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五章 這纔剛剛開始

“殿下,我來給您介紹一下,這位是印加王國的首任國防部尚書。他的殷地安名字叫‘風中散發’,孫督師在美洲的時候,經他本人申請,給他起了一個漢名,叫做孫文武。”

“尊貴的宋王殿下,見到您非常高興。”

“文武雙全的風中散發,孤見到你也非常高興。能夠請您爲我介紹一下當前的敵我雙方局勢麼?”

“好的,殿下,請看地圖。”和朱慈焱一米八左右的身高比起來,稍微矮了半頭,但身板明顯粗壯得多的孫文武舉起一根指揮棒,準確的點在了中南美洲之間最狹窄的巴拿馬城上:“目前,在陸地上,我印加王國與西班牙控制區只有巴拿馬城這麼一個交集。所以我們的軍事部署也主要是圍繞着這裡來進行的。

現在,整個印加王國,在大明的支援下,一共是武裝了十三個師。其中有八個師,都部署在巴拿馬城以南約二十公里處。按照二三三的佈置,組建了三條防線。剩下的五個師,利馬,基多,波哥大,麥德林和瓦爾加斯(後世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是個近海但不靠海的城市,瓦爾加斯承擔了首都海港的功能),各一個。”

“殿下,我大明這邊新派來的五個師,三個陸軍師在麥德林,兩個海軍陸戰師在瓦爾加斯。”

“嗯……”對着地圖看了一會後,朱慈焱道:“這個瓦爾加斯,就是我們海軍的駐錨地麼?”

“正是。”美洲艦隊司令官杜攸寧出列:“殿下,海軍目前在加勒比海就建成了這麼一個基地,基地內除了有較強的岸防設施外,也有完備的維修設施。不過我們面對西賊的海軍並不佔據絕對優勢。而且西賊在加勒比海域經營多年,各類港口實在是太多。因此,爲了防備西賊海軍運送陸軍從其他地方登陸偷襲瓦爾加斯。所以駐守於此地的兵力多了一些。”

“孤沒有干涉兵力配置的意思,事實上,孤來這裡,從頭到尾就沒有參與進具體軍事指揮的想法,這些事情,姑父認可了就行。不過,孤作爲美洲軍總委員,瞭解敵我雙方態勢還是需要的。那個,孫文武將軍,西賊的佈置如何?我們知道多少?”

“是,殿下。得益於我們打出了復國大旗,很多西佔區的殷地安同胞,以及部分混血兒都願意充當我們的眼睛。所以我們對西賊的兵力配置還是比較瞭解的。綜合各方情報,我們可以判定,目前西賊在中北美一共有十五個師。聚集在巴拿馬城一帶的,就有九個。其他的六個師,分別散佈在墨西哥城、哈瓦那等地。西賊海軍的美洲艦隊,目前已經探明的有三艘戰列艦,六艘重巡以及其他的一些戰艦,在噸位數上,比大明的美洲分艦隊稍微佔一些優勢。”

“杜將軍,海軍從太平洋進入加勒比海後,可與對方海軍交手?”

“小型衝突六次,大型戰鬥一次。雙方都有一些輕巡、驅逐艦沉沒。重巡、戰列艦也有受損。基本上是誰也奈何不了誰。”

“好。”輕輕點頭後,朱慈焱朗聲道:“大體的軍事情況,孤明白了。孤再重申一次,軍事上的事情,姑父說了算,孤絕不會橫加干涉。但是呢,孤這次來美洲之前,我大明的國策已經發生改變,父皇已經下定決心,在三年,不,是兩年半以後,在印度方向對西班牙發起大規模的反擊。因此,美洲這邊,也要做好戰鬥準備,積極響應我大明的攻勢。”

“是。”盧象升沉穩的點點頭:“殿下,美洲這邊最近幾年的規劃是,軍事上,防守爲主。印加王國目前主要的精力是夯實內政、建立戶籍、分配土地、推廣教育、改善民生……待得這些做好後,等到皇上在印度那邊發動大舉進攻,美洲的西賊無法得到本土的支援後。那時候的印加王國估計能夠武裝出二十多個師,自然就到了反攻之時。”

“孤明白了,一切就按姑父的意思辦吧。”

……

歷史的車輪進入了天啓二十七年(1645),隨着這一年的新年假期結束,大明的使者們,懷揣着聖旨,奔赴各個藩國。

“有旨意,日本國關白豐臣棟秀接旨。問曰:九世之仇可報乎?對曰,百世猶可報也。西賊猖獗一時,奪我印度,侵我中南,此必報之世仇也。此獠又荼毒美洲,糾合歐盟,割裂非洲,實爲當世第一禍源。滅此賊而還六合安寧,乃我大明之天職也。朕決心已下,天啓二十九年發動反擊。大明本土及各藩屬,皆需以此目標爲念,各自恪盡職守,儘早準備,以待來年如期發兵。着令日本國關白豐臣棟秀,整編不下三師之精銳,待朕一聲令下,遣派得力將領,率軍遠征印度。”

“恭請天安。”

“聖恭安。”

……

大家好,我們公衆.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臣豐臣棟秀,永服辭訓,萬歲萬歲萬萬歲。”

“關白殿下,聖旨請收好。皇上說了,他對歷次我大明各藩屬國參與的戰事中日本軍隊的表現都是滿意的,這一次,也對殿下和您的士兵充滿了期待。”

“大使遠道而來,辛苦了。照理,我們做臣子的,皇上說什麼就是什麼。但大使容稟,我日本國的武士忠誠勇猛是出了名的,爲什麼皇上只讓我日本國出三個師?爲天朝效力,懲戒西賊,我日本願意出至少五個師!”

“關白一片公忠體國之心,咱家深爲感動。只是咱家就是個傳旨的,這樣的事情,咱家可給不了關白回覆。這樣,這會兒已經是下午四五點了,咱家今晚就在這裡叨擾一晚,明天一早,關白若是有什麼想對皇上說的,寫在奏章上咱家給您帶回去如何?”

“那就多謝大使了。來人啊,送大使下去休息。”

宣旨的宦官被送下去後,一衆陪着豐臣棟秀聽旨的日本高級武士們,呼啦啦一下子把他圍了起來:“殿下,這個事您可得和大明陛下好好爭取一下。在臣下看來,便是五個師,也少了啊!”

“是啊,殿下,若是早年我們沒有拿到安得拉那樣的膏腴之地也就罷了,反正就是大家的兒子孫子越來越多,各自的封地越來越小,越過越窮唄。但是拿到了安得拉,可以說解決了我日本未來兩三百年的問題。可惜,這拿都拿到了,又被趕了出來。現在下面沒有封地的青年武士們,一天到晚都叫囂着大明不打,我們自己打回安得拉,找西班牙人報仇呢!”

“是啊,殿下。最近這幾十年,國內沒有戰事,這醫學如今又如此發達,孩子生下來基本都能長大。也就是說,這些年裡我日本國內人口繁衍日盛,可是這土地還是這遍佈火山,地震頻發的土地。再不打出去,我們自己都要把自己憋死了。”

“殿下,十個師,請您一定向皇帝陛下爭取十個師的權限。我們日本武士是能打的,可不比隔壁那些廢物的朝鮮人!”

與此同時,隔壁的福國,漢城王宮。

完成接旨程序後,現年五十九歲,已經完成從微胖到巨胖進化的朱常洵在王世子朱由崧的攙扶下,艱難的起身後,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同樣是請宣旨的宦官多歇一晚,然後福國政府的高官們就一下子圍住了父子二人。

“大王,三個師的限額,皇上這也太不把我們福國當回事了吧?”

“是啊,大王,當年在印度,我們朝鮮勇士,也是和西賊的正規軍打得有聲有色啊。”

“大王,爲了我福國的千秋萬代計,臣斗膽請大王不辭辛勞,親赴北京,向皇上申求,讓我福國在兩年多以後,至少派出十個師參戰!”

……

從1645年的一月下旬開始,到各藩國宣旨的宦官們陸陸續續的返回北京。帶回來的各國反應,基本都是大同小異:皇上,我們願意跟着您出兵懲戒世界邪惡的根源西班牙。但是,能不能讓我們多出點兵?

有這樣的反應,倒也實屬正常:以日本和福國爲首,大明的諸多藩國當年都是跟着大明去印度發了橫財,獲得了廣袤而又肥沃的土地的。正如日本人所言,沒吃過肉就算了,吃過了,卻因爲大勢,被迫退回來吃了多年的素,這是最難受的。

“哈哈哈,朕確實小看了這些藩國國主的魄力,這樣,顏思齊,你們樞密院制定作戰計劃的時候,第一批次投入作戰的,除了我大明的一百個師以外,各藩屬國的部隊,從原來的二十個師調整到五十個師。”

“臣領旨。藩國如此忠勤王事,臣爲皇上賀!”

“哈哈,藩國軍隊,按照當年曹文詔和劉招孫德評分標準,可不是每一個都值得信賴的。朕覺得吧,現在還有時間,不如你們樞密院到各個藩國去走一走,看一看,根據他們軍隊的具體情況,再重新評分。然後根據新分數,制定未來的作戰計劃。”

“皇上提醒得極是,臣明白了。”

1645年,藩國們也開始動起來了。而在此之前,隨着大把資金的入市和六大報鋪天蓋地的宣傳,大明本土,早就有了具體的行動:濱海、長沙爲首的軍工船廠裡燈火通明,從早到晚敲擊鋼板的聲音從未停下。各個兵工廠也是三班倒的持續生產,大批的軍火在出廠之後就迅速裝上專列,去裝備那些組建起來,等待它們的部隊。鍊鋼廠的火焰,點燃了當地的整個夜空。民間的造船廠也接到了朝廷發來的大量運輸船的訂單以至於船廠的東家們瘋狂的招人、擴能。製衣廠、製藥廠、煤礦、油井、農田……處處都是繁忙至極的身影。

而到了1645年,隨着徵兵令的下達,大明各地,都突兀的出現了洶涌的人潮!

在仍然是一片銀裝素裹的東北三江平原,隨着各部貝勒吹響號角,無數的女真漢子脫下獵裝,從深山密林的獵場裡走了出來。在一望無垠的北方草原上,當各部臺吉在自己的帳篷前揮動起黑色蘇魯錠,潮水般的蒙古勇士,騎着戰馬奔馳匯聚。在新疆,隨着朱慈燚等人的抵達,各族戰士開始向着莎車前進,希望能夠順利的通過篩選,進入大明正規軍的行列。在漢族聚居區,無數的農夫在聽到村長、裡甲長的召喚後,也放下了鋤頭,開始朝着縣城內兵役局的衙門出發……

整個大明,真正的爲了一場全面戰爭,開始了動員!

第五三一章 大明陸軍參戰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勢第三十四章 原始資本積累(九)第一五三章 蕭伯芝的表演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第三零二章 暹羅氣勢洶洶第四八五章 海外亦有漢民第四八六章 援軍正在路上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二七八章 太孫賑災方案(一)第一一三章 東林也要辦報(二)第三零八章 萬曆四十五年(二)第七九五章 天璣再次橫跳第六五二章 兩個人的彙報第二七八章 太孫賑災方案(一)第七五八章 魚餌已經放下第七零零章 戰爭沒有停止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薩爾滸(四)第二四七章 準備整頓鹽政第一二五章 殿下的新玩具(三)第七七二章 老子要吃獨食第五三八章 所謂民意反噬第六六零章 天才們的表字第五零六章 適度扶持藩國第五五五章 利益纔是永恆第七七七章 菲利普的應對第二八一章 無壓制之義直第五三五章 轉進的第六師第九十八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五五六章 歐洲將星璀璨第八章 言官們的彈本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一一四章 東林也要辦報(三)第三八七章 登陸地點選擇第七九七章 再次熟練甩鍋第二三三章 歷史未能重演(四)第七十三章 搬遷勢在必行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四九五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二七三章 丙辰會試黑幕(二)第一零七章 現在開始起航(二)第四八六章 援軍正在路上第四零四章 六日光復朝鮮第五三三章 莫里斯的調整第一一七章 東林也要辦報(六)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第四九八章 風帆最後華章第一四六章 曹文詔的家信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戰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第五七九章 材料學者發威第三七七章 王與王的對話第三八七章 登陸地點選擇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二八一章 無壓制之義直第四二二章 啓動經濟改革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六三八章 文曲天賦何用第三六九章 西貢要塞被圍第六三五章 冷熱混雜戰鬥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戰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一二六章 東林陷入頹勢(一)第六零七章 奧朗則布之路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五五八章 進化論的萌芽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六一二章 盧象升的謀略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六一零章 比哈爾邦出兵第七四六章 不一樣的人生第六零六章 飛白劍指恆河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二八七章 流水賬的三年第六七八章 駐印軍的瓦解第五七一章 除惡必須務盡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戰第七六零章 朱由檢的狂怒第六二五章 阿格納的和談第二十九章 原始資本積累(四)第三章 大家都是戲精第二一零章 玉衡搖光結盟(二)第三二零章 朝鮮王的哀求第三九九章 褚英汗之覺悟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五九零章 大明機構改革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五十五章 情報纔是主業第一三五章 穿越者的互撕(一)第三四七章 東海上的決戰(四)第五九零章 大明機構改革第七八六章 總算是明白了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五一七章 上帝保佑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