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島津欲寇琉球

一望無垠的海面上,十餘艘金陵級戰艦完全的下了帆,所有的船員都光着膀子,個個把後頸使勁的向後仰起,焦急的看着桅杆頂上的瞭望哨。

此時雖然是三月,但這支艦隊目前所處的緯度卻是北緯24度左右,加之今日天氣晴好,陽光直接暴曬在甲板上,故而此時的水手們再也顧不得軍容軍姿,而各級軍官也不再強制要求大家着裝整齊。

“將軍,發現我方偵查帆船。”

“好極了!總算是來了,老子都快被烤成人幹了!傳令,升帆!”

“是!將軍傳令,升帆!”

李國助下達命令後,迅速的進入低矮的艉樓:“父親,我們撒出去的探子回來了,想來應該是發現了倭賊的蹤跡。”

“嗯。”大名鼎鼎的中國船長李旦,這一年已經六十多歲了,多年的海上生活,在這位老人的臉上留下了刀劈斧削般的深刻痕跡,咋一看就是個早年過於辛苦的普通老人,但當這位老人睜開雙眼時,眼裡散發出來的精光,直讓人感到這位老人豐富的閱歷和堅定的意志。

此時乃是1609年的3月15日,距離李國助第一次見到朱由棟已經過去了整整兩年。

兩年時間裡,李旦看着李國助出任朝廷的正式軍官並且沒有遭到清算,看着李國助清剿了徐閣老子孫的商船隊也安然無恙,再看到李國助指揮的新式戰艦,其實內心早就對太孫殿下佩服不已。

唯一阻礙老頭子迴歸的,不過是手裡的兄弟太多,這麼多兄弟跟着自己走南闖北多年,不管是中國人、日本人、呂宋人、大馬人甚至是葡萄牙人……如果不能一一的給他們找一個好去處,這會讓老船主覺得自己不夠義氣。

所以,這兩年李旦的主要工作就是慢慢的分流自己的老兄弟:願意留在日本的,聯繫當地的大名,看能不能分到一些土地。想回中國的,通過李國助進行安置。想回呂宋、大馬或者西歐的,給予一定的銀子甚至直接贈送船隻……總之,中國船長能夠有今天的威名,靠的是兄弟們的支持,靠的是船長本人的義氣深重!

不過到了1608年的12月,李旦在平戶接到消息:位於薩摩的島津藩因爲家中財政崩潰,有掠奪琉球國補充家中財政的動議!

日本列島是由四個較大的島嶼和衆多的小島構成的。其中距離大陸最近的,便是所謂的九州島。而在九州島的西南角,就是薩摩。統治這裡的大名,近百年來都是島津家。

島津家最強盛的時候,以薩摩起家,一度掌控大半個九州島。但是這份強盛來得實在太晚:他們崛起的時候豐臣秀吉已經在本州島建立了絕對優勢。後來豐臣軍進入九州,島津家戰敗後躺倒挨捶,封地被減少到薩摩一國加臨近的其他分國的一些土地。這些土地上的產出加起來,大約60.5萬日石。

石是容器,其大小在不斷變化。中國漢朝的一石大約是27到30公斤。明朝一石約60~70公斤。而日本的這個石,經過織田信長的統一規定後,大約是130公斤。

也就是說,島津家在被豐臣家打擊、削弱後,其領地的產出,一年產出大概是7.865萬噸糧食。

按照日本戰國後期普遍執行的四公六民政策,島津家每年從自己的領地上能夠收到大約3.146萬噸糧食。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1589年,大明蘇州府的吳縣,在這一年上繳給國家的田賦是0.94萬噸。這僅僅是一個縣,而且明朝的田賦可沒有40%那麼變態,而基本上在10%左右(不算加派什麼的)。

所以,這島津藩的經濟實力,至少在明朝,還比不上一個國內的經濟強縣。

總之,這個窮BI在被豐臣家狠削了一番後更窮了。在1592至1598年的日本侵朝戰爭裡,島津家衝鋒在前,撤退在後,被李舜臣和鄧子龍一陣狠削,損失極爲慘重。所以,這一家子被豐臣家坑得很慘。

然而更搞笑的是,在1600年決定日本歸屬的關原之戰裡,島津家本來是去參加德川家康的東軍,結果在中途有東軍將領對其不禮貌,這家的家主島津義弘一氣之下就去參加了西軍。

關原之戰中,東西軍慘烈廝殺大半天,島津軍佁然不動。等到大局已定,西軍主力都潰散逃亡了,這一家子纔像睡醒了一般從東軍的戰線上直接撤退……又是損失慘重。

總之,這一家子腦袋都不太正常。但不得不說,這個地方的窮鬼們其戰鬥力真的相當強悍。

關原之戰後,獲取日本最高統治權的德川家康反而沒有削減島津家的領地(又遠又窮,還很能打,確實沒必要),由此使得島津家上下人人感激涕零。新任家主島津忠恆主動來到江戶,說老大你對我太好了,爲了報答你的恩情,我家裡的事情都不管了,先到你這裡來,看你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做的沒有。

德川家康一想:咦?這事太好了!好,你就留下來幫我處理政務吧。從此以後,參覲交代制度在德川幕府開始慢慢的建立了起來:各地大名自帶乾糧,輪流到江戶城居住,幫將軍大人處理一些事情,並且表示忠勤順服之意。

島津家距離江戶的距離是各個大名中最遠的,這參覲交代一開始執行,其花費也最多。本來就是窮鬼了,又連續多次大量戰損,再加上這麼一筆支出。整個島津家的財政幾乎完全破產!

怎麼辦?增加田賦?可是現在全國各地大名都是四公六民了,你要是敢玩五公五民啥的,信不信老百姓用腳投票跑到其他大名的領地上去?

那就只有出去搶了!反正薩摩人自己覺得他們的戰鬥力,冠絕全日本嘛。

得益於地理位置,島津家從很早開始就和朝鮮、大明、琉球有商貿往來。西方人傳入日本的火繩槍,也是從島津家開始濫觴。不過薩摩這塊地方沒什麼特產,島津家以前主要是做轉手貿易,利用地理優勢,把大明朝鮮琉球的物產轉手賣到日本東部地方,做中間商吃差價。

豐臣秀吉侵略朝鮮後,大明、朝鮮都對日本實行貿易封鎖。琉球作爲大明的忠順屬國,自然也跟隨大明對日本停止了海貿。故而島津家因爲豐臣秀吉,除了在戰場上損失慘重,經濟上也遭到了毀滅性打擊。

所以,必須出去搶!

琉球小國,國防力量幾乎沒有,以島津家的戰力,搶他完全沒有問題。而且它作爲大明的屬國,是可以和大明開展正常海貿的。搶了琉球,發一筆橫財。然後再暗地裡控制琉球,以琉球的名義和大明做貿易,想起來都是美滋滋。

從1607年島津忠恆主動到江戶參覲,島津家財政難以爲繼開始。家裡面關於南下搶劫琉球的聲音就開始喧囂塵上。待得這一年德川竹千代誅殺大久保長安,掌控全國金銀礦,並開始準備統一鑄幣後。這一需求就顯得更加急迫了:鑄幣權不在自己手裡,使用者註定要被鑄幣者再刮一層骨油下來,到時候家裡的財政就會徹底崩潰!

不過1598年的那一場露樑海戰,島津家的水軍被明、朝聯軍打得幾乎全滅。這份記憶實在是太過於慘痛,所以雖說有了搶劫琉球國的想法,但琉球到底是大明的屬國,這一步一旦踏出去……那些老成持重的家老們,對於搶劫琉球,到底還是心中有所畏懼。

但是到了1608年的下半年,島津家實在是快要揭不開鍋了。不搶是等死,搶了還有一線生機,所以,必須搶!而且到了這個時候,連德川家康都點了頭:去試試吧,看能不能通過琉球和大明恢復關係。

而作爲中古時代的諸侯,島津家的保密意識雖然不能說沒有,但真的不強。這對於在日本生活多年,而且因爲經濟關係與日本九州島上的諸大名都有良好關係的李旦來說,要打聽到這樣的消息,就真的不難了。

事實上李旦都沒有去刻意打聽,很自然的就收到了消息。

在歷史本位面上的中國船長即便收到這個消息最多也就是聳聳肩不會多說什麼,但是現在的中國船長已經決定完全投效大明皇太孫殿下了。聽到如此消息,當然是要出手了。

1608年年底,剛剛收到這一消息的李旦急招李國助赴日,父子倆在進一步確認後,李旦讓李國助趕緊回報朱由棟。結果朱由棟那會兒還在北京沒有回來。在南京坐鎮的袁可立聽到這個消息立即拍板:琉球必須救!崇明沙的水軍全體出動,好好的打好這支被太孫稱爲大明海軍的第一戰!

卷末總結及單章求訂閱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一零四章 真是時不我待第二七九章 太孫賑災方案(二)第五六四章 張獻忠摸內奸第七八六章 總算是明白了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三八一章 爲何是分封制(二)第一九九章 喪事不止一件第一五四章 繼續猥褻發育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第六七四章 全境都是戰場第四二五章 皇帝還是萬歲第三三零章 大明準備反擊(一)第三四八章 東海上的決戰(五)第六零二章 奧朗則布代位第六六九章 紅海出現敵人第三六七章 開陽御駕親征(二)第四五五章 許顯純在仰光第六八七章 請隨意做夢吧第六八九章 敵艦兵臨城下第六五五章 親王號的首戰第二二零章 首戰是在色當(三)第二三二章 歷史未能重演(三)第六二零章 這是赤色黎明開個單章,說說最近的事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二十九章 原始資本積累(四)第七二八章 共贏纔是王道第二五二章 山西的掌控者第四三一章 準備遠征蒙古第三七二章 燃燒的暹羅灣第一五八章 這絕不是挑釁第三八一章 爲何是分封制(二)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軍官團第三三六章 日本的新策略(二)第四五六章 效仿魏武故技第三五八章 恢復周之分封第八零五章 最強的穿越者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棟第三十八章 東瀛島的變化(二)第四一四章 一次會戰結束第六三九章 事了準備回家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條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八十三章 哈布斯堡家族(一)第七四六章 不一樣的人生第四六三章 我該怎麼幫你第五二五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第四九零章 追擊與反追擊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戰(終)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第一六一章 太孫殿下出徵(二)第一二二章 扶上馬送一程(四)第二七九章 太孫賑災方案(二)第二五五章 大阪的夏之陣(一)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五九一章 兵役局的肥差第四十三章 打臉就要打痛(四)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第五四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五五章 所謂帝王心術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誤會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五一九章 易普拉欣佈陣第七三九章 美洲戰後安排第四八五章 海外亦有漢民第一零六章 現在開始起航(一)第一四五章 先定規後開營第五五六章 歐洲將星璀璨第三四二章 海上決戰想定(二)第六二零章 這是赤色黎明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三十五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槓第六三六章 帝國開始崩潰第七零七章 沒有人是白癡第八十八章 神烈山祭孝陵第六十二章 母子促膝夜談(收藏上千加更)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發展(一)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處第八零四章 最後的王對王第六二九章 天啓御駕親征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四四三章 孔府有了反應(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2/2)第七一零章 不如虛張聲勢第六零八章 大明兩路進軍第五五五章 利益纔是永恆第四四三章 孔府有了反應(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2/2)第三十八章 東瀛島的變化(二)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六五五章 親王號的首戰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一三九章 是蹂躪非戰鬥第五一三章 破軍也隕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