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大明第一掮客

“除了被武清侯家佔了一大塊地之外,這個莊子也好,其他的皇莊也罷,其產出,都不可能全部進入內庫。”

魏忠賢對於要不要去和武清侯家硬懟陷入了糾結,而劉勇卻不管那麼多,反而自顧自的說了下去:“中使大人剛纔稱呼在下的師傅爲大官,呵呵,少監呢,在咱們這羣人裡層級當然算是高的了。可是誰都知道直殿監是幹啥的。那差事辛苦,又沒有什麼油水。做得好是你應該的,看不到什麼成績。若是稍微做得不好,其過錯就顯得特別明顯……所以在下的師父苦啊,他老人家費盡心血把在下弄到這個莊頭的位置上,在下就不想着對他老人家孝敬一二?

他這個直殿監的少監都孝敬了,那直殿監的太監要不要孝敬?直殿監都孝敬了,內官監要不要孝敬?世人都知道我大內二十四監裡文有司禮監,武有御馬監。可是誰又知道我們這羣人的調動、升職、發配,都要到內官監那裡去過一趟?

中使大人,萬歲爺把這個莊子劃給太孫。太孫又派了你過來。想來以後就是你來做這個莊子的莊頭了吧?在下跟你說個實在話。這些年做這個莊頭,要說完全兩袖清風,在下自問是做不到的。但是在下敢保證的是,在顧及了宮裡方方面面的關係後,每年交給大內的錢糧,絕對是在下盡了最大努力纔有這樣的結果。如在下這樣在這個莊子如此辛苦一年,其實每年落在自己手裡的銀子,也不過十兩而已……

哎,宮裡的人都以爲咱們這些在外面做莊頭的安逸,可以大撈特撈。咱家來之前也是這麼想的,當初爲了來這裡,上上下下打點可是把半輩子的積蓄都搭進去了,可是來了之後才知道……說來不怕你笑話,由於在下入宮前就是個農民,來了這裡後不忍心對莊上的佃戶催逼太甚。但是上面又有各路神佛需要打點,哎,這些年結餘下來的,連當初的本錢都還沒撈回來呢……”

劉勇在那裡碎碎念,魏忠賢聽當然是聽到了。作爲早年民間的混混,後來宮裡的底層宦官。人性的險惡、陰暗,各種人情冷暖。老魏不知道嘗過了多少。這劉勇說的話,魏忠賢覺得,大約一多半是可信的,至於不能相信的,當然就是劉勇所謂的每年自己賺了十兩銀子,這些年本錢都還沒有找回來云云。

不過老魏這個人呢,對自己的親人狠,對自己更狠。在歷史本位面,魏朝明明對他有知遇之恩,他爲了自己的晉升卻去搶魏朝的女朋友。挖了人家牆角不說,還把魏朝給發配到鳳陽去守陵——所以,老魏絕不是好人。

但是呢,雖說老魏是個狠人,不過總體而言,他還是比較講規矩,不喜歡把事情做絕:魏朝到底是沒有被他幹掉嘛。這倒不是說魏忠賢心裡還有什麼惻隱之心。而是他聰明:真把魏朝幹掉了,整個大明的宦官羣體可能嘴上不說,但心裡真的會感同身受了。

所以,雖然可以預見劉勇的身家絕不會如他嘴上說的那麼可憐。但是這個事情老魏不準備追究了:真要每一釐銀子都要算清楚的話。那牽連出來的內廷宦官就實在太多了。太孫雖然也是儲君,但到底年紀還小,力量還弱。若是把內廷的諸多宦官惹毛了,說不得太孫也只有把自己給拋出去平息衆怒啊。

現在要認真追究的,是武清侯家佔地的問題:太孫殿下是何等樣人,對幾十或幾百兩銀子不會放在眼裡,輕輕的把劉勇放過既不會惹得太孫不滿,還能在其他宦官那裡獲得好感。但是這武清侯家佔了一半的莊子。這個事情估計是太孫不能忍的了。

魏忠賢非常清楚,他完全可以明哲保身的把這裡的實情向太孫上報,讓太孫和他外曾祖家打官司去。但他也明白:如果他真的這麼做了,他的前途就全完了——什麼事情都直接上報領導,讓領導去衝鋒陷陣。那還要你幹嘛?

咬了咬牙,他轉過身來:“來十個人,跟咱家去拜訪一下咱們的鄰居。”

大明第一任武清侯李偉,乃是萬曆皇帝的外祖父。這個人給現代社會留下的遺產也是有的:他在有錢了之後,讓人修築了北京海淀的清華園。

除此之外,這位爺做的事情,就基本都是留下惡名了。

話說大明朝的財稅制度,那是相當的垃圾。不要說和今天比,就是和漢唐、兩宋比起來都是個渣渣。在這裡面,有一大類稅賦,是以實物稅的形式進行交割。

那麼問題來了,各個地方的官員,按照國家賦稅制度,運送實物抵達北京後,就要想辦法儘快的交割出去——很多實物都是有保質期限的。

而這個時候,大明各級倉庫的官員們就迎來了豐收時期:哎呀,各個布政司來的兄弟啊,你這個東西質量不過關啊。兄弟我這裡可是直接負責大內的物資供應啊。也就是說,你送來的什麼蜂蜜啊,臘肉啊,木材啊……都可能是皇上要用到的。這種質量,嘖嘖嘖,你還是回去更換一批更好的來吧。

嗯?你掏銀子出來幹什麼?你要賄賂我?不行不行!我爲皇家服務,最是忠貞清廉,絕不接受你的賄賂。總之,你的東西質量有問題,我就是不接受!

地方上來的官員頓時傻了眼,而這個時候,往往就有人告訴他們:這個事情啊,您得去找武清侯。

是的,武清侯李偉一家,就是萬曆時代,整個大明最大的掮客。

這一家子人在發達之後,其主要工作就是斂財。具體方式就是做掮客。

地方上交實物稅,品質好不好沒關係,只要把錢送到武清侯那裡,而且是錢送夠了,那這些東西就是優等品。至於自己的皇帝外孫萬一喝到的不是純正的蜂蜜啥的,哎,又喝不死人!

除了坑自己的皇帝外孫,這一家子爲了掙錢也坑國家。

由於大明的工部一向以效率低下、粗製濫造而聞名。所以有一年薊遼總督王崇光就直接找到李偉,給了他20萬兩白銀。請武清侯找人制作20萬套棉大衣給北方的士兵冬季禦寒用。(明代白銀很值錢,一件棉大衣一般5到7錢就足夠好了)

然後李偉就吞了15萬,只給了五萬給棉布商。棉布商爲了不虧本,就只有偷工減料,最後這批棉大衣完全不禦寒。導致冬季凍死了十幾個值守的士兵……

而這件事情被忍無可忍的戚繼光捅出來後,李偉的處罰是什麼呢?罰俸半年。

沒得辦法啊,誰讓人家是皇帝的外公呢?誰讓大明兩百多年下來都標榜以孝治天下呢?

現在,第一任武清侯李偉已經掛了很多年了。但是他的兒子李高,萬曆的舅舅。其貪婪無恥的程度比起其父親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老魏第一次獨當一面,就碰上這樣棘手的人物,也着實難爲他了。

第四三一章 準備遠征蒙古第二八七章 流水賬的三年第六十三章 奇葩後勤保障第五七七章 農業未雨綢繆第六零一章 極低概率事件第三三一章 大明準備反擊(二)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四五六章 效仿魏武故技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槓第三九一章 廣東的舉人們第五八二章 易普拉欣妥協第三九九章 褚英汗之覺悟第二零一章 監國的第一天第二一一章 天樞今日登頂(感謝逐日2005書友)第五一一章 魯道夫在美洲第一九七章 天下重新透明(六)第七十八章 劉大刀的奮迅(二)(收藏滿三千加更)第二一零章 玉衡搖光結盟(二)第三五六章 二十五萬口豬第一五零章 佈局畢欲發動第四七五章 甘青遼湘建省第一八七章 吹皺一池春水(二)第七二四章 神獸銀行出爐第五十三章 一起爬科技樹(二)第一二四章 殿下的新玩具(二)第六二二章 絕望的皇太子第七七六章 所謂虛虛實實第一零九章 現在開始起航(四)第五七零章 最後的一堂課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報完勝(一)第五七二章 皇子的新老師第七四八章 繼續一路向西第一二四章 殿下的新玩具(二)第十一章 孤的元從班底(三)第五五九章 克倫威爾論戰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匯聚第六三一章 三方各自部署第七一一章 歐洲人撤退了第五九一章 兵役局的肥差第七六七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四九零章 追擊與反追擊第三三三章 戰艦要下餃子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四零一章 登陸逐步推進第十章 孤的元從班底(二)第七三五章 子彈是公平的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第五五二章 歐盟需要停戰第二一六章 對法戰前準備(一)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二一九章 首戰是在色當(二)第七七九章 雙方繼續加碼第五三三章 莫里斯的調整第三零五章 開臺王的策略第六二一章 曹變蛟的初陣第七九六章 槍口頂在腦門第一五零章 佈局畢欲發動第一三九章 是蹂躪非戰鬥第一一九章 扶上馬送一程(一)第一八二章 連場圍爐夜話第二六七章 總結後出大招第六零五章 天啓萬狗天徵第一零五章 全面進行佈局第五四四章 小冰河大威力第八零一章 亞速爾的海戰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四四一章 王在晉的決心(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1/2)第七十八章 劉大刀的奮迅(二)(收藏滿三千加更)第三十三章 原始資本積累(八)完本感言暨新書寫作計劃第三零二章 暹羅氣勢洶洶第二五七章 大阪的夏之陣(三)第九十一章 國家根基已朽(三)第七十八章 劉大刀的奮迅(二)(收藏滿三千加更)第二七九章 太孫賑災方案(二)第四十九章 打臉就要打痛(十)第四四零章 理學搖搖欲墜第二八一章 無壓制之義直第三二九章 朱由棟結婚了第五零七章 科舉制度將變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機已現(二)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一三三章 國事就是家事第一零三章 我們的海賊王(五)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掙扎(二)第四七一章 這是鴉片戰爭第七二一章 板鴨造艦計劃第二六二章 大阪的夏之陣(終)第三七八章 中南總督人選第四三六章 不改漢家衣冠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七八二章 北線歸於平靜第四一零章 決戰地點敲定第三九七章 看透的李三才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薩爾滸(五)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問錢第一零零章 我們的海賊王(二)第一四四章 橫海衛的薪酬第二零一章 監國的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