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章 所謂帝王心術

“棟兒,這寬甸衛的蕭伯芝去建州的事情,你知道麼?”

“嗯?皇爺爺在說什麼?哦,這個事情啊,孫兒不知道。”

又是臨近一年春節,朱由棟再次回到京師。在見到萬曆後不久,萬曆就向他提出了這個問題。

這是建州衛養的那幾個御史在折騰吧?MD這些傢伙效率要不要再高一點?也沒見你們爲百姓伸冤啥的有這麼積極啊。

“嗯,寬甸那邊這幾年都是你在出錢供應,主事的熊廷弼又是你的老師。你空了寫信去告誡他們一下,國家現在仍然是入不敷出,邊境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勘界是很必要的,我大明的官去了建州也該享受。但不能像這個蕭伯芝這樣,跋扈得過份。”

萬曆這意思就是說寬甸跟他朱由棟聯繫如此緊密,不管朱由棟事先知不知道此事,其他人都會聯繫上他。就算此事朱由棟事先不知曉,那也該好好管教一下你的手下。對此朱由棟也不想辯解什麼,只能低頭應是。

“棟兒啊,你是不是在想,爲什麼這麼一點小事,爺爺要單獨的拿出來,鄭重其事的跟你講?”

“孫兒是有點疑惑,畢竟,遼東衛所與鄰近的蒙古、女真諸部勘界,那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下面的人有時候稍微鬧出格了一些,也不是沒有過啊。”

“哎……”長嘆了一口氣,萬曆揮揮手,自有小宦官把一疊奏章給捧了過來。

“你自己看看吧,蕭伯芝那個事情其實只是個由頭。”

朱由棟仔細的翻看這些奏章後,心裡樂得差點笑出聲來。

以建州女真此時的財力和地位,頂多也就收買幾個家裡比較差錢,而且仕途也比較灰暗的御史。這幾個御史對寬甸衛的彈劾,也就是那麼回事,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是,這幾個御史開了頭後,大批的御史緊跟着開炮:他們的目標就不是蕭伯芝這樣的小角色了,而是對準了遼東總兵李成樑。

說什麼老李御下不嚴還算有理有據,說老李年事已高,所行多有昏聵之舉倒也算是空穴來風。但緊接着就是歷數李成樑多年來在遼東飛揚跋扈,無限擴張土地,私養家丁上萬人,加之此人在遼東坐鎮的時間實在是太長,威望極高不說,遼東的各方將領,幾乎都是他提拔起來的。更有御史在奏本里誅心的說,皇上要是還不撤換李成樑,乾脆直接冊封他爲遼東國王算求了。

這樣整個朝廷大多數御史集體上奏彈劾李成樑,絕對不是建州衛可以發動的。事實上按照努爾哈赤的本心,他自己都還想再猥瑣發育幾年呢。把老李這樣的熟人弄走?這絕不是他的本意。

按現在的話說便是:我本來只是往下水道扔個炮仗想聽個響,誰知道遇上沼氣爆炸,把整個下水道都掀翻了!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面,一方面確實是李成樑在遼東的時間太長,威望太高。真的已經是一手遮天了。另一方面則是,遼東因爲現在是大明邊防最重的地方,每年過手的銀子多,軍功多。文臣們可是盯着這裡很久了:去了遼東,雖說那裡的氣候不太友好,但是一方面可以撈錢,一方面可以撈軍功。辛苦一兩年之後,這仕途就會進入快車道啊!

可是老李在遼東一手遮天,別說遼東巡撫這個職位時有時無了,就算是有遼東巡撫吧,在這個有爵位的實權總兵面前,巡撫還不是弱雞!整個遼東,無論軍民,都只認老帥。巡撫是什麼玩意兒?可以吃嗎?所以,文臣們想把老李搞下去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現在碰上這麼一個小事情,大家卻都無比重視的全情投入了進來。

“皇爺爺。”藉着慢慢翻閱奏章的時間,朱由棟在心裡認真的思考後,緩緩的開了口:“要說李帥有不臣之心,孫兒是絕對不信的。自古以來,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其登基之日,從未有人年齡超過六十歲,這不是沒有道理的。李帥今年都八十四歲了,還有幾年能活?這樣的年齡,怎麼可能還有造反的想法?”

“嗯……”萬曆點點頭:“棟兒你繼續說。”

“至於說李帥在遼東坐鎮時間很長,這個確實是實情。若是撤換李帥,短期內遼東可能多事。”

“是啊,這纔是爺爺感到舉棋不定的原因啊。”

站在朱由棟的立場,他對這個時候朝官們集體彈劾李成樑,其實是樂見其成的。

因爲李成樑不離開遼東,努爾哈赤絕對不會豎旗。事實上,在歷史本位面,李成樑於1608年從遼東總兵任上卸任,一直在北京賦閒到1615年去世。在這七年的時間裡努爾哈赤仍然沒有豎旗。一直到老李去世後的第二年,努爾哈赤才正式建國號大金。

因爲努爾哈赤很清楚:只要老李在,振臂一呼下,遼東就是鐵板一塊。對上這樣的鐵板,建州的勝算微乎其微。

而朱由棟呢,對他來說,如果這個位面只有他一個穿越者當然沒啥。你努爾哈赤猥瑣發育,我就不會埋頭種田麼?只怕我這個穿越者種田的速度比你快十倍都不止,時間越長,我的優勢越大。

可問題是,這個位面有七個穿越者啊。

南亞、中東、歐洲這會兒太遠且不去說,就說東亞和東南亞吧。日本的德川家康會在1616年去世,在那之後,日本國內再也無人能夠壓制那位竹千代。而泰國那位已經上位這麼多年了,馬上就要開始擴張,朱由棟如果不趁着這個時間差先把建州這個毒瘤給挖掉,等日本、泰國在大明周邊搞事情的時候,建州又蹦出來打一個薩爾滸?那真的就別玩了。

所以,必須逼迫建州提前豎旗造反!

而要實現這個目標,老李的去職是必須的。

但是呢,遼東李家和太孫的利益牽扯極深,朱由棟在這個事情上保持中立都是說不過去的,更不用說推一把了。所以在這個事情上,得講究技巧。

“所以啊,皇爺爺,李帥這個時候不能撤,雖說李帥年紀很大了,但孫兒看他的身體還是不錯,怎麼也能再撐個幾年……”

“唔~不對!棟兒,你剛纔說的話不對!”

“皇爺爺,孫兒哪裡說得不對?”

“你說李成樑還能再撐個幾年,幾年之後呢?”

“呃……”

“哈哈哈,看吧,你還是有思慮不周的時候。棟兒啊,你這麼一說,倒是提醒了爺爺。李成樑的年紀實在是太大了,就算他能活百歲吧,也不過就十幾年的事情。要是我們不趁着他還在的時候,抓緊時間培養新的遼東總兵,萬一哪天李成樑突然倒在任上,那纔是要出大問題!”

“皇爺爺,這時候撤了李帥,遼東可能會多事啊。”

“無妨,到底李成樑人還在嘛,實在不行又換回去就是了。再說了,因爲你的關係,爺爺的內庫這會兒存銀充足得很,就算是遼東有事,爺爺也有錢打仗!”

“呃……皇爺爺……”

“好了,就這樣吧,爺爺知道你和李家牽扯很深。你可以把這消息放出去,讓李成樑早點把遼東的一些事情首尾處理乾淨,免得到時候不好看。”

“是,孫兒曉得了。”

走出乾清宮,朱由棟仰天長嘆了一口氣:似乎,自己變得越來越卑鄙了?

心情低落的先去了慈寧宮給李太后請安,照例送上二十萬兩銀子。然後又到了慈慶宮。

看着又大了一歲,更加調皮搗蛋的朱由校。看着挺着一個大肚子,即將誕下朱由檢的劉姨娘。看着明顯不給自己好臉色,身體已經越來越空的朱常洛,朱由棟一點都沒有感受到家的溫暖。

說真的,朱常洛不待見他,他也越來越對這位生父不爽。若不是這裡還有他的母親和同母妹妹,他真的不想過來!

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去休去休,不如歸去!

第二六七章 總結後出大招第六三八章 文曲天賦何用第一七七章 宿命的薩爾滸(七)第三零二章 暹羅氣勢洶洶第五十三章 一起爬科技樹(二)第一二六章 東林陷入頹勢(一)第五三六章 首席民政秘書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二六零章 大阪的夏之陣(六)第五三二章 大明陸軍參戰(二)第四五四章 天璣星已激活第三八零章 爲何是分封制(一)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三八四章 無所謂的擔憂第四六六章 開陽援助天璣第七七零章 被迫敵前轉向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樹(一)第三章 大家都是戲精第六七九章 南北印的迥異第五八六章 大明開始立憲第七十七章 劉大刀的奮迅(一)第七四三章 大明發行紙幣第七一五章 後勤陷入窘境第六三五章 冷熱混雜戰鬥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二七零章 萬曆四十四年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一六二章 太孫殿下出徵(三)第一六一章 太孫殿下出徵(二)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二三六章 選妃並不簡單(一)第六七八章 駐印軍的瓦解第四十五章 打臉就要打痛(六)第二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一)第二九二章 進擊的新人們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點(一)第四十六章 打臉就要打痛(七)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鮮(三)第三十八章 東瀛島的變化(二)第六九二章 海軍的福字旗第六八九章 敵艦兵臨城下第七三七章 前後方的配合第二二四章 土著不可小覷第五六一章 造反專家抵達第三一零章 崇明沙攻防戰(二)第一一三章 東林也要辦報(二)第七一一章 歐洲人撤退了第五二五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諜影第三一七章 海軍事海軍了(一)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四六三章 我該怎麼幫你第九十一章 國家根基已朽(三)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問錢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二十一章 有的人欠收拾(三)第七二八章 共贏纔是王道第五八五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七七三章 海上的槍騎兵第三九七章 看透的李三才第一零八章 現在開始起航(三)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四一四章 一次會戰結束第五八八章 帝師黨的共識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五九零章 大明機構改革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二一八章 首戰是在色當(一)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軍改第一七六章 宿命的薩爾滸(六)第七五九章 大明的內燃機第六五五章 親王號的首戰第三八三章 新的情報佈局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第一六零章 太孫殿下出徵(一)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五零七章 科舉制度將變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畢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五一二章 破軍陷入絕境第一零四章 真是時不我待第六四八章 護國公八大王第一六九章 忙碌的魏忠賢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三七三章 氪金纔是王道第八零三章 聯盟迅速瓦解第一七九章 大金國沒有了(一)第六三八章 文曲天賦何用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諜影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處第二六七章 總結後出大招第七一七章 軍艦的冠名權第三九零章 海外的新制度(二)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