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節 好大的湖

刊首頁登的強者語。

強者語,是指帝國強人所說的話,風靡一時,有“殺光他們”、“口胡口胡”之類。

…………

時間跑得飛快,一眨眼已過去四年的光陰!

在青龍十年,帝國興大軍滅掉周瑜之後,一切回覆正常,統治之地馬照跑,舞照跳,唯有西征之事還進行得密鑼緊敲。

南方貴霜、印州、南洋之地,厲兵秣馬,興建倉庫,派遣細作,以探情報。

那帝國原本佔了波斯之地,盡皆退出,只波斯灣出口處的格什姆島始終沒有歸還。

帝國海軍極一時之雄,天下無敵,想來就來,想去就去,波斯根本無計可施,更不存攻打格什姆島之想。

波斯騎兵甚是強悍,但軍制有問題,善作地頭蟲難做過江龍,很難去打帝國。

帝國與波斯交惡,兩國官方場面早斷了往來,沒有正式的往來,走私卻是好生興旺,在格什姆島大行其道,兩國物資都俱在此島交割,人

船來往,居然與和平時節無甚差別。

且不提南方西征,表面無事,背後卻暗潮洶涌,北方西征則是如火如荼,生意興隆。

華英雄曾得皇帝金口賜名爲“英雄”兩字。皇帝要全其名,遂任命其爲北方西征地總管,他也着實爭氣,立下了汗馬功勞。

自青龍六年,從大同鎮出發的西征,到青龍十四年,已經八年的光陰,這八年。足以做許多事了!

帝國西征,搶的是人口和土地,最重要的是人口,土地且慢開發,人口一定要搶到,搶不到就毀滅他們!

帝國西征。靠的是兩件寶,一是鐵路,二是騎兵,用的是人海戰術,使的是金錢手段。

華英雄發現一次用不着二十萬騎兵,於是一線騎兵保持十三萬,另有十三萬作爲輪換,二年一換,另有十四萬步兵也分一半作爲有效控制

交通線之用,另有鐵道兵。在每個時期都保證有五萬人蔘加築路。

根據新地帝國大戰略,推行《雙戰計劃》落實到實處的第一步。就是增加十萬鐵道兵!全部用於西征,修建的鐵路經過北海(貝加爾湖。

就是蘇武牧羊的地方),然後轉向東南向幷州,接入帝國主幹鐵道網,向西……直取亞美尼亞!直達黑海!

如此一來,動用的騎兵26萬,步兵14萬,鐵道兵20,支前的民夫時時保證有20萬人。總共動用人力80萬人(一40W,輪換)。使用地金錢、物力更是不計其數。

預計建設長度達6800公里,取名爲861工程,鐵道線取名爲“歐亞大陸橋”,這是一項中國歷史上規模空前的大工程。

帝國除了喜歡打仗之外,向來不好大工程,以免勞民傷財,只是今時不同往日,怎麼都要建鐵路的。

鐵路是西征的依託,一定要修好,但歐亞大陸橋”困難的程度之大超乎人們想象,建設有三大難關。

一是複雜的地形,那裡有密佈着河流湖泊與山脈、面積遼闊的永久凍土層、有沙漠、平原、草原、森林、沼澤,幾乎什麼地形地貌都有,要依照不同的地形進行施工,技術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二是可怕的氣侯,經過的路途,冬天有一丈高地大雪倒下來,氣溫降至驚人的零下50多攝氏度,呵氣可成冰,撒尿凍壞小雞雞地沙漠、草原,太陽狂曬毫無遮擋的鐵軌,足有接近零上50攝氏度地高溫,達百度的溫差極易造成鋼鐵脆裂、設備損壞。

這些問題很容易解決嗎?

看官!技術的突破豈是一朝一夕之事?象鋼軌、大炮的炮筒、火車、蒸汽船、壓路機、靈巧的機件、合金盔甲……不知花費了帝國“噴氣推進實驗室”、馬鞍山鋼鐵公司、幷州煤炭公司這類公司多少技術人員的心血!當中的艱辛,不足爲外人道也。

是時間,一切取決於時間,皇帝是在公元182神降,至青龍六年(公元226年)開工的鐵路,時間跨度達四十多年,失敗、再來,再失敗,再再來,再再失敗,再再再來……一次接一次地實驗,總算取得技術上的成功與突破,做出了合格地鋼軌,鋪設起來。

三是自然界的生物,山中森林,密密麻麻,重重疊疊,鐵道兵、民夫砍伐森林,直砍得發昏章第二十一,個個滿手血泡!

所經過地方,俱是蠻荒之地,種種的食肉獸如虎、狼、熊、鱷魚之類着實不少,還有蛇、蠍子之屬,常有人被咬傷,馬被咬死,半夜不見了軍犬,更有滿天的蚊,如果沒遮掩的人放於野外,一晚上過後,可變成乾屍!

這些困難都被一一克服了,最難辦的還是對付人。

路途中有數不清的部族,或大或小,大者過萬人,小者上百人,都是桀驁不馴、不服王化,自由慣的主兒,豈會聽從帝國的先“禮”,往往是後“兵”方爲有效。

對於部族的處理,如果歸順最好,帝國會將他們聚於鐵路沿線居住,方便開發,方便管理,他們往往要派出男丁,去助戰或者幫助築路。

不肯投降的部族,帝國軍往往投以優勢兵力,四下圍定,瘋狂剿殺,他們有精良的情報、一流的戰將、強悍的士兵和極品裝備,以騎兵對騎兵,背靠的是整個帝國!試問天下誰能敵?!

再強大的部族,也經不起多年的戰爭,帝國軍不用從事生產,專心打仗,一天到晚追着他們來打,可憐路上的遊牧民族,盡皆灰飛煙滅,成爲歷史。

對待俘虜,帝國軍經歷了二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從青龍六年至十年,打仗不留男俘,盡行戮殺,女的爲奴,帝國的“青樓”業大旺,華英雄與功大焉,在帝國奴隸主的眼中,華英雄是個“好人”。

第二個時期是在青龍十年之後,皇帝下詔可以收納俘虜,具體作法是他們投降後,讓他們找出他們的一家子:妻子、兒女。帝國保全他們家庭完整,男女成年人爲帝國工作十年以上,若表現良好,沒有不軌,可得到人身自由。

前五年的工作,是沒有報酬的(後來戶部覈准後,同意發給一定的“津貼”給他們自由支配),往往集中一起做國家性質的開發,例如西路、南方的港口、南洋開荒之類工作,無人身自由,

勞動力的需要。

這是贖罪,但是帝國也有明文規定,不得虐待他們,不把他們當牲口看待,儘可能少動肉刑,對於他們的待遇,例如衣、食、住都有標準要求,生病給醫,每天工作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小時,要是工頭讓他們工作達12小時1分鐘,那麼工頭就違法,要被追究責任的。

戰俘們的妻子兒女同他們一起走,儘可能安排在鄰近地方,他們的妻子和成年兒女也要做工,但是他們的未成年兒女則不用做工,他們將被帝國收養,給予小子民的待遇,不受任何虐待。

每月允許他們家庭相聚一次。

如果工作五年後,表現良好,他們就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赦免,他們的工作將有報酬(標準是同種工作的三分之二),同時縮短工作時間爲十小時,並且,他們將有更多的家庭團聚時間。

爲帝國工作十年之後,這些戰俘將按“表現”,好的釋放,有帝國正式子民的大部分權利,於五年後,擁有全部權利,主要指政治權利: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鄉議局)、出仕權(當官)。

如果表現不好的和不服管的刺頭,帝國將加長他們的扣押時間,有“苦役營”待侯他們,要是再不服,那就乾脆取消他們的一切優待,除了不殺人,男的關押,女的變賣爲奴。

給予戰俘們以希望。勝於用武力強壓,又體現了“仁義”精神,致使戰俘一家不懷恨帝國,最終融入帝國!

皇帝曾經過說帝國不得有男奴隸,他御口一開,牙齒當金使,就得實行,因此大臣們煞費苦心。制訂出《對待征服民族戰俘之方法》。

帝國人做事,最講按章辦事,官府與戰俘們訂下合同,大家簽字畫押,規定雙方應盡地義務和各自的權利,做得有板有眼。

而對於在戰爭中死掉的部族男人家庭的處理方法。方法是女的爲奴,以滿足帝國對性奴的要求,未成年的男孩則被帝國收養,待他們長大後,他們有權贖回他們的母親、姐妹。

成效是非常巨大地,一些部族在帝國的宣傳下,打起仗來不夠堅決,特別是最後一條,一些男部族想到如果自己G了,他們的爲奴隸就不寒而慄。所以降者甚多。

………

四條錚亮的鐵軌(複線)伸向密林的遠方。

這是帝國的大動脈,這是遊牧民族頸間地套索!

在鐵道線的方圓千里範圍內。我們的騎兵天下無敵!

宣傳得非常有力,從事築路工作的鐵道兵和民夫都知道他們在從事着偉大事業。鐵路線建好後,困攏中華民族的大難題將得到徹底解決,因此人們勞動熱情象火山爆發一樣噴涌而出,有的人一條扁擔挑四個土筐,快步如風;有的一個人扛起了本應兩個人擡的枕木。

只要條件允可,每天工作三班倒,晝夜不停施工,晚上燈籠火把照明。映亮了萬載幽暗的原野,人們喊着號車。用手、使用鋼、大錘、十字鎬開鑿,用筐、小車運泥,盡展讓高山低頭、令河水讓路的英雄氣概,使路基節節向前延伸。

還使用了現代化地“高科技”,蒸汽推土機和蒸汽壓路機,應用多項新技術,例如路基分層填土打夯、長涵洞分節建造、廠制鋼筋混凝土、枕木預先鑽眼等先進方法,較好地促進了工程建設的質量和速度。

帝國高層極爲重視鐵道建設,皇帝、皇后、主管地妃嬪、內閣、相關各部大臣先後到來視察,解決問題,鼓舞士氣。

建路者採取輪換制,一年一輪,給予豐厚的金錢獎勵和勳章派發。

後勤部門花了大力氣,讓人們住好、穿好、睡好、吃好和洗好(衣服),有女奴解決生理問題,勞動者可得到風景區名勝地休假。

爲了更好地讓人們賣力氣,蔡皇后在視察過鐵道線後,下旨每個鐵路車站都使用雙站名:地方名和別名。

別名是什麼?就是通過勞動競賽,勝出地連隊班組、個人,將成爲車站的名稱,例如“鐵道兵第七師第六團第八連”車站或者是“邱長金”車站。

國人最好面子,這樣的命名法子撓到了大家的癢處,結果人們挑燈夜戰,加班加點,在休息日也埋頭苦幹,築路速度節節提高(當然要經過驗收),以爭取得到命名。

…………

帝國第167師第9團偵察連連長金海奉了軍令,前出

前進,前進!翻過高山,越過大澤。

戰馬託着官兵們,穿過了一個幽靜的山林,前面豁然開朗。

居高臨下從山坡上望下去,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大片的水面,端的是水域遼闊,煙波浩淼,一望無垠!

陣陣涼風吹來,人們都有一陣寒意,而在水面上則出現狂風惡浪,猶如大海翻滾地波濤。

自西征以來,從來沒有看過那麼大的水域。

金海出其不意,驚呼道:“好大地湖!”

使用儀器檢測後,查看地圖,參謀很有把握地道:“各位,我們已經到達了裡海!”

裡海位於亞歐大陸腹部,亞洲與歐洲之間,是世界上最大的鹹水湖,面積達50萬平方公里。

它距離帝都建業的直線距離爲5800公里!

不知不覺,我中華民族的大擴張,居然達致萬里之遙!

消息傳出之後,從事帝國征服大業和建設大業的人們,無不歡欣鼓舞,一些人更是激到到潸然淚下,難以自制。

很難說帝國皇帝在下旨西征的時侯,曾預見到帝國的統治竟推進到如此之遠!僅僅隔了八年,鐵路讓難程變通途,裡海被一躍而過,在裡海與黑海這塊廣大的土地剛開始征服之際,數支向北的遠征隊,先後抵達了北方最遠處——北冰洋,之間的西伯利亞土地全部納入了帝國的版圖,而到了青龍六年,帝國的騎兵進抵黑海海邊,洗刷軍靴!

爲了開發這一寬廣的領域,成千上萬的黃種人家庭,他們中間有官府官員、工程師、醫生、商人、教師……乘坐火車,穿過草原和平原,越過崇山峻嶺,滾滾向西推進,在鐵路沿線建立城鎮,他們灑下了辛苦的汗水,甚至流出了寶貴的血水,他們掃清森林,刈除草原上的野草,排幹沼澤,取得土地,鑄造了一出不朽的傳奇史詩!

這是一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光榮歸於我中華民族!

第31節 涼州好風景第80節 羅馬行第2節 初戰曹軍第40節 二打新野第55節 北方盡入我手第9節 龍遊大江第40節 準備,請準備第4章 17節閒話第8節 試探與準備第24節 統治阿三第72節 邪惡皇帝第40節 公主入宮(二)第39節 作戰計劃第32節 馬家遊江南(三)第24節 皇帝當強盜(五)第44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一)第47節 公然在大道上……第47節 羅馬大亂(二)第6節 破城第8節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32節 征服的慶典第64節 羅馬內亂(一)第12節 高峰會議第68節 發羅拉城的元老第45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二)第24節 統治阿三第4節 入仕第1節 居獅子國第8節 吞併日耳曼(四)第16節 皇后閱兵第81節 九九歸一:歸國第36節 軍務一樁第5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搶婚記第46節 木頭猴第2節 戰前的將軍第40節 皇帝當了皇帝第67節 激戰泰西封第52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八完)第45節 終結者II----終結元老院第5章 27節下西洋第29節 北匈奴祀絕第10節 鬼城豐都第70節 破邪馬臺國印度教二大史詩第74節 荒唐皇帝(二)第41節 中華文化第9節 君心兩面第65節 羅馬內亂(二)第13節 初戰告捷第11節 鏖兵克爾曼印度教二大史詩第46節 羅馬大亂(一)第44節 戰爭是政治的延伸第10節 張昭修地球第34節 頂峰(一)第47節 最後解決(二)第9節 黑奴籲天記第38節 再幹一票(四)第40節 反客爲主第51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七)第37節 名將之路(二)第82節 衙內惹事(一)第5節 三個乾女兒(二)第27節 無功而返第6節 襄江之戰(四)第30節 馬家遊江南(一)第19節 司馬折棒子(二)第58節 奪命雙胞胎第66節 終極情趣(四)第45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二)第44節 戰爭是政治的延伸第4節 三個乾女兒(一)第63節 兵臨城下第28節 波斯了局(一)第28節 走親戚(三)第69節 那天我好累第77節 呂宋平叛之轉機第1節 青龍盛世第46節 辛巴德歷險記(一)第34節 文具的用一種用法第16節 吞併日耳曼(十二)第38節 收復高盧第43節 大豐收(一)第1節 入宮見聞第59節 羅馬假日(二)第45節 南洋終局第27節 夢斷樓蘭(一)第3節 飛奪薩莉希亞堡第21節 美洲征服史(二)第77節 雅典小戰火第4節 天子南巡(二)第35節 福兮禍兮第6節 破城第49節 中壘堡之戰(三)第5節 天時到了第41節 最高危機第13節 吞併日耳曼(九)第46節 辛巴德歷險記(一)第31節 涼州好風景第25節 大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