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青龍盛世

一行人身穿皮草,腳上套着草鞋,手執登山杖,冒雪緩步登山。

泰山在儒家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意爲做人或作學問要有遠大的理想,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因此凡是儒家子弟,只要可能,都要求上一次泰山。當然,以今時今天,帝國佔的地方廣大,泰山實算不得高山了。

也因爲泰山是旅遊目的地,因此旅遊業開發得不錯,已經基本成形,很多地名還是皇帝給起的。

厚厚的積雪把整個山都蓋住了,只有碩大的山石勉強撐開一點顏面,露出本來面目,逡黑的山石與潔白的雪產生強烈對比,黑松樹突兀的支棱着,撒下一些細細的雪沫,隨風飄舞。

正在艱苦地攀登着十八盤,風景暫且不論,路途很是兇險。臺階多而不算,既陡又窄,天上還下着雪,臺階上的雪已變成冰,踩上去有點滑,一不小心就會摔跤(走過的人就知道了),有一段沒有扶手,走得非常恐怖,路滑難行,真害怕一跤順着臺階滾下去。

男的還沒什麼,隊伍中有女家眷,所以走得有些慢,好不容易纔走完十八盤,到得南天門,暫時停下歇腳,這纔有心思觀賞風景。

遙看四方,漫山遍野都是白雪茫茫,一片銀裝素裹,往下看十八盤,真壯觀啊!雪裡霧裡的,漫天白雪皚皚,薄霧繚繞。

人羣中一位美婦含笑道:“好景色啊,不知陛下的詩興如何呢?”

被人如衆星拱月的一個傢伙欣然道:“詩倒沒想起來,倒是有一首詞。”

他謂諸人道:“想起青武二年(公元211年)朕出兵虎牢關,擊破劉備。當時在關前駐馬,遙望雄關,與今日之景相符也!”

只聽得他吟道:“《憶秦娥.虎牢關》: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跟着他的人不乏文學大師,聽後反覆吟着,不由得眼前一亮!

更有軍中大將,追隨他南征北戰,想起那金戈鐵馬的歲月,血灑疆場征途,更是感慨萬千!

當中紅臉大漢手拈美髯,以不容辯駁的聲音道:“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陛下絕妙好詞也!”

隊伍中阿諂奉承之詞大起,拍馬之聲大作,諸人齊讚道:“陛下好詞也!”

登山的正是皇帝,他無恥剽竊阿爺他老人家的詞句,卻以原創者的身份厚着臉皮接受衆人的吹捧。

跟隨他的有皇后曹節、主管軍務的皇妃大喬和主管經濟的甄妃(洛神),還有軍務學習行走、經濟幫辦的慄嘉欣、章曼玉。

大員們有內閣首輔華、次輔諸葛瑾、郭嘉,兵部尚書魯肅、帝國總參謀長賈詡,還有就是各路好漢:各軍的軍級幹部、邊疆地區的刺史。

最重要的就是軍級幹部雲集,皇帝當然不會無聊到邀他們登山健身,而是拉他們上山去開會的……準備邊燒烤飲酒,邊商量劈友(砍人)的事兒。

繼續向上爬,雪下得大了一點,滿意地踩着新雪,雪粉在腳下“咯吱咯吱”作響,皇帝不禁想起了過去的三年……

帝國曆青武十一年(公元220),皇帝完成了下西洋的大業,因當年存在天災人禍不吉利,故而在第二年(公元221年)改元爲“青龍”,也就拉開了青龍盛世的序幕。

大元推行帝國主義,它是一個殖民帝國主義、經濟帝國主義、人口帝國主義、文化帝國主義。

由於下西洋的戰爭,帝國吞併了空前廣闊的領土,統計一下,帝國本土十五州約450平方公里的土地,可是它新佔領的土地面積將近五百萬平方公里(本來不止,不過一些地方還沒有實際佔領),一年多的戰爭,居然讓它面積猛然膨脹了一倍!

帝國軍所到之處,大肆推行種族滅絕政策,屠殺土著,大力消滅原住民,同時,積極鼓勵本國百姓到新佔領的土地進行殖民,實施真正佔領,待得百年之後,統治是根深蒂固,當地人種都是華族血統,國家也就很難分裂了。

象在最後佔領的東瀛州,帝國爲什麼只是殺掉男的,卻下令不得搶女人和強JIAN女人(稍稍有違反,但大體上遵守了),也就是殺光當地倭男後,沒有遷移當地倭女。

我們前面說過,倭地有不少地方已經開發了,例如田地和銀礦,如果殺光倭男後,沒有人接手(移民來不了這麼多人),這些地就會丟荒,殊爲可惜,也就有違帝國的“養豬”政策。

因此官府在鼓勵大家移民到東瀛州的時侯,在報紙上打廣告,打出了“大酬賓大優惠”的旗號(大家都被官府逗樂了),聲明說大家除了佔有土地之外,原有土地的女人也一併佔有,換言之某

的倭男全被死光了,你正好把那個村佔有成爲你私人那麼你就可以把整個村的女人全部佔有。(和南洋不同,南洋的土著男~殺光,土著女則被當成戰利品帶走,走了之後,土著的村落也就荒廢了。啊,這個不同的,南洋地方大,人口分得極散,而且總來的說開發不多。)

要是你好運,這個村中有一百個妙齡女子,那麼她們全是你的女人,你如果不怕精盡人亡,大可以把她們搞上牀。如果整村是一個家族的女人,你可以母女同娶、姐妹同嫁,官府根本就不會管你。

這麼個利好消息讓帝國的沙豬們大爲性奮,還真的移民好一些人過來,他們佔有土地,強佔土地上的倭女,入股銀礦,進行開發。

帝國對於自己的殖民者真的沒得說了!官府聲明說每一個人移居,除按宅地法規定的土地外,每佔有一個倭女即多分給二十畝土地,例如你是個退役軍人,立有功勳,那麼在東瀛州宅地,你可以分得一千二百畝土地,你佔有了一百個倭女你就另外有二千畝土地,亦即你總共可得三千二百畝土地!

得來的倭女是你養她們?

錯矣,是她們養你了!官府之所以留下倭女,就是要讓倭女去勞作,而你呢?負責做種馬就成了!(官府慈祥地鼓勵大家做種馬,多生孩子)據官府統計,最強的記錄是一位子民,他的宅地,把二百名倭女圈了進去。

他一時谷精上腦,與其中的一百六十七名倭女發生了關係,從三十八歲的倭女到八歲的小倭女,只要容貌有一點過得去的,都被他睡遍,一個沒有放過!結果三個月內導致九十一個倭女懷孕,人稱他爲“種馬”,大家都自嘆不如。

由於我們是儒家社會,對於倭女是有所保障的,雖然倭女是人身依附於你,但你也不得虐待她們,要以仁愛關心她們,使得她們對你死心塌地。(或有人說倭女也應該滅絕?咳,殺女人實在太不仁義了,此爲其一;其二,女人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她們能夠產生最活躍的經濟生產要素:人!我們要以華族的人海去淹沒世界!因此,每一個女人都是寶貴的)

帝國佔領的新土地,有二種情況,一種是全部清光了男土著,往往是離島地區,例如在帝國南洋(印尼)、倭地一帶,那裡的華族是明火執仗,甚至有獎勵地去屠殺土著,全部殺光男的,這項工作一直沒有停頓下來,結果當地的男人全是華族。

另一種情況是大陸的土著,有些見機得快,搶着投降,這麼一來,帝國也不好屠殺他們,主要採取了華族控制當地經濟命脈,華族與當地土著通婚,逐步實現當地官員必須有華族血統的人來充當,不僅如此,對於這些地區沒有什麼優惠,例如宅地法就不適用於他們,想適用的話,必須是有華族血統的人。開玩笑,老子打下地方給你其它血統的人來用?安有是理!

與另一個平行空間的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相比,英國白種人是個極高傲的種族,他們高高在上,不與土著通婚,而帝國大力提倡與土著通婚,儘快同化他們。基本上除了少部分地區,全是說漢語的了!

南印度有些特殊,它文化沉澱深厚,不容忽視。它被帝國佔領後,官府說阿三神教的婆羅門(祭司)和剎帝利(貴族)可以在帝國滿街走,而廣大的吠舍(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和首陀羅(由伺候用餐、做飯的高級傭人和工匠組成)不經特許,根本沒有這個權利到南印度之外其它地方的外面!

不僅如此,帝國還是一國二制,如在帝國本土,官府允許阿三信徒建印度教的神廟,但在南洋,地方官府嚴禁起阿三神廟,驅逐阿三神教的信徒,管你是什麼階級的,以致於一個婆羅門驚訝地問這還是帝國嗎?他告到上面去,而上面那些頭戴官帽、道貌岸然的官僚們則對此假裝不知。

帝國的人口在迅速增長着,青武九年初全國有人口三千八百萬人,到青武十一年底,憑藉着自然增長和各新佔地區的人口加入,全國人口達四千五百萬人(不含南印度)。此後三年,由於社會安定,物資充足,又切實貫徹了帝國官府的《婦嬰保健保全條例》,人口更以百分之六的年增長率向上增加人口,至青龍三年底,由於皇帝帶頭做種馬,下面大大小小的沙豬踊躍跟進,總人口數迅速增加到5350人口!已經接近於三國初期(公元190)的5600W漢朝是具有華族血統的小子民。

(注:帝國的《婦嬰保健保全條例》,是專門爲保護婦女和嬰兒所制,當中有不得殺女嬰,違者皮鞭加監禁;有孕婦女不得對她動用肉刑,不得砍頭;不得虐待婦女;規定了官府、男人對有孕婦女、嬰兒的關懷義務等等,是一款相當文明的條例)

所謂盛世,首先在於人口!有“寧爲太平犬,莫做亂世人”之說,沒有全國性的戰爭,儘早結束

方有盛世可言!自青龍一年(公元221年)至青龍三▊|方有盛世可言!自青龍一年(公元221年)至青龍三▊|方有盛世可言!自青龍一年(公元221年)至青龍三▊|方有盛世可言!自青龍一年(公元221年)至青龍三▊|方有盛世可言!自青龍一年(公元221年)至青龍三▊|方有盛再沒有大規模的戰爭,軍隊保持着以往的規模,軍人們的休假竟然比以前多了一個月的時間!多出來的時間,軍隊鼓勵軍人們多陪陪家人,當然不要忘記去造人。

帝國第一着重農業,最看重人口,採取的有力措施,使得農業能夠與人口相適應,雖然新增了不少人口,但是糧食供應是極爲充沛的,完全能夠滿足人口增長的需求。

有了人口,纔有商品經濟的發展,新佔領的土地,自然資源相當豐富,成爲帝國領土後,直接在那裡投資,進一步開發,拉動帝國經濟也就蒸蒸日上,作爲“經濟晴雨表”的股市也就多年長紅,一路向上。

需要產生技術!隨着帝國軍隊下西洋,蒸汽機得到了大規模應用,刺激到煤炭生產、鋼鐵鑄造和機械製作技術的迅速提高,據帝國官府統計,截止青龍三年底,約80%的人口使用了煤炭,十四個州都通了火車(益州沒有通),也不過用了三年時間,大量的蒸汽機般和蒸汽機+風帆混合動力在帝國遼闊的水域中跑來跑去,所有的人都清楚,蒸汽機成爲運輸主力是板上釘釘的事。

還在應用的初期,蒸汽動力慢是它的一大劣勢,可是,它能夠不吃不喝,日夜不停做工,這是任何東西都比不上它的。

機械的發達,“自行車”大量地進入了千家萬戶,以其輕便耐用在大街小巷中穿行,人們把帝國稱爲“自行車王國”,按帝國統計,每三人就有一輛自行車,並且這個數字在不斷增加着。

在城市中,街車也發展起來了,小蒸汽機頭拖着車廂沿着環市鐵軌行進,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經濟和生活。

由於技術的發展,科學也發展了,鑄造技術、數學、建築技術等等有了長足的進步。

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對於經濟的促進是顯而易見的,再沒有雁過撥毛,商品商業稅的降低、商路的安全,資源的配置、人員的流動、物流的暢通……林林總總,還有就是金融的發達:股票、債券、紙幣、銀行放貸……最重要是的上層的重視和支持,象皇帝在青龍二年,再次用內庫向央行注入三千萬兩價值的金銀銅和珠寶(中央財政投資大,而且還得計提一部分作新一輪戰爭的預備金,中央窮得要命,無力注資),全額擔保紙幣的發行(即百姓用紙幣可以去銀行兌換面額上的銀子或者銅錢),無疑給民間極大的信心,也是帝國和子民們的幸運,攤上了一位不愛錢的皇帝。

經濟高度發達,到青武三年底,官府財政收入達八千五百萬兩白銀(摺合),這個指標與另一時空的清朝末年時期相當,可是清朝的人口過3!(是帝國人口的將近六倍)而且帝國的稅率和物價都低於清朝。

帝國在世界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紙幣和銀行、股市。銀行可以貸款、異地付款。各地大量開採金、銀、銅、鐵、煤等礦藏,全國各地也出現了世界歷史上最早的製造工廠和加工工廠。如冶煉廠、造船廠、火器廠、造紙廠、印刷工廠、織布廠、瓷窯廠等等象雨後春筍般興起,航海、造船、物流、醫藥、工藝、農技都達到了古代前所未有、後難比及的高度。

民間富裕,帝國的子民們,從健康、財富、教育、身份認同、自然環境等多項指標來說,無疑是極爲幸福的。

在帝國本土,處處可見鬱鬱蔥蔥的樹木、森林,街道寬廣整潔,看不到一片紙屑垃圾。行人與車輛都遵守交通規則(敢於違反的,一次警告、二次罰款,三次拉到菜市口脫褲子打屁股,中國人向來喜歡看熱鬧,有人捱打或者砍頭,他們可會擠在一起看的)。街道兩旁的樓房漂亮整潔,過往百姓行路匆匆,步子穩重有力,絕大多數身體健壯,精神很好。在夏天時,起碼超過百分之九十的人穿絲綢衣服!冬天,很多人身穿皮草!

平時生活中,子民們過得安定愉快,節日多、休假多,在帝國各地,到處興建三聖廟,做皇帝國給他們說的天宮諸神的神廟,信仰堅固,充滿自信。

那有如夢幻一般的成就……帝國達到了封建王朝的頂峰,它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繁榮、科技最發達、文化最昌盛、藝術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政治最清明開通、社會最安定的(說戰爭好的全是SB)的朝代,在內沒有尖銳的階級矛盾,在外全無敵手。如此的年月,真可謂是一個盛世年華。

第31節 涼州好風景第15節 你有錘頭,我有人頭(一)第11節 吞併日耳曼(七)第40節 皇帝當了皇帝第40節 二打新野第68節 激戰泰西封II第30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一)第4節 洛神所跳白紵舞第30節 日耳曼好時光(一)第21節 司馬折棒子(四)帝國的聚寶盆二第35節 陪了夫人又折兵第51節 朕來溝(一)第31節 青龍一口吞下n個島第53節 朕來溝(三)第7節 孫策之死第47節 羅馬大亂(二)第7節 吞併日耳曼(三)要做個名副其實的皇帝第19節 大舉進攻(一)第72節 希臘有戰火(二)第15節 大戰略第48節 中壘堡之戰(二)第11節 十個軍團也解不了圍第8節 吞併日耳曼(四)第8節 致命絞索第38節 肚皮協議第49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五)第23節 棒子夷族第35節 屠光北極熊祖宗(一)第43節 南匈奴滅族第17節 居仁堂會議第29節 收官-----關公在諶離第4章 說明第31節 日耳曼好時光(二)第3節 羅馬內戰(二)第32節 日耳曼好時光(三)第88節 二次革命第58節 羅馬假日(一)第6章 24節的阿三文明小例第30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二)第18節 初期的活動第26節 印第安之王(四)第14節 離奇經歷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8節 定鼎貴霜第13節 法薩堡下的英雄第20節 回馬神槍第10節 張昭修地球第21節 美洲征服史(二)第65節 羅馬內亂(二)第22節 打嘴皮仗第11節 鏖兵克爾曼第13節 吞併日耳曼(九)第40節 皇帝不見鳥第14節 揭秘第36節 再幹一票(二)第46節 大前門開第43節 三跌臭水第53節 張老師的典型戰例(一)第15節 消滅彌加第22節 美洲征服史(三)第46節 準備好了第32節 建業瑣事(二)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32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四)第69節 那天我好累第6章 第3節第36節 斬西海龍王第28節 萬里煙海度若飛(二)第33節 馬家遊江南(四)第51節 豬豬威震羅馬(二完)第66節 終極情趣(四)第42節 別墅外的野餐第55節 奧運餘波第59節 羅馬假日(二)第1節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4節 大豐收(二)第38節 瘟神到,帝國衰第67節 羅馬行省第5節 貴霜風雲(二)第41節 大進軍第2節 走馬上任第73節 攪屎棍第19節 凹陷部之戰第11節 吃了蔡琰第67節 神風不神一篇好文第57節 神廟之會第3章 番外話第24節 又一串珍珠(二)第29節 夢斷樓蘭(三)大種馬第11節 西部戰役第15節 在風暴中……第68節 這批殺手不太冷第4章 說明第7節 吞併日耳曼(三)第62節 東方美女來兮第90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