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報完勝(一)

從七月一日東林日報改版開始,到了這一年的九月初一,東林日報的時文寫作講解專版已經刊登了整整六十期。

這六十期,一方面是報紙銷量有所提升,一方面是廣告方面多少有點收入。再加上東林不用像金陵日報那樣維持自己的物流渠道和銷售網點。所以這六十期下來,東林日報不但沒虧,居然還小賺了幾十兩銀子。

可是東林書院的大佬顧憲成卻仍然愁眉不展。

無他,書院的銀子要見底了。

說起來,江南士紳爲了和皇太孫爭奪輿論也不是不努力,前前後後各方大佬給東林注資了三十萬兩銀子。即便按照當初金陵日報剛剛創刊時每天淨虧200兩計算,怎麼也能支撐個三五年!可是,從三月十一日創刊到現在,不到半年的時間。三十萬兩銀子只剩下了七千多兩了。

這種狀況,若是讓現在已經在金陵日報內部參與進管理的張世澤知道,世子閣下恐怕第一件事就是在報社內部進行反貪行動了。

但是這個事情在東林的諸君子看來是很正常的。

首先,諸君子以前都是朝廷官員,在職的時候除了那點俸祿,各種灰色收入也是要收的。現在大家致仕了,上述收入都沒有了,大家總不能四五十歲了還指着向家裡要錢吧?

其次呢,東林書院是有常駐學生的,也收一點束脩。但是大家作爲君子,學的是孔聖人。收束脩都是收點臘肉啥的就行了,錢這東西這麼骯髒,怎麼能擺在明面上收取。

再次,俺們東林以前從來都是隻玩嘴炮不做實事的,這次爲了你們江南士紳和太孫殿下爭奪輿論控制權,咬牙皺眉的做起了實事。這是多麼辛苦啊?難道不該拿一些辛苦費麼?

再再次,俺們是君子啊。君子的生活不該是高標準而且體面的麼?吃飯穿衣要錢,筆墨紙硯要錢,來往應酬要錢,搞對外公開講學要錢……那李三才一頓飯就要吃幾千兩銀子的生活,我們也想過一過的……所以,各種費用不都從公款裡報銷麼?

總之,東林內部的賬目那就是一塌糊塗,而顧憲成對此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以前書院不辦報紙,每個月搞對外學術活動的時候,隨便找點贊助也就支應過去了。而且那時候整個書院沒多少餘額,諸君子用起來也相對比較節省。但是現在一下子有了這麼多錢,報紙在鉅虧的時候,君子們用錢的手腳就大了起來……

總之,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現在的東林書院,若是找不到新的生髮,不要說報紙辦不下去了,便是諸位意氣相投,志存高遠,品德高尚的諸君子,都有散夥的可能。

“存之(高攀龍),徐家那邊還是沒有撥銀子過來麼?”

“沒有,徐元佐說,自從六月那批海船被清繳後,整個徐家的資金週轉都陷入了困境。下一季度的收貨款都拿不出來了,所以還請叔時(顧憲成)多多擔待。”

“哎,存之是厚道人啊。”顧憲成搖了搖頭:“存之可能還不知道吧?徐家現在不光在南直隸、江西收茶,更是已經派出大量人手去湖廣收茶了。”

是的,南宋時期是蘇湖熟,天下足。而到了明代,則是湖廣熟,天下足。這個時代的湖南湖北,其農業生產不管是糧食還是茶葉,都遙遙領先大明其他各省。

爲了挽救陝西的茶馬貿易,朱由棟在勾連上徐家之後,就直接讓徐家把收茶的重點放在湖廣——以後湖廣的茶葉儘量走海貿去賺老外的錢,就不要走陝西內銷去禍害陝西的老百姓了。

除了經濟手段,金陵日報這個時候的輿論宣傳優勢也發揮了出來:在七八月裡,當東林日報各種時文寫作技巧講解的時候。金陵日報則是連篇累牘的講解了湖廣茶葉傾銷陝西對當地百姓的傷害……總之,湖廣的各位茶農、茶商,以前你們的茶葉沒有其他銷路只有對陝西傾銷,這不是你們的錯。但是現在呢,我們還是儘量把茶葉往海外賣嘛:收購價錢要高一些不說,還不用殘害本族同胞,何樂而不爲呢?

高攀龍明顯最近是關注了金陵日報的,所以在聽顧憲成說到徐家的所作所爲後,居然點了點頭:“哦,去湖廣收茶啊,也好。如此陝北的民生應該能夠得到不少改善啊。”

這書呆子!

可是顧君子這會兒也不好說什麼,只好再開一個話題:“存之,現在書院還有多少銀子?”

“哦,說到這個,愚弟就要跟兄長好好說道說道了。六月份道甫(李三才)和徐家送來了一共十萬兩銀子,結果到了這會只剩下了七千多兩。這其中還有兩家商鋪預交的廣告款在裡面。咱們的支出實在是有點混亂,諸位書院的先生,誰都可以報賬,誰都可以簽字支取銀子……愚弟昨天還把伯先(劉元珍)申請支取三百兩的字條給擋了回去。叔時兄,書院現在入不敷出,在財貨管理上,最好指定專人負責。所有支出,愚弟建議都必須要有你的簽字。”

我顧憲成從來沒做過什麼高品大員,但爲何致仕了還能呼風喚雨?不就是出手闊綽爲人四海麼?我都這樣了,書院裡其他先生不也有這方面的需求麼?就你高君子真的想做君子啊。

所以,高攀龍的這話顧憲成沒法接。他只好再起一個話題:“道甫那邊呢?我前些日子去信給他,他說李如樟那個丘八把長江水師開進了大運河,所以銀子什麼的送不過來。哼!派個家人送會票過來不行麼?”

“呃,叔時啊,會票業務最穩當的就是方山雜貨鋪了吧?可是這不是太孫的產業麼?愚弟前些時候已經派了家裡牢靠的下人去了鳳陽找道甫的管家李翔,可是聽說那李翔因爲發了急病去世了……哎,想他們主僕二人……”

“存之,你剛纔說什麼?李翔死了。”

“是啊。”

“完了!這下可真的完了!”

“叔時,你這是什麼意思?李翔雖然也與你我相識,但不過是個下人,他病死,這……”

“嘿!我的存之賢弟啊,你怎麼還沒明白過來?那李翔今年不過五十多歲,常年在外奔走,身體雖然說不上健碩,但也絕不是病夫。而且現在方山雜貨鋪的磺胺、青黴素、硝酸甘油什麼的都上市了,一個人得了病,哪有可能那麼快就死掉?這李翔,必然是死於道甫之手!”

“啊?不可能吧。他們主僕情深得很啊。還有,這道甫爲什麼要致李翔於死地?”

“哼!還不是爲了改換門庭!”

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第二七零章 萬曆四十四年第六二一章 曹變蛟的初陣第六三一章 三方各自部署第七七六章 所謂虛虛實實第三零八章 萬曆四十五年(二)第四五三章 奧斯曼的權臣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謹慎第六二五章 阿格納的和談第七九三章 亞丁灣的屠殺第五七零章 最後的一堂課第九十五章 國家根基已朽(七)第六章 礦稅很有意義第七九九章 絞索緩緩拉緊第八零四章 最後的王對王第六一一章 炎黃日月國旗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進士們第七七零章 被迫敵前轉向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戰(五)第六四八章 護國公八大王第一五五章 所謂帝王心術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二零二章 緊要無過人財第十六章 狗屎般的財政(一)第三八六章 現在扭頭向東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發展(一)第四五二章 帝國滅聯盟立第三二五章 濱海廠的木匠第六五五章 親王號的首戰第五九六章 紙幣爲時過早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一三九章 是蹂躪非戰鬥第二三一章 歷史未能重演(二)第二一二章 目標是法蘭西第四七九章 西班牙的援軍第一零零章 我們的海賊王(二)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遠點第五九零章 大明機構改革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七零七章 沒有人是白癡第五四四章 小冰河大威力第五五五章 利益纔是永恆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會戰始第一四四章 橫海衛的薪酬第七五八章 魚餌已經放下第五十一章 唯大勢不由人第五七七章 農業未雨綢繆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五七六章 有競爭是好事第四六零章 人口的大遷徙第五六一章 造反專家抵達第十七章 狗屎般的財政(二)第五三八章 所謂民意反噬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四五四章 天璣星已激活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四二六章 國家工商總局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一零五章 全面進行佈局第四三零章 商界開始改變第六九八章 三忠墓的主人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第八零一章 亞速爾的海戰第三六一章 家裡的親人們第五三五章 轉進的第六師第三零八章 萬曆四十五年(二)第七二三章 如何擴大內需第七七七章 菲利普的應對第二一七章 對法戰前準備(二)第七一零章 不如虛張聲勢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進士們第三二九章 朱由棟結婚了第二五六章 大阪的夏之陣(二)第六二三章 奧朗則布背刺第三二四章 巨人開始覺醒(三)第二七零章 萬曆四十四年第七四六章 不一樣的人生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勝第三零二章 暹羅氣勢洶洶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四零零章 王師登陸仁川第五二零章 天璣星再求援第五二三章 強力支援土雞第二二四章 土著不可小覷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四九七章 鐵甲艦的戰鬥(二)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三五七章 唐王府的狗血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鮮王第四四三章 孔府有了反應(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2/2)第十章 孤的元從班底(二)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第三八七章 登陸地點選擇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一一二章 東林也要辦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