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零章 天才們的表字

“皇上。”在聽完朱由棟的長篇大論後,衆多少年都陷入了思索之中。在這些人裡,最先反應過來的還是張煌言:“如皇上所言,我大明要東太平洋的制海權,主要的目的就是源源不斷的給美洲義軍輸送裝備和人員,由此使得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徹底亂起來。而敵人雖然靠着一艘鉅艦擊敗了我海軍一次,但只是這麼一艘鉅艦,根本不可能中斷我們和美洲的聯繫。因此,我大明並未完全喪失東太平洋的制海權。”

“正是如此。在廣州號送來的戰報中寫得很清楚,西賊的那艘鉅艦最高航速從未超過12節,僅此一條,我大明的海軍以後自然知道該如何應對。不過……”朱由棟神色一肅:“敵人在電學、造艦工程上走在了我大明的前面是事實。而且敵人既然有了第一艘萬噸鉅艦,以後肯定也有第二艘、第三艘,同時朕深信,敵人的這種鉅艦在建造和使用的過程中也會不斷的修正、完善,遲早有一天,會把速度提起來的。”

“皇兄說的極是,方山科學院和濱海船廠肯定會奮起直追,儘快趕上的。”

“哈哈哈,科學的事情,急也沒用。反正呢,我朝的電學、工程學若是能迅速提高當然最好。如果短期內無法取得質的突破,我大明的將士,難道在裝備劣勢的情況下就不打仗了嗎?”

“軍心、民心都在皇兄,我們的將士便是裝備落後太多,爲了皇兄,也一定會奮戰到底。”

“呵呵,由校,他們不是爲了朕一個人,是爲了這個國家,爲了我華夏傲立世界之巔而奮戰。”

兄弟倆相視一笑後,朱由棟轉身對鄭森招了招手:“你過來,靠朕近一些。”

“皇上。”

“剛纔聽朕說了這麼多,現在還想馬上加入海軍,馬上上艦否?”

“多謝皇上百忙之中專門抽出時間引導學生,學生現在不急了。學生會在海軍學院好好學習,將來以優異成績畢業後加入海軍,力爭早日做上艦隊司令,爲皇上,爲我大明效力。學生深信,在皇上的指引下,我大明遲早會徹底擊敗西班牙,到時候,學生也定然有爲父報仇的一天。”

“非常好。”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朱由棟道:“雖說你現在熄了馬上進海軍的念頭,但到底是少年喪父。這個心情,朕還是很理解。朕比你父親大四歲,所以要做你的父親也是綽綽有餘了。只是,朕是皇帝,不能收義子(朱由棟:身爲穿越者,我可不敢做國姓爺的義父啊,這份榮耀承受不起呀)。所以,朕今天請萊王殿下觀禮,給你行冠禮,並賜你表字吧。”

“學生多謝皇上。”認認真真的行了跪禮,鄭森大禮參拜。之後方正化馬上派人準備好各類行冠禮的物品,在衆人的觀禮和善祈善禱聲中,鄭森的頭髮被束了起來。

“森,衆多樹木也。如此,當授汝‘大木’一字,以期日後爲我大明的參天大樹。但朕以爲,這個表字的意境還是太淺了。朕今日賜汝表字‘成功’。願你日後永遠都與成功相伴。成功入軍,成功出將,成功獲勝,成功復仇,成功成爲我大明之棟樑!”

“學生多謝皇上賜字,必以成功二字時刻督促自身,以不負皇上厚望。”

“起來吧,好好去做,莫負朕望。咦,你們都這麼看着朕幹嘛?”

“皇上。”這裡面年紀最大,但一開始一直默不作聲的沐天波終於開了口:“這些傢伙,都想您給他們賜字呢!”

“哈哈哈,好好好,都賜,都賜。不過朕待會還有要事,這會兒時間不太夠了,那咱們一切從簡吧。嗯,張煌言,煌者,王者帶領的人民高舉火把,煌者,光焰,明亮。朕如聞,你在天啓十七年這一屆軍校學員中,體術稍差一些,其他諸如戰略指揮、兵棋推演、後勤組織等多門學科中都是前三。而且現在這羣天之驕子,都服氣的叫你大哥……所以,朕今天給你賜字‘今亮’吧。”

“皇上,皇上這個賜字,學生自豪而又惶恐。學生自此之後,當時刻以此表字鞭策自己,力爭不負皇上今日的期許。”

“好,李定國。”

“皇上。”儀表堂堂的李定國大禮參拜:“請皇上爲學生賜字。”

“定國這兩個字本來就是極好的,而你將來作爲朕的武將,要幫助朕安邦定國,那最好的,莫過於在朕交給你的每一場戰役中,你都爲朕打勝仗。所以,朕賜你表字‘常勝’吧。”

“皇上放心,學生以後定然是皇上的常勝將軍!”

……

在後續給其他幾人賜字後,方正化趕緊踏前一步:“萬歲爺,剛纔下面的人來報,太皇的火車已經快到站了。”

“這麼快?現在幾點了?”

“皇上,這會已經是上午十一點二十分了。太皇的火車十一點三十分進站。”

“糟糕,這會去車站是怎麼都來不及了,趕緊的,在大明門外面擺出迎接的儀架。”

“奴婢已經如此安排了。”

“好,那咱們趕快去。由校,慈焱,你們都跟上。”

是的,這會兒,以前的萬曆皇帝,現在的大明太上太皇,朱翊鈞先生,在四處遊玩近二十年後,終於要回到北京定居了。

當然,他畢竟是太皇,又做了四十多年的皇帝。所以如此身份,不管他走到哪裡,都不可能純粹的遊玩。事實上,朱翊鈞這些年在藩屬國還好,只要是在大明本土,都會或多或少的參合當地的政務:攔轎喊冤的人哪兒都有,有的是真的有冤情。有些則真的是告刁狀的刁民。但不管是哪種人,這些年閒得無聊的朱翊鈞都接他們的狀紙,都認真的查案、辦案。

太皇辦案,從他本心來講,肯定是公正的——這個國家就是他家的,誰還能賄賂他讓他顛倒黑白不成?但朱翊鈞的思維模式畢竟是舊式的,其對很多案件的判決,都跟大明現有的法律體系有衝突。所以這些年,他也給各地的地方官添了很多麻煩。

對自己的皇爺爺一再幹涉現有司法系統的行爲,朱由棟也只有苦笑。然後他暗地裡給各地地方官打招呼:太皇判得不合理的,你們不要當面頂,把卷宗拿來給最高法院或者朕親自看。總之,你們把老人家哄高興就好。

在這些年月中,也不是沒有各地的地方官拼命巴結路過本地的太皇。想通過太皇把自己的官位給升一升。對這種人,朱翊鈞倒是牢牢把持住了底線:各種奉承都笑納了,但薦書卻一封都沒有給朱由棟寫過。

太皇的日子是過得如此瀟灑,以至於他不怎麼想念北京城不說。便是民間的一些膽子大一點的戲班子,都開始推出‘萬曆微服私訪記’一類的戲劇來傳唱了……

總之,這十幾年來,朱翊鈞到處遊山玩水,閒了就當一把青天大老爺,這日子過得真的不要太舒服。這麼多年下來,他在北京待的時間總共加起來就沒超過一百天。比起朱由棟在京津鐵路開通幾年後纔有空去天津一趟,實在的是自在多了。

之所以這會要回北京,實在是年紀大了,嗨不動了:這會兒是1637年,朱翊鈞已經74歲了——在歷史本位面上,他都掛了十七八年了!

“孫兒拜見皇爺爺,看到皇爺爺精神矍鑠,身體康健,孫兒萬分歡欣。只恨孫兒庶務太多,未能親自到車站迎接,請皇爺爺恕罪。”

“哈哈哈,知道你事情多,爺爺怎麼會怪你呢。起來吧,起來吧。”

在大明門外,朱由棟接到了萬曆一行的車駕。看着多年未見的萬曆,從一個走路都要小宦官幫忙扶着肚子的大胖子,變成了今天這樣身材瘦削,但是精神頭極好的乾瘦老頭兒,朱由棟也覺得非常欣慰:俗話說老來瘦,老來壽。人來了,要瘦一點才能長壽啊。

“嗯,這是由校吧?嗯,確實是由校,看來朕還沒認錯。這位是?什麼,居然是由檢?哈哈哈,多年不見,記不得你以前的樣子了。不過,信王殿下的威名,不要說我大明本土了,就是在偏遠的藩屬國,朕也能經常聽到哦。

咦,這是?哦,是慈焱啊,都長這麼高了?成親了沒有?沒有啊?哎呀,你父皇新頒佈的那個婚姻法,把男子的結婚年齡下限提高到了十八歲,這個真的不好,哈哈哈,待會曾祖爺爺給你宮裡送兩個美婢。誒,這日本的女子,長得雖然不怎麼樣,但是這態度真的是很好哦,哈哈哈~”

看着朱翊鈞老不着調的樣子,朱由棟也是流了一頭汗水。還好,老頭子很快就結束了對曾孫輩的調笑。他讓朱由棟上了他的御攆,指揮着宦官們向西苑行去。

“人生七十古來稀,爺爺本來大概在五年前就準備回北京來常住了,誰知道在魯王的爪哇島上游玩的時候,碰到了在那裡進行科研的鄭光遠和徐霞客。在聽了他們對‘進化論’的初步講解後,爺爺突然來了興致。就陪着他們又去了緬甸,後來你不是把印度打下來了嘛,我們又去了印度……”

“孫兒倒是接到溫體仁的報告,說皇爺爺去了印度。嗯,印度那個地方的生物多樣性極佳,確實是個適合搞研究的地方。”

“現如今,鄭、徐二人的《植物學》、《動物學》兩本書已經編成了。鄭光遠還寫了進化論的初稿。這一次爺爺回京,一方面確實是年紀大了,準備安心在此地終老。另一方面,爺爺也是帶他們回來出書的!”

第二三九章 選妃並不簡單(四)第七三七章 前後方的配合第三七八章 中南總督人選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七八五章 這是毒丸情報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七九九章 絞索緩緩拉緊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錯吧第二五二章 山西的掌控者第七二四章 神獸銀行出爐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番外:二百五十年後第六零一章 極低概率事件第二九七章 日本欲寇朝鮮(一)第四一六章 平成廢宅跑了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六八三章 歸國人員安置第四五六章 效仿魏武故技第六十章 手心背都是肉第四零九章 千帆競逐瀛洲第七七三章 海上的槍騎兵第五章 大明其實很窮第四九九章 風帆最後華章(二)第五六四章 張獻忠摸內奸第六二零章 這是赤色黎明第五五一章 天家最是無情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財政(三)第六二零章 這是赤色黎明第六十八章 東北號角連營(三)第三九八章 準備仁川登陸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謹慎第一八一章 大金國沒有了(三)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二八零章 破軍星的天賦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槓第六六四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三九三章 無敵朝陽羣衆第四五四章 天璣星已激活第三四五章 東海上的決戰(二)第六五零章 一錘子的買賣第六九四章 宗室也有血性第一一九章 扶上馬送一程(一)第五八三章 黎塞留的遊記第四五七章 廉貞初顯威力第二一一章 天樞今日登頂(感謝逐日2005書友)第七七五章 陸軍主力出動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鉅貪第五九五章 流通貨幣不足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戰(終)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二六一章 大阪的夏之陣(七)第七五二章 最大勝利保障第六七二章 杜倫尼的閃耀第五零一章 軍備協調會議第七零二章 宗藩體系危機完本感言暨新書寫作計劃第一八零章 大金國沒有了(二)第二一七章 對法戰前準備(二)第二四七章 準備整頓鹽政第一四八章 明日和平條約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財政(三)第二八七章 流水賬的三年第三六七章 開陽御駕親征(二)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報完勝(二)第二四一章 大阪的冬之陣(二)第六零八章 大明兩路進軍第五七九章 材料學者發威第一五六章 李成樑的致仕第一八四章 阿拉維杜新王(一)第四六二章 進入鐵甲時代(二)第一二六章 東林陷入頹勢(一)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五八一章 幺蛾子菲利普第一九九章 喪事不止一件第四九七章 鐵甲艦的戰鬥(二)第三四四章 東海上的決戰(一)第八十二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二二三章 劃時代的差距第四零八章 朝鮮需要內附第五一一章 魯道夫在美洲第七三五章 子彈是公平的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襲沙廉第二五八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五四四章 小冰河大威力第五七九章 材料學者發威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六九一章 燃燒的馬六甲第二六七章 總結後出大招第六八三章 歸國人員安置第九十二章 國家根基已朽(四)第一八零章 大金國沒有了(二)第三六五章 原始的鐵甲艦第七二五章 減息後再減稅第七七零章 被迫敵前轉向第三一八章 海軍事海軍了(二)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四二九章 學生們的志向第六零八章 大明兩路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