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五章 宗藩是提款機

“對於北方各省普遍受災糧食減產的問題,朕有三條意見。”

“臣等恭請皇上示下。”

“其一,加大糧食採買力度。不過據聞南方今年也有不少地方鬧了洪災,同時爲了避免在南方購買糧食過多,導致南方諸省糧價飛昇。所以,我們每年購糧的重點,應該是在南洋諸國。”

“臣正準備待會向皇上稟報此事,既然皇上提到了,那臣就先說南洋的事情。”

王紹徵再次起身道:“正如皇上所言,戶部也是計劃重點向南洋各國買糧。但,因爲福國、桂國乃至日本,全都出現糧食減產。所以以上諸國都在向南洋諸國買糧,以至於南洋諸國坐地起價。以南洋目前出口糧食最多的周、唐二國爲例,天啓五年,兩國糧食離岸價是一石四個銀角,六年,五個銀角。七年,也就是今年,已經上漲到了八個銀角。戶部預計,若是明年還是災年的話,我大明本土需要向外購入一千三百萬石糧食纔算安全。這要是糧價繼續上漲,戶部這邊的資金壓力就實在是太大了。”

“好膽!”說話的是熊廷弼:“本官在南洋坐鎮的時候,這些藩國怎麼敢如此?那陳時濟表字寬仁,真是人如其名,對這些藩國也太寬了!”

“皇上,大司寇,戶部就此事已經和中南總督做過交涉。陳制軍表示,這每石八個銀角的價錢,已經是中南總督府對南洋諸國一再壓制後的價位了。”

“咚~咚~”,手指敲打桌面的聲音又響起來了,而羣臣一聽這個聲音,就知道皇帝又習慣性的在思考。於是大家暫時不對着他說話,反而各自討論了起來。

看着鬧哄哄的會場,坐在朱由棟側後方負責記錄的方正化撇撇嘴,也沒有多管:皇上這時候是聽不見外面的聲音的,讓羣臣討論一下也好。

作爲穿越者,其實朱由棟和菲利普在治國上有很多的共同點。

比如,他們都知道,要在這個時代發展工業,尤其是重工業,首先需要的是原始啓動資金。

大明呢,得益於上千年來在經濟上都是出超的國家,民間沉澱的財富極爲驚人。所以朱由棟採取的是因勢利導,扶持大商人進入實業。之後,在輕工業得到發展,稅收上來後,國家投入重金,軍隊保證安全,配上得力官員,集中發展重工業。

至於西班牙,則是依靠美洲殖民地的金銀完成原始資本積累,以此作爲發展工業的啓動資金。

大量的工廠建起來之後,這生產出來的產品得想辦法賣出去啊。按照剩餘價值學說,由於有利潤的存在。所以,一個工廠所有工人的工資,絕對不可能買下這個工廠生產的產品,每個工廠都是如此,那麼生產過剩就是必然。

而要消除這個生產過剩,避免經濟危機。要麼就是剝削本國的農民。要麼就是開拓國外市場,用他國百姓的血汗錢來給自己進補。

在這裡,朱由棟和菲利普都是選擇的後一條路。

大明擊敗日泰聯盟,再次重振了以自己爲核心的朝貢體系後,整個大東亞都成了大明工業品的傾銷地。而西班牙由於缺乏中央集權的傳統,只能是以鬆散的歐盟來對歐洲各國吸血。

表面上看起來,這一點是大明佔優勢。但實際上,西班牙不光對歐盟內各國吸血,也對美洲吸血。同時爲了避免歐盟各國被吸得太慘引起聯盟崩潰,還幫助他們在非洲建立殖民地,讓自己的盟友在被自己吸的同時,也對非洲吸血進補。

所以,別看西班牙本土人口不足兩千萬,只有大明的七分之一。但西班牙政府的財政收入,卻和大明不相上下甚至略有超出。其根源就在於,西班牙吸血比大明狠多了。

但是大明對東亞、東南亞諸國吸血卻無法太狠:這些國家可沒有非洲那麼大片殖民地進補啊。

事實上,在陳時濟接手中南總督後不久,就給朱由棟提交了一份報告,這份報告引用了大量的數據,最後就證實了一點:周國、唐國的統治基礎並不穩定,造成這種不穩定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這兩國治下的泰族百姓,其生活質量比起當年在羅闍浮屠統治下,要差了很多。

之所以差了很多,其根源就在於:爲了加強對大東亞諸國的控制力,朱由棟只允許這些國家發展農業和礦業,不准他們發展工業。在大明生產力突飛猛進的情況下,無數的輕工業品進入周唐二國,使得大量的利潤都流向了大明。

所以,最近這些年,糧價上漲,陳時濟也是左右爲難:刻意遏制糧價,本來就不滿的東南亞諸國會更不滿。不遏制吧,他作爲大明的官員,又覺得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

對陳時濟的報告,朱由棟深以爲然。

當然,他很清楚自己是哪族人,該爲哪族謀福利。所以,大東亞大明之外國家的人民過得水深火熱不會讓他有什麼良心不安。

再說了,雖說這廝穿越前一再標榜自己最討厭種*族主義者,但他不喜歡黑叔叔,也不喜歡東南亞的土著。在他看來,未來和西班牙或者奧斯曼進行全球戰爭,他需要更多的兵源的時候,他寧願重用蒙古人、女真人乃至日本人甚至朝鮮人,都不會在東南亞諸國進行徵兵。

那個地方還是老老實實給自己種糧食、種橡膠和挖礦吧。

不過呢,若是現在就對東南亞諸國進行敲骨吸髓的壓榨,等到後面他和西班牙或者奧斯曼進行全球戰爭的時候,已經筋疲力盡的東南亞諸國能夠拿出多少力量來支持他?又或者說,壓榨狠了,是不是會造反?

所以,還是要適度的讓利給這些傢伙。在幫助周、唐等國穩定統治的同時,也讓這些土著日子稍微好過一點。如此,他們多少有些家底,未來進行深度壓榨才能榨出油來嘛。

“衆卿。”皇帝一開口,會場馬上就安定了下來。

“糧食,必須從南洋諸國大量進口,這價格呢,朕定個價。五年內,每石糧食離岸價不得超過八個銀角。第六年開始,新的五年內,不得超過一塊銀元。哪個親王做不到,朕就讓他回大明,去鳳陽守陵。哪個藩國做不到,朕就讓這個國家換個王室。”

“皇上所言,正是我大明身爲宗主的煌煌氣度,臣等遵旨。”

“好,那朕說第二條。這糧食買來了,賑災,不能夠直接發糧食。還是老規矩,以工代賑。我大明不養懶人,這老天爺不給臉,讓土地絕收不是災民的錯。但朝廷給你工作機會你不要,非要躺在牀上吃白食,哼,也沒有這樣的事。”

“皇上。”工部尚書徐光啓起身:“現如今,我大明的京津、京張、京洛、大(同)太(原)鐵路已經全部完工。目前還在開工的,只有洛(陽)西(安)、洛濟(南)鐵路......而且這兩條鐵路上,都是當年軍戶轉民戶的過程中轉職的部分軍戶......總之,臣的意思是,工地上能夠提供的崗位數極爲有限。”

“哈哈哈,徐先生,朕可不是讓現在這兩條鐵路來解決所有的災民。這樣吧,正好朝廷這些年有不少盈餘,全部拿出來,全國大建鐵路。工部拿個計劃出來,至少新建十條鐵路。這裡面,陝西到甘肅,甘肅到新疆的鐵路,是重中之重。此外,全國各地的水利工程,諸如北方的溝渠,南方的防洪堤壩,全部疏通或者加固一遍!”

如此要求,作爲工部尚書,徐光啓自然是忙不迭的答應下來,表示工部官員一定拼死拼活的儘快拿出方案。至於戶部嘛,王紹徵可沒有以前的許弘綱有脾氣,他在凳子上看着徐光啓的神采飛揚,憋了半天氣,但站起來後,張了張嘴,卻是吐出了“戶部一定盡力配合工部”的字眼。

誒,這個戶部尚書不錯,朕就喜歡這樣軟軟的臣子。

心情大好的朱由棟揮手讓王紹徵坐下,又把手指點到了張世澤身上:“第三件事,六大報爲首,朝廷各部門、各級官衙,都要全力向百姓進行宣講,告訴他們,小冰河天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大概還會持續多少年。要告訴他們,這些年糧食減產,天災頻繁,純屬自然現象。哼,天人感應,人家東林黨人去了日本後都不講這一套了,就那麼些腐儒還在抱着這玩意不放!張世澤,你在報紙上,除了正面引導、宣講,告訴百姓這個道理之外。還要立專欄駁斥那些無稽之談!”

“是,臣領旨。”

第七零九章 所謂李代桃僵第一八四章 阿拉維杜新王(一)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五七六章 有競爭是好事第二四三章 大阪的冬之陣(四)第三二三章 巨人開始覺醒(二)第四二五章 皇帝還是萬歲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七一三章 周遇吉的奇襲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七八九章 敵人這是要跑第十一章 孤的元從班底(三)第四十七章 打臉就要打痛(八)(加更)第三十八章 東瀛島的變化(二)第七章 皇帝真不好當第三零二章 暹羅氣勢洶洶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匯聚第一八七章 吹皺一池春水(二)第二七一章 萬曆四十四年(二)第一四二章 厲害的二當家第七二六章 奧斯曼的戰艦第七八四章 昆陽赤霄計劃第七七六章 所謂虛虛實實第三八八章 還是先朝後倭第四三七章 追擊其實不難第七七七章 菲利普的應對第七五六章 前所未有之戰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一零零章 我們的海賊王(二)第一五六章 李成樑的致仕第七十八章 劉大刀的奮迅(二)(收藏滿三千加更)第六二零章 這是赤色黎明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爭國本第二八一章 無壓制之義直第五七一章 除惡必須務盡第三三九章 工業革命發端(二)第二一五章 巴格達的帕夏第四六五章 大明嚴厲禁毒第七二六章 奧斯曼的戰艦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三一一章 崇明沙攻防戰(三)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七一六章 某已等候多時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五零二章 軍備協調會議(二)第十七章 狗屎般的財政(二)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六五一章 美洲禮儀教導第七六九章 士氣和命中率第三四九章 東海上的決戰(六)第一零四章 真是時不我待第四七四章 天啓礦業改革第一七三章 宿命的薩爾滸(三)第一七九章 大金國沒有了(一)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一二一章 扶上馬送一程(三)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八零一章 亞速爾的海戰第三二七章 忠君愛國商人(二)第九十四章 國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滿四千加更)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腦補第五十七章 慈慶宮的墮落第三四五章 東海上的決戰(二)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一七二章 宿命的薩爾滸(二)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六九六章 海軍的新武器第二七八章 太孫賑災方案(一)第四一一章 開陽再臨戰場第七六四章 此乃億萬一心第五六零章 外事要講紀律第四九六章 鐵甲艦的戰鬥第七九六章 槍口頂在腦門第一二四章 殿下的新玩具(二)第七零三章 朱由棟的險招第六十九章 東北號角連營(四)第五六五章 聖地亞哥海戰第六二四章 藩屬國的差異第六三九章 事了準備回家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六九四章 宗室也有血性第六一零章 比哈爾邦出兵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五零五章 冥冥自有天定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戰士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四九一章 衝鋒槍的歷史第七七八章 大明皇帝板載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