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零章 王師登陸仁川

2月19日,仁川海面,西南微風,長空無雲。

當地時間早上五點二十分,駐守在這裡的日本第二師團第三聯隊的瞭望手站在瞭望哨上,突然猛烈的擦了擦自己的眼睛。

海天交際線上,突然出現了無數的桅杆。緊接着,迅速的出現了大團大團的船帆。

日軍瞭望手飛快的敲響了身邊的大鐘,他身後的營房迅速的變得嘈雜起來。

“督師,倭賊的瞭望哨已經示警,看來這些傢伙比暹羅人警覺得多。”

“哈哈哈,這個時候纔開始示警,已經晚哪。曹帥。”

“末將在。”

“本官不擅作戰,現在將指揮權全部移交給你,本官只負責在後面爲衆將士擂鼓助威。”

“多謝督師。”說完這話曹文詔也不客氣,直接開始發令:“信號兵!”

“屬下等在此侯令!”

“傳令,第一條,請我海軍李國助提督率北直隸級戰艦前置,炮擊沿岸守軍。”

“領命!”

“第二條,命令我運兵船隊第一至第五列,除本艦外,其餘全部跟隨李提督的戰艦前進。待得我方戰艦完成第一輪炮擊後,五列運兵船滿帆衝灘!”

“領命!”

“第三條,命令我運兵船隊第六至第十列轉向。跟隨朝鮮義民的漁船,直接從江華島海域逆行進入漢江出海口,然後在漢江南岸登陸!犬養棟二參將,率領我軍金陵級戰艦跟隨。”

“領命!”

“後續各運兵船隊,補齊前十列空位,降半帆,隨時等候本將命令。”

“領命!”

隨着指揮艦上旗語傳出,龐大的明軍艦隊開始迅速而有序的變陣。

五點三十五分,李國助率領二十餘艘北直隸級戰艦一馬當先,首先衝向了海岸。緊跟在他們身後的,是一百餘艘懸掛硬帆的大福船。每條大福船上,都站滿了全身披掛,渾身緊繃的大明士兵。

而在這支龐大隊伍的北側,有一塊船隊似乎是從主體上脫落一般,跟隨這五艘最多不過二十噸的小漁船,迅速的朝北駛去。而這一支船隊,雖然大多數也是大福船,但是除了這些福船的船體明顯比那邊的福船偏小外,船上士兵的穿着也顯得有些奇怪:有的身着雙層棉甲,頭盔頂上一根細長的猶如避雷針一般的鐵棒,頂着大團的盔纓。有的身着竹甲,但是身後卻有着各式各樣的靠旗。

是的,在經過反覆討論、商榷,尤其是女真人的六大首領之一,褚英的極力爭取。曹文詔撒出的第一波兵力是:已經在暹羅有過搶灘登陸經驗的第六鎮在本國艦隊的掩護下直接登陸仁川。而一萬女真軍隊和兩千豐臣軍,則是在朝鮮漢江口漁民的引導下,逆流而上,去漢江南岸登陸。

此時朝鮮的首都漢城,其城市規模還很小,完全侷限在漢江北岸,故而此城有時也稱爲漢陽。後世房價炒到天上的江南區,這會兒還是一片沿江的灘塗和大範圍的農田。

之所以選在江南登陸,主要的原因不過有二:一是不直接去面對漢城那個混凝土要塞。二是在這裡登陸後,可以繞到日軍仁川守軍的背後。

此時日本駐紮在這裡的一個聯隊,其聯隊長是原德川家康麾下大將榊原康政的兒子榊原康勝。作爲家學淵源的武士,他的反應一點都不慢。

在瞭望塔敲鐘報警後,他在後方的大帳裡一下子就彈了起來:自從被派到這裡駐守後,他就是如此警覺。這種警覺,即便是前線傳來消息,說明國主力已經確認出現在鴨綠江,他都沒有放鬆半點。

但是,他沒有放鬆,卻無法阻止下面士兵的放鬆:從漢城那樣的繁華之地被派到如此荒山野嶺,高度緊張了幾個月的士兵。在聽聞明國主力在北方後,持續緊繃的神經,一下子就鬆下來了。

所以,五點二十分瞭望手報警,日軍這邊一直到五點四十分纔有信號彈騰空而起。而這波信號彈都從天空中落下徹底熄滅了,遠處卻沒有相應的信號彈升起:這下子烽火傳令就傳不出去了啊!

四十三分,在康勝的嚴令下,第三聯隊的信號兵再次連續打出信號彈。這一次,遠處總算是有人升起信號彈回應了......

當然,除了督促信號兵報警,康勝也不是什麼都沒做:士兵起牀,分發裝備,進入戰壕,各大隊、小隊長官分別就位等。但是這到底是一支三千多人的軍隊,前些時日因爲不知道明軍主攻方向,各級軍官都是駐紮在部隊裡。兩天前漢城那邊傳來消息,說是鴨綠江那邊打起來後。諸多軍官士兵那口氣都瀉下去了。更有色膽包天的軍官,昨晚帶了部分士兵潛出營房禍害當地朝鮮百姓去了:憋了幾個月了,真的很不容易的!

如此種種下來,其結果就是:當六點十五分,李國助艦隊的第一批炮彈落下來的時候,進入第一道戰壕的日軍士兵只有不到六百人!

隆隆的大炮轟鳴聲在響過一陣後暫停了。一百餘艘大福船鼓足風帆,開始全速的朝着岸邊衝刺!

此時恰好是六點十五分,仁川海面的最高*潮面準時的來到。風力和潮汐力的雙層加持,使得這些大福船的船速達到了七節以上。

“炮呢!把我們的雷霆炮拉上來!”

隨着一個把總的大喊,一艘福船上的幾個士兵迅速的把一個簡易的大鐵皮桶給推了過來。然後幾個人在船頭上一陣鼓搗。之後,衆人腳下一陣猛烈的撞擊感傳來,原來是大福船已經成功搶灘了!

“哈哈哈,倭賊的大炮到這個時候都還沒響,那我們就不客氣了!都準備好了,捂住耳朵,張開大嘴,開炮!”

火藥引線嗤嗤的響起,沒過幾秒,這艘福船的船頭就響起了一聲巨大的聲響,然後一個火球騰空而起,飛向了海岸上日軍的戰壕。

日軍的戰壕離此時的福船船頭起碼五百米以上,而這種‘沒良心炮’的射程也不過一兩百米。所以,這聲勢巨大的炮彈根本就沒有砸到對方的戰壕裡。但是,當它與地面猛烈撞擊並且炸響的時候,三百米外的日本士兵近乎集體的感到耳朵響起了一陣轟鳴。

“下船!突擊!”

“大明威武!”

百餘艘福船近乎同時放下了纜繩,然後無數身着黃綠色迷彩戰衣的大明士兵,洶涌的墜繩而下,然後開始朝着敵方的戰壕猛衝過去。

......

放下望遠鏡,曹文詔再次大聲傳令:“通知我方第二十五至三十列船隊,讓他們先上來,趁着潮水大漲,把我軍的火炮拉上去!”

“領命!”

“總管通訊船的人在不在?”

“卑職在。”

“你可以先派一艘通訊船往天津走了,消息嘛,就一句話,王師已經登陸仁川!”

第二五三章 老西兒都叫窮第五零三章 軍事命名規則第一五七章 竹千代的助攻第七七三章 海上的槍騎兵第四零一章 登陸逐步推進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進士們第四一八章 無煙火藥時代第七八二章 北線歸於平靜第三十一章 原始資本積累(六)第二七三章 丙辰會試黑幕(二)第四零九章 千帆競逐瀛洲第四九八章 風帆最後華章第一七二章 宿命的薩爾滸(二)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第二九六章 擴軍勢在必行第四四零章 理學搖搖欲墜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第二零六章 科研後繼有人第七六零章 朱由檢的狂怒第九十二章 國家根基已朽(四)第三九一章 廣東的舉人們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錯吧第七五三章 西路軍的統帥第五七三章 天啓十年元宵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四九一章 衝鋒槍的歷史第四三七章 追擊其實不難第四八零章 菲利普的暢想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第六十三章 奇葩後勤保障第三四零章 工業革命發端(三)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六章 礦稅很有意義第七八零章 此乃示弱以敵第十七章 狗屎般的財政(二)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七十三章 搬遷勢在必行第三三八章 工業革命發端(一)第三九一章 廣東的舉人們第三三七章 破軍星的後手第二三三章 歷史未能重演(四)第三七二章 燃燒的暹羅灣第七九五章 天璣再次橫跳第一零九章 現在開始起航(四)第五八八章 帝師黨的共識第二零七章 唯有堅持不懈第三二九章 朱由棟結婚了第七七九章 雙方繼續加碼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八十八章 神烈山祭孝陵第七六三章 臨陣科技突破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六四五章 蘇伊士開通了第七四五章 地方官的共性第五一零章 整頓吏治法令第四三三章 科研獲得突破第三六五章 原始的鐵甲艦第二一三章 法蘭西的應對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第二零二章 緊要無過人財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六五零章 一錘子的買賣第一八八章 吹皺一池春水(三)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二六一章 大阪的夏之陣(七)第六五二章 兩個人的彙報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四零九章 千帆競逐瀛洲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機已現(三)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會戰始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處第一六六章 煩惱的主帥們(一)第三二六章 忠君愛國商人(一)第七四九章 改國策備大戰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第六一六章 阿散索爾夜戰第三五七章 唐王府的狗血第四九七章 鐵甲艦的戰鬥(二)第五六零章 外事要講紀律第三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一)第一一五章 東林也要辦報(四)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錯吧第三十章 原始資本積累(五)第一三九章 是蹂躪非戰鬥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三二九章 朱由棟結婚了第二一四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二三八章 選妃並不簡單(三)第一六七章 煩惱的主帥們(二)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第三一零章 崇明沙攻防戰(二)第一五六章 李成樑的致仕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發展(一)第七四八章 繼續一路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