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八章 進化論的萌芽

清晨,茂密的原始森林裡開始冒出陣陣青煙,這支蒂雅領導下的,名爲‘印第安獨立軍’的隊伍,開始按照二三十人一圈的規模,分頭進食早餐。

看着因爲燃燒富含水分的新鮮樹木,以至於籠罩在營地上空的滾滾濃煙,朱盛淼皺了皺眉頭:“我說,大明皇家軍事學院出來的高材生,雖說我是個商人,完全不懂打仗。但你們這麼搞,不是很容易暴露嘛。”

“是啊,但我有什麼辦法?我們印第安人沒有食品保鮮技術嘛。來,土豆烤好了,趁熱吃。”

“大清早的就吃燒烤……”

“那你還想怎樣,喝粥啊?我們美洲不種水稻的。”

“嘿嘿。”朱盛淼邪惡的笑了笑:“按照方山學校教授們的說法,土豆呢,澱粉含量足夠了,就是蛋白質少了點,長期以土豆爲主食,對智力不好。要我說,早上起來,男人喝粥是可以的。女人嘛,最佳的早餐就是兩個雞蛋,一根油條,最後再來一碗豆漿。如此,什麼蛋白質啊,能量啊,全都齊活了。”

“朱盛淼,你個**!你不要以爲我只學了幾年漢話,就聽不明白你話裡的意思。”

“我說什麼了嘛?你想到什麼了?哎呀,你這人思想怎麼如此齷齪!好了好了,別鬧,我有正事跟你講。”

“你說!”

“這次來,看到你的隊伍擴大了這麼多,高興之餘,也有些憂慮。最簡單的問題,人多了,吃飯的嘴也多了,部隊需要的食物儲備也相應增多。而且你我都知道,西班牙人遲早會從本土派來精銳部隊,到時候你在裝備上的優勢就沒有了。如此一來,以後的戰鬥會非常艱苦,這吃食什麼的,很多時候,是絕對不能再像今日這麼大張旗鼓的生火做飯了。”

“你說的很有道理,可是該怎麼辦呢?”蒂雅漂亮的大眼睛轉了轉:“要不,你這次回去,給我拉大明陸軍的軍用罐頭來吧?那個東西我在學院野外拉練的時候吃過,即開即食,邊行軍邊吃飯。省時間不說,而且重鹽重油,管餓。說真的,我早就想要那個東西了。”

“我大明還有這樣的東西?哎,果然不是武人,不清楚啊。好,此事我記下來,回去之後就抓緊辦理。”順手摟住對方的腰,朱盛淼道:“不過我這一去一回,怎麼也得大半年,緩不濟急啊,你得現在就考慮糧食儲備的問題。”

“我……”看着周邊的印第安人把眼光投放過來,蒂雅輕輕的拍開了朱盛淼的手:“我在軍事學院唸書的時候,所有選修課都拿去學習射擊、格鬥了,後勤保障課程沒怎麼去聽。”

“哎,所以啊…….罷了罷了,我再多待幾天,教你怎麼做土豆乾,燻肉。”

“真的?”

看着女人自發流露出來的驚喜,朱盛淼心神不由得一蕩:“真的。不過這麼一來,原有的計劃就要稍作調整了。且等我一下,我去和另外兩位做個商量。”

所謂另外兩位,那當然是因爲,朱盛淼的這支隊伍,並不是純粹的爲這支印第安獨立軍運送武器彈藥的。他們還有一個任務,便是載着鄭光遠和徐霞客兩位大旅行家來美洲進行實地考察。

說起來,自1620年受封散騎常侍,並得到徐霞客作爲搭檔後。鄭光遠已經在四處奔走了六年。六年來,他們的足跡走遍了東亞、東南亞各地,便是大明納入統治範圍不久的蒙古、新疆等地,也去轉了一圈。

這六年來,由於得到了朱由棟的大力支持,所以這兩人的資金、各種做實驗的設備儀器是不缺的。不惟如此,朱由棟還親自下令,由御馬監太監劉時敏親手辦理,爲其挑選了六十名精銳和三十名對博物學感興趣的方山學生做他們的護衛和助手。

但,隨着考察時間的延長,走的地方越多,見聞越來越廣。鄭光遠以前想修百科全書的念頭越來越惶恐:這個世界未知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或許有生之年能夠看到萬分之一都不可能,如何能修纂百科全書?

在信件與朱由棟交流後,朱由棟建議他們暫時不修百科全書,而是修《植物學》和《動物學》。並且他還給這兩人先劃定了門綱目科屬種的分類方法。

當然,即便是要修這兩本書,需要耗費的時間也是極長的:新發現一種植物,要了解他的屬性,起碼要花一到兩年的時間是吧?對此,朱由棟的建議是:你們作爲先行者,先把廣度做出來。深度這個東西,是你們的後人在你們的基礎上繼續努力的事情了。

於是,秉持這個理念的兩人,這六年來,帶着隊伍走了很多地方,發現了很多的新物種。而他們在東亞的初期工作做了一個階段後,正好碰到朱盛淼的船隊要三赴美洲,於是兩人就留下部分助手在方山新成立的生物實驗室繼續研究觀察,而他們則帶着三十餘名隊員,跟着朱盛淼來到了南美。

當朱盛淼來到兩人的帳篷外面的時候,卻聽見帳篷裡傳來了激烈的爭論。

“荒謬!真是荒謬!蘇華賢弟,愚兄這些年因爲你的原因,走遍大半個亞洲,一順平生之志,所以很是承你情的。但你現在這個觀點真的很荒謬!”

“振之兄,小弟只是提出一個猜測罷了,爲何你的反應如此激烈?”

“愚兄怎麼能不激烈啊?聽聽,你剛纔說什麼?不同種類的動物,很可能存在一定親緣關係,甚至有可能是從某一種動物演化而來?這,這是什麼奇談怪論?”

“小弟倒不覺得是奇談怪論。你看啊,我們來到這南美后,在這雨林裡,見到最多的就是各種蛙類。這些南美蛙類,雖然形態、大小各異,生活習性也有很大的差別。但是我們將其解剖後卻發現,他們的生理構造與我大明乃至東亞的蛙類大同小異。所以,我們可以確定,他們就是蛙類。

但,雖然他們是蛙類。可他們的四肢乃至軀幹部分又和我大明池塘裡的青蛙有一定區別。在小弟看來,這些特殊的構造,使其更能適應在雨林裡的生存。

那麼問題就來了,東亞與美洲,隔着廣袤的太平洋,怎麼就會有如此類似的蛙類呢?若說他們沒有共同的祖先,那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長得如此相似呢?而他們之間的差別,卻又全都符合其各種生存的環境,這就說明,生物適應環境,並且不斷演化是有可能的。”

“賢弟,那照你這麼說,生物是可以演化,那爲何我人類幾百上千年來都沒有什麼明顯的演化?”

“如何沒有?按小弟以前在方山唸書時所聞,先秦時期,我華夏男子的平均身高在一米五以下,而如今,我大明的男子,普遍都能到一米六上下,這不是在演化麼?再說了,這世界存在的時間不知道多長,生物演化的時間估計要以上萬年來計算。所以,幾百一千年的時間,對於生物演化來說,實在是太短了。”

看着仍然沒有信服意思的徐霞客,鄭光遠道:“振之兄,不如這樣,我們在這裡不光研究蛙類。正好這會兒我們在印第安人的營地裡,這人力是不缺的。讓他們給我們抓捕這裡獨有的動物,尤其是蛇類。然後我們對這些動物進行研究。小弟深信,這裡的動物裡肯定有很多和我大明的動物類似,但又有一定區別。而只要我們深入研究,肯定能夠發現,這些區別,都是因爲生存環境的不同,而特別演化出來適應當地環境的!”

“哈哈哈~”

“何人在外大笑?”

“兩位先生,是在下。”

先開帳篷的布幔,朱盛淼笑意盈盈的走了進去:“正要來通知兩位,我們這一行可能還要在此地多待上幾天。先前還怕兩位先生不高興,現在看來,嗯,正好。那個,鄭員外,人力沒有問題,我待會就去叫他們的首領給您安排。”

“呵呵,這點我們都很放心。因爲朱老闆可是真人傑,不光賺人家的錢,還賺身子。”

“咳,咳咳。”尷尬的笑笑,朱盛淼道:“徐先生說笑了,發乎情,未能止於禮而已。”

大明此時民間風氣其實很開放,所以對朱盛淼的行爲,徐霞客和鄭光遠都不介意。但,男人嘛,對這些事情都是很玩味的。聽完朱盛淼的解釋,兩人也不說話,只是眯起眼睛盯着他笑。

“咳咳。”被盯得很不自在的朱盛淼趕緊另起話題:“鄭員外,剛纔在帳篷外恰好聽到了您的高論,在下覺得很有意思。這個,可以做一個很大的課題了吧?您準備爲他起個什麼名字呢?”

“咦?朱老闆這個提議好啊。”很是認真的思考了半晌後,鄭光遠雙手狠狠一擊掌:“有了,就叫進化論吧!”

第二零九章 玉衡搖光結盟(一)第三四五章 東海上的決戰(二)第二八二章 東南兩路有警(一)第七六七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五六八章 我真的忍不了第六九九章 進入電力時代第三七七章 王與王的對話第一七九章 大金國沒有了(一)第一二一章 扶上馬送一程(三)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五四零章 奧斯曼的反擊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棟第四五八章 當家真的不易(一)第二七零章 萬曆四十四年第六四九章 政委們的威力第一七三章 宿命的薩爾滸(三)第七八三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三一七章 海軍事海軍了(一)第四四三章 孔府有了反應(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2/2)第三零五章 開臺王的策略第二四一章 大阪的冬之陣(二)第二七五章 孫慎行的選擇第三十五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第二九六章 擴軍勢在必行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軍官團第五七七章 農業未雨綢繆第三一七章 海軍事海軍了(一)第七六六章 這是不期而遇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三五六章 二十五萬口豬番外:二百五十年後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薩爾滸(一)第三十四章 原始資本積累(九)第二一零章 玉衡搖光結盟(二)第一三七章 島津欲寇琉球第八零四章 最後的王對王第一七九章 大金國沒有了(一)第五四零章 奧斯曼的反擊第六六零章 天才們的表字第四一零章 決戰地點敲定第三三八章 工業革命發端(一)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二七五章 孫慎行的選擇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點(二)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機已現(二)第二一五章 巴格達的帕夏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三二零章 朝鮮王的哀求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軍改第一六九章 忙碌的魏忠賢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五零七章 科舉制度將變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六九一章 燃燒的馬六甲第九十五章 國家根基已朽(七)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爭國本第三八七章 登陸地點選擇第三八八章 還是先朝後倭第五二六章 威尼斯的商人第三十一章 原始資本積累(六)第四九一章 衝鋒槍的歷史第六三七章 分割南亞大陸第三六七章 開陽御駕親征(二)第五五六章 歐洲將星璀璨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第六九九章 進入電力時代第七六八章 孟加拉灣海戰第一七零章 戰前最後準備第五九零章 大明機構改革第六二三章 奧朗則布背刺第七九七章 再次熟練甩鍋第一八零章 大金國沒有了(二)第五五一章 天家最是無情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二十七章 原始資本積累(二)第二六四章 官員們的俸祿第三二零章 朝鮮王的哀求第四七二章 晉商開始轉型第二二四章 土著不可小覷第六十二章 母子促膝夜談(收藏上千加更)第七二五章 減息後再減稅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煉內功第四十七章 打臉就要打痛(八)(加更)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諜影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盤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三五九章 臺灣島的開拓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勝第一二二章 扶上馬送一程(四)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三三零章 大明準備反擊(一)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一二八章 東林陷入頹勢(三)第二三三章 歷史未能重演(四)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鮮王第七二四章 神獸銀行出爐第九十三章 國家根基已朽(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