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六章 菲利普分蛋糕

“拜見滿上將軍,卑職不知上將軍援軍將至,居然自作主張退出了張巡寨,卑職罪莫大焉,聽憑上將軍處置。”

滿臉溝壑的滿桂樂呵呵的將半跪在雪地裡的曹變蛟扶了起來:“具體的經過我都聽走在前面的左夢庚說過了,你們做得很好。以一營千人微弱之兵,將數萬異族將士,對抗二十餘萬兇殘之敵大半年。這樣的壯舉,確實沒有辜負當年溫相爲開伯爾防禦體系取名爲張巡寨的苦心啊。”

“上將軍說得卑職慚愧極了,哎,若是事先知道上將軍的援兵就在不遠,卑職怎麼也不會這麼痛快的交出張巡寨。”

“哈哈哈,曹變蛟,你這個傻小子就知足吧。”滿桂手指朝後面指了指:“別看我這次帶了三個師,但其實每個士兵的衝鋒槍分攤下來,最多每人有二十個彈夾。75炮,三個師總共才帶了十五門。也就是說,這點物資,最多夠打一次會戰。而且,就是這點物資,我和朝廷駐藏大臣李嘉,爲此抽調了雪區牧民手裡起碼三成以上的犛牛。雪區內普通的商貿物資運送受到很大的影響。這時間拖長了,你們沒救出來,雪區都有可能先亂起來啊。”

“那上將軍爲何?”

“這不是本將的意思,是皇上的意思。皇上說,我們不能拋棄任何一個爲國奮戰的同袍。所以,這次皇上冒着不惜雪區、新疆再次動亂的危險,讓駐守在這裡的三個師,全都出動了。”

拍了拍因爲激動而暫時說不出話來的曹變蛟的肩膀,滿桂道:“雪區的道路就這樣了,所以我這次拼盡全力也只帶了一次會戰的彈藥。本來想的是到了之後拼命衝進去,能夠接多少出來是多少。誰知道奧斯曼的大維奇居然把你們全都放了出來。不光是我大明的士兵,還有廓爾喀、暹羅、緬族……所以啊,曹變蛟,你哪裡有罪,這是大功啊。”

“嗚嗚嗚~皇上的恩德,曹變蛟萬死不能報其一也!”

“好了好了,快三十歲的人了,怎麼還哭起來了?經此一戰,開伯爾一千勇士的故事,馬上就要在大明乃至我們的藩屬之地傳唱開哪!這是多高興的事兒!不過呢,部隊撤退,副職在前,主官斷後確實是我大明的傳統,但你這孩子怎麼這麼實誠,幾萬人的隊伍,居然真的走在最後一個,害的老子多走了這麼長的路。快別哭了,跟着老子回去。到了拉薩,老子讓雪區最好的廚子給你弄好吃的。吃飽喝足了,趕緊的給皇上和樞密院提交本次戰事的詳細報告。”

“嗚嗚……是,卑職領命。”

1639年2月5日,曹變蛟、左夢庚率領的開伯爾支隊,終於遇上了前來救援的滿桂軍。至此,大明在印度的所有部隊,除了俘虜外,全都撤出了。

與此同時,2月8日,歐盟主席,西班牙國王菲利普的座艦,也抵達了孟買港。

在走馬觀花的巡視了一遍印度主要城市,會見了歐洲遠征軍的士兵代表,爲遠征軍陣亡士兵公墓獻花以及召集印度一大羣本地王公貴族宣講了一通什麼“歐印大團結,爲了白種人的福祉,大家要精誠一致,合作對抗邪惡的黃種人”之類的廢話後。4月5日,他在德里召集遠征軍少將及以上人員會議——這纔是真正的對印度進行戰後處置的核心會議。

“尊敬的菲利普陛下,目前聯軍已經完成了對錫蘭島的登陸、攻佔。中國人印度洋艦隊的基地已經成爲聯軍海軍的基地。其艦隊的殘餘力量,已經退往緬甸。”

“在整個印度戰事完全終結後,經過統計,本次遠征,我們的五十萬陸軍累計陣亡十萬零三千餘人,因病、傷重不治亡故的有三萬七千餘人。海軍方面,陣亡九百六十五人,因病、傷重不治亡故的有兩千七百二十五人。在本次戰役中,我們擊斃了中國人及其藩屬國士兵累計超過十二萬,排除掉印度人後,我們手裡還有四萬兩千餘東亞俘虜。此外,我們還接受了自李永芳少將以下,約一百餘名中國官員的投降。”

“嗯。”習慣性的虛扶了一下鼻樑上並不存在的眼鏡後,菲利普道:“中國人對他們的俘虜怎麼說?不聞不問還是要求我們釋放?”

“在今年二月初就有中國人的使者抵達,要求我們釋放俘虜。但因爲陛下您在印度四處巡查,所以我們把這事給壓了下來。現在,所有的東亞俘虜,我們全都扔進了煤礦、鐵礦等礦山做苦力。呃,他們幹得還不錯,目前印度南部的煤礦鐵礦都已經有較大產出了。不過陛下,爲了我們以後的作戰計,我建議還是開出價錢,讓中國人把他們的俘虜給贖買走。”

“呃……”說真的,菲利普是真的不願意釋放這些俘虜:拿下印度後,雙方在人口上的差距只是縮小而不是扯平了。若是考慮到印度諸多民族裡除了錫克人以外其他的基本不適合當兵(錫克人大部分都在旁遮普,那裡是屬於事先劃給奧斯曼的地盤)這一點,可以說,在兵源上,歐洲比起大明來仍然有極大的差距。在這樣的情況下,把這些經歷了殘酷戰鬥的士兵給放回去?那不是資敵嘛!

但是呢,如果中國的那位穿越者沒派使者來就算了,關鍵是人家很快就把使者給派來了啊。

歐洲此時的戰爭,總體還是有一點騎士遺風的:戰俘可以被贖回。這是大家都認可並且認真執行的事情。

要是菲利普壞了這條規矩,就會讓歐洲的將士們產生一種:陛下想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去戰死,因爲我們被俘虜後他也不會管我們——一旦讓將士們產生這種想法,那他離完蛋也就不遠了。

所以,再怎麼不願意,他還是得捏着鼻子認下對方贖買俘虜的意圖。

“這樣吧,告訴中國人的使者,我不管我們的俘虜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或者朝鮮人。總之,一個士兵,1000雙柱。校官和尉官,3000雙柱。將軍,一萬雙柱。同樣的,如果要遺骸,也可以派人來挖走,遺骸價格統一100雙柱一具。”

“呃,陛下,這個價格是不是太高了一點?”

“先生們,聯盟征伐印度,在財政上的虧空是極大的。歐洲本土期望着印度能夠儘快的爲聯盟產生利益。再說了,只要以後我們繼續勝利,就算有少許俘虜,這樣的價格,聯盟也是可以承受的。”

“……好吧,陛下,如您所願,會後我們就正式通知中國人的使者。”

“好,這個事情就說到這裡。接下來,瓦倫斯坦閣下,請您爲我們介紹一下當前遠征軍的分佈情況。”

“遵命,陛下。”瓦倫斯坦站起身來,走到會議室牆壁上懸掛的南亞地圖前:“目前我們剩餘的三十六萬陸軍,主要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集團軍,由庫蒂尼奧中將任司令官,司令部設在達卡。其主要的任務,是防備可能從若開山脈開出來的中國陸軍,以及有可能從恆河入海口進犯的中國海軍。根據我們得到的情報,中國人的主力已經從若開山脈東側退走,只留下了一支小規模的部隊在那裡加固洞鴿隘口的防禦工事。而且我們的海軍此時牢牢掌控住了孟加拉灣的制海權,中國人的海軍躲在仰光瑟瑟發抖……所以,這第一集團軍,其實只有一個不滿編的師,總共只有1.2萬人。”

“第二集團軍,由拉伊蒙多少將擔任司令官,司令部設在加爾各答,麾下兵力二十萬。該集團軍的任務是,一,守備恆河中下游平原,維持那裡的秩序。二、抽調兵力,向南威壓半島南部的一些獨立的印度教國家。第三集團軍,暫時由古斯塔夫陛下親自兼任指揮官,實際指揮者是集團軍首席參謀杜倫尼中校,司令部設在德里。麾下兵力近十五萬。該集團軍的任務是,守備恆河中下游平原,以及半島西南部,維持這些地區的秩序。”

“海軍方面,在陸軍幫助其拿下錫蘭島後,海軍已經從本土運來了一個海軍陸戰隊師上島駐守。另外,海軍還動員了部分印度本地人,在孟買、果阿、科倫坡、加爾各答、達卡等五個地區興建海軍基地。”

“非常好。”看到下面的人也知道自己不喜歡庫蒂尼奧,菲利普滿意的點了點頭:“目前我們的軍備物資儲備情況如何?”

“陛下,糧食方面完全不用擔心,印度這個地方實在是太富饒了。至於兵器彈藥,呃,陛下,現在本土那邊的運輸船還在源源不斷的朝着印度運輸。我們私下裡揣測,您是不是還要繼續向東用兵?”

“哈哈哈,瓦倫斯坦閣下,您總是如此的睿智。是的,印度戰役的結束,並不是本次大戰的終結。爲了歐洲的根本利益,爲了我們白種人能夠真正的站上世界之巔。長遠目標,我們當然是要登陸中國本土,肢解那個龐大的帝國。而短期目標,則是要控制馬六甲海峽。只有把中國人鎖在馬六甲以東,我們在印度的一切所得,纔是安全的!”

看了一眼欲言又止的衆將,菲利普微微一笑:“當然,大家征伐印度也是非常辛苦的。所以,在進行下一步軍事行動之前,我們先談一談怎麼更好的治理印度的問題。”

第一零四章 真是時不我待第七零二章 宗藩體系危機第六九四章 宗室也有血性第六二八章 明軍轉入防守第一三七章 島津欲寇琉球第七一零章 不如虛張聲勢第四八九章 雙方都要調整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擊第二八九章 基督正義聯盟(二)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三三六章 日本的新策略(二)第六一八章 大明主力登陸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第三零二章 暹羅氣勢洶洶第七一一章 歐洲人撤退了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處第六五四章 升級對歐諜網第三四零章 工業革命發端(三)第七一四章 只是雙眼流汗第三十八章 東瀛島的變化(二)第六三二章 文臣們的作用第四七八章 歐洲人的改變(二)第四五五章 許顯純在仰光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一六一章 太孫殿下出徵(二)第五六八章 我真的忍不了第七十六章 搬家並不簡單(二)第二七三章 丙辰會試黑幕(二)第二零二章 緊要無過人財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掙扎第十章 孤的元從班底(二)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遠點第六七一章 聯軍登陸果阿第六十五章 西南戰鼓擂動(二)(收藏滿2000加更)第一四九章 未雨當先籌謀第六三七章 分割南亞大陸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二七九章 太孫賑災方案(二)第五九六章 紙幣爲時過早第五二七章 亞歷山大城下第二九零章 復仇者黎塞留第五零一章 軍備協調會議第二一六章 對法戰前準備(一)第二八一章 無壓制之義直第八零三章 聯盟迅速瓦解第四九八章 風帆最後華章第五三六章 首席民政秘書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四十五章 打臉就要打痛(六)第一九三章 天下重新透明(二)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第五九五章 流通貨幣不足第三四二章 海上決戰想定(二)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五九零章 大明機構改革第二一四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七七五章 陸軍主力出動第二三七章 選妃並不簡單(二)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七三九章 美洲戰後安排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三三七章 破軍星的後手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四四零章 理學搖搖欲墜第六七零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八十八章 神烈山祭孝陵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四六三章 我該怎麼幫你第五一零章 整頓吏治法令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薩爾滸(五)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一四零章 衛所不堪一用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第四七一章 這是鴉片戰爭第七四八章 繼續一路向西第七七三章 海上的槍騎兵第二五九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八十六章 大明直轄木邦(一)第一八七章 吹皺一池春水(二)第二一二章 目標是法蘭西第六十三章 奇葩後勤保障第五六八章 我真的忍不了第六三六章 帝國開始崩潰第三七二章 燃燒的暹羅灣第一三七章 島津欲寇琉球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六七六章 士兵們的日常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狀第三十四章 原始資本積累(九)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七六九章 士氣和命中率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煉內功第六八五章 大維齊親上陣第五七一章 除惡必須務盡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