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

“啪~~”

“呯~呯呯~~”

遼東,寬甸堡。數百名身着精良板甲,頭戴紅色盔纓的明軍士兵,正在堡外的靶場上進行燧發槍的實彈射擊訓練。

“觀察,建奴的探子又在那邊窺探我們。”

“哼!這些白癡,自以爲隱藏得好,可惜在殿下送來的望遠鏡面前,完全無所遁形。”

此時乃是1610年9月,距離熊廷弼出鎮此地,已經整整四年了。

四年來,朱由棟對寬甸的支持,前兩年是每年十萬兩白銀。第三年起就漲到了二十萬兩。加上熊廷弼不是那種道學先生般的文臣,在殿下不斷投錢,寬甸的糧食供應完全不成問題後。他組織堡內的軍戶,在附近到處打野味,砍伐原始森林賣木材,挖山參,總之也是有各種進項的。所以這四年來,寬甸六堡的百姓一改過去難求溫飽的困頓,變得手裡多少有些閒錢起來。

這麼小的一個地方有這麼大一筆錢的投入,寬甸六堡在很短的時間裡就進入了一種畸形的繁華:此地自身的產出是很有限的,但是堡民卻又都比較有錢,加之地理位置優越,所以遼東鎮、大明內地、建州、朝鮮甚至蒙古的商人都往這裡聚集。短短四年下來,寬甸居然成了中朝邊界的一個物流集散地。

本來寬甸的地理位置就卡得建州女真很不舒服了,現在這裡的貿易又是如此興旺,怎麼不讓努爾哈赤眼紅得噴血?想把寬甸六堡納入自己治下的慾望更加熾熱了。

可惜,只要沒有下定決心徹底和大明決裂並開戰,那麼,懸掛了大明旗幟的地方,努爾哈赤是不敢動刀的。再說了,現在努爾哈赤就是想動刀,寬甸也不是那麼好打的。

四年過去了,朱由棟除了朝這裡投進來六十萬兩銀子外,從李國助投效自己開始,燧發槍、米尼彈、軍服、藥品、望遠鏡等器械、水泥甚至十二磅、十六磅炮等,幾乎都是敞開了往寬甸運送。到了1609年11月橫海衛復建後,寬甸本地士兵的編制和訓練方法,完全與橫海衛相同!

現在,寬甸六堡的堡牆已經全部實現水泥硬化,而且還按照朱由棟給的圖紙修建成了歐洲此時流行的棱堡樣式。在棱堡的關鍵部位,全部安裝了十六磅大炮。其他守城物資如糧食、弓箭、火藥等,其存量也極爲富裕。

寬甸六堡本來就有六萬多戶,熊廷弼一開始手裡吃緊,只練了三千人的兵馬。後來朱由棟加大支援力度,特別是橫海衛復建後。本着殿下麾下的親兵建制要一致的原則,熊廷弼把寬甸的戰兵提升到了5600人,也設五個千戶和一個炮隊。稍有不同的便是寬甸軍這邊的五個千戶,有四個是純步兵隊,有一個是純粹的騎兵隊。

而且寬甸軍比起橫海衛來還有兩個優勢:其一是輔助人員極爲富裕並且廉價,所以寬甸軍的輔兵高達三千人。其二則是寬甸軍要訓練,這場地不知道比橫海衛寬闊了多少。

總之,按朱由棟的說法,明年,雙方各組建一個混成千戶隊進行會操。對此,熊廷弼極有信心獲勝。

“觀察,這建奴一天到晚在想什麼啊?覬覦我寬甸的財富,想打就來啊!這麼偷窺算什麼事?”

“呵呵,毛千戶,本官問你,若是此時我寬甸衛單獨對上建奴,可否戰而勝之。”

“嗯…...”毛文龍很是認真的思索一陣後道:“觀察,若建奴來攻我,我方依託堡壘固守,消耗其銳氣後再行反擊,如此勝算較大。如果直接進攻,我們這點兵力還是少了點。”

“那不就結了,所以,他要看就看吧。殿下這些年在南邊做得好大事業,對我寬甸的支持也越來越大。別的不說,除了每年銀子二十萬,這送來的火炮、鳥銃、彈藥、服裝以及其他器械,一年怕也不下二十萬吧。”

“是啊,殿下厚恩,真是無以爲報。卑職有時候在想,這努爾哈赤怎麼就這麼慫呢?他不是一直想着拿下我們身後的東海女真,從而成爲名副其實的女真大汗麼?那就來啊,他建州現在怎麼也有三四十來萬口,咬咬牙抽調五六萬男子從軍也不是什麼難事吧?我們這裡可只有五千多人啊。”

“哎,若是努爾哈赤這會兒來,本官倒是高興了。雖說短期內我們會被困在堡內捱打,但只要他敢對掛着大明旗號的地方動手,別說皇上、太孫了,寧遠伯都不會放過他!可惜……”長嘆了一口氣,熊廷弼憂鬱的擡起頭:“此獠居然如此能忍耐,真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

“是啊,觀察。去年,努爾哈赤殺死了舒爾哈齊的兩個兒子,徹底剝奪了舒爾哈齊的兵權。這建奴內部,可是徹底整合了啊。嘿!要卑職說,這舒爾哈齊真是個蠢貨,要自立山頭居然去了鐵嶺那邊,結果努爾哈赤去弄他的時候,鐵嶺衛一點反應都沒有。要是這傢伙事先靠到我們寬甸衛來……”

“哎,誰讓鐵嶺衛在邊牆內,而我們是遼東唯一孤懸在邊牆外的呢?就舒爾哈齊那個蠢貨,肯定是覺得有堵牆更安全一點嘛。不過文龍你說的也有道理,舒爾哈齊完蛋後,建州女真內部努爾哈赤是徹底的一言九鼎了。呵呵,可笑寧遠伯還跟朝廷說要扶持舒爾哈齊以牽制努爾哈赤……”

“觀察,卑職有個大膽的想法。”

“嗯?文龍你講。”

“觀察,要不我們主動挑釁建奴吧,讓他們忍受不了了主動來打我們。”

“哈哈哈哈~~”仰天大笑一陣後,熊廷弼道:“這個事情我想過很多次了,也很想去做,但是……”

“這是爲何啊?觀察!據卑職聽到的,那位孫承宗孫觀察,因爲爲大明打下木邦,現在在內地的名聲可是高的很啊。”

“呵呵,文龍啊,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孫愷陽拿下木邦不算功,拿下之後能夠在當地開發玉礦,使其產出能夠養活我大明駐軍並且還能給朝廷上繳銀子,那纔是功。建州,窮鄉僻壤,就算打下來了我大明也無法在當地常駐。所以,若不是努爾哈赤的實力膨脹得太快,估計太孫都不會往咱們寬甸投錢!”

說完這句話後熊廷弼又傲然擡頭道:“本官與孫愷陽一起在興華宮共事近兩年,對此人還是很瞭解的。論學問,論調和各方關係,本官自愧不如。但在兵事上,本官自問不輸於他!木邦那一仗若是本官來指揮,只會打得更漂亮!”然後他又把手一攤:“可是本官有什麼辦法呢?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太孫殿下沒有發話,我們也只能是以守備爲主啊。”

就在兩個人相視無言的時候,遠處一隊騎兵拖着一柱煙塵飛快馳來。

“觀察!”騎兵千戶楊汝達飛身下馬,底近熊廷弼身邊後悄聲說道:“觀察,太孫殿下密使已經到了卑職的長甸堡。請您儘快趕去。”

“好啊!”迅速的起身,麻利的騎上楊汝達牽來的一匹駿馬,熊廷弼飛快的奔向了南邊的長甸堡。

熊觀察治軍是很嚴的,所以這會兒毛文龍完全沒有湊過來打聽消息的想法,他只是對着楊汝達拱拱手,就轉身去關注自己的士兵了。

……

“下官南京錦衣衛千戶田爾耕,拜見熊觀察。”

“田千戶?什麼事情如此重要,居然要勞動您親自送信。”

“呵呵呵,熊觀察閱信便知。”

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三零一章 向東還是向南第二七四章 丙辰會試黑幕(三)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三九一章 廣東的舉人們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四二七章 三萬裡的返航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戰第二七九章 太孫賑災方案(二)第二六五章 官員們的俸祿(二)第四五九章 當家真的不易(二)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鉅貪第二二四章 土著不可小覷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軍官團第六九一章 燃燒的馬六甲第四一四章 一次會戰結束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二二零章 首戰是在色當(三)第一七零章 戰前最後準備第二九七章 日本欲寇朝鮮(一)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七六三章 臨陣科技突破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盤第七十章 西北危機已現(一)第五零零章 呂宋之戰終焉第八十章 劉大刀的奮迅(四)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戰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勢第三七七章 王與王的對話第一九九章 喪事不止一件第七七二章 老子要吃獨食第五九一章 兵役局的肥差第一零八章 現在開始起航(三)第一四九章 未雨當先籌謀第四九一章 衝鋒槍的歷史第六二一章 曹變蛟的初陣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第二一六章 對法戰前準備(一)第二七三章 丙辰會試黑幕(二)第五三零章 戰事陷入焦灼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七零八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鮮王第六八九章 敵艦兵臨城下第四九一章 衝鋒槍的歷史第三五六章 二十五萬口豬第四九零章 追擊與反追擊第三七七章 王與王的對話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國鬆丸第一一二章 東林也要辦報(一)第二五八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三六四章 衆狗聽令出征第五七零章 最後的一堂課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薩爾滸(五)第四四四章 藩王們的反應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四三零章 商界開始改變第四八七章 你也是文抄公第二五六章 大阪的夏之陣(二)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進士們第七十章 西北危機已現(一)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們第二一二章 目標是法蘭西第一四七章 暹羅國的消息第六八六章 菲利普分蛋糕第二六七章 總結後出大招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第二七九章 太孫賑災方案(二)第五六一章 造反專家抵達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一四七章 暹羅國的消息第六九五章 進擊的商丘號第二三三章 歷史未能重演(四)第七九九章 絞索緩緩拉緊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七九八章 歐洲的商人們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進士們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張巡寨第五四二章 世事難有如意第五十五章 情報纔是主業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煉內功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條第八十六章 大明直轄木邦(一)第二六五章 官員們的俸祿(二)第三三零章 大明準備反擊(一)第十二章 孤的元從班底(四)第六九零章 一枚漏網之魚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發展(二)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第五六八章 我真的忍不了第五八三章 黎塞留的遊記第四八五章 海外亦有漢民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