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一章 歐洲人撤退了

“上帝,居然有這麼惡毒的想法。這些中國人,實在是太野蠻了。他們難道不在乎平民的生命嗎?”

“陛下,雖然這個計劃前所未有的惡毒,但是在我們參謀部看來,應該是真的。中國人天天在陣地前線的大喇叭天天用中、西、泰三族語言進行通報,要求三角洲的居民早些收拾家當到高處避難。甚至放進來一些與我們控制區內有親戚關係的暹羅平民傳話,要這裡的普通百姓趕緊找高處準備避難……另外,我們派出去的斥候現在沿着湄南河北上非常安全,中國人是有意的把他們修築河壩的工地擺開了給我們看。不過,這種觀看仍然是有距離限制的,在我們的斥候底近工地還有一兩公里的時候,對方的斥候就會出來干涉了。”

“瘋子,真是一羣瘋子。不,他們不是瘋子,這是一羣狡猾的黃皮猴子,他們哪裡是想真正的發動水攻把這三角洲給毀掉。他們是想把我們嚇走啊。”

“是的,陛下。中國人的最優選擇肯定是希望把我嚇走。但我相信,如果我們堅持不走,中國人也肯定敢把鋪天蓋地的洪水朝我們傾瀉而來。”

“陛下,我必須要提醒您。由於中國人在前線發動的宣傳攻勢。現在不要說我們控制區範圍內的普通百姓,就是我們的士兵都陷入了恐慌。根據下面各師師長提交上來的報告,我們的士兵也都在尋覓他們駐地附近的高地。特別是緊靠着湄南河駐紮的十多個師,都不約而同的提交了換防的申請……”

身高兩米的巨大身軀無力的坐了下來,古斯塔夫雙手抱頭的沉思了良久,然後擡頭看向海軍派駐在總參謀部的聯絡軍官加西亞少將:“閣下,如果陸軍希望海軍幫忙轉移,海軍一次能夠運送多少士兵離開?再次迴轉又需要多久?”

“陛下,這得看您需要海軍把你們運到哪裡。目前我們能夠在半個月內快速派遣過來的只有兩百多艘運輸船……如果您是要回印度,那,海軍一次最多可以運送十五萬陸軍,往返一次最快也需要一個月。而且我必須提醒您的是,要運送十五萬陸軍,海軍就不能再承載槍炮彈藥這些東西了。即便是糧食,也只能搬運上艦單程的量。多了的話就要削減登船人員了。”

“不行,我們現在還有四十二萬軍隊,十五萬一輪,一輪一個月的話,我們要花費整整三個月的時間。雖然我知道中國人內心也不想通過水攻把湄南河三角洲毀掉,但是我也敢肯定,中國人不會給我們那麼多時間。”

“那……”對着海圖看了許久後,加西亞道:“那我建議這樣ꓹ 海軍先把你們送到春蓬府。從這裡到春蓬府,往返只需要五天。也就是說ꓹ 最多40天,我們就能把所有軍隊,以及裝備和大量的糧食ꓹ 全部運送到春蓬府。那個地方,是馬來半島最狹窄的地段。雖說有一道山脈ꓹ 但這道山脈很細。陸軍要翻越並不是什麼難事。海軍把你們運送到那裡後,空載駛過馬六甲海峽ꓹ 然後在馬來半島的西側重新接你們上船ꓹ 之後再去印度。”

“……我認爲這個計劃不錯,瓦倫斯坦閣下?”

“可以,陛下,我們就按照加西亞閣下的建議辦。”

1641年8月中旬,在大明樞密院發佈新的“賈詡”作戰計劃後。早就有所準備的曹文詔等人迅速的行動起來。

陸軍拿出部分自己的軍糧,招募了大量的暹羅百姓開工建設湄南河河堤。並且通過各種手段,把自己將要對下游曼谷地區進行水攻的消息傳了出去。

在暹羅這個一年水稻三熟的地方ꓹ 自羅闍浮屠上位以來,這個地方的人民已經有三十多年ꓹ 近兩代人不知道饑荒是什麼東西了。所以在前些時候ꓹ 歐盟聯軍如蝗蟲過境ꓹ 搜刮走了沿途所有糧食後。這些地方的暹羅人頓時陷入了極大的恐慌之中:經歷過饑荒的老人已經不多了啊ꓹ 這饑荒突然出現,各地百姓完全不知道該如何自救。

這時候大明的軍方站了出來ꓹ 告訴大家我們有糧食ꓹ 但是呢ꓹ 爲了拿到這些糧食,你們得給我們幹活——一時之間ꓹ 從者雲集:不求吃好,只求吃飽!

在上工過程中,人們隱隱約約的聽到是要修築攔河水壩以淹殺盤踞湄南河出海口的歐洲白皮?嗨!早該如此了,這些白皮搶了我們的糧食,活該被衝進大海淹死。至於說這樣的水攻也可能導致下游的同胞受災?哼,我們暹羅人雖然不知道死道友不死貧道這話,但在要麼死我自己,要麼死別人的這個選項上,我們還是知道該如何選擇的。

基建狂魔是漢人的種族天賦。雖說現在工地上的工人絕大多數都是暹羅人,但是在明軍隨軍工程技術人員的指揮下,整個湄南河河堤建築過程還是迅速的開動了起來。其浩大的工程場面,在把明軍有意放近觀看的歐盟斥候嚇得肝膽俱裂的同時,也迫使古斯塔夫等人迅速的下定了轉移的決心。

要轉移,就涉及到轉移到哪裡的問題。在這方面,古斯塔夫其實可選擇的並不多。

向北,那就不必考慮了,正面有足足六十萬大軍壓在自己頭頂啊。中歐交戰這麼多次,雙方都對對方的戰鬥力很是清楚:基本上,在兵力相等,雙方指揮官水平差距不大的情況下,公平的進行野戰的話,彼此的戰損都差不多。所以,四十萬對六十萬,依託工事防守是可以的,但進攻本方真的打不過。

向南去佔領諸如後世印度尼西亞的各個大島?那沒有意義。因爲這個位面,一方面是這些島嶼人不夠多,完全沒有工業基礎。另一方面則是,那些地方是邊角地帶,即便佔領了,也無法達成瓦解中國朝貢體系的戰略目的。

再說了,從遠征印度算起,古斯塔夫麾下的士兵已經遠征多年了。雖說這些傢伙獲得了大量的財富,但,獲得的財富越多,士兵們也就越來越惜命:若是自己死在這裡,自己的老婆帶着自己拿命掙來的錢嫁給另一個男人,這種畫面想想都覺得酸爽。

所以,必須回撤印度,在那裡休養生息後,重新在緬甸登陸:從印度到緬甸就很近了,本方海軍的後勤保障將會變得充沛而安全。而緬甸的旁邊就是暹羅——只要佔領這兩塊地方,再加上海軍在南中國海的馳騁,中國的宗藩體系遲早都會土崩瓦解。如此,菲利普陛下的戰略目標纔算是達成了第一步。

因此,在八月底,加西亞少將率領大量的運輸艦抵達曼谷後,古斯塔夫毫不猶豫的率領主力開始撤退了。

當然,主力撤退,必須要留下斷後部隊。而這支斷後部隊,很有可能就此永遠的回不去了。

這樣的重任,自然是交給了已經顯露出名將之姿的杜倫尼了。

“亨利,這次斷後,我給你十個師。請不要勉強,只要主力登船完畢後,你就帶着剩下的部隊迅速撤退。”

“請陛下放心,我一定最後一個登船。”

“不,不不,亨利,你是聯盟未來大軍的統帥,我們絕對不能失去你。我的意思是,在必要的時候,這十個師都可以不要,但你必須要撤出來。”

“陛下,我杜倫尼不是丟下自己的將士搶先逃跑的人。是的,這次斷後,這十五萬人不知道有多少會戰死。但是我向您保證,我肯定是生還者中最後一個登船的。”

“我對您的高尚品格從來都是敬佩不已的,而且您知道,我也一貫支持您這種騎士精神。但是這一次是真的不行。您必須確保您自己能夠安全的登上撤退的艦船。至於您斷後部隊的安危,是次要的事情。親愛的亨利,我和瓦倫斯坦閣下都已經老了,未來,歐洲的軍隊需要您和蒙特庫科利、孔代來指揮。而我和瓦倫斯坦閣下一致認爲,您纔是三個年輕人中最傑出的那個。所以,您必須活着退下來。”

“陛下,我怎麼感覺有些不對勁?莫非我們在另一個地方的有特殊的行動?這樣的行動會極大的觸怒中國人,讓他們對我軍的俘虜不再優待?”

“哎,所以這就是我看好你的原因啊。”古斯塔夫一把摟住杜倫尼的肩頭,用最低的聲音道:“海軍那邊悄悄跟我說過了,菲利普陛下派出去的殺手組已經在中國本土的松江府成功登陸並且在當地商人的掩護下潛伏了下來。這事兒,沒有找到刺殺的機會就算了。真要是有了刺殺行動,不管成功或失敗,惱怒的中國人肯定會殺俘。所以,亨利,這一次斷後,就不要逞英雄了。我會讓加西亞少將親自率領一條最快的驅逐艦在曼谷灣等你。”

“……陛下,菲利普陛下這樣做,是不是……”

“你是不是想說這樣做很沒有風度?哈哈,亨利,你實在是太年輕了。這場宏大的戰爭打到現在,你還沒有看明白嗎?我們歐盟和中國,必須倒下去一個,這場戰爭纔有結束的可能。而要擊倒中國?”兩米高的巨漢搖了搖頭:“純粹的軍事手段是很難奏效的。相反,按照那位李永芳將軍的建議,通過刺殺皇帝,讓中國人的頂層自己亂起來,纔是最省力的辦法。亨利,如果刺殺成功,我們歐洲人將順利的登上世界之巔。大家在印度,在各個殖民地獲取得地盤和財富自然能夠得到保全。而歐洲的青年們也不用倒在這該死的溼熱雨林裡……總之,你知道的,我年輕的時候也很喜歡騎士對決,但是現在……”

“我明白了,我會很好的完成斷後任務。並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儘可能多的把斷後部隊帶上船。”

第二七二章 丙辰會試黑幕(一)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六八三章 歸國人員安置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鮮(二)第三零一章 向東還是向南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艦備戰第四九零章 追擊與反追擊第五八五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線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盤第四一一章 開陽再臨戰場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二九三章 太孫焦頭爛額第六七二章 杜倫尼的閃耀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薩爾滸(五)第一八零章 大金國沒有了(二)第三十一章 原始資本積累(六)第三五八章 恢復周之分封第六九七章 明中宗桓皇帝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四五八章 當家真的不易(一)第六零一章 極低概率事件第三八八章 還是先朝後倭第二八七章 流水賬的三年第五六一章 造反專家抵達第六三三章 帶路黨的作用番外:二百五十年後第四四五章 衍聖公不祿了第七四五章 地方官的共性第三八一章 爲何是分封制(二)第二三六章 選妃並不簡單(一)第六八九章 敵艦兵臨城下第八十三章 哈布斯堡家族(一)第七十七章 劉大刀的奮迅(一)第五七六章 有競爭是好事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線的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五十章 納黎萱的獨子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二四一章 大阪的冬之陣(二)第七十七章 劉大刀的奮迅(一)第一七七章 宿命的薩爾滸(七)第三一八章 海軍事海軍了(二)第六五零章 一錘子的買賣第二一三章 法蘭西的應對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樹(一)第五七九章 材料學者發威第六二零章 這是赤色黎明第七零零章 戰爭沒有停止第四七八章 歐洲人的改變(二)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線的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槓第十三章 穿越的老套路(一)第六八五章 大維齊親上陣第一三七章 島津欲寇琉球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一零七章 現在開始起航(二)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七二六章 奧斯曼的戰艦第三五六章 二十五萬口豬第五五九章 克倫威爾論戰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戰第十六章 狗屎般的財政(一)第四五二章 帝國滅聯盟立第五七七章 農業未雨綢繆第九十三章 國家根基已朽(五)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掙扎(二)開個單章,說說最近的事第四三一章 準備遠征蒙古第四零一章 登陸逐步推進第一零零章 我們的海賊王(二)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學生第二一三章 法蘭西的應對第四六五章 大明嚴厲禁毒第二零二章 緊要無過人財第一二九章 東林陷入頹勢(四)第三七二章 燃燒的暹羅灣第四八九章 雙方都要調整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二零八章 金軍媒之佈局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五八六章 大明開始立憲第六一八章 大明主力登陸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諜影第七四八章 繼續一路向西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勢第二二零章 首戰是在色當(三)第四四六章 聖人還是聖人第一五五章 所謂帝王心術第六一一章 炎黃日月國旗第七十六章 搬家並不簡單(二)第二一五章 巴格達的帕夏第五八三章 黎塞留的遊記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