 射鵰英雄火爆第三五七章 唐王府的狗血第六二三章 奧朗則布背刺第一一八章 東林也要辦報(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