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四章 不速之客又至

誘敵深入,聚而殲之。這樣的戰例,古今中外都有不少。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

正所謂“昔成安君不守井陘之關,終屈於韓信;諸葛瞻不據束馬之險,卒擒於鄧艾。”在中國歷史上,秦末的陳餘,漢末的諸葛瞻,都是擁有地利和兵力優勢。但他們都認爲光憑着地利了不起就是打退敵人。不如趁着我兵多,捨棄地利,把敵人放進來打,如此,就可以打出殲滅戰……然後嘛,自然就是被放進來的韓信和鄧艾打出了滅國之戰。

如朱由棟這樣的放棄緬甸,大踏步後退,把歐盟的陸軍放進中南半島深處,然後本國主力聚而殲之,其實也是在弄險。

大明此時由於海權的喪失,使得海貿近乎斷絕。不管是大明本土,還是藩屬國,農業或許受到的影響不大。但是工商界的疼痛是非常劇烈的。而商人嘛,都是逐利的。這朝廷不能爲他們的海貿生意保駕護航,對朝廷自然就會不滿。

之所以這會兒大明本土的商人不鬧,一方面是大明最賺錢的產業都有皇家股份。一方面則是大明的大商人們總體還是沉得住氣的:且再觀望一下,看大明朝廷能不能迅速翻盤。總之,咱們這個皇上近四十年來創造了太多奇蹟,如果我們傻乎乎的這時候先下場反對皇上,若是皇上後來迅速翻盤了呢?

但是,假如這個時候大明從緬甸大踏步撤退,很可能就會給國內一些本來就起了別樣心思的人一種印象:哎喲,這大明看起來要完啊!這不光是海軍打不過人家,連陸軍也不行了啊。我們還是早點下了大明的船,去上西班牙的船吧。反正人家又不是要滅掉我大明,只是因爲我們現在這個皇帝做事太霸道,搶了人家的地盤,所以人家要求今上退位罷了嘛——如此要求,合理!我們上西班牙的船,不算數典忘宗。而且,一旦兩國恢復和平,生意又可以做起來了嘛。而今上退位後,說不得,皇室現在控股的不少賺錢的生意,我們也有機會去參合一腳呢。

所以,一旦大明從緬甸撤退ꓹ 在政治上的丟分是極重的:一些藩屬國、國內的部分商人,以及在朱由棟歷次改革中利益受損的官僚ꓹ 說不定都會跳出來。

但朱由棟反覆思考後,還是這麼做了。

在他看來,從軍事上來說ꓹ 剛剛通車的中南鐵路,運力還是有限。劉招孫在緬甸率領十五個師作戰ꓹ 已經是中南鐵路能夠保障的極限——再派援軍不是不可以,但是鐵路的運力保障不了彈藥的後勤。

所以ꓹ 與其在緬甸以劣勢兵力與敵人對耗ꓹ 最終不得已慢慢的被打退。莫不如大踏步撤退,在減少後勤壓力的同時,增加對方的後勤難度。

這個位面的軍隊因爲穿越者的原因,都進入衝鋒槍和重炮時代了。對後勤的需求是極高的。後勤上本方壓力的減小和對方後勤難度的增大。其實就意味着雙方參戰兵力的增加與減少。如此,集中優勢兵力圍殲敵人,就有了可能。

至於說因爲‘誤會’大明陸軍戰敗而跳出來作死的各路小丑?朱由棟早有心理準備:這就是陽謀,就是要引誘你們這些心有二志的傢伙跳出來。朕正好借你們的人頭震懾一下其他心志不堅的傢伙。免得將來朕反擊的時候還有人出來扯後腿。

總之ꓹ 大明現在需要一個大勝仗來提振各宗藩和國內的士氣。但要打大勝仗,必須要先冒點風險進行戰略撤退。

“衆卿ꓹ 朕的想法是這樣。目前ꓹ 西賊的陸軍主要是通過伊洛瓦底江進行內陸補給。這條大江水量充沛ꓹ 西賊三千噸以下戰艦可以暢通無阻。如此ꓹ 西賊的後勤保障能力極佳。而我大明的後勤,則要翻越撣邦高原……所以ꓹ 朕意ꓹ 徹底放棄緬甸ꓹ 讓劉招孫帶着他的兵團,後撤到湄南河東岸。這一塊地方ꓹ 山地雖然很多,但海拔都不是很高。既能減緩我軍後勤壓力,也能爲我軍提供一定的固守地利。之後,劉招孫就在這裡堅守,而我大明本土的主力,則沿着湄南河河谷南下,最後將西賊主力聚而殲之!”

“皇上……”盯着地圖看了好大一會後,樞密副使趙率教道:“臣對皇上的方略沒有異議。只是湄南河的運輸能力比起伊洛瓦底江差遠了。根據現在錦衣衛交上來的情報,西賊在緬甸的陸軍大約三十二個師,近五十萬人。劉招孫那邊是十五個師,二十二萬餘人。最近幾個月下來,雙方經過多番激戰,我方損失了三萬多人,西賊的傷亡應該只高不低。若是如皇上所言,要打一個大的殲滅戰,臣以爲,起碼要動員六十萬以上的士兵。這就意味着本土這邊要開進去差不多三十個師。而湄南河……”趙率教搖搖頭:“臣大致估算了以下,這條河流,只能承載起十到十二個師的後勤。”

“既然如此。”朱由棟思索了一陣後,馬上就有了決斷:“那就再退,退到南掌的萬象附近。那裡是湄公河了,這運力可以保證了吧?”

“皇上!”趙率教還沒說話,陳子壯先站了起來:“皇上,湄公河加上中南鐵路,應該是能夠承載起六十萬大軍的後勤了。但是臣要提醒您的是,退到萬象的話,唐國和周國就完全被我們拋到了南側,而西賊若要進軍,必然經過暹羅人的素可泰城。”

“無妨!”很是堅定的擺擺手:“楚國和蜀國的宗室們全都撤到了雲南。若是擔心唐國和周國宗室的安全,也可以讓他們提前撤退到安南,之後退入我大明本土的廣西。至於暹羅人,他們只要敢反,朕就讓他們知道我大明現在殺人不用刀。”

“皇上,這樣的話,不光楚國、蜀國,便是連周國、唐國都可能被打爛。如此,損失是不是……”

“朕當然知道如此做損失會很巨大。但是不這樣做,緬甸的戰事曠日持久,我大明持續的慢性失血,其實損失更大!所以這個時候,必須下定決心,畢其功於一役。”

“……臣等明白了,謹遵皇上旨意。”

“好,樞密院這邊,調動兵力有什麼問題沒有?”

“皇上。”趙率教再次起身:“我大明陸軍常備軍有三十五個師,五十二萬五千人。除了劉上將軍統帥的十五個師外,剩下的二十二個師,目前有三個在雲南,三個在廣西,一個在雪區,兩個在新疆……總之要把這些常備軍迅速的集中起來,是辦不到得。而且把全國的常備軍全部集中到一地,對於國家來說也過於危險了。臣的意思,是動員部分常備軍,部分武警和預備役參戰。”

“可,具體如何調動,樞密院到時候拿個章程出來。”

“遵旨。臣一定儘快拿出具體作戰計劃和兵力調配方案。”

“善,財政部、國防部,錢糧、各類軍用物資,早些準備起來。現在是五月,朕希望能在九月發動本次戰役。嗯,朕先給這次作戰取個代號,就叫白起吧。”

“嘶~皇上的深意,臣等明白了!”

“好,今天的會議衆卿還有什麼……”

咚咚咚的劇烈敲門聲,打斷了朱由棟的話。在方正化讓人打開會議室的大門後,一個身背三根紅色長羽的通訊兵在宦官的引導下走了進來:“皇上,各位上官,護蒙古中郎將、新疆巡撫急報,奧斯曼聯合土庫曼、烏茲別克人,對我新疆、蒙古大舉入侵!”

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匯聚第一零五章 全面進行佈局第三六七章 開陽御駕親征(二)第四一三章 身體素質差異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學生第七七六章 所謂虛虛實實第五九六章 紙幣爲時過早第二七四章 丙辰會試黑幕(三)第五九零章 大明機構改革第五零一章 軍備協調會議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七五八章 魚餌已經放下第七九六章 槍口頂在腦門第一七七章 宿命的薩爾滸(七)第六九九章 進入電力時代第五四二章 世事難有如意第六九五章 進擊的商丘號第六二四章 藩屬國的差異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進士們第三零五章 開臺王的策略第三八八章 還是先朝後倭第三七五章 三府交點爭奪第七五八章 魚餌已經放下第七章 皇帝真不好當第七零三章 朱由棟的險招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二九二章 進擊的新人們第六一五章 豈曰大明無炮第三九零章 海外的新制度(二)第一六三章 山海關定方略(一)第五六一章 造反專家抵達第三五零章 東海上的決戰(終)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四零零章 王師登陸仁川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二四一章 大阪的冬之陣(二)第六一四章 莫臥兒的炮擊第六五五章 親王號的首戰第六十四章 西南戰鼓擂動(一)第五四七章 改革不是兒戲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二三九章 選妃並不簡單(四)第一七二章 宿命的薩爾滸(二)第四三七章 追擊其實不難第二一一章 天樞今日登頂(感謝逐日2005書友)第三二二章 巨人開始覺醒(一)第四零二章 白甲兵對武士第三七七章 王與王的對話第四十七章 打臉就要打痛(八)(加更)第四零一章 登陸逐步推進開個單章,說說最近的事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六十六章 東北號角連營(一)第二四一章 大阪的冬之陣(二)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學生第六二八章 明軍轉入防守第七一七章 軍艦的冠名權第二零一章 監國的第一天第六七七章 毛文龍的無奈第三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一)第七七九章 雙方繼續加碼第二一八章 首戰是在色當(一)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一九三章 天下重新透明(二)第二二七章 土著中的垃圾(三)第二八七章 流水賬的三年第四八零章 菲利普的暢想第五四五章 宗藩是提款機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四四三章 孔府有了反應(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2/2)第五六四章 張獻忠摸內奸第三二三章 巨人開始覺醒(二)第二一八章 首戰是在色當(一)第七一六章 某已等候多時第一六零章 太孫殿下出徵(一)第六三六章 帝國開始崩潰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級密探第六零五章 天啓萬狗天徵第二一五章 巴格達的帕夏第一三二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二三一章 歷史未能重演(二)第三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一)第五八零章 歐洲的科學家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七零九章 所謂李代桃僵第二三五章 歷史未能重演(六)第七零四章 不速之客又至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七二一章 板鴨造艦計劃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六二四章 藩屬國的差異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擊第四三六章 不改漢家衣冠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鮮(三)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四十三章 打臉就要打痛(四)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