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原始資本積累(三)

在大明剛剛立國的時候,理想主義“經濟學家”朱元璋給大明的各個階層都直接劃定了身份:民戶(種田的),匠戶(工人),軍戶、商戶、醫戶、竈戶(明初圍海曬鹽法沒有發明,食鹽生產主要是靠熬製海水、滷水,要用大竈,所以食鹽生產者叫竈戶。嘉靖年間,圍海曬鹽大範圍推廣,但竈戶的名稱未變)等等。並且規定,以後各行各業,謹守自己的屬性並且代代相傳。

這當然是過分理想的制度並且註定堅持不了多久。

有的職業是需要天分的。比如說醫師這個職業,祖師爺不賞你這碗飯吃,無論你怎麼學都學不出來。父親是良醫未必兒子就能把醫學好。你非要人家醫戶代代相傳,那就很可能造成前面幾十年父親在拼命救人活人,後面幾十年兒子在不停的傷人殺人。

再說了,人有賢愚勤懶之分,時間稍微長一點,這差距自然就要出來。就以專門從事食鹽生產的竈戶爲例,大明立國兩百多年了,以前的那些竈戶,有的自己各種經營,已經成了鹽場大老闆,並且把資金投入到多個行業,成了跨行業巨頭。有的呢?六七輩人一直都苦哈哈的從事食鹽生產。還有的,要麼淪爲鹽場老闆的苦工,要麼乾脆就逃亡了……

所以,到了萬曆朝的時候,朱元璋定下的這套制度早就是名存實亡。

但是呢,你也不能說朱元璋是異想天開。因爲這一套戶籍制度,在元末明初的時候,是非常合理並且有着極大進步意義的。

蒙元入主中原,帶來了在中原地區已經早就不是主流的蓄奴制度。朱元璋建國的時候,爲了把權貴階層的奴隸們都解放出來,才煞費苦心的制定了這套各階層固定執業的戶籍制度。應該說,這套制度在摧毀蓄奴制度方面是起了極大作用的。事實上,當這套制度在成化年間開始瓦解,到了嘉靖年間基本一紙空文的時候。明朝的權貴們又開始蓄奴了……

總之,明代的戶籍制度開國初期是朱元璋出於一片好意並且確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時代的發展,絕不以統治者個人的意志爲轉移。所以,最終這套制度在老朱去世後,沒能堅持多久。

具體到朱由棟開口找朱常洛協調的匠戶來說。明初的制度是很嚴格的,但是耐不住匠戶持續、大量的逃亡。至少從成化年間開始,朝廷已經公開同意匠戶繳納匠班銀就可以不用到指定地點當差。所以兩百多年下來,明代的匠戶制度已經很鬆弛了。現在的工部,更多的是用收取到的匠班銀僱人來從事生產。

不過呢,任何一個時代,國家對工匠的掌控再怎麼鬆弛。但無論如何,技藝最頂尖的那一批工匠,國家肯定是牢牢抓住,除非這個國家滅亡,否則是絕不會鬆手的。

朱由棟盯住的,就是這種工匠:普通的工匠用得着找朱常洛?他不會自己花錢出去僱麼?

“匠戶?棟兒,你要匠戶做什麼?”

“父親,孩兒不是從皇爺爺那裡討了一個莊子來嘛。孩兒想在莊子裡做些事情,需要一些最頂級的工匠。這個,孩兒的老師們,父親,實話實說啊,除了沈先生和呂先生之外,其他的幾位,其實仕途都只是剛剛起步。而沈先生和呂先生嘛,孩兒多少有些怕的,所以,只有求父親出手了。”

“呵~~還有你怕的人啊?真是難得。嗯,我兒聰慧,而且做事極有章法,具體做什麼事情爲父就不問了。只是有兩條,其一,皇家體面要維持,不得做出沒有品位的事情。其二,我兒也是儲君,爲君者,仁之一字最最緊要,所以,也不得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來。”

“嗯嗯嗯……父親放心,孩兒要做的,都是利國利民的事情,到時候做出成效來了,父親只會爲孩兒感到驕傲。”

“哈哈哈哈~~我兒當然是爲父深感驕傲的。嗯,說吧,你想要什麼樣的匠戶?爲父一定想法給你辦到。”

求人做事也是很講究的。具體到朱由棟要匠戶這個事情來說,他當然可以直接求萬曆。但是這個事情其實並不是一個什麼大事(匠戶在官本位社會真的不會得到統治者多大的關注),你無論大事小事都直接去求皇帝,未免也太不把皇帝當回事了。這麼做,時間長了,皇帝就會覺得你這人不知輕重。

而且,到底朱常洛是朱由棟的父親,父子倆現在是住在一個屋檐下。你這傢伙一天到晚的對爺爺熱情對父親冷淡,還想不想活到成年了?

所以,適當的找點事情給朱常洛做,讓他感受一下被人重視的感覺和爲人父的存在感,同時又讓萬曆不產生:怎麼這麼點小事情也來煩我的不良情緒。這纔是朱由棟的手腕之所在。

“父親,孩兒想要四個鐵匠,四個木匠,四個火藥匠,三個瓷器匠,三個織工,兩個制皮匠。一共二十名匠人,連帶他們的家人,整戶的搬到孩兒的莊子裡。”說完這句朱由棟又補了一句:“父親,孩兒既然求父親辦此事,那當然不是要的普通匠人。都需要在各行各業即便不是最頂尖,但至少也得是一流的。比如說那瓷器匠,就必須得從景德鎮抽調……”

“唔,我兒真的給爲父出了不小的難題呢。木匠什麼的好說,鐵匠呢,你是太孫,有幾個鐵匠也沒什麼。只是那火藥匠要來幹什麼?爲父雖然不擅兵事,但也知道神機營那邊的鳥銃可是很危險的。”

“父親放心,孩兒要火藥匠來只是做做煙花玩兒。這事兒父親這邊允准後,孩兒也會跟皇爺爺報備一聲,絕不給父親添麻煩。”

朱常洛是太子,只是他這個太子比較弱勢,所以在什麼官員任命啊、國家大政方針上面很難有發言權。但是調動匠人這事兒,他只要肯出面,還是比較好辦的。難就難在朱由棟要求的匠人質量上。

可是沒得辦法啊,在聽利瑪竇講了此時泰西的情況後,朱由棟已經有了危機感。很多計劃必須要加快實施了。

一個穿越者從現代穿越到古代,想要做點事情,基本步驟都是些什麼呢?

首先要解決的是身份問題,如此才能融入社會。這一點上,朱由棟已經很好了。

其次是要有一羣手下供自己使喚。這方面隨着朱由棟的開蒙,已經有了初步的班底。

第三是有點啓動資金,這個萬曆給了他。

第四是有個基地,這個也有了。

之後呢,就看你是什麼流派了。女頻就是心機、宮鬥。男頻呢,穿越到太平年間當然是科舉做官,官鬥,往上爬。而亂世爭霸流呢,則是要積累原始資本,爲以後的暴兵做準備。

具體到朱由棟來說,在有了自己的皇莊後,是時候要開始積累原始資本了。

而且,這個位面可不是隻有他一個穿越者啊。除了開金手指掙錢之外,他還要爬科技樹……

21世紀的中國人,其一生中知識最全面,掌握得最牢靠的年紀是什麼時候呢?十八、九歲,高三的時候。

朱由棟穿越的時候大學都畢業好多年了,數理化很多知識都還了一多半給中學老師了。醫學知識他倒是一大籮筐,但其他的,嘖嘖,說實話,要他來爬科技樹,他其實信心非常不足。

而且更鬱悶的是,他到現在完全不知道其他六位穿越者穿越之前從事的是什麼職業。丫萬一有軍事科學家、裝備製造大拿呢?

哎,不想了,再想下去不如自殺算求了。死馬當活馬醫吧,我把這個時代最好的科學家,最好的工匠召集在一起,若是還爬不過人家,那也無話可說了。

第七二一章 板鴨造艦計劃第五三六章 首席民政秘書第二七五章 孫慎行的選擇第五二三章 強力支援土雞第一四二章 厲害的二當家第二四四章 大阪的冬之陣(五)第二三七章 選妃並不簡單(二)第一九九章 喪事不止一件第二七二章 丙辰會試黑幕(一)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三六六章 開陽御駕親征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二九六章 擴軍勢在必行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四零九章 千帆競逐瀛洲第八十八章 神烈山祭孝陵第五三五章 轉進的第六師恢復更新可能時間第四二一章 易普拉欣野望第二一九章 首戰是在色當(二)第二三四章 歷史未能重演(五)第九十二章 國家根基已朽(四)第六八三章 歸國人員安置第六五二章 兩個人的彙報第一四七章 暹羅國的消息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第四五六章 效仿魏武故技第七零四章 不速之客又至第四十九章 打臉就要打痛(十)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二三五章 歷史未能重演(六)第四四四章 藩王們的反應第七二八章 共贏纔是王道第四二五章 皇帝還是萬歲第十二章 孤的元從班底(四)第二五三章 老西兒都叫窮第三四五章 東海上的決戰(二)第六三三章 帶路黨的作用第二七九章 太孫賑災方案(二)第七七二章 老子要吃獨食第六十六章 東北號角連營(一)第三二七章 忠君愛國商人(二)第十四章 穿越的老套路(二)第六九二章 海軍的福字旗第五五五章 利益纔是永恆第四七一章 這是鴉片戰爭第四零零章 王師登陸仁川第七八三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報完勝(二)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二七零章 萬曆四十四年第四二零章 雙子們的佈局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戰第四八六章 援軍正在路上第四八五章 海外亦有漢民第一九九章 喪事不止一件第七七二章 老子要吃獨食第五十一章 唯大勢不由人第五八一章 幺蛾子菲利普第七五八章 魚餌已經放下第二零零章 從此龍吟九天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六五六章 鄭芝龍的奮戰第一一七章 東林也要辦報(六)第六五二章 兩個人的彙報第一八四章 阿拉維杜新王(一)第一三九章 是蹂躪非戰鬥第三三一章 大明準備反擊(二)開個單章,說說最近的事第三六七章 開陽御駕親征(二)第四二九章 學生們的志向第四六零章 人口的大遷徙第五七一章 除惡必須務盡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財政(三)第三四零章 工業革命發端(三)第七七二章 老子要吃獨食第七五五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謹慎第六一六章 阿散索爾夜戰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問錢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會戰始第八十六章 大明直轄木邦(一)第七八零章 此乃示弱以敵第七九零章 鄭成功的殺着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掙扎(二)第五十七章 慈慶宮的墮落第一四八章 明日和平條約第四二零章 雙子們的佈局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報完勝(二)第三七三章 氪金纔是王道第二十八章 原始資本積累(三)第七七七章 菲利普的應對第六四九章 政委們的威力第五章 大明其實很窮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選擇第四七一章 這是鴉片戰爭第三七七章 王與王的對話第三六五章 原始的鐵甲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