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章 東林也要辦報(七)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我大明的朗朗乾坤下,居然有如此暴民!如此暴行!王府尹,此事若是你不能給我們都察院一個交待,老夫定與你不死不休!”

“斯文掃地啊!真是奇恥大辱!徹查!一定要徹查!”

雖說到了這會兒的大明朝,順天府纔是真正的首都所在,是政治中心。但應天府到底掌管的是朝廷除了浙江之外賦稅最多的地方,所以,應天府其實是大明的經濟中心。因而應天府尹的品級也極高,僅次於六部尚書而高於侍郎。一般情況來說,除了都察院的兩個主官左右都御史外,其他的御史見到應天府尹,都得自稱下官。

但是這會兒瘋了一般的諸多御史們可管不了什麼官場規矩了,從錦雞到鵪鶉,甚至還有幾隻練鵲,一個個漲紅了臉,齊齊的圍住應天府尹王紹徵一陣狂吼!

沒得辦法啊,實在是太慘了!

御史們本來進項就不是很多,南京的御史們更是窮得叮噹響。也就是圖御史這個名頭清貴,一旦有人提攜,轉入親民官體系後,有了御史這段資歷,升起來會快不少。所以,雖然窮了點,但大家總算是有盼頭……

可是現在……

別說什麼這是暴民做的。大明朝到了這會早就在道德治國的邪路上一去不回頭了。身爲御史,只要有了這段黑歷史,以後的提拔幾乎都完蛋了——能撈錢的位置就那麼幾個,想去的人又那麼多。一旦進入競爭,對手直接把你這段黑歷史拿出來一刷:大糞御史、半發御史……你還想啥呢?

所以,昨晚的事情,不是簡單的打了幾個人,潑了幾瓢糞的問題。而是毀了一羣人的仕途!

不是沒有人想到這是太孫的手筆。畢竟昨晚這一切,和前些年太孫廢掉楊應文的風格很是相似:不按套路出牌,搞事情沒有下限。不出手則已,一旦出手必然把對方往死裡整!

你們這些傢伙不怕庭杖是吧?我也沒法打你們的屁股!但是,我一定要讓你們身敗名裂,仕途盡毀!

像,實在是太像了!不,這根本就是太孫的手筆啊!

但是,苦無證據啊!別說太孫本人了,便是方山學校那邊都抓不到一點關聯——學生們全都被關在學校裡,這段時間休息日都不準外出呢。至於金陵日報?人家都停刊了,你還要我怎麼辦?

而且在經過了昨晚的事情後,那些彈劾過張以誠,但幸運的沒有受到衝擊的言官們。在暗暗大呼幸運的同時,也幾乎破了膽:別說這會沒證據了,就是有證據,誰又敢去彈劾太孫?真的想學楊應文黯然回鄉,接受四鄰八舍甚至宗族內的親戚們整齊鄙視啊?

這些傢伙大呼僥倖,那些明明沒有上本卻被揪出來暴打一頓的御史看着這些幸運兒,那是想殺人的心都有:要不是這麼這羣王八蛋聽了顧憲成的話,各種無中生有的去彈劾人家張以誠。怎麼會出這樣的事?你老子我又怎麼會受這樣的無妄之災?

金陵日報人家辦得好好的,射鵰英雄傳也連載得好好的。大家都愛看,愛讀!就你們這羣瘋子要上去狂吠!真當我們不知道你們的想法麼?彈劾張以誠,一方面是給顧憲成一個交待。另一方面,若是那張以誠去職,這金陵日報的總編啊,責編什麼的,你們這羣傢伙不就有了機會麼?

結果呢?結果把我們給害慘了!

我們是御史啊!職責是爲國家掌以刑法典章糾正百官之罪惡。能不能不要爲自己的私利想得太多?就算要想私利,麻煩你們動手之前先過過腦子啊!太孫殿下那樣的狠人,是能夠招惹的麼?

總之,在到應天府之前,都察院的御史們先在雖然經過大水沖洗,但空氣中仍然瀰漫着一股清新米田共氣味的本方衙門裡,先內部大吵了一架。

兩個都御史一看:這怎麼行?不管都察院內部有什麼問題,但是現在整個衙門都被大糞淹過一次了。這要是不統一發聲,將來可怎麼得了?

所以,兩個都御史趕緊的壓制住了手下小弟的內訌。然後帶上衆人,齊齊的跑到了應天府衙門——在這個地方出了事情,當然首先還是得找地方官報案嘛。

此時的應天府尹王紹徵,在歷史本位面,此人曾經在天啓年間做到過吏部尚書——那時候正是九千歲權勢最盛的時候。在東林黨人被九千歲屠戮一空後,他被九千歲從都察院左都御史直接調到了吏部做尚書——好吧,在歷史本位面,他是閹黨。

總之,即便是現在,這位老爺也對東林書院沒有好感。對前段時間南京的諸多御史們齊齊彈劾張以誠也很是不滿——老爺的射鵰沒得看了,這會兒也一肚子惱火呢!

他板着一張臉,雖然表面很嚴肅,但內心其實樂呵呵的聽完了都察院衆人一陣狂噴後。立刻義正言辭的道:“諸位大人說得極有道理,確實太不像話了!請諸位大人放心,本官一定下令,整個應天府都要進行徹查!一定要給諸位大人一個交待!”

“多久?”

“呃,這個嘛。諸位大人,若是限定時限,很容易導致下面辦事的人隨便找人頂罪,也難免屈打成招啊。”

“王大人,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本官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哦,對了,昨晚是哪些大人家宅被人侵犯的?待會請留下來,本官要派人來做筆錄。諸位大人最好是把昨晚的事情描述得清楚一些,以便本官發文上元、江寧兩縣方便調查。”

王紹徵這話一說,剛纔還羣情激憤,鬧哄哄一片的應天府衙大堂頓時鴉雀無聲:描述得清楚一些?要多清楚?大門的左側被拋了三泡糞,右側是兩泡嗎?

這要是留了案底,那就是妥妥的黑材料了。還嫌丟人丟的不夠多嗎?

於是事情到了這裡,氣氛就變得有些尷尬了起來。

而在應天府衙之外,南京街頭,這天清晨,百姓們起來之後。自有各種消息迅速的傳播開來。

南京人說話,開頭喜歡帶“唉”音。所以這一大早,無數的南京百姓起來,紛紛就是唉來唉去。

“唉曉得阿?昨晚好幾十位御史家都被各路好漢給砸門了。”

“唉知道誒,豈止砸門呢,都察院的門口都被潑糞了呢。”

“要我說,砸得好!誰讓他們一天無事生非,看吧,老爺我的射鵰沒得聽了。前些時候交給金陵日報報社的一千兩銀子也被退回來了。老爺是稀罕那一千兩銀子的人麼?廣告啊!老爺的鋪子需要廣告啊!”

“要我說啊,這羣傢伙便是被打死也活該。但是把這些傢伙的女眷剃了半邊頭還是過分了,罪不及妻兒嘛。”

“這倒也是,可是,不如此做,如何震懾得住這羣沒事就各種狂吠的王八蛋?”

“有理有理啊。”

從應天府衙門出來,垂頭喪氣的御史們在聽到百姓們如此評價此事後。原本就耷拉下來的腦袋,自然是放得更低了。

二月二十六日上午,應天府尹行文江寧、上元兩縣:全城搜拿昨夜犯事之暴徒!

之後的七八天,兩縣陸陸續續的抓了一些人進來。但全都查無實據。

三月五日,在新一輪旬會中正式接到這一事件報告的朱由棟大發雷霆,狠狠的拍了桌子:徹查!全力徹查!一定要維護大明御史的尊嚴!

三月八日,王紹徵上了一道報告:經查,二月二十五日夜間襲擊都察院衙門以及各御史家宅的暴徒前後抓獲一百三十七人。個個供認不諱。究其原因,還是因爲金陵日報停刊,導致他們聽不到射鵰所致……

至於爲什麼這些人都是以前南京城裡出了名的潑皮無賴。呃,巧合,這都是巧合。

太孫殿下批示:爲首的,斬監候,報送北京刑部轉呈皇帝御批覈準死刑。其餘的人,充軍。

不管怎麼樣,紛紛擾擾一時的南京都察院潑糞事件至此算是平息了。而針對張以誠的各種彈劾自然也消失無蹤。在最後一次自辯後,由於沒有新的彈劾,張以誠也順利的復職,金陵日報自然也再次復刊。

而就在三月十一日,無錫的東林書院也正式宣佈:東林日報創刊了!

第一九一章 行百者半九十(二)第一七八章 宿命的薩爾滸(八)第一零二章 我們的海賊王(四)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報完勝(二)第六一三章 敵人有了反應第二九一章 決絕的達塔爾第三七二章 燃燒的暹羅灣第六一五章 豈曰大明無炮第二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一)第六九三章 還有廿六小時第七二二章 大明造艦計劃第二九二章 進擊的新人們第七七五章 陸軍主力出動第七四八章 繼續一路向西第一四零章 衛所不堪一用第二八二章 東南兩路有警(一)第四三九章 權利義務對等第七三七章 前後方的配合第八十八章 神烈山祭孝陵第二二六章 土著中的垃圾(二)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十四章 穿越的老套路(二)第二六三章 抖起來的戶部第五五八章 進化論的萌芽第六十三章 奇葩後勤保障第三四四章 東海上的決戰(一)第六一五章 豈曰大明無炮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一三三章 國事就是家事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五十五章 情報纔是主業第一六三章 山海關定方略(一)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六八五章 大維齊親上陣第七章 皇帝真不好當第七六八章 孟加拉灣海戰第六十三章 奇葩後勤保障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發展(一)第七一四章 只是雙眼流汗第四二九章 學生們的志向第七四六章 不一樣的人生第三四二章 海上決戰想定(二)第三零八章 萬曆四十五年(二)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一四九章 未雨當先籌謀第三一九章 海軍事海軍了(三)第三三一章 大明準備反擊(二)第一三七章 島津欲寇琉球第一四四章 橫海衛的薪酬第三三八章 工業革命發端(一)第十五章 大明第一掮客第六九零章 一枚漏網之魚第五四七章 改革不是兒戲第九十三章 國家根基已朽(五)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點(二)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二一八章 首戰是在色當(一)第五五三章 索科利的父子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諜影第三八四章 無所謂的擔憂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爭國本第四五六章 效仿魏武故技第四九零章 追擊與反追擊第五九零章 大明機構改革第三三一章 大明準備反擊(二)第五六零章 外事要講紀律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七九七章 再次熟練甩鍋第三八三章 新的情報佈局第一七二章 宿命的薩爾滸(二)第六七七章 毛文龍的無奈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報完勝(二)第四一四章 一次會戰結束第六十三章 奇葩後勤保障第三九七章 看透的李三才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六一六章 阿散索爾夜戰第三六七章 開陽御駕親征(二)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七七零章 被迫敵前轉向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十六章 狗屎般的財政(一)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第二二三章 劃時代的差距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線的第四四五章 衍聖公不祿了第六二一章 曹變蛟的初陣第三一七章 海軍事海軍了(一)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六二七章 知進退的少年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號選擇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四六八章 新時代的改變第一四七章 暹羅國的消息第五五九章 克倫威爾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