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九章 權利義務對等

“臣拜見皇上,皇上,這是六大報關於簡王殿下親自安排北歸民入戶的集體社論,請皇上審定。”

“嗯。”點點頭,接過張世澤交過來的文稿,朱由棟認真的看了起來。

整篇稿件,本來就是朱由棟授意:這篇稿子裡,除了如實的報道北歸民的慘狀,以及簡王的舉動以外。要突出的核心是:皇室受萬民供養,就必須揹負起保護萬民的責任。由此引申出去,官員們享受民脂民膏,那就也要爲百姓們的福祉所奔走——文官治理一方,務求百姓生活幸福。武將護衛一方,保證百姓安樂。

身爲穿越者,朱由棟當然知道這樣的文章發出去會起什麼效果:百姓的感激只是一時,更多的是,皇室由此成了這個國家最大的責任者,皇帝身上的擔子會越來越重。

從人性角度而言,誰不想自己權利大大的,義務少少的?誰TM閒得沒事幹了自己去強調自己的義務?但是朱由棟知道,在這個國家即將由中古帝國逐漸進入近代民族國家轉型的關鍵時期,他必須要捨棄很多東西,否則整個國家隨着經濟的發展,而政治和思想文化沒有跟上的話,一定會亂套。

還是那句話,歷史本位面,爲什麼歐洲會在十六七世紀追上並且反超亞洲各國?表面上看起來,是因爲科技的進步引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但是人家在此之前,已經通過文藝復興、大航海時代、宗教改革在思想、文化乃至政治上,做好了迎接工業革命到來的準備。即便如此,隨着工業革命的發展,英國、法國等代表性國家,一樣爲了政體適應經濟而搞得血流成河。在思想上,還得再來一次啓蒙運動進行補課。

而現在的大明呢?雖說底子雄厚,體量大。穿越者稍稍撥亂反正後就擊敗了暹羅和日本的兩位穿越者。但是,在這種長期的競賽中,大明要想獲勝,必須要進行產業革命。而產業革命一旦興起,大明如今的政體就必須改變——老朱當年定下的政體,隨着兩百多年的發展,已經改了很多。就這樣,還是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在歷史本位面上自己把自己給殺死了。現如今,蒸汽機已經開始投入實際運用,社會將迎來劇變。國家政體不改怎麼行?等着國內的百姓來革命麼?

所以,必須改。

但是要改政體,首先得在思想上進行改變。如果不把中國的讀書人現在普遍存在的: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庶民不過是下雨天被靴子帶到褲腿上的泥漿這種觀念徹底扭轉。不用奧斯曼或者西班牙來打,大明的百姓首先就把朱家天子的命給革咯!

而要改變思想,又該如何做呢?

在歷史本位面上,西方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以及啓蒙運動。其核心的東西,就是人文主義——以人文本,把人性從神性的附屬地位中獨立出來。重視現實,講求通過自我奮鬥實現現世價值。而不是把幸福寄託於虛無縹緲的神靈和來世。

這一點,對於中國人來說,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以上三項思想解放運動給西方帶來的第二項成果,就是自由、平等。並在此基礎上,有了第三項成果,契約精神。

有了這三項後,再往上走,就是法治,就是西式民主哪。

對於朱由棟來說,得益於中國人本質上都不信教,重今生高於來世。所以,西方人花了一兩百年才把人性從神性中獨立出來的艱苦過程,他一下子就可以跳過去了。

接下來,他需要做的,是在這個國家引入契約精神和平等觀念,在此基礎上,儘可能的施行法治:到這裡就行了,中國人根本不適合西式民主,這一點朱由棟腦子還是清醒的。

而要樹立契約精神,那首先要做的便是宣傳權利和義務的對等:你享受了多少權利,就得盡多大的義務。

這當然是在給自己加套子,但還是那句話,不加套子不行。

因爲,人是生物,但凡生物,趨利避害就是其本性。總不能皇帝無限權利,一點義務都沒有。你還指望官員們個個恪盡職守,竭誠奉公吧?

君不見,當年老朱威權最盛,但也是當時大明全國最辛苦的人。朱老四生猛至極,但是靖難、五伐蒙古,那是要親自帶頭衝鋒的。大明的皇帝其實早就踐行了這一點:要享受權利,就得先盡義務。真要像朱厚熜那樣,牢牢把持權利不放,但卻一天到晚想着修仙,把國庫掏空了不要臉的向黃冊庫伸手——那自然就把國家給開到了亡國之路上。皇帝只肯享受權利,不盡義務。下面的官員們自然有樣學樣:嚴嵩不必說了,便是徐階,不也是個大貪官麼?

所以,如何在思想文化上做好迎接工業時代到來的準備。朱由?這個事就是一個契機:皇族的義務在哪裡?如何體現?一言以概之,受萬民供奉着,保護萬民爾。

這便是權利與義務要對等的直觀體現,也是契約精神的基礎。

而只有皇族帶頭講規矩,帶頭明確自身的義務。你才能指望下面的官員講義務。如此,整個民間的契約精神才能得到培育。由此才能施行法治,由此,才能對政府機構進行絕對性的變革——進而適應時代的變化和發展。

“世澤,這篇文章寫的不錯,朕稍微改了幾處,便照此發吧。”

“是,臣遵旨。”

“嗯,除了這篇文章,還要把子貢贖人和子路受牛的故事再次提溜出來,要掀起全國範圍內的大討論。”

“是,臣已就此儲備了多篇文章,可以保證六大報持續一個月的討論。”

“在這場討論中,務必要明確兩個道理。其一,權利與義務要對等。其二,不能人爲拔高對道德要求。朕一直都覺得,我華夏的儒學最大的問題,就在於自孔聖之後,對人的道德標準越來越高,高到絕大多數人根本達不到的高度。這是有違人之本性的。”

說到這裡,朱由棟不由想起,這兩類人,難道後者在道德上就比前者要差嗎?這也未必嘛。但很明顯,出於各種考慮(比如自己身體本身就不好,上有老下有小),做到堅守自己崗位的是多數。但朱由棟認爲,兩者都是值得肯定的,都是有德的表現。若是隻強調、宣傳前者,而忽視了後者,甚至在內部鄙視後者,批評後者。那才真的是值得商榷的。

“是,皇上,臣明白了。就好像一個士兵,勇冠三軍,斬首敵酋的當然是好兵。但恪盡職守,奮勇殺敵,哪怕斬獲不多,那也是好兵。”

“很好,就是這個意思。”說到這裡朱由棟揮揮手,讓除了方正化之外的其他宦官宮女全部退下,然後壓低了聲音道:“當年朕許你的事情,在這次大討論之後,可以發動了。”

“啊?”聽到朱由棟這話,張世澤忍不住渾身發抖:“皇上,臣明白了,請皇上放心,臣拼死也會把這件事情做好!”

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五五六章 歐洲將星璀璨第二八一章 無壓制之義直第五四二章 世事難有如意第六四六章 西班牙的應對第三三七章 破軍星的後手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報完勝(一)第一八八章 吹皺一池春水(三)第六五四章 升級對歐諜網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第七八八章 孟加拉戰役終第三七二章 燃燒的暹羅灣第二五九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四十七章 打臉就要打痛(八)(加更)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一七七章 宿命的薩爾滸(七)第六六七章 西班牙的優勢第七零零章 戰爭沒有停止第六九八章 三忠墓的主人第五九九章 公務員的考試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戰(七)第六九一章 燃燒的馬六甲第一二一章 扶上馬送一程(三)第四一六章 平成廢宅跑了第八十章 劉大刀的奮迅(四)第五九八章 新增管理機構第七一一章 歐洲人撤退了第四四六章 聖人還是聖人第二六零章 大阪的夏之陣(六)第九十八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五十一章 唯大勢不由人第一五三章 蕭伯芝的表演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們第五八五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六三七章 分割南亞大陸第七一五章 後勤陷入窘境第六九六章 海軍的新武器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機構第二五一章 鹽稅應該很多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鮮王第四五六章 效仿魏武故技第二一七章 對法戰前準備(二)第四五四章 天璣星已激活第四六一章 進入鐵甲時代第二六五章 官員們的俸祿(二)第五四五章 宗藩是提款機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二三一章 歷史未能重演(二)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第七零一章 美洲即將爆發第五五四章 歐奧間的分歧第七七九章 雙方繼續加碼第六六零章 天才們的表字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一二七章 東林陷入頹勢(二)第六三三章 帶路黨的作用第六零六章 飛白劍指恆河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五八四章 大明的科技樹第一五七章 竹千代的助攻第五二七章 亞歷山大城下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六十三章 奇葩後勤保障第二五五章 大阪的夏之陣(一)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二四三章 大阪的冬之陣(四)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一九七章 天下重新透明(六)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五五五章 利益纔是永恆第五十七章 慈慶宮的墮落第六九六章 海軍的新武器第五八四章 大明的科技樹第四零一章 登陸逐步推進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九十四章 國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滿四千加更)第三一九章 海軍事海軍了(三)第三零六章 敵人不會聽話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樹(一)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第二一六章 對法戰前準備(一)第四五九章 當家真的不易(二)第四三一章 準備遠征蒙古第三三三章 戰艦要下餃子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三六四章 衆狗聽令出征第六三零章 朱由棟的決心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二零零章 從此龍吟九天第八零一章 亞速爾的海戰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三七四章 阻擊與被阻擊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四七四章 天啓礦業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