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團抵奧

旌旗招展,鑼鼓喧天。1621年的7月1日,盛夏中的伊斯坦布爾街頭,人潮洶涌,接踵摩肩。街道兩旁的樓房中,更是有人沿途不斷的拋灑鮮花花瓣。如此盛景,自然是大明帝國的高等級使團,於這一天抵達了奧斯曼帝國的首都。

說是高等級使團,那可真的一點不假:特命全權大使陳子壯,常駐奧斯曼武官劉興祚,特命副使崔應元,以及本次使團的特別官員,內閣三輔袁可立、工部尚書徐光啓。

當前大明的科研,趙士禎、孫元化師徒的研究方向是槍械、大炮、火藥。畢懋康是負責軍工整合:現在大明的軍械越來越複雜,如何把科技帶來的新材料整合到一起,也是一項非常複雜吃力的工作。宋應星目前的主研方向是農業和機械,吳又可等人則是研發醫藥。李之藻主研基礎物理、化學。而楊廷筠則是偏向西方人文歷史和哲學——這是社會科學方面了。

在這麼多人中,只有徐光啓是統籌全局的。所以,這次請教易普拉欣科技方面的事情,當然得他來——只有他才最清楚,目前大明的科技樹瓶頸在哪裡。

至於袁可立,那當然是朱由棟特意安排的:目前的奧斯曼和大明只是暫時的盟友,易普拉欣不可能毫無保留的展現所有的東西給明國的使團看。而袁先生的洞察力是極強的。所謂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其他人看到一就只是一,而袁先生看到一,可以推出二,甚至是三!

這支使團,除了官員,還有醫生、文書、護衛等,一共是三百餘人。他們於三月組建,從天津港出發,沿途走走停停,甚至在薩菲波斯拜會了阿巴斯一世,終於於六月初在科威特港登上了奧斯曼的領土。

易普拉欣接到消息後,立刻派出一支高達三千人的精銳騎兵全程進行護送,在使節團抵達伊斯坦布爾後,又舉行了盛大的入城式進行歡迎。

這當然是極高的禮遇,但一方面,在神羅帝國被徹底埋葬後,此刻世界上有數的大國也就大明、莫臥兒、薩菲波斯、奧斯曼和西班牙,一隻手都能數的過來。給大明這樣強大國家的使節團予以崇高禮遇並不爲過。另一方面,易普拉欣也要藉着使節團向全國展示:看看,看看,以前中國人可沒有派出如此龐大的使團來訪我國啊。我一當大維齊後,中國人的使團就來了,這說明了什麼?

“子先(徐光啓)啊,一路行來,覺得如何啊。”

“嗯,看得出來,此國還是比較強大的。呃,袁閣老啊,說句大不敬的話,單看軍容,不比萬曆朝以前的大明差。”

“哈哈哈,子先客氣了。應該是單看軍容,不比我大明九邊精銳差。至於我大明的其他衛所兵......”袁可立搖搖頭:“不說也罷。”

“那是,不過說到這裡。”徐光啓也莞爾一笑:“閣老好運氣,今年皇上要開始動手清查軍黃冊,你分管兵部和戶部,本來是跑不掉的。誰知道居然跟着下官一起出國了......”

“哈哈,這個事情,大司馬當然是責無旁貸了。”樂呵呵的開了一句王象乾的玩笑後,袁可立又轉過身來看向陳子壯:“集生,如何啊。接下來,你可要至少在這裡待三年哦,嗯,這裡的女人高鼻深目,看起來也是別有特色,好像你還沒有媳婦吧?任期結束了帶一個回來?”

“閣老說笑了,下官雖未娶妻,但在老家已經定下婚約。至於說一路行來的觀感嘛,異域風情之下,此國隱約有危機啊。”

“哈,集生這話不是廢話嘛。權臣上位,時刻都在危機之中。也就是我們大明需要這個國家幫我們拖一拖西班牙,否則憑什麼去資助這樣的亂臣賊子。”

“閣老見教的是,呃,下官還覺得,沿途所見,此國雖有各種問題。但是百姓皆有信仰,市井井然有序,來往商販在討價還價時雖然聲嘶力竭,但平時卻也溫和有禮。雖說護衛我們的軍隊絕對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但是行進之間,進退有據,令行禁止,確實也很難得。總之,這確實是能和我大明敵體的當世大國!”

“集生說的極是!”徐光啓也捻鬚道:“本來出發前,皇上三令五申,讓我們一定要尊重該國的傳統和特色文化。還說當今世上五大國,以星月教爲國教的就佔了三個。讓我們萬萬不能小覷了此教、此國。當然哪。”說到這裡徐光啓話鋒一轉:“我大明纔是天下第一,我們不妄自尊大,但也絕不妄自菲薄。”

“請大司空放心,下官等在此地,定不會墜了我大明的聲威。”

“好,嗯,看起來,對方的貴人出來迎接我們了。”

......

親自站在拓普卡夏宮的大門迎接大明使團,並陪着使團人員見過了蘇丹,走完了各套官方流程後,第二天,易普拉欣就和大明使團的五位官員展開了細節性的會談。

“各位朋友,我要的東西很簡單,第一,是錢和糧食。第二,如果可以,希望大明能夠給我提供成品的生鐵或者鋼材。第三,我不知道你們是否邁過了黑火藥的階段進入了無煙火藥時代。如果沒有,我向你們免費......啊?已經有了無煙火藥了嗎?那可太好了。那第三,就是希望大明能夠爲我們提供無煙火藥或者成品的子彈。”

“大維齊,我們有兩個疑問。第一,我們大明提供這麼多東西給你們,你們拿什麼回報給我們?第二,子彈什麼的,雙方的口徑是否一致呢?”

“哈哈哈,這是我太心急了。嗯,敝國的步槍子彈,口徑是7.62*63毫米。輕機槍的口徑也是7.62。而重機槍子彈是12.7毫米。咦......”

剛剛報出一組數據,易普拉欣就看到對面的徐光啓、劉興祚兩人露出了一副震驚的表情。他腦子裡閃電般的過了一個念頭:“怎麼,貴國的子彈口徑也是和敝國一樣的嗎?”

“呃,今日方知‘英雄所見略同’的真意啊。”當然,這話只能是在心裡說說,嘴上是絕對不能說出來的:這位易普拉欣是權臣,是目無君父的亂臣賊子,怎麼能是英雄呢?當今寰球,英雄只有一個,那便是我大明的天啓皇帝陛下。

“好吧,大維齊,敝國的步槍子彈和機槍子彈,口徑都與貴國一致。只是那個輕機槍是什麼東西?”

“所謂的輕機槍,當然是具有機槍連續發射子彈的能力,但又自身較輕,可以迅速的隨着士兵前進、突擊的槍械。這種槍械對槍管的材料有更高的要求,畢竟,既要輕,還要能承受連續連續發射子彈帶來的動能衝擊和高溫。”

大明使節團互相交換一下眼神後,袁可立開口道:“如果可以,我們希望能見到實物,並且親自操練一番。”

“可以,怎麼不可以呢。那麼,這就算是敝國回報給貴國的第一項東西了吧。”

再次眼神交流後,袁可立輕輕的點了點頭:“如果實際操作後我們滿意,我們願意將此作爲貴國的支援,折算到敝國對貴國的支援物資中底價。”

“那好,我們繼續......”

但是,在接下來的會談中,易普拉欣就有些高興不起來了。

本來呢,他覺得自己是材料學專家,到時候隨便拿點材料學方面的東西,就能從大明哄來無數的物資。但是深入會談才發現,大明此時的科技樹爬得一點都不慢:無煙火藥,有了。炮鋼、船用鋼乃至不鏽鋼,都有了。蒸汽機有了,還發展到了蒸汽輪機階段,甚至連鐵甲艦都有了。

中國的那位穿越者原先的專業不是醫藥方面的嗎?怎麼在科技方面這麼厲害?TMD你們什麼都有了,我怎麼空手套白狼呢?

當然,易普拉欣是可以交出更高級的鋼材配方:但那毫無意義,高級鋼材的冶煉,不是一個配方就行的。還需要整個科技的全面提升。而這些東西大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根本就用不上:中國的穿越者能夠戰勝東亞的另外兩位穿越者,肯定不是笨蛋。與其把這些漂浮在空中的東西拿出去,最後騙沒有騙到,反而讓中國的那位穿越者對自己產生不信任,不如老老實實的拿出一點實用的東西——奧斯曼和他自己,此刻都危如累卵,中國的支援在此刻至關重要,容不得出錯!

想清楚了這些,易普拉欣深吸了一口氣:“既然這樣,那我再向貴國提供賽璐珞的製作工藝吧。”

第一六八章 所謂的七大恨第五三零章 戰事陷入焦灼第三九三章 無敵朝陽羣衆第二四六章 倉儲收歸於一第五十三章 一起爬科技樹(二)第七二八章 共贏纔是王道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三三八章 工業革命發端(一)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六二八章 明軍轉入防守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爭國本第四十三章 打臉就要打痛(四)第六七九章 南北印的迥異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級密探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六四九章 政委們的威力第二二三章 劃時代的差距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六五六章 鄭芝龍的奮戰第九十五章 國家根基已朽(七)第十三章 穿越的老套路(一)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團抵奧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薩爾滸(一)第三三二章 大明準備反擊(三)第一零零章 我們的海賊王(二)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一五八章 這絕不是挑釁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第七一五章 後勤陷入窘境第二六三章 抖起來的戶部第六二一章 曹變蛟的初陣第三八三章 新的情報佈局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薩爾滸(四)第三四六章 東海上的決戰(三)第一七八章 宿命的薩爾滸(八)第四九三章 執政越來越難第七一四章 只是雙眼流汗第二三三章 歷史未能重演(四)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第二五七章 大阪的夏之陣(三)第三三九章 工業革命發端(二)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七二一章 板鴨造艦計劃第五六五章 聖地亞哥海戰第二九四章 許顯純論方略第一五七章 竹千代的助攻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三四四章 東海上的決戰(一)第七九五章 天璣再次橫跳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薩爾滸(一)第二二三章 劃時代的差距第二二二章 拿騷的莫里斯(二)第五六六章 美洲的新局面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四五五章 許顯純在仰光第五九一章 兵役局的肥差第二四六章 倉儲收歸於一第二章 爺爺你辛苦了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四三七章 追擊其實不難第四五六章 效仿魏武故技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七零九章 所謂李代桃僵第三四五章 東海上的決戰(二)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第五四七章 改革不是兒戲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簡出世第四零四章 六日光復朝鮮第五三一章 大明陸軍參戰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匯聚第九十八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三八八章 還是先朝後倭第六十九章 東北號角連營(四)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盤第四八零章 菲利普的暢想第六零六章 飛白劍指恆河第三零一章 向東還是向南第四五二章 帝國滅聯盟立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二五八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六五九章 要有戰略眼光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二一四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七五五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八十七章 大明直轄木邦(二)第七六九章 士氣和命中率第四二二章 啓動經濟改革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二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一)第一二八章 東林陷入頹勢(三)第五九六章 紙幣爲時過早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七五二章 最大勝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