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遠點

“嗯……天津衛……”聽到朱由棟的話後,萬曆捻鬚長考了一陣,後來乾脆讓身邊的小宦官扶着自己找了一把椅子坐下。之後,他一手不停的用手指敲打着扶手,另一手則不停的揮動。周圍的宦官、宮女都知趣的退下了。

“棟兒啊,雖然你還有幾個月才滿六歲,但是在爺爺的心裡,你比常洛那孩子可靠多了。”

“皇爺爺,父親是仁厚之人,比孫兒睚眥必報的心胸寬廣多了。”

“算了,子不言父過,爺爺不爲難你了。其實爺爺一直在想,如果你要更大的空間,天津衛並不是一個好地方。”

“皇爺爺覺得哪裡合適呢?”

“南京!應天府!”

“應天府?皇爺爺,這是不是太遠了?您是要趕孫兒離開北京嗎?”

“不然,我大明自成祖開始其實一直有太子守南京的傳統,你年紀雖然小,但是現在大明上下誰還敢把你當小孩子?你去坐鎮南京,文臣們說不出什麼反對的話,你也能更順暢的做事。”

萬曆說的這段話,乃是大有講究的。

朱老四從北平起兵靖難,奪了建文帝的皇位後,更多的時間都是駐紮在北平。朱高熾作爲太子,長期在南京監國。待得北平新都建設完成,大明帝國正式遷都北京後。南京依然保留了完整的一套中央政府班子——這套班子可不完全是擺設,這其中的南京兵部是主管南方所有兵事的實權部門,南京工部也要負責南方各省的各類工程以及爲南方的軍隊提供各類裝備等。

朱棣崩了以後,朱高熾繼位,就派出他的太子朱瞻基去南京坐鎮。不過朱高熾從登基到駕崩不到十個月,朱瞻基還沒有走到南京就匆匆返回了北京。

由於那時候朱瞻基的兒子都還小,所以就沒有派出太子繼續坐鎮南京。

朱瞻基之後,朱祁鎮因爲土木堡之變自己都做了多年囚犯,其長子朱見深自然也沒法去坐鎮南京。而朱見深繼位後呢?這位皇帝喜歡萬阿姨,而萬阿姨不允許其他后妃給朱見深生兒子,所以朱見深的長子朱佑樘一直長到了六歲才從深宮裡出來見人。之後長期處於萬阿姨的威脅之下,別說去南京坐鎮了,就連生命安全都無法保證。再之後的朱厚照,他登基的時候才十四歲,而且直到駕崩都沒有兒子。再到後來的朱厚熜,晚年一直不立太子。而接下來的朱載垕嘛,他駕崩的時候萬曆也只有十歲……

總的來說,大明朝是有太子鎮南京的祖制。但是自宣宗開始,因爲各種原因,這項制度就沒有執行過了。

所以,萬曆咋然間提出太孫鎮守南京的事情,連朱由棟這個穿越者都覺得吃驚。

“棟兒啊,爺爺是這麼想的。”深吸了一口氣,萬曆伸出一隻手,輕輕的搭在朱由棟的肩膀上:“其一,爺爺做了這皇帝三十多年,算是看明白了。我大明的這些文臣,其實就是想讓我朱家的皇帝做一個禮儀上的擺設。不管是皇帝的君權,還是武人們的兵權,這些年他們都在不斷的侵蝕。在這種環境下,你想出鎮天津衛,真的很不容易。但是呢,儲君鎮守南京乃是祖制,你去南京,言官們卻是無話可說了。

其次呢,不管是皇爺爺,還是你父親,或者太后,或者文臣裡有遠見的,都看到今日之大明,已經是弊端重重,變法的需求其實迫在眉睫。但是變法是那麼好變的?北宋的變法直接造成了黨爭,一直延續到北宋滅亡。蒙元的丞相脫脫變法,直接導致蒙元統治崩潰。至於更遠的商鞅、吳起什麼的,更是讓人談變法而色變。可是,不變又不行啊,不變,爺爺或許看不到大明真正陷入危機那一天,但是你父親就說不準了。國家要變,首先需要的就是錢。而錢呢,在我大明來說,南方起碼佔七成以上。要抓住錢,就必須抓住南方。這一點,我皇室不派出可靠人手去南京坐鎮是不行的。

第三呢,你是個好孩子,做任何事都知道先跟皇爺爺打招呼。但是北京這個地方到底是帝都所在,各路文臣實在是太多,各方勢力也實在是太多……你要做的事情,比如生產燧發槍,比如改良火藥,比如新式鎧甲……雖說都給爺爺報備了。但是你做起事情來難免畏手畏腳,不能甩開了膀子幹。去了南方,你在南京就是至尊,完全可以放手一搏。

第四呢,孩子,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你從慈慶宮搬出來後,你父親在女色方面是越來越不像話了。當然,這一方面是常洛天性好色。另一方面則是,你這個做兒子的,實在是太耀眼了。他這個做父親的無論怎麼都趕不上你。你在北京久了,父子情分難免出現問題不說,朕的太子可能真的要廢了。

所以,爺爺想了很久,你真要更大的空間施展,不如去南京。”

“……孫兒感謝爺爺爲孫兒着想。去南京呢,確實有很多好處,但是,孫兒有疑慮。”

“你說。”

“孫兒做事,確實和我大明曆代的太子、太孫都不太一樣。在北京呢,什麼事情都可以直接稟報皇爺爺,皇爺爺要看也很方便。若是去了南京,千山萬水之間,若是真有小人想要離間祖孫感情,雖然皇爺爺很信任孫兒,但總是架不住衆口鑠金、積毀銷骨啊。”

“這個確實是個問題。歷朝歷代,事關皇位的事情,任何人都是多疑的。父子相殘,兄弟鬩牆舉不勝舉。皇爺爺大概也不能免俗吧。”自嘲的一笑後萬曆正色道:“但是皇爺爺知道,若是我大明想要逃脫三百年一次的治亂循環,此時就是最好的時機。爺爺在北京頂着,你去南京想辦法把錢袋子抓住。等到二三十年後,你繼位的時候,才能真正的完成變法!爺爺是皇帝,是捨不得這權勢。但爺爺也是朱家的子孫,也要對這大明國祚的延綿負責!若是爺爺是隻顧自己的自私鬼,何苦揹着天下罵名去收礦稅?何苦和滿朝大臣對着幹搞國本之爭?什麼都不做,像孝宗皇帝什麼都聽文臣的,說放棄哈密衛就放棄哈密衛,說放棄青海就放棄青海,然後死後得到一片讚譽,那樣不好嗎?至於國家的危難,朕都不在了,關朕何事?

所以,只要你是爲了大明國祚的延續而努力,不管做了什麼捅破天的事情,爺爺都不會怪罪你的。”

“……皇爺爺,今天您給孫兒說的這事,實在是有點讓孫兒意想不到。茲事體大,孫兒還得好好想想。”

“嗯,這纔是穩重之人該有的反應。爺爺在這裡跟你交個底,去南京的事情,太后也是知道並支持的。本來我們是想等你再大一點在提這個事情,今天你自己提了出來,所以皇爺爺乾脆就想不如直接到南京去算了……不過,若是你心存疑慮,實在不願意去,天津衛的事情雖然難辦,爺爺也想辦法給你做到。”

“是,孫兒多謝皇爺爺體諒。此事容孫兒好好想想,儘快給皇爺爺一個答覆……孫兒告退。”

第二三三章 歷史未能重演(四)第七二五章 減息後再減稅第六二零章 這是赤色黎明第三八八章 還是先朝後倭第三一九章 海軍事海軍了(三)第二四三章 大阪的冬之陣(四)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樹(一)第二六四章 官員們的俸祿第四三零章 商界開始改變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第四二一章 易普拉欣野望第六五九章 要有戰略眼光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問錢第一八九章 英烈不容遺忘第三二三章 巨人開始覺醒(二)第九十九章 我們的海賊王(一)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七三九章 美洲戰後安排第三七二章 燃燒的暹羅灣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二九二章 進擊的新人們第七五六章 前所未有之戰第二九四章 許顯純論方略第三二六章 忠君愛國商人(一)第一五四章 繼續猥褻發育第七二一章 板鴨造艦計劃第二六四章 官員們的俸祿第二一三章 法蘭西的應對第二四八章 內官亦需縮編第五一一章 魯道夫在美洲第三三六章 日本的新策略(二)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三九三章 無敵朝陽羣衆第五五七章 獨立軍上高速第二四九章 衍聖公是大敵第四四五章 衍聖公不祿了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六二三章 奧朗則布背刺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二七二章 丙辰會試黑幕(一)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三三六章 日本的新策略(二)第三七五章 三府交點爭奪第六三二章 文臣們的作用第十六章 狗屎般的財政(一)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匯聚第六二七章 知進退的少年第九十四章 國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滿四千加更)第三三八章 工業革命發端(一)第三五七章 唐王府的狗血第六七零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五四七章 改革不是兒戲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一六八章 所謂的七大恨第三三三章 戰艦要下餃子第三五九章 臺灣島的開拓第七二一章 板鴨造艦計劃第六八零章 老賊的好打算第六四一章 皇長子的婚事第二一八章 首戰是在色當(一)第七三二章 又見聲東擊西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二二三章 劃時代的差距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一三四章 家事也是國事第一二一章 扶上馬送一程(三)第二四二章 大阪的冬之陣(三)第六零七章 奧朗則布之路第三十五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第一三九章 是蹂躪非戰鬥第四九九章 風帆最後華章(二)第三三零章 大明準備反擊(一)第八十章 劉大刀的奮迅(四)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機已現(二)第五一一章 魯道夫在美洲第三一零章 崇明沙攻防戰(二)第七五九章 大明的內燃機第四十一章 打臉就要打痛(二)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報完勝(一)第五八三章 黎塞留的遊記第七二三章 如何擴大內需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二六七章 總結後出大招第一三六章 穿越者的互撕(二)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四五九章 當家真的不易(二)第六二二章 絕望的皇太子第四九零章 追擊與反追擊第一八八章 吹皺一池春水(三)第五一七章 上帝保佑聯盟第二七零章 萬曆四十四年第八十四章 哈布斯堡家族(二)第五零三章 軍事命名規則第一八四章 阿拉維杜新王(一)第二三三章 歷史未能重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