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 全部剝光豬

正面大牆頭是威武的青龍出水意境,側右邊坐着三位皇后和六位地位最尊貴的皇妃,下面跪着內閣首輔次輔、兵部、總參、情報局的官員,人人臉色慘然。

遠方的情況,沉甸甸地壓在後宮娘娘們和諸位大臣的心頭上。

空氣如膠,魯肅只覺得透不過氣來。

他默默地想着:“陛下呵,您這是終日打雁,叫雁啄回眼睛啦!”

起初皇帝說欲親自出馬,操刀宰殺古羅斯人,魯肅力持反對!

在他看來,古羅斯人不過是小小動物,何必用龍刀殺之,龍刀當用在波斯和羅馬。

對付古羅斯人,只需遣一牛刀上將(都算給面子給古羅斯人了,應該派個雞刀少將師長去)就行。

然而皇帝的大道理說古羅斯人乃上古魔鬼之後,必須青龍殺魔,其他人不行!

當時人迷信,皇帝如此話哉,大家也就無話可說。

隨着皇帝的深入,軍情不斷到來,魯肅的擔憂也就日甚。

他與其他臣子聯名上書,皇后先是請皇帝迴鑾,不成,遂派出王朗帶上所有高層的親筆信去求,得到皇帝的一個承諾。

只是話音剛落,帝國軍就出了大漏子!

唉。要是馬沒有壞那該多好。

事到如今,多說無趣,盡力解決當前危局。

魯肅奏道:“臣啓皇后娘娘!馬超、典韋、龐德乃世之名將也,龐德、賈詡都有經世之才,帝國培養得他們出來,獨當一面並不容易,當盡力挽救!”

諸人齊曰:“善!”

魯肅厚道地認爲:“有些人爲了保住朝廷臉面,想讓他們統統戰死了事。臣以爲,皇帝陛下有聖諭,言人是最寶貴地財富,應當想辦法解除面子問題和保全他們性命之間的矛盾。”

大家說:“魯子敬說得好!”

他接着道:“北線西征軍諸人,對朝廷的忠心沒有一刻的動搖過,其情可憫。其景可憐!”

實際上,大家都知道失敗的直接原因是遭遇馬瘟,間接原因就是因爲皇帝過於好戰,但爲上者諱,現在風頭火勢,誰都不敢說出來。

魯肅又道:“兵部的報告說徐庶、周泰、文聘引軍五千往援,被阻於河流不得過,外援難至,唯有自救。”

然而怎麼救呢?難道搞“假投降”?只是一說到這,大家又默不作聲了。

此例不可開。此風不可長!這個責任誰都負不起。

皇帝的囑咐被龐統馬超們視爲亂命,不從。

連皇帝的話都不聽了。即使是後方地皇后和兵部下旨發令,他們肯定不遵照執行。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他們不能承擔起這個責任,要是投降,一世的聲譽都給毀了,他們的名字,將永遠被釘在帝國軍的恥辱碑上。

中國人最重名聲,本朝也不差,無聊的皇帝搞過什麼“貳臣錄”,將那些歷史上的奸臣們搞過一輪。那真是慘不忍睹,不必細說。

更深地層次就是。誰都沒有懷疑到帝國最終取得全球勝利,現在投降了,日後帝國軍反攻打過來,渾身張嘴也說不清楚,哪怕是有皇帝的話打底。 WWW☢ тt kΛn☢ C〇

見大家緊閉起嘴巴不說話,蔡#

皇后發言,那又不同,司馬懿從容道:“啓稟皇后娘娘,此事不難辦,早有先例。”

大家注目看他,蔡#

司馬懿微笑道:“南線西征軍(帝國駐貴霜部隊)打波斯前,多派出精幹小分隊,化裝成爲商隊,溜進波斯境內偵察,遇到波斯人圍捕,他們逃不過的話,即時投降,從不抵抗!千篇一律的藉口就是他們迷了路,用了錯誤的地圖,而波斯人就客客氣氣地將他們送回來!”(波斯人同樣也跑過來偵察,我們的部隊也是同等對待他們)

大家點頭:“是有那麼個事兒。”

司馬懿說道:“本次失機,陷陛下於危難中,其因有二。一是前線的大臣和將領們掉以輕心,沒有注意到日耳曼人的瘟馬混入我軍馬中,致使爆發馬瘟,一子錯滿盤皆落索,是最主要的原因;二是在失馬後,沒有采取有效措施,殺出重圍,導致陛下蒙塵,軍隊敗戰,其責任不可不大也!必須嚴懲不貸……”

大家越聽越奇,你老兄打算怎麼懲罰他們?難道讓皇后娘娘賜死他們?!這大可不必,他們已經面臨全軍覆沒,倒不如讓他們戰死了事。

卻聽得司馬懿講出了他的想法道:“在前線大臣和將領們罪責甚大,連同他們地所有部下,當免去其一切榮譽、職位、爵位,該撤職的撤職,該開除軍職地開除軍職,統統貶爲庶民,以示嚴懲,須立即執行!”

大夥兒當得大官和重要職位,自然都是老奸巨滑之輩,馬上明白司馬懿的意思,立即諸葛瑾爲首,高呼道:“臣附議!”

程突地想起一件事,問道:“那些野蠻人能接受我們那些人嗎?”

田豐勉強擠出一絲笑意道:“前線急報地消息,說那女野蠻人連打我軍十八將領官卒,不傷一人,應該可能吧……”

……

且說回歐羅馬戰場上,龐統正在緊張觀看戰鬥,突然背後有人拉他,回頭一看,卻是王朗,低聲道:“司馬懿次輔大人要宣旨,着我等有職位之人去聽!讓馬孟起回來吧!”

收兵,馬超聽得真切,賣個破綻,長槍一揮,往後就

萊妮微笑地看着他離開,毫無追擊的意思。

她容光照人,金光燦爛,做人也如英雄豪傑般光明磊落,極爲大氣,實令帝國軍人佩服。

回去後,諸位大人和將領到得軍陣內,跪下聽地球另一端傳來的旨意。

這份旨意非同小可,是皇后娘娘請出了皇帝留在帝都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印璽,這是最大的天子之印(注:天子有六印),動用它的話,皇帝在自然可用,皇帝不在,須得三位皇后一齊請出,以天子的名義代爲發出重要的旨意。(皇后發出的旨意稱爲玉旨或者懿旨,天子才能發出聖旨,但茲事體大,借用了天子的名義……雖然天子也不知道在哪裡)

司馬懿的全息形象出現在大家面前,宣旨道:“奉天奉運,皇帝詔曰:維青龍二十二年,帝國北路之西征遠征軍龐統、馬超一干人等,伴駕至日耳曼黑森林邊,遭致失敗,蓋因一干人等,疏忽大意,陷帝於危難中,罪責甚大……”

大家聽得汗流浹背,惶恐不安地想到:“難不成皇后娘娘要賜死我等?!”

要是真是如此,那主要僕死,僕不得不死了!

卻聽見司馬懿說道:“……爲示嚴懲。特削去西征軍所有人等地職位、爵位,貶爲庶民,以敬效尤,旨到立行,欽此!”

最後二個字“欽此!”話音落下,諸人如奉綸音,同心協力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

大家接過聖旨,站起來。在一邊旁聽的老兵高超聽見旨意。他這個人是個二楞子,衣服只會穿軍裝,你讓他穿其它衣服他根本不會穿,睡覺時是抱着他的兵器——雷錘睡覺,生平只會殺人放火,沒仗打就渾身發癢。高超忍不住號啕大哭起來道:“朝廷,朝廷不要我們了,朝廷把我們統統給剝光豬了!”

龐統怒斥道:“胡扯蛋,朝廷救了你的屁股,朝廷讓你這百多斤能夠爬回家吃飯!”

傳達過聖旨,司馬懿改了一本正經的面孔,語重心長地道:“龐士元、賈文和、馬孟起!你們要儘量保存每一個人的性命,多多保重……或者,誰的心中都不好受,但是。你們要體諒朝廷的苦心!”

諸人垂首道:“草民曉得,謝司馬大人提醒。”

誰都不想死!特別是帝國地明天更美好的前景下。誰都想活下去,面子丟了。卻保住性命,朝廷出面幫大家掩飾,在臉上火辣辣的感覺,心中卻鬆了一口氣。

通過煞費苦心的變通,將保住西征軍諸位將士官吏的生命,畢竟,庶民被暴徒圍攻,向暴徒投降的後果弱得多一支成編制軍隊向敵人投降地後果。

帝國軍隊不可能投降。如是,就意味着軍隊的整個價值體系的動搖!

庶民嘛。投降了,雖然不光彩,但還是可接受的。

司馬懿交代道:“你們要曲線救國,只要可能,多打探陛下的消息!另外,朝廷已經派出趙子龍和陸伯言組成新的遠征隊前來,會想方設法……”

馬超着將旨意傳達,命大家撕下自己的肩章、袖標、軍徽、象徵爵位的徽章,從即日起,所有的人都變成庶民。

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時刻,人們把弄下來地東西裝成小包,放在自己的心窩上,默默地祝願有那麼一天,東西會回到它們原來地位置上!

青龍二十二年夏六月(農曆)。二千六百名帝國西征特遣隊軍士放下兵器,轉爲庶民,向日耳曼人投降。

是向萊妮領導的日耳曼人投降,龐統特別交代地,絕不向其他日耳曼人投降,只以投降給萊妮。

因爲,日後帝國要想方設法找到皇帝,捉到萊妮,讓萊妮成爲皇帝的女人!

那麼,龐統一幫傢伙,向自己的主母投降,就沒有什麼丟臉的!

萊妮會接受他們的投降嗎?

語言不通,帝國軍如何和日耳曼人交流呢,如果交流不好,被日耳曼人宰了,那可冤枉至極。

這沒問題,我們有他們必定認識的東西來說話。

衆所周知,帝國軍是有組織的犯罪集團,未言勝,先言敗,因此,軍隊給每一成員配發種類衆多的東西,有:金幣、金項鍊、金鈕釦、縫在衣服、被甲裡地金片片,人手上有金戒指,將軍們普遍發給寶石項鍊、寶石戒指,還有金錶、寶石表等等。(不是每個人都有全部,有某一方面就行了,軍官負責檢查,你如果是個小兵,帶上幾個金幣都好)

軍隊條文規定,這些東西是用來保命的,不得輕易動用。當他們遇到情況時,可以用這些地球人都知道地東西來解決問題。

人們手頭上的東西全被集中起來,攏成一堆,由龐統帶上,親自去和萊妮接洽。

亮晶晶的一大堆東西,珠光寶氣,看得日耳曼人心花怒放。

附此之外,帝國軍最值錢的就是兵器盔甲了,打造精良的兵器被集中在一起,有刀、劍、斧頭、長槍等等(弓和弩則全部被毀掉),加上盔甲,堆成一大堆,交出來後,讓日耳曼人愛不釋手!

東西交出來,帝國軍可被剝光豬了,日耳曼人也就明白了那些黃種人的意思。啊哈,你們想投降,行!沒問題!

第50節 中壘堡陷落第24節 統治阿三第78節 玄德仲謀歸位第31節 涼州好風景第40節 準備,請準備第20節 何不用金磚打人?帕爾米拉城第56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入教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30節 後宮風波起第26節 太壯觀太美了第4節 襄江之戰(二)第27節 夢斷樓蘭(一)第60節 羅馬新生活(三)第20節 皇帝當強盜(一)第13節 破溫州部第47節 最後解決(二)第88節 二次革命第51節 帝國的聚寶盆(四)第7節 經營北方江海第5節 大貴族第33節 樂極生悲第30節 收官-----關公取盧沒第9節 激戰西喀斯鎮(一)第11節 一單工程第28節 算舊帳(三)第35節 再幹一票(一)第13節 吞併日耳曼(九)第35節 福兮禍兮第1節 青龍盛世巨強第57節 神廟之會第4章 說明第19節 玻璃之夜第13節 人才歸順第41節 拉丁版聖經第53節 紛爭、潛流(一)第55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嘔血求婚記第23節 只撿便宜第23節 新疆建州(二)第33節 吃喝玩樂第4章 夫餘、高句麗、三韓介紹第39節 作戰計劃第60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二)第59節 羅馬新生活(二)第25節 好大的湖第16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第53節 朕來溝(三)第42節 豬哥亮第47節 中壘堡之戰(一)第24節 又一串珍珠(二)第51節 貴霜僵局第55節 紛爭、潛流(三)第39節 柳林團之戰第3章 說明第4節 茫茫雪路第13節 克什米爾之鷹(三)第14節 離奇經歷第22節 美人計(二)第30節 隨軍記者(一)第19節 攻陷上隘口第28節 波斯了局(一)第43節 絕世毒婦(三)第36節 軍務一樁第26節 偷運伏皇后第22節 火車撞了周瑜的腰第41節 拉丁版聖經第2節 戰略決策第10節 烈火焚城第27節 夢斷樓蘭(一)第25節 立國瑣事第20節 豬是戰神第21節 周瑜之訊第19節 玻璃之夜第64節 很會說話的龐統第14節 兩軍議事第30節 日耳曼好時光(一)第24節 情與恨(一)第45節 終結者II----終結元老院第12節 前進路上第5節 血戰查赫巴爾港第26節 情與恨(二)第5節 路途樓蘭公主第45節 終結者II----終結元老院第13節 克什米爾之鷹(三)第28節 收官-----攻取撣國第43節 南匈奴滅族第3節 襄江之戰(一)第16節 皇后閱兵第2節 初戰曹軍第69節 張合帶兵第33節 建業瑣事(三)第49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五)第18節 初期的活動第25節 皇冠上的珍珠第12節 正常說書第72節 邪惡皇帝第66節 炮轟波斯第61節 欣聞大耳之訊(一)第7節 蟻與龍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