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 新疆建州(二)

諸葛亮租了處舊房子,請來一些人,開工!

人財物三方面,是至關重要的三要素。

在建業的吏部,即時忙了起來,他們要選撥官員,找官員談話,準備派出官員們往帝國西域去任職,許給優厚的待遇:升級,提薪什麼的,鼓勵大家奉獻,以自願爲主,如果不夠人數,則只好輪換,強行派出,反正他們是官身不由已的。

在報紙登出招聘廣告,聘請各種需要的人才,大聲疾呼“年輕人,到西部去!”以種種誘人的語氣,道出美好的前景,願者上鉤。

大一統的帝國,承平日久,交通便利,人們對於鄉土觀念變得比以前淡薄,諸葛亮的辦事處還是有生意的。

一般人士是手下約見,但對於最重要的高級人才,諸葛亮還得親自去見、去談。

既是進得門來,就有誠意,諸葛亮落訂了許多人才,有工業、農業、交通、能源、市政建設等等,如他的前妻黃月英,還推薦了兩名高級鐵道工程師給他錄用了,諸葛亮感激不盡。

不同於成熟的地方經濟,那些地方的官僚是不用插手的,西域的情況又有不同,它爲帝國新區,許多生意還是得由諸葛亮親自發出,職員的任用。也得經諸葛亮確認。

對待人才,他開出了他力所能及地薪水給他們,他們也沒有獅子大張口多要,去西域的,都是想做一番事業的。

對於西域的艱苦,人們是“來者不怕,怕者不來!”

在“財”這方面,大家清楚諸葛亮的總本錢不夠雄厚。加上禁令,起初民間各大商業銀行是不鹹不淡,派出了一般掌櫃來爲諸葛亮服務,諸葛亮看看銀子實在缺乏,一咬牙,將戶部及法務部聯合開出的“准許西域地區開設賭場”的文件給拿了出來。啪的一聲給放在臺面上,形勢即時不同!

南洋兄弟銀行地許大老闆是個粗人,圓睜雙眼道:“諸葛大人,你這一張紙,把老子的腰都給壓斷哩!”

何止是壓斷他的腰,各大銀行老闆、各有實力人士,如屁滾尿流找廁所般衝進諸葛亮小小的辦公室裡,將屋子擠得滿滿的,死活不肯相讓,屋子都被擠了了裂縫。人們爭着吵着,預備動手了。

鬧得太不象話了!諸葛亮看得不堪。在桌上重重一拍,人們想起面前是位大人、帝國的封疆大吏。才勉強安靜下來。

於是諸葛亮又得規劃,選出準備開設賭場地地方,準備市政建設的投標,拍賣賭牌。

人們又激動起來,經過一番激烈的爭吵(打?),就是南洋兄弟銀行的許大老闆得到了賭城建設權,他的臉猶帶着五道抓痕,那是被一個對手抓的。不過許大老闆洋洋得意,心情好得緊。聲明不予追究!

不同於一般的經濟活動,賭場屬於特許性行業,具有壟斷性,差不多屬於“穩賺不賠”的,給賭場送錢,沒有大風險,亦可以避開官家的禁令。

有了錢,就有了物,徐徐圖之,一業帶旺百業,確實不假。

……

諸事大體妥當了,有了充足的準備,諸葛亮這回隆重出京,他帶上了全套欽差大臣地儀仗行頭,在江對面的鎮江坐上專列,首輔華親自爲他送行。

(PASS:欽差大臣代表皇帝,在帝國,亦只有皇家纔有專列/儀仗地待遇,嚮往官員出行,鳴鑼開道、打傘坐大轎的情景已經不復存在了)

火車徐徐開動,載着人們地希望離開,很快就會有好消息送回來了。

諸葛亮先得去涼州,與程會合後,兩人結伴,一起去西域。

火車已經修到了玉門關/陽關,路途很舒適:和駱駝向西域進發,則顯得道路艱辛多了。

但比以前好走!程任職涼州,是搞公路的第一好手,要修路:找程!蓋因玉門一帶有石油冒出來,形成天然瀝青,人們也可以用石油點火去熬石油,得出瀝青,可用來鋪墊出高等級的公路來。

高溫天氣下瀝青易變軟,那麼就減少瀝青的用量,反正它作爲粘合劑做出來的道路,怎麼都比泥土路要強得來吧。

帝國曆青龍八年四月十六日,到得西域都護府所在地即龜茲國它乾城(~.展,文官人人寬袍大袖,俱是披紅着紫,武士盡帶黃金甲,光彩奪目,一路吹吹打打,進入城中。

或有人問:“如此着裝,豈不是都汗流浹背,灰土粘臉,顏面無光?”

錯矣,我們華族人敢戰天鬥地,試叫天地換新顏!

庫車城位於塔里木河流域內,本來水源就不匱乏,華族引水入城,然後大規模地建設了供水系統,廣泛使用了噴灌(樹木)和滴灌等節水技術,結果城內到處綠樹成蔭,草地簇簇,鳥語花香,在市中心還有優美的噴泉!帝國在庫車城經營日久,一些街道的大樹成材,參天遮日,競不亞於帝國的花園城市。

一進入城中,涼爽地氣息撲面而來,實令一些在黃沙遍地而來的人精神爲之一振,它是帝國在西域地標杆城市、樣板城市、示範性城市。

早就有備的都護府官員衙差、駐西域部隊、華商擁路相迎,鼓樂不斷,更多的是被邀請而來的四方觀禮西域人,只見他們遠不同黃皮膚黑頭髮的高鼻深目、捲髮碧眼,人人手中揮舞着帝國國旗,用怪聲怪腔高叫道:“皇帝萬歲、帝國萬歲!”

此情此景,似乎有些滑稽,卻又合乎情理地發生了。

越近市中心廣場的都護府駐地,人海如潮,幾乎把路給堵住了,大部分都是西域人,在都護府門口處,簇立着西域諸國的國君,他們有於、樓蘭、善、龜茲……所有的國君都來了,迎接帝國使節,迎接這即將到來歷史性的一天。

不管他們願意不願意,已經把形勢對他們分析清楚了,先前西域能夠遊離於中原統治之外的條件將逐漸弱化,終有一天不復存在,倒不如趁帝國還存有善心之際,他們賣國賣個好價錢,總勝過帝國用兵硬取,他們就什麼也得不到。

西域是國多國小,擋不得帝國大軍

何況,可能取它的不是帝國大軍,而是他們國內之軍

當一個國家強勢時,取地時有兵不刃血,傳檄而定之舉。

西域與帝國交往的深入,傾慕帝國者、既得取益者之羣迅速擴大,西域之心,歸於帝國!

光榮歸於帝國,也歸於漢朝,西域歷史上一個個閃光的名字:班固、陳湯、張……還有力主對外擴張的皇帝、大臣,漢朝在西域的歷任都護使,許許多多不知名的漢軍軍士,官員,他們爲維護國家的利益,於塞外千里的荒漠之上戎守,甚至在茫茫黃沙中埋骨,中原王朝之名就此深入西域!

就在帝國使節進入庫車的同一天,千萬裡之外的帝都建業,一間博物館也舉行了隆重的奠基儀式,它,就是西域博物館,供人們瞭解西域,瞭解那些先輩的光榮事蹟,永誌不忘!

在西域都護府前的廣場上,香風繚人,人頭擁擁,人們都跪下了,聽程宣讀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

朕上體天心,下順民意,着在西域設州、定名爲新疆州!

……”

廣場上響起了山崩地裂的吼聲:“皇帝萬歲,帝國萬歲!”

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有着“新疆州”三個金光閃閃大字的橫匾被恭恭敬敬地迎了出來。掛到門面上。

新疆,帝國地新邊疆,它也是帝國第一個取二個字的州,自此,納入了帝國的版圖,帝國欣然伸出雙手,擁抱新的領土。

新疆州的建立結束了西域處於中原王朝的影響中卻又遊離於中原王朝之外的局面,新疆與帝國各地的行政建置一致。政令一致,文化趨同,最終。新疆同中原地區地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的聯繫更加緊密。促進了新疆社會的安定和經濟進一步發展,鞏固和加強了帝國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這對於新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對於一個統一大帝國地形成發展,客觀上都有不可低估的意義。

塵埃落定。手尾極長,兩個帝國使節,程於都護府坐鎮,接見各國國君、民衆,偏重於做秀,他也不想搞什麼具體事務,因爲此間事兒一了,他就風風光光地往帝都上任,正式入閣理事。

諸葛亮則在各地來回往返,解決具體事務。

吏部第10372文件指出:免去諸葛亮西域都護一職。同時也撤銷西域都護這一官職,在官冊上除名。此職將永載史冊。

10373文聲明:諸葛亮爲帝國第一任新疆刺史,爲初期方便管理計。加諸葛亮爲新疆行營總管(可以管軍)。

諸葛亮致力於保持各地軍政機構的穩定,只要兩者安穩,整個社會也就得以安穩。

對於各國王室的安置,帝國是十分寬大的,准許各國國君保留原來的尊號(但不再有任何行政軍事管轄權),可以傳之子孫,原有的財產一律保留,仍可居於王宮。每年帝國將發給各國王室一筆年金。

各國國王,是州鄉議局的當然成員。不必競選,亦可傳之子孫。

各國王室在各地的鄉議局中,保證擁有十個議員名額。

除非是造反或造成嚴重社會問題和惡劣影響,又非經皇帝下詔,否則任何一級官員都不得剝奪他們的權利。

例如某王室成員是郡鄉議局議員,他殺了人,當然不得再但任議員,議員這一職位,依然還是這個王室地囊中物。

各國行政機關大部分保留,轉換名稱,軍人經過篩選,擇其強壯者加入帝國軍隊,退役者帝國也承認他們爲帝國的退役軍人,享受條例規定地權利(當然與帝國正規軍有分別的,不可能完全同等)。

當中少不得大量地封爵、賞賜。

接下來就要搞教育改革、基礎建設等內政,不必細表。

爲了維護帝國在西域的統治,這些金錢的使用是必需的,錢就象流水般花了出去,事情千頭萬緒,諸葛亮的內政能力甚強,駕輕就熟地辦好了差事。

紅色八月,帝國花開,作爲賭城總管的許大老闆風塵僕僕地回到諸葛亮身邊,報告說他已經確定下來,將車師後部的東且彌城(接近烏魯木齊)作爲賭城,選好了位置,準備在涼州開始修築鐵路,直達賭城。

以許大老闆一幫傢伙們熱情高漲有如正午時分的沙漠豔陽,他們早就準備好了足夠地資金和人手,摩拳擦掌,一個勁兒地催促諸葛亮下令開工!

諸葛亮唯有苦笑,說實在話,如果讓他選擇,他並不想賭城開張,作爲儒家傳統思想教育下的,完全清楚賭博地危害和對自己名聲的妨害,但皇帝實在是有意害他,嘿!有什麼讓“臥龍先生”變成“賭博之父”更快意之事?遠在千里外的某人狂妄地直笑個不停,諸葛亮則猛打冷戰。

諸葛亮還是低估了民間的力量,一個賭字讓許多人避之不及,如皇帝的金融勢力根本不和賭城發生業務,但不少人則象鯊魚嗅到血味般一頭紮了進去,完全是民間力量,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往東且彌城的鐵路就已經鋪好,如往常一般,雙軌的!

鐵道建成後,幾乎在一夜之間,大大小小的賭場象雨後春筍冒了出來,當年開出十二張允許經營賭業的賭牌,賭城之名也隨着報紙廣告的傳遞,傳遍四方。

諸葛亮作爲“賭博刺史”的名聲遠揚,他極爲委屈:賭城是皇帝提議的,還有各種各樣的經營手法也多出於皇帝之口,現在反成了他諸葛亮的功勞!

賭城位於一望無際的準噶爾盆地的沙漠附近,僅僅是十年的發展後,它成爲了帝國最出名的賭場及娛樂中心,成爲了一個不夜城。

在賭城,最重要的當然是賭場,裡面吃角子老虎機和各式賭桌一應俱全,籌碼更是無數,每天深夜的結算時期,經營者都要動用大量的人力去清點賭資,利潤豐厚,說日進斗金還是小瞧了它們。

經過清點,官府設在賭場的代表將抽走20%的利潤,也就是賭博稅,按帝國一般十稅一的制度,20%的稅收是所有行業中最高的收稅了。

收走的稅收將會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但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賭博所收上來的錢,決不能用於兒童和學生的身上,

錢實在骯髒,不能用它們去“污染”帝國的花朵。

賭城除了賭場,還有大型的度假飯店和夜總會、餐廳、酒吧、劇場等等娛樂場所,那裡有極爲奢華的度假旅館、和整個帝國都出名的娛樂節目、

這是一座慾望之城!只有它在帝國中完全符合“吃喝嫖賭”這四個字!這又是一座醉生夢死的城市,在那裡,你可以得到最大的感官刺激!

越來越多的人涌入賭城,對這個城市流連忘返。荒涼的沙漠之城,一轉眼成爲了帝國的明星城市。

帝國人的思想體系裡,賭博是有害的,但每個人都是有賭性的,想賭,又不敢賭,爲了鼓勵大家去賭.因此賭城有個定製,那就是每年春節放假後,賭場開張,州刺史要去最大的賭場賭上一把,作爲賭場開盤的彩頭,此後三天,允許帝國官府的官員、議員和軍人進賭場大賭三天,但三天後,這些人將在一年內不得進入賭場,直至明年春節後。

……

賭場爲新疆州帶來了滾滾稅金,解決了新疆的賭務問題,作爲另一個問題,則嚴峻地擺在諸葛亮面前。

新疆地大人少,環境不算好,不見得對於帝國拓荒者有多大的吸引力。廣大的西域外族雖然歸順帝國,但如果純種的帝國人口在新疆過少,不利於帝國地統治。所謂同化,實際上靠的就是人多的民族吃掉人少的民族,唯有一個皇帝、一個帝國和一個民族才能保持國家真正穩定,最起碼比多民族國家更容易實現穩定統治。

於是,隨着諸葛亮的奏摺上報,內閣提出種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皇帝看了簡報,作出了批示。

按照龍意。帝國兵部遂將當年全國退役的六萬退伍兵集中起來,送往新疆,成立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個頗爲奇特的單位,它不納入帝國軍隊序列,卻擔負着屯墾戍邊地重任;官府按照“宅地法”給每個兵團人分配了八百畝以上的土地,分配有土地證。只是這些土地是集體拓墾,過集體生活,收成也是集體分配,這也是帝國最大範圍內的集體拓荒。

建設兵團內部編制全部按照軍隊編制,以一萬人爲一師,一師轄十團,每團轄十連,分散到新疆各地。一個師就是一個包羅了工農兵學商醫的小社會,並且,每年都在農忙過後。集中起來,按兵法進行操練。一旦暴亂起,他們就要放下手中傢俱。拿起兵器,爲帝國而戰。

兵團的第一任總指揮就是董襲!

當年皇帝下西洋,麾下軍隊轉戰幹陀利(印尼附近),其中帝國陸戰2遭遇當地土著矮人用毒箭攻擊,遂戰敗於“傷心嶺”,薰襲用手擋了一枝射向曹洪的毒箭,即時壯士斷臂,救下曹洪一命。

曹洪是誰?其族女曹後是帝國地第二皇后。主軍務,對此非常感謝薰襲。本來軍人負瞭如此重傷,當得光榮退役,董襲熱愛帝國軍隊,拒不退役,曹後就委了他一個軍隊總監的差,負責軍中事務的監督。(當中還是有着皇帝的隻眼開隻眼閉,如此的舉動有破壞軍隊制度的嫌疑)

但畢竟不是實缺,也不可能派他上一線了,董襲過得並不爽快。

如今機會來了,屯墾戍邊對於鞏固帝國在新疆的統治有着莫大的重要性,曹後就派董襲擔綱,並且說建設兵團作爲帝國軍隊的後備役,如有戰事起,即轉入現役,歸董襲指揮作戰!

薰襲也明白這是曹後對他作出的最好安排,於是就應允了。

他還出於如下考慮:隨着帝國對外戰爭地伸展,類似的建設兵團還會出現,他董襲當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地指揮官,最多不能超過十年就得轉任,那麼還可以去其它地方當指揮官,甚至最危險最艱鉅的地方會派他去,畢竟他是帝國第一任這類組織地指揮官,經驗豐富.不派他去派誰去?!

走馬上任後,他領導兵團開始了艱苦創業。

儘管有着最重視後勤補給的皇帝,雖然有帝國兵部的大力支持,盡了巨大的努力,資金和物資儘量解決,但環境確實艱苦,官兵們住得不好,第一年,大家夏天擠在炎熱的草棚裡,冬天睡在簡陋的地窩子中。食物單調,新鮮肉類和青菜異常匱乏,在一些駐地風沙大的連隊中,吃一口食物,滿嘴都是沙,沒有水,就大打深井,一眼接一眼,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打出地不是水,而是石油!晚上伴隨着呼嘯的風聲和狼嚎入眠,夢中思念着家鄉……這樣地生活條件直到幾年後才陸續好轉。

即便在這樣的生活條件,兵團人還得進行着繁重的生產勞作:燒荒、開溝挖渠、修建水庫、種地、開路、保育水土以持久發展,要儘快解決掉糧食生產問題,從後方運來物資,後勤負擔極爲沉重,難以爲繼啊!

新疆陽光猛烈,蒸發量巨大,從水源引水到遠處,往往利用管道送水,往高地送水,多用風車、水車,一座座風車水車豎起來,採用噴灌的方式,水霧在陽光下泛出七彩光芒,成片作物在陽光水分的滋潤下旺盛成長。

最重要的作物就是金銀作物:金色的麥子和白色的棉花,成爲了最主要的種植作物。

兵團養起了奶牛,建立了養雞場,這是按照軍隊的要求辦事,確保人員每天有奶喝和一個雞蛋進肚。

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兵團人把他們的農場建成了一座座的糧食生產基地、肉類養殖場,不僅解決了自身生存問題,還有大量輸出,有力地支援了帝國的大戰略。

捱過了最艱苦的前三年後,兵團農場已經象樣了,董襲就抽調一部分人手,參加各地的主幹道建設。

隨着兵團人的立足,道路的延伸,原來西域諸國中不甘心、還心存僥倖的王公貴族,他們就象一盆冷水潑下去,從頭凍到腳!

而帝國在新疆的統治,也就根深蒂固,牢不可破了。

後記:聽皇帝的話,做皇帝的兵,爲帝國邊陲的安寧貢獻一生團最高峰時達十五萬人,走過了三十二年的歷程後,帝國的統治已經穩如磐石,昔時的邊陲早就成爲了帝國統治的中心地帶,一條大鐵路橫貫東西,交通便利,人員往來緊密,兵團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宣佈解

第4節 吃荊州菜第12節 管治南印度第56節 龐統進神廟第24節 百團大戰第9節 激戰西喀斯鎮(一)第83節 衙內惹事(二)第9節 蟻與龍鬥(三)第45節 天津會議第10節 張昭修地球第28節 萬里煙海度若飛(二)第18節 九一一事件第22節 打嘴皮仗第45節 終結者II----終結元老院第62節 欣聞大耳之訊(二)第71節 破邪馬臺國第7章 第十節豐都鬼城的十八層地獄第53節 張老師的典型戰例(一)第62節 皇妃到羅馬第3節 佛祖困青龍第4章 說明第57節 神廟之會第60節 羅馬蒸汽機第27節 結束貴霜戰事第81節 進謁皇后第24節 情與恨(一)第11節 鏖兵克爾曼第56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入教第34節 文具的用一種用法第35節 屠光北極熊祖宗(一)第28節 豔后現世(一)第13節 人才歸順小知識慘烈的叢林戰越南戰史第30節 日耳曼好時光(一)第44節 妙才不妙第28節 收官-----攻取撣國第49節 中壘堡之戰(三)第78節 進城會談第37節 再幹一票(三)第33節 日耳曼好時光(四)第72節 希臘有戰火(二)第7節 吞併日耳曼(三)第13節 戰鬥開始了第32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四)第30節 收官-----關公取盧沒第42節 豬哥亮第28節 收官-----攻取撣國第17節 吞併日耳曼(十三)第27節 王后的誘惑第24節 印第安之王(二)第26節 太壯觀太美了第85節 螞蟻搬大象(一)第3節 佛祖困青龍第24節 周瑜的終極下場(二完)第21節 愛之船第46節 準備好了第51節 波爾齊烏斯的煩惱第37節 屠光北極熊祖宗(三)第89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一)第8節 平定江東第23節 雲州始建第28節 夢斷樓蘭(二)第26節 可愛的阿三第10節 張昭修地球第20節 激戰共青城第1節 波斯議出兵第34節 什麼禮物?第76節 希臘有戰火(六)第78節 玄德仲謀歸位第39節 公主入宮(一)第24節 雲州事務第24節 呂部來投第9節 禮尚往來第67節 神風不神第23節 只撿便宜第12節 阿彩露點第13節 鄧艾們的幸福時光第39節 噬命的圍牆第52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八完)第50節 中壘堡陷落第29節 豔后現世(二)第14節 袁術來襲第41節 搞惦小能能第26節 算舊帳(一)第2節 羅馬內戰(一)第92節 途中打一炮第28節 波斯了局(一)第35節 陪了夫人又折兵第7章 第十節豐都鬼城的十八層地獄第26節 印第安之王(四)第27節 王后的誘惑第3節 佛祖困青龍第46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三)第41節 拉丁版聖經第18節 落定人才第78節 玄德仲謀歸位第13節 初戰告捷第41節 中華文化第44節 絕世毒婦(四)第22節 打嘴皮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