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八章 金軍媒之佈局

在方山學校將弟弟妹妹的入學辦妥,和學校的科研人員、教師座談後,朱由棟又匆匆的返回興華宮。在那裡,曹三喜、李世忠、李國助和張世澤早就在那裡等着了。

“你們幾個都是老熟人了,吾在你們面前就不用正襟危坐了啊。”

“哈哈,殿下請隨意。”

“好。”朱由棟說完也不矯情,直接在一張躺椅上半躺下:“王承恩,過來給吾按頭。哎,這個位置,太累了!”

“殿下,雖然累,但我們終於可以大展手腳了,不是麼?”

“嗯,說得有理。曹三喜,你先開始吧。”

“是,殿下。屬下準備以以前在南華宮時麾下的一百餘位專業財務人員爲基幹,籌建大明皇家銀行。屬下給本行定的第一個規矩,便是本行任職人員,不得參加科舉。如果要參加科舉,必須辭職。”

“……這一條吾本人沒有異議,但是鑑於現實,稍微修改一下:不得參加會試就好。畢竟,在目前科舉不能動的情況下,一個舉人身份,對我大明的普通百姓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好吧,屬下明白了。殿下,接着說第二條,銀行最大的權力便是鑄幣,屬下準備鑄造千足金金幣一,九銀一銅、二銀八銅銀幣各一,六銅四錫的銅錢一,一共四種貨幣。分別叫做金幣、銀元、銀角、銅錢。”

“可以,這四種貨幣彼此兌換怎麼定的?”

“殿下,各幣之間,屬下暫定金幣和銀元一換七,銀元銀角之間是一比五,銀角和銅錢是一比六十。但實際上這些年我大明不斷有大量白銀涌入,這個兌換率是很難持久的。銀行將持續的不斷微調。”

真是厲害的曹三喜啊,居然注意到了大明的白銀在不斷貶值。

明初開國的時候,規定的金銀兌換比率是一比四,也就是一兩黃金可以換四兩白銀。隆慶開關後,海外白銀大量涌入,白銀開始持續貶值。這金銀兌換比例就開始不停變動了。

成書於萬曆後期的,以西門慶爲男主角的那本書裡就講到金銀兌換比例是一比六或者一比七(這本書真的是明代中後期民間生活百科全書)。

成書於清代乾隆年間的《紅樓夢》前八十回裡,林黛玉有一次得了一百兩黃金的賞賜,其丫鬟說:“不過是一千兩銀子罷了”。由此可見,此時白銀還在繼續貶值,和黃金的兌換率降到了一比十。

而到了嘉慶年間,高鶚來續貂《紅樓夢》的時候,就把這一段改成了“只有一千多兩銀子”。這說明從乾隆到嘉慶,短短几十年,白銀繼續在貶值不說,而且貶值速度極快!

總之,在鴉片傳入中國以前,靠着絲、瓷、茶三項,中華帝國始終處於出超地位,海外大量白銀涌入,國內白銀持續貶值。而現在更是有了抗生素這種超級拳頭產品,國內白銀貶值速度只怕更快!

“嗯,以曹掌櫃,呃,不,曹行長的敏銳,相信總是能制訂最合適的貨幣兌換比率。好,此事吾同意了。”

“殿下,屬下還有一個要求。”

“講。”

“請調派一部分軍戶以及方山的工匠,直接轉換爲我銀行的固定員工。從事鑄幣、安保等工作。”

“可以。而且除了鑄幣廠、營業所以外,你還要在現在定下開行的六個城市修建大型倉庫。吾是這麼想的,等以後銀行運轉步入正軌後,就下令撤銷所有衙門的倉庫,不管是糧食還是錢,都只能進入銀行的倉庫統一保管,只是在賬目上體現這些東西屬於哪個部門。以後給各級官員發俸祿什麼的,也只能是各級衙門開單子給銀行,然後由銀行來發放。”

“原來殿下還有如此長遠的一招,是屬下見識短了。只是殿下,這麼做當然可以一改我大明收錢的衙門太多,物資存放過於分散、地方應接不暇等諸多問題。但是我們的成本……呃,殿下,錢我們是有的,但得儲存相當一部分以應對幣制改革後的種種危局啊。”

“無妨,錢不夠就去借!我們可以用股權、未來收益甚至各類方山雜貨鋪的專有產品生產方法爲抵押,向我大明的各大商人、宗室借錢。此外,我們不用一下子就把新幣在全國鋪開嘛。先從兩直隸、四川、湖廣、陝西這幾個開始。若是還不夠,我們還可以在鹽政上面想辦法。”

是的,朱由棟不想再慢慢等了。原先他這個羣體的計劃是,太孫殿下二三十年後上位,在此期間慢慢存夠幾千萬兩白銀,然後進行幣制改革。但是現在萬曆既然把他推到了這個位置,那他真的不想等了——歷史本位面的崇禎借不到錢,是因爲大家都知道他還不了。我就不一樣了啊!

所以,只要他肯開口借,是肯定能借到的。而且正好藉此機會逼迫大明的各路權貴和商人們站隊:借錢的,等我緩過氣了大家是好朋友。不借的,哼哼……

“屬下明白了,那待會屬下就發出信去,邀請大明各路豪商來北京聚會。”

“嗯。”微微點點頭,身體感覺稍微好一些了的朱由棟揮手讓王承恩退開,然後起身道:“李世忠、李國助。”

“臣在。”

“吾準備在北京城外找一個地方,籌建大明皇家軍事學院。”

“殿下!這個東西好啊!臣等一定拼死效命!”

“吾是這麼想的,這地方呢,要大,步、騎、炮等各軍以後要操練,需要的地方可不能小。”

“殿下!”

“國助不要急嘛。這北京當然不能練海軍了。吾的意思,國家的陸軍和海軍,在軍費上那可是天然的死敵。爲了避免日後海陸不合,所以這軍校的前兩年,所有學員不分海陸,全都在一起學習。第三年開始分海陸,然後選了海軍的,到天津衛去。吾過一兩年也在那裡修建一所大明皇家海軍學校。”

“哦哦,我就說嘛。呃,臣失禮了,請殿下接着講。”

“嗯,地方選好後,建設這一塊,世忠,把你的京營全都給我拉出去,必要時讓劉時敏(御馬監)配合你,這京營號稱十萬精銳,結果遼東大戰,千挑萬選總算是出了三千能打的。上了戰場雖然不算太糟糕,但確實也沒表現出國家第一營的實力。所以,這次修建軍事學院,朝廷不派徭役了,京營的士兵全部拉出去,以工代練。”

“是!臣領命。”

“學院教師,軍事上先期以我大明致仕的經年老將,如寧遠伯、麻貴、劉綎等爲主,現任各鎮、衛所的將領,輪流入校擔任教師,之後逐步培養新教師。其他的文科、格物學科的教師,方山那邊先支援部分。之後學院要慢慢培養自己的相關教師。

學員方面,第一期暫定招收五百人吧。名額分配爲各地武舉人佔六成,各軍鎮衛所佔四成。具體方案,世忠你看着辦吧。”

“這……”

誰都知道太孫殿下喜歡武人,這要是進了軍事學院,以後註定是飛黃騰達。所以這名額分配,是極大的權利。但是由此帶來的壓力也是空前的。

“不要擔心,你爺爺不是還在麼?問他去,他知道怎麼分配纔是最合理。”

“哦,如此臣就放心多了。”

“世忠啊,雖然你我相識已有八年多了,對你的品行吾是再放心不過,但若是被吾知道你在招生過程有徇私舞弊甚至拍賣名額的事情……”

“請殿下放心,稍後臣就去都察院和錦衣衛,請他們派人全程監督。”

“嗯。”點點頭,朱由棟最後轉向張世澤道:“世澤,我們的張先生現在是應天府尹了,這分身乏術啊。以後這報業,吾就交給你來主管了。”

“殿下是要臣返回南京?”

“不不不,吾的意思是,和銀行在六個大城市開設網點一樣,這報紙,也要在六個大城市各辦一份。吾要儘可能的掌控全國的輿論。”

“嘶~臣明白了,回去後先弄一個草案出來請殿下過目。”

“嗯,你先回去弄一個方案吧。好,今天就到這兒,你們先退下吧,王承恩,你也退下。”

殿下怎麼如此匆忙的結束了這次會見?不過這些年朱由棟威望日盛,五人倒也沒說什麼,齊齊施禮後退了出來。

待得五人退下後,朱由棟滿臉疑惑的自言自語道:“奇怪,玉衡不是一直在南方嗎?怎麼現在感應到這傢伙去了東方,而且和搖光離得這麼近?”

第三六四章 衆狗聽令出征第六三五章 冷熱混雜戰鬥第三三六章 日本的新策略(二)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七三七章 前後方的配合第七八二章 北線歸於平靜第七八零章 此乃示弱以敵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三三一章 大明準備反擊(二)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煉內功第八十二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四八六章 援軍正在路上第一六六章 煩惱的主帥們(一)第二四四章 大阪的冬之陣(五)第八十章 劉大刀的奮迅(四)第四五四章 天璣星已激活第十二章 孤的元從班底(四)第二八一章 無壓制之義直第七八五章 這是毒丸情報第二一四章 牽一髮動全身番外:二百五十年後第二四八章 內官亦需縮編第八零零章 攻佔亞速羣島第五十三章 一起爬科技樹(二)第六六二章 進化論的誕生第五五六章 歐洲將星璀璨第三七四章 阻擊與被阻擊第一七九章 大金國沒有了(一)第四七二章 晉商開始轉型第十章 孤的元從班底(二)第四十三章 打臉就要打痛(四)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四零二章 白甲兵對武士第六二二章 絕望的皇太子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發展(二)第一六九章 忙碌的魏忠賢第二一零章 玉衡搖光結盟(二)第六零八章 大明兩路進軍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四九一章 衝鋒槍的歷史第六十九章 東北號角連營(四)第一零九章 現在開始起航(四)第二一四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七八五章 這是毒丸情報第五五一章 天家最是無情第六七四章 全境都是戰場第七八九章 敵人這是要跑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財政(三)第二九三章 太孫焦頭爛額第四九五章 馬尼拉灣海戰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三二零章 朝鮮王的哀求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七一七章 軍艦的冠名權第二九四章 許顯純論方略第七四六章 不一樣的人生第五八五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五三五章 轉進的第六師第七九六章 槍口頂在腦門第十四章 穿越的老套路(二)第二五七章 大阪的夏之陣(三)第三五三章 開陽終於登頂第四七四章 天啓礦業改革第七九五章 天璣再次橫跳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級烏龍第一四五章 先定規後開營第五八六章 大明開始立憲第一八七章 吹皺一池春水(二)第四五三章 奧斯曼的權臣開個單章,說說最近的事第四二四章 商稅是要收的第五四六章 工業衝擊農業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鮮(二)第五十四章 一起爬科技樹(三)第六七二章 杜倫尼的閃耀第二八二章 東南兩路有警(一)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馬拉雅第七九三章 亞丁灣的屠殺第五四八章 繼續開發東北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七三四章 曹變蛟的夜襲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勝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六九零章 一枚漏網之魚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第七零七章 沒有人是白癡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勝第六十四章 西南戰鼓擂動(一)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三七五章 三府交點爭奪第三六六章 開陽御駕親征第三六一章 家裡的親人們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報完勝(二)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