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八章 新時代的改變

王承恩現在是大內內官監掌印太監,按照職級來說,處於司禮監曹化淳、東廠魏忠賢和御馬監劉時敏之後,居於大明數萬宦官的第四位。但是,他到底是從朱由棟四歲起就跟在身邊,貼身服侍了朱由棟十多年。有這樣的資歷,使得便是曹化淳、魏忠賢這樣的大佬,面對他的時候也極爲客氣——他在大內掌握的可是人事權和監察權!

這樣位高權重的人,爲何還會定期的接見一個偏遠宗室?還不是因爲朱由棟把朱蘊鏗、朱盛淼父子當做了宗室新政的標杆。這樣的標杆,能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要看個人的造化,但卻是絕對不能倒掉的。

所以,在最近一次接見中,王承恩有意無意的漏了點風聲:有這麼一個發大財的機會哦,看你能不能抓住哪。

在朱由棟的計劃裡,宗室新政推行後,他需要自食其力的宗室當中,有至少一箇中了進士並擔任實權官僚的代表,有至少一個大富豪商。如此,才能通過六大報把宗室新政帶來的進步影響有效擴大——酒樓老闆的分量還是輕了點。

如此一來,朱蘊鏗、朱盛淼父子就是最好的後備人選了。在朱由棟看來,只要這父子倆足夠努力,他願意給予一定的方便。

魯迅曾曰:若處風口,恰逢時潮,重若豕豚,亦可飛昇。

朱盛淼敏銳的從王承恩的話語中抓到了重點,然後飛快的下定了決心。

父親已經老了,成天想的就是怎麼維持好酒樓,然後適當的買點地,小富即安就好。但是在朱盛淼看來,時代的浪潮已經卷起,若不抓住這個機會乘勢而上,以後他們這一支,說不得,永遠都沒有機會實現真正的富貴了。

“李叔,現在咱們店裡還有多少活錢?”

“少東家,待我看看啊。哦,現在店裡有三千七百多元的現錢。銀行裡,店面的戶頭上還有三萬兩千元。”

“嗯。”沉吟了一會後,朱盛淼道:“煩請李叔下午去銀行開一張三萬兩的會票,我要用。”

“啊?少東家,這......”在帳房先生眼裡,這位少東家是非常可靠的:身爲秀才,而且據聞今年極可能中舉的讀書人,現在每天仍然早起和店裡的師傅們準備早茶茶點,對自己大哥的兒子也視若親出,對自己的父母也極爲孝順。同時,除了文人之間的唱和之外,也沒有什麼不良嗜好。照理,這樣的人是極爲可靠的。但是,一下子支出這麼多銀子?

“李叔,是這麼回事......此事,父親也已經同意了。若您慎重,可以去問父親。”

“啊?原來是要報效朝廷啊。應該,應該。少東家,就不必去勞煩東家了。小老兒待會中午這一波客人散了後,入賬完畢就去銀行取款。不過,您得在賬冊上簽字。”

“這是當然!”

‘南粵正宗’這家店鋪,按照朱蘊鏗定下的規矩,每日店面的流水,除了扣掉房租、工資、食材等各種成本之外,純利潤的八成是要存入銀行的——多少吃點利息嘛。剩下的兩成,則是朱蘊鏗一家六口人的零花錢。

在下午拿到三萬元的店裡公款後,朱盛淼又把自己平日裡節省下來的三千多元拿了出來,然後就攜帶着這筆鉅款南下了:現在大明皇家銀行已經鋪到了所有府城和大部分縣城。如經濟較發達的東部各省份,更是實現了縣域100%全覆蓋。所以,再多的錢,除了留出少量現金外,都是幾張會票揣在懷裡就可以輕鬆上路了。

與朱盛淼幾乎同時南下的,還是數十騎護送聖旨南下的錦衣衛和京營精銳。至於聖旨的內容,當然是皇帝要求運河兩岸地方政府,做好動員運河河工整體遷徙的準備了。

在被李嘉反覆騷擾,以及孫傳庭、洪承疇等官員通過各種關係遞過來的話語,朱由棟終於清楚的認識到:臺灣府以及海外五州,對於本土民衆的渴望是多麼的強烈。而且他深信,一旦這個消息放開,福、桂、唐、週四國肯定也會要求大量引進漢人。

所以,先拿下東南亞,再來進行工業革命和社會改革是正確:如此,矛盾纔有轉移的地方嘛。至於說大量漢民轉到南洋,佔了當地土著的資源和生存空間?與朕何干?

最後,在要求李嘉等人交上一份詳盡的安置計劃後。朱由棟馬上召集國家重臣,對先前制定的移民遷徙計劃進行了修改:臺灣府,首期遷入十萬。海外五州,五萬。當然,這個是上限,下限還是總共十八萬。如果哪個地方自己掙不到上限,那隻能是被動接受下限的三萬人。

從皇帝這裡接到準信的李嘉等人,在歡呼雀躍的同時,除了洪承疇要返回仰光處理毒品輸入外,其他官員都是讓隨從帶着自己的親筆信趕緊返回,要求地方留守官員做好安置準備外。之後紛紛申請延長了自己在本土滯留的時間:現在臺灣府經過四年開發,其他五州經過三年開發。各地的庶政都已經走上了正軌,在人力資源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主官能做的事情真的不多了。既然如此,還不如留在本土招攬百姓呢。

原本出身就是山西軍戶的孫傳庭直接返回了代州,開始在當地進行巡迴演講。雖說他每天都要開至少兩場演講,但是內容,基本都是一樣的。

“各位鄉親,本官小時候也是吃這裡的麥子,喝這裡的水長大的,怎麼會不覺得這地方不好,不美呢?但是,本官現在任職的臺灣府,更好,更美啊。那地方全境沿海,一網子下去,全TM是手臂那麼粗的大魚!加之氣候溫暖,終年無冬,所以各種水果,各位都沒見過、沒聽過的,比柰好吃一百倍的各種水果,可以敞開了吃!

大家都是鄉親嘛,本官怎麼都不會虧待了你們,本官的祖墳還在這裡呢。本官在這裡拍着胸脯跟大家承諾,只要你們去臺灣,一路上的路費,我們臺灣府包了!下了船之後,就分給你們土地和房屋。土地標準是每戶五十畝!各位,那裡的土地,大都是上好的水田,一年至少兩熟,相當一部分可以三熟!其每季的畝產,只要你精心照料,怎麼都不會低於三石!可不比現在咱們這裡一年小心伺候莊稼,秋收也不過一兩石要強得多?只要你們在那裡定居、耕作三年,那五十畝土地,就全都是你的,從此之後,你們只管繳納朝廷賦稅就行,再也不用交租子哪!至於房屋,三年後,房子也歸你!你要是嫌棄房子不合你心意,三年哪,手裡有點餘錢了吧?拆了重新修啊!

若是大家去了那裡,不想種地。我們的臺北港,每天來往的船隻也多得很,各種工廠也在開建。只要你肯賣力氣,去做工,一樣能每個月掙到兩三塊銀元。不比種地的差!

各位鄉親,你們說那地方好不好啊?要我說,除了冬天看不到雪以外,哪裡都好!這麼好的地方,你還不趕緊去?要知道,臺灣府也就跟我們大同府差不多大。這好的水田雖然比大同府多,但也是有限了。所以,你要是去晚了,可就拿不到好地哪!

啥?你說你不去?你不去留在這裡幹嘛?咱們代州最近幾年,哪年的降雨是夠了的?哪年不欠收?蒙古人這次是徹底被打垮了,以後朝廷往這裡投的錢會急劇減少。到時候連賑濟糧和餉銀都沒有了,你拿啥補貼?真的要帶着你兒子女兒去挖煤礦麼......”

孫傳庭在九邊,李嘉去了兩淮,便是不得已緊急南返的洪承疇,也捨棄了方便舒適的海路,選擇了爬山涉水的陸路:從陸路回仰光,必經川、滇二省。洪承疇一樣是走一路,宣傳一路。

時代真正的開始改變了,不管是普通的商人抓住商機投入全付身家,還是官員們一改往日高高在上的態度,直接撲入基層。時代的風,真的刮起來了。

第六六五章 不算晚的情報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薩爾滸(五)第二四七章 準備整頓鹽政第二一四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國鬆丸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報完勝(二)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們第二四八章 內官亦需縮編第二二七章 土著中的垃圾(三)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六九五章 進擊的商丘號第六七零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三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一)第四五七章 廉貞初顯威力第一四八章 明日和平條約第六十四章 西南戰鼓擂動(一)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機感第六九七章 明中宗桓皇帝第三零八章 萬曆四十五年(二)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選擇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五四二章 世事難有如意第二五二章 山西的掌控者第二一四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七零零章 戰爭沒有停止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發展(二)第五章 大明其實很窮第四九八章 風帆最後華章第六一零章 比哈爾邦出兵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六十章 手心背都是肉第五三零章 戰事陷入焦灼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鮮(二)第七三三章 其實我在三層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棟半年總結暨2020年寫作計劃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擊第一四四章 橫海衛的薪酬第一五零章 佈局畢欲發動第七零九章 所謂李代桃僵第三三三章 戰艦要下餃子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點(二)第四十五章 打臉就要打痛(六)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四一一章 開陽再臨戰場第六九七章 明中宗桓皇帝第六零一章 極低概率事件第一三六章 穿越者的互撕(二)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煉內功第二三八章 選妃並不簡單(三)第五四五章 宗藩是提款機第三七三章 氪金纔是王道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六七一章 聯軍登陸果阿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九十六章 國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滿五千加更)第五十四章 一起爬科技樹(三)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二八零章 破軍星的天賦第一四二章 厲害的二當家第四五三章 奧斯曼的權臣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戰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級烏龍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二零九章 玉衡搖光結盟(一)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簡出世第七一五章 後勤陷入窘境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二五九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二零七章 唯有堅持不懈第一一八章 東林也要辦報(七)第十七章 狗屎般的財政(二)第三五六章 二十五萬口豬第七八六章 總算是明白了第七八零章 此乃示弱以敵第一零七章 現在開始起航(二)第三一七章 海軍事海軍了(一)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戰(五)第七三二章 又見聲東擊西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二一九章 首戰是在色當(二)第二八零章 破軍星的天賦第七一三章 周遇吉的奇襲第六六九章 紅海出現敵人第三八七章 登陸地點選擇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戰第六十四章 西南戰鼓擂動(一)第六零五章 天啓萬狗天徵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漁網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三三零章 大明準備反擊(一)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線的第一九三章 天下重新透明(二)第七二九章 這是一個憨憨第三八一章 爲何是分封制(二)第七零九章 所謂李代桃僵第五十八章 有礦就要守住第四四零章 理學搖搖欲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