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七章 土雞的三國志

“歡迎回到伊斯坦布爾,大維齊閣下。巴格達一行還算順利麼?”

“還行吧,你知道的,我其實對宗教教義並不是很精通。好在那些伊瑪目倒也沒怎麼爲難我。”

“哈哈,您自謙了,這麼多年來,您對教義的新解釋,新發揮,往往能夠讓我們有振聾發聵之感。怎麼說自己對教義不是很精通呢。”

5月10日,在路上折騰了將近20天后,易普拉欣終於返回了伊斯坦布爾。他的堂兄,阿齊茲*索科利,率領一大羣奧斯曼的權貴,在城門外迎接他。

之所以是阿齊茲帶頭,當然是因爲前兩年,易普拉欣這一世的父親,原奧斯曼的大維齊,老索科利已經因爲年紀的原因去世了。

和菲利普與奧斯瓦列斯穩定的三十年搭檔,以及朱由棟身邊總有層出不窮的內政高手比起來。易普拉欣自黎塞留離開之後,就一直沒能找到一個讓他完全滿意的民政主官。倒不是奧斯曼這麼大一個國家沒有民政高手,而是作爲權臣,他的選擇範圍天然就小了太多。

所以,在自己一直不太滿意,但絕對放心的老父親去世後。他思慮再三,還是隻有提拔自己的堂兄阿齊茲來輔助自己做民政主官。這位堂兄在才具上比起自己的父親差了太遠。但是勝在夠聽話,足夠忠誠,是一個很不錯的工具人。

衆人擁簇着他進入托普卡夏宮大維奇專用的一座宮殿後坐定,然後易普拉欣道:“這一出去,從巴基斯坦到波斯再到巴格達,再回到伊斯坦布爾,整整九個月的時間。說說吧,去年我們的收支如何?”

“是。”阿齊茲站起身來:“今年2月,帝國政府完成了去年收支的計算。總體而言,在得到巴基斯坦後,我們的收入有了較大的增幅。去年的總收入達到了前所未有的2.6億。不過,因爲要擴軍,以及爲海軍打造新艦隊,以及在科研上的巨大投入,政府去年的支出也達到了2.4億。”

“這樣啊。”低頭,由身後的侍從爲其點上一根菸,並示意在座的大臣們有吸菸的請隨意後,易普拉欣道:“這點收入是不夠的。需知,我們的陸軍常備軍現在不過三十萬。按照我的想法,爲了保證帝國幅員遼闊的領土上有了事情能夠及時反應,我們至少要準備五十萬以上的常備軍。同時,我們現在的海軍還是以風帆戰艦爲主,這日常訓練和戰艦保養要不了多少錢。但是在五六年之後,當我們的海軍更新換代爲鐵甲艦隊後,這日常的維護費用就會成爲財政的沉重負擔。所以,我們接下來的五六年裡,一定要想方設法,提升國家財政的收入。”

“閣下。”阿齊茲站起身來:“現在帝國政府收入未能達到預期的主要問題由兩個,第一是您以前講過的小冰河氣候問題。目前,我們在安納託尼亞高原上的畜牧業還好。但是在烏克蘭的黑土地上新開設的那些農莊,最近幾年自然災害仍然非常頻繁。以至於我們不得不在減免當地農稅之後,還要動用大量的儲備去歐洲購買小麥。

第二個問題是商稅增長緩慢,雖然我們已經向民間推廣了蒸汽機,也在籌資興建火電廠。可是我們的商人們生產出來了東西,他得賣得出去啊。以前爲我們創造貿易順差的塑料類產品,因爲技術與歐盟共享後,已經無法再行銷歐洲了。波斯人那邊雖然有兩千萬人口的市場,但是那裡的幾個大軍閥拼命的壓榨轄區內的百姓,把每一個銅板都拿來購買槍炮。雖說因此我們的兵工廠賺得很多,但是……請恕我直言,兵工廠獲利的那一點點錢,讓兩千多萬波斯人幾乎都喪失了消費我們輕工產品的能力。

至於新納入的巴基斯坦?真主啊,那裡實在是太遠了,從陸上走還要穿過戰亂不息的波斯高原。是的,波斯的幾個大軍閥看到我們奧斯曼人的商隊從不敢動手。但是那些零散的土匪、流民可不管惹惱了我們奧斯曼人會導致我們的報復。這過遠的路程,以及糟糕的治安,使得我們的產品到了巴基斯坦後必須賣出天價才能回本——可是如此高的價格,沒有幾個當地人買得起啊。”

聽着阿齊茲的訴苦,易普拉欣的煙抽的更兇了。

以前的奧斯曼,是有埃及這個大糧倉的。即便如此,在歷史本位面上,也需要在農業上投入相當多的勞動力才能保證糧食供應。

但是現在,埃及大糧倉沒有了。工業、軍事又分走了大量青壯勞動力。烏克蘭的黑土地本來是預定的新糧倉,可是又碰到小冰河肆虐……

爲了更好的控制波斯,奧斯曼有意識的在波斯扶持了四五個大軍閥。但,正如阿齊茲所言,軍閥混戰,本國的軍火是賣爽了。但是當地兩千多萬人的大市場卻徹底萎靡了。

“我明白了,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需要扭轉這一切。除了農業方面得看老天的臉色外,在商業上,我們需要一個安定的波斯,是吧?”

“是的,閣下。波斯應該儘快恢復和平和穩定,如此,當地的人民纔有錢來購買我們的產品。我們的工程師們才能安全高效的去修築從巴格達經德黑蘭再到拉合爾的鐵路。如此,巴基斯坦才能真正的被我們統合起來。”

“那好吧,你們下去後就波斯現在的幾個大軍閥裡選擇一下,挑一個最好控制的加以扶持,讓他至少統一波斯的大部份地區,恢復當地秩序,從而保證我們的工程師能夠順利的修築計劃中的星月鐵路。當然,你們也要注意保護剩下的幾個小軍閥,不能讓一家獨大的那位,趁着我們不注意,把他們都滅了。”

“遵命,閣下。我們選定後會馬上將具體方案向您彙報。”

“至於說修建聯通巴基斯坦的星月鐵路,呵,我估計帝國政府沒有足夠的錢吧?”

“呃,非常抱歉,閣下。如果要修築巴格達到拉合爾的星月鐵路,沒有兩億是絕對不行的。但是這筆錢,帝國政府現在拿不出來。我們只能是等波斯恢復秩序後,通過波斯提供的新的稅收增幅,慢慢的積累。”

“時間這個東西,對我而言是最寶貴的,我等不了那麼久的自然積累。”

“那,閣下,我們實在是……您知道的,歐洲的市場雖然沒有對我們關閉,但是我們的拳頭產品,他們都有。非洲的市場,雖然很小,但我們也嘗試過了。可是在紅海對岸,我們的商人遭到了那裡的英國人、法蘭西人的各種刁難。至於東歐大平原上的俄羅斯人?嘔,他們實在是太野蠻,也太貧窮了。我實在想不出來,除了波斯人和巴基斯坦人,誰能給我們迅速的,提供新的利潤增長點,以此讓我們的商人繳納更多的商稅。”

“這個嘛……”用力的把菸頭杵滅,易普拉欣招招手,讓自己的貼身侍從把自己的一個公文包樣式的皮包遞了過來。然後他從拿出了一本厚厚的,已經因爲多次翻閱起了毛邊的大部頭。扔到了會議桌的中央。

衆人定睛一看:這本書的封面上,赫然寫着《üçülke hikaye》。

“三個國家的故事?閣下,這是什麼書?”

“這是一本來自中國的小說。講述的是大約一千四百多年前,中國本土分裂爲三個國家後,這三個國家的統治者縱橫捭闔的故事。這裡面的謀略、軍事政治技巧,非常值得我們借鑑。尤其是當今世界,明顯的只有三個強國的時候。我推薦你們都認真的,好好的反覆閱讀幾次……”

在這天晚上,易普拉欣坐在自己的書房裡,認真的給朱由棟再次寫了一封親筆信。

“尊敬的中國皇帝陛下……當前,我國在發展中遭遇到了一些困難……與此同時,我應該也能猜測出,貴國存在的一些困難。比如西班牙憑藉海軍優勢,斷絕了中歐之間的貿易。導致您的國家,絲瓷茶的出口嚴重受阻……

爲此,我建議我們再次聯合起來,共同謀取歐洲人的白銀。

我的計劃是,重開陸上絲綢之路。您可以把您國內的絲瓷茶,運送到蔥嶺,然後我讓我的人在那裡把貨物全盤吃下。然後我再把這些東西轉賣到歐洲。

我國與歐盟有着漫長的邊境線,而絲瓷茶這三項對於歐洲人來說是剛需。因此,由我國來主持這項轉手貿易,菲利普是無法靠行政、軍事手段來完全禁絕的。如此一來,您的國內,絲瓷茶的滯銷問題得到解決,商稅大增。而我也能得到好處,拿到相當的中轉費用。何樂爲而不爲呢?

當然,或許您也想說,爲什麼要我這個中間商來賺差價,您自己完全掌控這條絲綢之路不好麼?

這個嘛,是的。由於您麾下將領的強力打擊,盤踞在中亞的烏茲別克人和土庫曼人這會兒已經奄奄一息並對您的軍隊畏懼不已。您的商人在中亞的商路肯定是安全的。但是無論如何,他們要從陸路把貨物賣到歐洲,都必須經過波斯。而波斯?沒有我的配合,您的商隊是走不遠的。

所以,請與我合作吧。我們一起來賺歐洲的錢,以便更快的達成我們各自的目標。

如果您同意我的這條建議,我在收到您的回覆後,會立刻着手穩定波斯、中亞商路的秩序,並投入巨資修建鐵路,方便貨物運輸。同時,也希望您能本着互信的善意,允許兩國聯合修建翻越蔥嶺的公路,甚至鐵路……

最近我在認真拜讀貴國的經典著作《三國演義》,獲益良多。在我看來,在短時間內,奧斯曼或許更適合扮演吳國的角色。至於您和菲利普誰是曹操,誰是劉備,那不是我關心的問題。我關心的是,當我主動伸出我的友誼之手後,您是握住我的手呢,還是反手徹底把我推到菲利普那邊去?”

第四二七章 三萬裡的返航第一五八章 這絕不是挑釁第五零二章 軍備協調會議(二)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二六五章 官員們的俸祿(二)第七零九章 所謂李代桃僵第一一四章 東林也要辦報(三)第七九三章 亞丁灣的屠殺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三八四章 無所謂的擔憂第五零一章 軍備協調會議第三零六章 敵人不會聽話第六一八章 大明主力登陸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棟第四一七章 東亞霸主降臨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機已現(三)第一八一章 大金國沒有了(三)第七六六章 這是不期而遇第三十八章 東瀛島的變化(二)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第五五五章 利益纔是永恆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一三七章 島津欲寇琉球第五七三章 天啓十年元宵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六三五章 冷熱混雜戰鬥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線的第四六六章 開陽援助天璣第四九七章 鐵甲艦的戰鬥(二)第三一八章 海軍事海軍了(二)第三六七章 開陽御駕親征(二)第一一四章 東林也要辦報(三)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處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六零零章 大明準備出擊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畢第六七一章 聯軍登陸果阿第二八七章 流水賬的三年第九十六章 國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滿五千加更)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八十三章 哈布斯堡家族(一)第一四八章 明日和平條約第三二六章 忠君愛國商人(一)第六九零章 一枚漏網之魚第六七七章 毛文龍的無奈第六九八章 三忠墓的主人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鉅貪第六九零章 一枚漏網之魚第五四五章 宗藩是提款機第五八二章 易普拉欣妥協第三九七章 看透的李三才第六七八章 駐印軍的瓦解第一四五章 先定規後開營第七九九章 絞索緩緩拉緊第三三二章 大明準備反擊(三)第二十二章 太孫將是雄主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戰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四七八章 歐洲人的改變(二)第二三二章 歷史未能重演(三)第六六七章 西班牙的優勢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點(二)第二三七章 選妃並不簡單(二)第四一一章 開陽再臨戰場第一三八章 貧弱的琉球國第四三三章 科研獲得突破第四一六章 平成廢宅跑了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一七零章 戰前最後準備第八十三章 哈布斯堡家族(一)第二九七章 日本欲寇朝鮮(一)第七四五章 地方官的共性番外:二百五十年後第二五七章 大阪的夏之陣(三)第二三一章 歷史未能重演(二)第一五八章 這絕不是挑釁第七二二章 大明造艦計劃第七七六章 所謂虛虛實實第六零二章 奧朗則布代位第二九四章 許顯純論方略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機已現(二)第三四九章 東海上的決戰(六)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五十八章 有礦就要守住第六六零章 天才們的表字第四八九章 雙方都要調整第四四一章 王在晉的決心(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1/2)第三九八章 準備仁川登陸第二二二章 拿騷的莫里斯(二)第四七二章 晉商開始轉型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五五八章 進化論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