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機構

“嗚~箜茨~箜茨......”

汽笛聲後,一列長長的列車,冒着一串黑煙,慢慢的開始減速。

“局長,快要到站了,下官幫你收拾下行李。”

“哦,有勞了。”

看着火車窗外,隨着車速的降低,而越來越清晰的景色,袁崇煥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去年年末,他靠着韓爌和張鶴鳴兩個退休老官僚的引薦,拜訪了當時的吏部侍郎房壯麗。

本來按照他的想法,他作爲五品官員,這一次機構大調整,朝廷多出來這麼多新的崗位。怎麼着,自己的等級也能往上升一升吧?三品不敢說,但從三品,正四品啥的總是該有的吧?

誰知道,房壯麗倒是按照他的想法給他安排到兵役總局去了。但是這職級卻一點沒動:還是正五品。

正五品,在大明也就是個知府——放到現在,也就是個地級市市長。

按照李世忠的安排,兵役總局要在大明各省區,省區下面的府建立當地的兵役局。而各省區的兵役局局長,其職級剛好是正五品。所以,袁崇煥就主動申請去做廣東布政司的兵役局長。

爲了保證自己的申請能夠成功,他去朝着李世忠一陣溜鬚拍馬不說,還剋制着自己的自尊心,低聲下去的去求了自己的同年,現任大明外交部尚書陳子壯。

誰知道,最後的任命下來後,居然讓他去做大蒙古區的兵役局長。

接到任命狀的時候,他差點當場暴走。可是在看到周圍的少數同僚向他投來羨慕嫉妒恨的表情時,他砸吧砸吧,總算是回過味來了。

現如今,大明的工人階層,四口之家,夫婦二人坐全職工人,子女二人做童工,一年下來大概能夠掙到25塊銀元。而在施行攤丁入畝後,大明的農民負擔明顯減輕,一個農夫的四口之家,若是風調雨順,一年大概能夠掙到15~18塊銀元。

以上收入,解決溫飽是沒有問題的。農夫們若是勤儉持家,加上運氣好沒有碰到什麼大的天災人禍,積累一兩代人,大概就能供一個孩子唸書了。而工人們呢?若是做父母的正當年,身體強壯能夠多做一些的,又運氣很好不受工傷的話,甚至可以在當時就支持一個孩子唸書。

但,工農的待遇,比起士兵來,那就明顯不如了。

一個普通士兵,入伍第一年每月收入是兩塊銀元,之後每年上漲兩個銀角。而且這筆收入是純收入:衣食住行,全部都有部隊給你包了!也就是說,一個普通士兵的收入,就足夠養活一家四口。

當然,軍人嘛,在戰爭來臨的時候是要拿命上去拼的,有陣亡的風險。可是軍隊的烈士待遇也很好啊:家屬獲得五十元喪葬費不說,國家還負責養育未成年子女直至十八歲——這是養育,也就是說,除了給飯吃,還要負責這個孩子的教育!

若是在戰事中沒有陣亡而是殘廢了,除了一次性給予20元退伍補貼外。新成立的兵役總局還要負責安排就業——一般都是去各級政府衙門做門房,或者去各地驛站、鐵路道口等做驛卒。這收入也能保證每年在20元上下。除此之外,殘軍的一個子女還可以保證就近入學。

若是運氣極好,在各種戰事中毛皮都沒擦破一塊,全手全腳的退役了呢?國家給予10塊的退伍費,兵役總局還要負責安排就業:集體農場、各處工廠等,都給你弄得妥當。

待得袁崇煥把這些東西仔細一想,就猛然發現:不知不覺間,當兵,已經成了大明青年讀書做官之外的最佳選擇了之一了。

然後他就爲自己先前的愚笨而感到羞慚:這腦袋是得多蠢,纔會主動申請去廣東啊?那地方,除了粵北山區之外,整個珠江三角洲都是魚米之鄉,那裡的土地一年兩三熟,當地農民的收入普遍高於大明一般的農民。當地海貿發達,那裡的工廠多,商人也多,年輕人的營生自然也多:一句話,去廣東做兵役局長,其他工作暫且不說,但徵收新兵,估計不太容易——可選擇的行業太多了,當兵不是唯一的出路。

但是去了蒙古就不一樣了:這地方經濟落後啊,那些進了包頭重工基地的牧民們還好,雖說辛苦了一些,管束多了一些。但一年下來,一個精壯漢子怎麼也能掙到15塊以上的銀元。而那些普通的牧民呢?一年到頭辛苦下來,能夠七八塊銀元就不錯了!

所以,在蒙古做兵役局長很爽的:當地百姓會一窩蜂的想把自己家的精壯後生往着部隊送,這就讓兵役局的主要工作幹起來非常輕鬆。

當然,兵役總局還有協調軍地關係,安置退役士兵的問題。這兩項工作,在其他地方估計難辦:大明已經公開歧視軍人兩百多年了,這種頑固的觀念,不是《皇明憲章》一出來就能徹底扭轉的。但是在蒙古,那就完全不是事兒:草原上更講究力量。

所以,仔細一想:還是老鄉出了力啊,把自己派到蒙古來——這是一塊容易出成績的地方啊!

火車完全停了下來,袁崇煥也終止了自己的遐想,然後從臥鋪上爬了起來,開始舒展筋骨,整理自己的儀容:從北京到呼和浩特,火車開了整整一天,真要做硬座,那是受不了的。

一番折騰後,袁崇煥帶着兵役總局派給自己的二十來個手下走出了火車,卻猛然發現,站臺上,一衆穿着傳統蒙古服飾的貴人們,擁簇着幾個身着漢服的官員,已經站在那裡迎接他們了。

就在他心裡惶恐,覺得讓上官等待自己很不好的時候。卻聽到耳畔傳來了一陣讓人刺耳的哨聲。

“公安部蒙古廳的各位同僚,都過來集合了!”

隨着這一聲喊,前面一列車廂裡,依次走出了二十多個身着頭戴大檐帽,身着統一制式的藏青色警服的精幹漢子。爲首的一人,身材高大,肌肉勻稱,上嘴脣上有兩道青乎乎的鬍鬚印跡。觀其面相,頂天不過二十歲,和已經四十多歲的袁崇煥比起來,明顯充滿了青春的活力。

這支服色整齊劃一的隊伍,很快就列隊完畢。然後領頭的這個年輕人看也不看旁邊正在忙着整隊的兵役局同僚,自顧自的大踏步走了上去,對着那位被一圈蒙古王公擁簇着的漢人高官行禮並高聲叫道:“下官,大明公安部蒙古廳廳長,吳三桂,拜見中郎將!”

......嘶~,看着精幹的吳三桂搶先了自己一步,袁崇煥不知怎麼的,瞬間有一種氣運被奪走的倉皇之感。

“下,下官,袁崇煥,率兵役總局蒙古局全體同僚,拜見中郎將。”

沒得辦法,兵役局是文武參半,所以這制服啥的是不統一的,天然的在氣勢上比起人家公安廳的人就弱了半天。然後其主官袁崇煥的聲勢又比吳三桂弱了太多。以至於兵役局的官員們,這會兒都覺得臉上有些無光。

但很快,一道更弱的聲音響起:“下官,大明司法部蒙古廳廳長,閆鳴泰,拜見中郎將。”

“下官,勞動廳廳長、稅務廳、工商廳、教育廳......拜見中郎將。”

“哈哈哈,好,好啊,諸位大賢來了我們蒙古,我們蒙古三區數百萬百姓,將更能沐浴皇上天恩了。諸位,整隊之後,請跟本官身邊的各位臺吉一道,本官在城外的草場上爲大家準備了精彩的那達慕大會,大家可要好好領略我蒙古的風情啊!”

自1630年的5月起,隨着無數列火車從北京城開出,大明的近萬名京官,有近六千人,都被派赴了全國各地。他們的任務,就是先期把各省的各職能部門的框架搭建起來,然後初步理順工作關係,選定或者新建好辦公場地——之後,大家屏息靜氣,等待着天啓十三年(1631)開始的國家及地方公務員考試!

第二六二章 大阪的夏之陣(終)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六四五章 蘇伊士開通了第七章 皇帝真不好當第六十三章 奇葩後勤保障第一二六章 東林陷入頹勢(一)第一零四章 真是時不我待第三一一章 崇明沙攻防戰(三)第三七五章 三府交點爭奪第六一二章 盧象升的謀略第三七八章 中南總督人選第六五一章 美洲禮儀教導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機感第二五一章 鹽稅應該很多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九十四章 國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滿四千加更)第二一三章 法蘭西的應對第三三六章 日本的新策略(二)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鮮(二)第二四六章 倉儲收歸於一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七八五章 這是毒丸情報第五五四章 歐奧間的分歧第二三七章 選妃並不簡單(二)第二六四章 官員們的俸祿番外:二百五十年後第四九一章 衝鋒槍的歷史第七三九章 美洲戰後安排第三二三章 巨人開始覺醒(二)第三二六章 忠君愛國商人(一)第七七九章 雙方繼續加碼第六七七章 毛文龍的無奈第一零七章 現在開始起航(二)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三二九章 朱由棟結婚了第一七六章 宿命的薩爾滸(六)第三一九章 海軍事海軍了(三)第四五六章 效仿魏武故技第六六二章 進化論的誕生第七八五章 這是毒丸情報第五二五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五三零章 戰事陷入焦灼第五二零章 天璣星再求援第一九一章 行百者半九十(二)第九十七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七六七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爭國本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問錢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七六四章 此乃億萬一心第三三六章 日本的新策略(二)第四一一章 開陽再臨戰場第六一六章 阿散索爾夜戰第七九八章 歐洲的商人們第四五九章 當家真的不易(二)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四三八章 簡王並不簡單第七零三章 朱由棟的險招第五六五章 聖地亞哥海戰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九十六章 國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滿五千加更)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三九八章 準備仁川登陸第二六六章 後續成套方案第五七二章 皇子的新老師第六七九章 南北印的迥異第二五九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四一六章 平成廢宅跑了第一零三章 我們的海賊王(五)第二四二章 大阪的冬之陣(三)第四四一章 王在晉的決心(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1/2)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六二三章 奧朗則布背刺第二五一章 鹽稅應該很多第五零一章 軍備協調會議第六九零章 一枚漏網之魚第六九七章 明中宗桓皇帝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第六四一章 皇長子的婚事第四八五章 海外亦有漢民第五六零章 外事要講紀律第七三一章 貴在調動敵人第九十二章 國家根基已朽(四)第七九三章 亞丁灣的屠殺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第一六四章 山海關定方略(二)第九十一章 國家根基已朽(三)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第六六五章 不算晚的情報第七六七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煉內功第四五三章 奧斯曼的權臣第四二七章 三萬裡的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