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頂峰

開創了“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劉恆霸陵邊,一隊“考古學家”正拿着手持式望遠鏡在眺望,有的則拿着大型的望遠鏡掃描,有的在畫圖。

霸陵在漢長安城未央宮前殿遺址東南57公里處,是兩座位於漢長安城東南的西漢帝陵之一(另一座是漢宣帝劉詢的杜陵,其他九座西漢帝陵,都在渭河北面的咸陽原上)。

霸陵陵園史稱“盛德園”,內建寢殿、便殿等。其因山爲陵,氣勢泓大。

“磚家”姚二狗眼射貪婪之光,對身邊的王平道:“王大人,要是能夠把它也給發發和摸摸就好了!”

他現在真是春風得意,以前是地老鼠,擔驚受怕,哪象現在,光天化日下明火執杖地來發發和摸摸,人苦不知足,如果能打國家的名頭,什麼不能做!

王平微哼一聲道:“老狗!想都別想,真要做了,滅你全家!”

“是是是!”姚二狗陪笑着,他們一行進入規模宏大的竇皇后陵園(文帝的皇后),然後進入了陵園之東,那裡有從葬坑多座,包括竇皇后女兒館陶公主(竇太主)劉嫖,外孫女廢孝武皇后陳阿嬌也都在此。

地方被軍隊控制了外圍,姚二狗一幫人,連同他的夥計全部被國家僱傭,打上了帝國大學歷史史的名頭(因此姚二狗成了姚叫獸),連同一些真正地歷史學家。遂行考古發掘工作。

那時期的典藉相當齊整,阿嬌皇后的地頭在哪裡還是很清楚,他們從容不迫地幹了起來。

他們真地是發丘。動用不少軍力,破開地頭後軍隊暫退,由專業人士一件件收拾、造冊,出土了造型優美的彩繪陶俑、陶罐,還有精美的玉器和金銀銅製皿,全部打包運走,直達核心,將陳阿嬌的餘蛻取出。

到了此時。經過姚二狗確認後,指導女兵動手起出,放進了一座移動式的神器裡,這座神器一打開蓋,裡面的白茫茫的寒氣就冒將出來。

放進去,女兵熟練地按着按鍵,迪迪迪地響,顯示屏上閃爍着光芒。

即使姚二狗看過一次,第二次看的時侯他仍然好奇,同時也帶着對皇帝地畏懼。他真的不是人,用的東西真的是神器來的!

正忙着,有個軍士跑進來,在王平身邊耳語,王平臉色一變,交待副手負責,自己就衝了出去。

外面,聚集了一大堆村民,那是附近竇陵村的村民前來理論。

竇陵村,有不少村民與西漢的竇皇后竇家有點關係的。他們在此生活,護陵是他們義不容辭的工作之一。

而且官府以前早就教育過他們,要他們保護陵區,每年還發有資金給他們補貼。進行保護和搞衛生、修整地皮。

本來王平率隊來發丘,手續齊備,又有軍隊護持,竇陵村的村民不疑有他。

可是他們動靜太大了,終究被村民覺察,這下村民緊張起來,馬上前來詢問。

村長揮動着法律書道:“帝國律!漢朝陵區等同本朝陵區,動者乃大不敬也!爾等爲何公然盜墓?”

王平地臉有些G不住了。不過還是和顏悅色地道:“我們奉了中央的命令。由帝國文物管理衙門發的執照,前來考古。我們是經過批准的!……”

“胡扯蛋!好好的陵區你們破開來,考什麼古,當我們不知道嗎,什麼叫做考古!”

村長熟練地翻動着法律書道:“……第XX條,除非是自然受損或者被非法盜取,否則任何完好的陵區禁止發掘,……”

好說歹說,根本說不通村民們,當地警察被叫來了,他們倒是早早接到通知,要配合王平行動,當然不會對王平採取行動,也來勸說村民,可是村民死死咬定法律,還問官府幾時修訂過法律了?

村長叫嚷着要找報紙還有鄉議員,還要見官,王平拿着法律書,耐心地指出某某條,特殊原因下,經過最高文管部門同意,能夠進行考古發掘,至於什麼原因,無可奉告。(這其實是留的後門)如此答覆自然不能令人滿意,村民們世世代代守陵,感情深厚,不容王平們來破壞,他們不依不饒。

官府的人也來了,加入勸說的行列,大家吵吵嚷嚷。

不過是王平遇到的麻煩地一個縮影而已,在其它地方進行發丘摸金時,類似的麻煩經常有。

這次特別麻煩,村民們死腦袋,很難說服,也不能對他們來硬的,吵下去,吵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不妥!

王平不得不使出殺手鐗:“……關於那個特殊原因,既然你們這麼想知道,那本將軍就講給你們聽吧,是因爲朝廷得知,此地有王氣,所以我們要來採取行動!”

他說得很小聲,可是吵得正凶地村民們馬上止咳了!

再傻的村民也明白“王氣”是什麼,義務教育下他們都讀過書,清楚帝國最嚴重的罪行就是造反。

造反的案例,任何一級官府都是從嚴從重處理,是沒得任何人情可講的。

王平語帶雙關,如果村民不讓他們來發丘,那,是不是意味着他們想讓王氣壯大,來個改朝換代?

村民們退縮了,要是真的改朝換代,他們也不樂意,在現在過得挺好的,象他們這麼扯着和軍隊、官府來頂牛,軍隊官府都是好聲好氣的。

村長撓撓耳朵道:“唉,人老了。剛纔說什麼都沒有聽見,突然我記起我家裡地飯還在燒沒人看,怕糊了。我先回去了!”大家曬笑,村長這傢伙一妻二妾,內事都是她們做地,他什麼時侯去過廚房了?

他一把扯過旁邊兩個鄉老道:“走吧走吧,我今天請你們吃飯!”場。

做戲做全套,最後收工時,就在原地上打下七十二枚鎮魂釘。遍灑黑狗血,以爲厭勝。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王平來發丘摸金,說有王氣的事傳出去,“王氣?”撥動了人們心絃,特別是官員們竊竊私語着,他們最關心了。

傳播路徑:地方官員——中央本省籍官員——***裡地官員們。

大員們對“王氣”之說倒是嗤之以鼻,他們跟隨皇帝多年,素知皇帝爲人。根本是百無禁忌,比方說航海,今天波濤滾滾,軍艦不能出海,這皇帝興致來了,人家是祭海龍王求海神保佑,他倒好,是給海龍王下札(一種上級給下級的文書格式),要海龍王聽話不要發風!

老皇曆說今天九惡星當道,諸事不宜。皇帝吼叫着老子要出行,想去就去,諸神迴避!

所以“王氣”於他何干哉!

什麼不好搞,考的古居然全是過去的后妃?皇帝打什麼主意。有的傢伙結合從宮裡傳出來的風聲細雨,他們驚人地猜到了皇帝正在做什麼,八九不離十。

然而官場集體失言,對皇帝這個明顯的背德無恥行爲視若不見。

官僚們,無論是文是武都認定:只要皇帝能將整個帝國引領走向美好明天,官員們根本不在乎皇帝做了些什麼。

他們對現狀心滿意足,不作它想。

相反地,如果幹涉了皇帝的。似乎是小小地愛好。保不住會發生什麼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更何況。皇帝曾經召他們飲宴,叫出趙飛燕來獻舞,介紹時只說了她的名字,她就叫做趙飛燕!

她和她的妹妹來歷莫測,宮裡宮外根本找不到她們從何而來,彷彿橫空出世,她們的待遇比照皇后和昭儀,有個皇妃恃寵而酸溜溜地問起來,皇帝只是指指天,官員們無不震驚皇帝有鬼神不測的能力,誰敢多言!

皇帝當然也不會說,臣失秘就失身,君失秘就失國。

金屋藏嬌!

整間屋子金碧輝煌,牆上鑲金,天花板和地板也是黃金,書桌是金制,牀,也是黃金,冷冰冰的,不過在上面夏鋪絲綢冬蓋皮毛,椅子都是同樣金制……入目盡是黃燦燦一片,極盡奢華!

屋子的主人,陳阿嬌,生得嬌美嫵媚,明眸婉轉,鮮豔欲滴,體態風流,果然不落俗套!

她端莊、高傲、尊貴,看得我心花怒放,我的興趣之一就是將這些高高在上的美女給幹得象個下賤的妓女般向我求饒!

呆會兒,有我樂地,也有她樂的,我笑得很是不堪!

令我掃興的是,陳阿嬌知道我對她赤裸裸的慾望,卻說道:“陛下,您是天帝之子,劉徹(漢武帝)也是天帝之子,他是你的兄長對不?妾是劉徹的人,請問陛下,是否想逼*大嫂?”

我倒!

這樣的藉口都說得出來,一時間我竟無語。

陳阿嬌繼續道:“陛下,您是個有大法力的人,臣妾曾記起天宮之事,您與劉徹是兄弟,還請您將臣妾送回給劉徹!”

他M的,送回給劉徹,難不成要我發丘,發了死鬼劉徹的丘,把劉徹克隆出來?

我說道:“你到現在還不死心,劉徹是如何待你地?”

“他利用你,登上帝位,保住帝位,待他的帝位牢固,就過河拆橋,把你幽禁……”

“不,我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陳阿嬌激動地打斷我地話,深情地道:“他雖然待我不好,可我的心,永遠屬於他,我還是覺得他最好!”

看見她紅暈滿面。嬌豔無倫,我心癢癢地,速戰速決。搞定她,快點。

我組織措詞講起來了:“你要明白這一點,你和他是前世,今世和朕在一起,是你的命運。”

“前世你們的緣盡了,今世之緣在於你與朕,你可知曉,你轉世投胎。就與他再無瓜葛,說到轉世投胎,你知道嗎?閻老西(閻羅王)曾告訴朕說,某甲和某乙是父子,父親某甲死後,投胎到某乙那兒,做起了某乙地兒子,成爲某丁,那麼,這筆帳怎麼算?難道某乙要叫兒子是父親?有時一對夫妻。下輩子投胎了成爲兄弟,難道你要他們來個上輩子之愛嗎?我毛管都要豎起來了!”

我大放獗詞,說出一個謊,就要說更多的謊,唉,爲了面前這個美女,勉爲其難吧

“這!”阿嬌說不出話來了。

她反駁不了我,可是她的信念依舊,我實在不耐煩了,圖窮匕現:“我地孝武皇后娘娘。你從也從,不從也得從!”

阿嬌皇后地命運註定,今生今世屬於我,在一片金光裡。她那白玉般的嬌軀盡褪衣裙,真是美豔絕世,渾身上下沒有一點瑕疵,看得我嘖嘖稱讚,真系天然綠色環保,一不整容,二不加三聚氰胺,漢武帝那個SB。這樣地皇后也捨得拋棄。就算不和她心靈合契,玩玩她也不賴嘛。

有欲無情又如何。管他X的,上了再說!

陳阿嬌從此就在我地皇宮裡生活,作爲新人,我不時找她打上幾炮,雖然不是經常陪她,但她的日子過得充實,有學習、參觀、旅遊度假以及治事,這些都是我的后妃們的生活,不必細表。

女人們呆在深宮裡,如果不給她們找事做,那麼宮廷內鬥就會白熱化,你就頭大,讓她們都忙起來,忙得沒了時間,鶯鶯燕燕的爭鬥就會少許多。

她過得還算稱心,然而一年後,她看見一個新人,她一下子臉色煞白。

這是一個美麗的婦人,她曾經恨之入骨的婦人——衛子夫,那個取代她的漢武帝皇后,她也進宮了!

不過,今世的陳阿嬌不是那一世的陳阿嬌了,她經歷大挫,心緒平和,而且知道衛子夫地命運也是悲慘的,恨也恨不起來了。

我詔陳阿嬌與衛子夫一起伺寢!

看來漢武帝劉徹老兄的綠帽挺牢固的。

趙婕妤前113年88年),齊河間(今河北獻縣)人。漢武帝劉徹妃,昭帝劉弗陵生母。初選入宮爲妃,後封婕妤。(後宮女官名),故稱趙婕妤因住鉤弋宮,以宮因名,亦稱鉤弋夫人。太始三年,生少子劉弗陵。

武帝欲立弗陵爲太子,又恐子少母壯,擔心重蹈呂后專政覆轍。後元元年(前88),武帝行幸甘泉宮(今鐵王涼武地村),鉤弋夫人攜弗陵從行。武帝尋隙賜鉤弋死罪,用7尺白綾自縊,葬於甘泉宮南。

始元元年(前86),八歲的弗陵即位,是爲漢昭帝。次年(前85),追尊鉤弋夫人爲皇太后,“更葬之,發卒二萬築陵,號雲陵”。

漢昭帝發卒二萬築陵,我發兵二萬去發丘,然後克隆出十二歲的小鉤弋,供我……

聽說劉老兄的李夫人不錯,偶去看看……

歷史上的古典美女,都被我糟蹋了一個遍:

漢靈帝的何皇后,雖然有個不肖兄長何進大將軍,葬送了漢朝,不過何皇后生得可是頗有姿色,克隆她!

戰國時期的楚國太后李嫣嫣,美而慧,偶倒想見識太后嫣嫣是怎麼一個美而慧?

哇哇哇,好多靚女啊!

夏姬無敵!

她屬於鬼見愁,從過公子蠻、夏御叔、孔寧、儀行父、陳靈公到楚莊王、屈巫、連尹襄公、王子熊側,美了起碼40年,客觀上滅了陳國、滅了夏家、滅了屈家,如此猛女,這等騷貨,放過是天大地憾事!

齊國大概是那個年代美女出產概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了,莊姜、宣姜、文姜、哀姜等等,詩經裡大堆對他們的描述:莊姜是“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息夫人也就是“桃花夫人”,強者的時代,紅顏破國,“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入楚後受盡寵愛,生兩子,卻三年不語,來來來,不知道她見了我語不語?

我地御用文人,那些磚家叫獸,從來都是馴服於統治者的,爲了滿足我的慾望,他們的足跡走遍了整個中國,不辭辛苦,不怕勞累,。到處尋訪。

就連去和親的王昭君的青冢,也被這幫渣滓列入了計劃裡,還幫我找好了名堂:“王昭君爲國作出了重大犧牲,如今匈奴已滅,就讓這位奇女子歸家吧!”

於是,我就見到她了!

一些有着重大歷史淵源的美女,由於關係太大,比方說秦始皇的母親趙姬,還有劉邦地皇后呂雉,暫時放過,不過誰可以預測將來呢?

暫時放過呂雉,她同時期地美女,西楚霸王的虞姬,嘿嘿,克隆一下沒關係嗎?

我來得正好,平行歷史上,漢朝動亂到三國混戰,接着晉國,好不到多時,就五胡亂華,那真是個空前浩動,若是在五胡亂華之後,想找古典美女地基因只怕是不容易!是假的,大家當面不說,背後還是說說的,人稱本朝皇帝是賣帽子的,專給歷代皇帝發綠帽。

但國家整個大方向沒有變,一直深入貫徹執行着“國強民富”的政策,民間有民主,中央內閣制與內廷是分庭抗禮,我垂拱而治,清閒不理事,反倒是政治清明。

名義上是封建制,實質上資本主義相當發達,在經濟、政治和民生上不折不扣地與資本主義契合。

軍隊穩定,皇帝指揮槍這條從來都是至高無上的準則,軍隊新丁在入伍的第一天就見到了“忠於皇帝,保衛帝國”,軍官教導他們說:“軍隊是馬,內廷、內閣和兵部是使用者,真正主人是皇帝!”

軍隊不亂,社會就安定,保障經濟向前發展,科技日新月異,人民生活富裕,征服和開發大陸的工作有條不紊,我雙手各抱一個美女,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12節 吞併日耳曼(八)第26節 印第安之王(四)第29節 收官-----關公在諶離第52節 朕來溝(二)第4節 我們走在金光大道上第4節 三個乾女兒(一)第7節 吞併日耳曼(三)第56節 龐統進神廟第20節 皇帝當強盜(一)第49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五)第22節 皇帝當強盜(三)第32節 隨軍記者(三)第39節 總督之死(一)第59節 羅馬新生活(二)第62節 皇妃到羅馬第38節 開國大典第20節 大舉進攻(二)第29節 萬里煙海度若飛(三)第33節 日耳曼好時光(四)第17節 割麥之戰第9節 連環計借東風第6節 蕭山會戰第26節 建業開埠第7節 初識劉備第11節 十個軍團也解不了圍第45節 愛麗芙娜達第2節 圈套小知識慘烈的叢林戰越南戰史第58節 奪命雙胞胎第20節 巾幗不讓鬚眉第70節 破邪馬臺國第55節 聽話纔有飯吃第15節 子義揚威第88節 二次革命第73節 希臘有戰火(三)第10節 張昭修地球第9節 不謀而合第2節 種馬做和尚第47節 羅馬大亂(二)第31節 隨軍記者(二)第63節 天災人禍第5節 代號:統一方便麪今夜登陸第27節 操統北方第38節 開國大典第5節 天時到了第26節 走親戚(一)第2節 初戰曹軍第70節 破邪馬臺國第93節 內廷抽風第5章 27節下西洋第48節 最後解決(三)第94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第42節 豬哥亮第51節 劉備的命運(二)第53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波斯遊記第6節 易過吃蔗第11節 克什米爾之鷹(一)皇帝下西洋之曲第61節 羅馬新生活(四)第11節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28節 波斯了局(一)第25節 戰前動作第76節 希臘有戰火(六)第26節 印第安之王(四)請假條停更啓事第5節 一個士兵JB的命運(一)第21節 周瑜之訊第16節 破鎖丹成第58節 奪命雙胞胎第31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三)第51節 貴霜僵局第30節 日耳曼好時光(一)架空小說硬傷大檢討第19節 孟獲之死第18節 戰地秀第69節 張合帶兵帝國的聚寶盆二第24節 徵召令第2節 走馬上任第6節 蕭山會戰第52節 朕來溝(二)第23節 棒子夷族第39節 偉大的事業第33節 馬家遊江南(四)第43節 前臺後方第69節 張合帶兵第7節 綠帽危機巨強第13節 法薩堡下的英雄第4章 節31節建業瑣事的說明第4章 夫餘、高句麗、三韓介紹第49節 炮製高句麗君臣(二)第9節 吞併日耳曼(五)第31節 昆杜斯和阿蘭的報告(一)第23節 一串珍珠(一)第33節 一件血案拉開的裂縫第71節 攪屎棍第15節 子義揚威第12節 管治南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