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

“哈哈哈,蜀王叔,這麼說起來,那朱盛滂被拖到宗人府的時候,牙齒啥的都幾乎被打光了?”

“是啊,皇上。臣這次奉詔入京,先是去了宗人府報備。結果就碰上了這麼個事兒。”

“那大宗正那邊怎麼處理的?”

“那朱盛滂當然是先關押起來了。至於陳子壯幾位士子,大宗正板起臉來訓了一頓也就完事。”

“哈哈哈,有意思有意思,可惜這會兒會試在即,朕不能提前接觸士子,不然真想見見那陳子壯。嗯,頂硬上,廣東人的這句話朕喜歡。”

然後他微微擡頭,對身邊的方正化道:“你派人去打聽下,那朱蘊鏗、朱盛淼父子的事情,是不是真如那羣廣東士子所言。如果確實屬實,那就把這父子倆的銀行貸款幫他們還了,資金從朕的內庫走。另外,也把這個事情給張世澤說一下。六大報要重點對此事進行宣傳,朕就是需要這樣的宗室標杆啊。至於朱盛滂?哼,他哪有鳳陽圈禁的資格?你讓老魏出面,帶他東廠一日遊。告訴他,再不洗心革面,朕不介意用他的身體爲我大明刑訊科學的進步做出貢獻。”

“是,奴婢遵旨。”

方正化出去後,朱由棟又對朱至澍示意:“蜀王叔請坐,啊,說起來,蜀藩也是洪武時創立的老藩了,這家裡的親戚也不少。怎樣?有沒有窮親戚來堵蜀王叔的門口啊?”

“臣慚愧,確實是有那麼幾個不成器的親戚來府裡要錢。臣都安排妥當了。不過請皇上放心,蜀藩自獻王(初代蜀王)開始,就不以商賈爲賤事。國朝兩百多年下來,蜀藩以及蜀藩分封出去的郡王、各家親戚,其實都在操持各種生意。所以,蜀藩的子孫,大多數都有至少一家店鋪。皇上的宗室新政頒佈後,他們就敢於從幕後走到前臺,親自操持各種營生。從這一點上來說,他們是感激皇上的。”

“嗯。”朱至澍說的話,朱由棟至少相信一大半:蜀藩自初代蜀王朱椿開始,就善於經商和斂財。當年朱老四靖難,這軍費的相當一部分,都是蜀王提供的。兩百多年來,蜀藩爲首,各四川境內的郡王們爲輔,下面從朱椿發源出去的什麼鎮國將軍、奉國中尉們爲末梢。整個四川以及青藏、雲南、貴州的商界,基本上都被蜀藩把控。蜀王的子孫們平日裡討生活還是不難的。

朱椿之下,歷任蜀王或許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在賺錢上,一般都是極有眼光的。就說這一任蜀王,當年朱由棟爲了應付華北大蝗災,找各藩王要糧食,作爲代價,把水泥技術給了出糧的藩王們。結果其他藩王都是去建個水泥廠然後賣水泥給朝廷。而蜀王則是修了水泥廠還要修建成渝公路:現在,成渝之間實現了水泥路交通,蜀王府靠着這條路收過路費,又是賺得壇滿鉢滿。

“蜀王叔,這次朕請你進京來,主要是兩件事。”

“請皇上示下。”

“這第一呢,是想問問那個雜交水稻現在進行得如何了?”

“皇上。”朱至澍坐正了身體,認真的拱手:“臣受皇上委託,將廠公和大司空辛勞多年培育出來的稻種在成都平原進行了試種。試種期間,嚴格按照方山實驗室的規矩,選擇了成都附近最優質的一類稻種作爲參照物。第一年,雜交一號的試驗田,每畝畝產毛重350公斤,脫殼曬乾後有263公斤。和對照田的毛重250公斤,脫殼曬乾後只有175公斤比起來,優勢極大。而且雜交一號根系發達,分櫱性強,莖稈粗壯,穗大粒多,米質優良,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真真是神物一般的東西。

但是呢,第二年,臣用雜交一號在第一年產出的稻種直接種植後,十畝試驗田,平均產量就直接下降了一成多,個別田畝甚至直接下降三成。第三年用第二年的種子種植,產量就下降到與對照田差不多的地步,有的田畝甚至還不如對照田了。”

“嗯。”雖然不是學農學的,但朱由棟也知道雜交水稻因爲在表現出父系和母系的優勢同時,也隱含着父系和母系的劣勢。而自留種很容易就在第二代的時候,同時把兩系的劣勢表現出來:結果就是還不如普通稻種。

“朕知道了。那,蜀王叔,這樣,朕的方山實驗室是在北京。這地方能夠用來做試驗田和優質稻種培育基地的土地還是太少了。朕想把農業實驗室放到成都。到時候,還請您多多關照。”

“臣領旨。皇上放心,蜀藩一定爲了我大明百姓的口糧而竭盡全力。請皇上披個條子,臣待會就去方山實驗室和那裡的教授做好安排。然後臣在成都先劃一萬畝土地培育優質稻種。”

其實,在有了土豆玉米紅薯這些美洲高產作物,以及未來東南亞大產糧區後。至少就目前來說,雜交水稻的研發問題並不是特別緊迫,只不過是未雨綢繆罷了。他真正的目的,是想通過雜交水稻,找到一種抗寒的稻種,以便未來可以真正的開放東北的黑土地——對於這個時代的漢族人來說,不適合農耕的地方,就是打下來了也守不住。

所以,朱由棟對這個事情倒也不是特別着急。在朱至澍答應下來之後,自然就開了一個新話題。

“蜀王叔,朕知道蜀藩這些年在四川各種經營商業,利益牽扯極深。朕就是想問問,若是各宗藩都要出海就國的話,那蜀王叔是想先走還是後走?如果是先走,想去哪裡?”

“皇上。”朱至澍起身:“臣已經想明白了,蜀藩上下都很清楚,走,是一定的。既然如此,晚走不如早走。至於說走哪裡,臣倒是覺得緬族的伊洛瓦底江平原很不錯。”

“哈哈哈,朕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可惜那阿華那隆真是聰明,去年征伐暹羅,他只要稍微懈怠一點,朕就能要他的命。可他居然想明白了這一層。不過蜀王叔放心,只要這傢伙去世了,緬甸很快就會落到大明的手裡。到時候朕就封蜀王叔去那裡就國。”

“臣多謝皇上。”

“嗯,蜀王叔召集四川的各路豪商,重點修築成都到仰光的道路,並大力投資修建仰光港。這一舉措是極好的。朕很高興蜀王叔有這樣的決心和眼光。請蜀王叔放心,朕已經跟那邊的知州洪承疇打了招呼了,萬事都會給蜀王叔方便的。”

“如此,臣就再次謝過皇上了。請皇上放心,蜀藩從靖難起就是皇室的堅定支持者,兩百多年來一直如此,未來也會如此。”

“哈哈哈,那就要在以後繼續有勞蜀王叔哪。”

“哪裡,這都是臣子本分。如此,臣告退。”

“好,朕送送蜀王叔。”

當朱由棟剛剛把朱至澍送出門,田爾耕就匆匆的趕來了:“皇上,臣有大事向皇上稟報。”

第四九三章 執政越來越難第二五八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九十四章 國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滿四千加更)第七三三章 其實我在三層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一四二章 厲害的二當家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二五五章 大阪的夏之陣(一)第二四三章 大阪的冬之陣(四)第三二二章 巨人開始覺醒(一)第七九九章 絞索緩緩拉緊第五二六章 威尼斯的商人第四六五章 大明嚴厲禁毒第三五七章 唐王府的狗血第六零二章 奧朗則布代位第六七四章 全境都是戰場第五二零章 天璣星再求援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一零零章 我們的海賊王(二)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級烏龍第四六二章 進入鐵甲時代(二)第六四二章 新一代的將星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四零二章 白甲兵對武士第二四六章 倉儲收歸於一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棟第三七四章 阻擊與被阻擊第六四五章 蘇伊士開通了第四五三章 奧斯曼的權臣第五三一章 大明陸軍參戰第一五九章 大金今日豎旗第三八零章 爲何是分封制(一)第二一四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六三九章 事了準備回家第三七五章 三府交點爭奪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四五五章 許顯純在仰光第三十二章 原始資本積累(七)第一三四章 家事也是國事第四五九章 當家真的不易(二)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戰士第八零四章 最後的王對王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五四四章 小冰河大威力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五二零章 天璣星再求援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戰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四五二章 帝國滅聯盟立第五八一章 幺蛾子菲利普第四七一章 這是鴉片戰爭第五三五章 轉進的第六師第五五四章 歐奧間的分歧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誤會第六七一章 聯軍登陸果阿第二八一章 無壓制之義直第二一二章 目標是法蘭西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四零九章 千帆競逐瀛洲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四二零章 雙子們的佈局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匯聚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問錢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四八六章 援軍正在路上第六八九章 敵艦兵臨城下第一五六章 李成樑的致仕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發展(一)第四十七章 打臉就要打痛(八)(加更)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六四五章 蘇伊士開通了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種兵第五零一章 軍備協調會議第三四五章 東海上的決戰(二)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五五三章 索科利的父子第四十一章 打臉就要打痛(二)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卷末總結及單章求訂閱第四六零章 人口的大遷徙第三十一章 原始資本積累(六)第七七六章 所謂虛虛實實第三七八章 中南總督人選恢復更新可能時間第一三五章 穿越者的互撕(一)第二一五章 巴格達的帕夏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七二四章 神獸銀行出爐第五一四章 文曲死中求活第一三五章 穿越者的互撕(一)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八零四章 最後的王對王第一六七章 煩惱的主帥們(二)第四十九章 打臉就要打痛(十)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報完勝(一)第六九四章 宗室也有血性第六九零章 一枚漏網之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