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節 天災人禍

北方大地,烈日當空,赤地千里,在連綿一片龜裂的田地上,作物全部乾死,一位拿着鋤頭的老農痛心地流下了大滴大滴的眼淚,淚水滴入土中,地溼了一下,很快就變回原狀,而在另一塊田地上,一箇中年農民看着絕種的玉米地欲哭無淚。再不遠處,原本有一個靠雨水灌溉的魚塘,卻因持續一月的旱情被“蒸乾”,魚兒缺水死亡,統統被曬成了魚乾,魚塘現在龜裂得泥土象石頭一樣硬。

……

建業皇宮文華殿,帝國的核心大員們肅立、兩宮皇后蔡琰、曹節和皇妃糜環、甄宓盛裝坐在寶座上,大殿內氣氛緊張。”

神色嚴峻的首輔大臣華歆親自向兩宮皇后和掌政妃嬪介紹了北方旱情:

“兩位至尊的娘娘,臣華歆,誠惶誠恐,謹代表內閣、戶部向你們介紹情況!”

身爲臣子,他知道皇帝的爲人處事,對於子民的生活與人身安全極爲重視,人命關天!所以他親自去北方視察回來,還沒來得及喘上口氣,就急急進宮彙報。他兩眼充滿血絲,聲音沙啞地道:“北方旱情有五大罕見!”

“一是持續時間之長乃歷史罕見;入夏以來,已經有一些地方進入了乾旱,滴雨全無,夏旱連伏旱,大部分地區的總旱天數超過了二個月,黃泛區超過了三個月,黃河下流青州的低窪地則長達百日之久!”

“二是乾旱強度之大歷史罕見;我們有陛下傳授的溫度計,各地天文臺發現比以往同期要熱上二到三度,降水大部分地區偏少九成,蒸發量偏多,達到去年同期的五成到一倍以上,而且是持續高溫,旱情多長,高溫天氣也是多長。”

“三是水源乾枯之大是歷史罕見;大江大河出現“洪水不洪”、“汛期枯水”的現象。北方各地的江河湖泊地表水全面告急,水位急劇下降,航運斷航,很多小河和小湖泊都見了底,大約有三分之二的溪河斷流,蓄水的水庫很多都處於不可調水的死水位,我們保存的大量溼地變幹,退化成沙地,按工部的計算,所有的地表水資源不到去年的三成,人畜飲水頗有困難。而且……而且……”

“而且什麼?子漁,說話吞吞吐吐作什麼?!”皇后曹節提高聲音說道。

“臣失儀,臣有罪!”華歆撲通一聲跪下了,不過他倒不用連連叩頭請罪,帝國不興這一套。

“卿家倒是說呀!”曹節催促道。

華歆難過地道:“黃河一些地段已經出現了斷流,許昌以下百里河牀,一馬平川,人可在其上走……”

“叮!”的一聲輕脆聲音,蔡琰手中的玉杯掉在地磚上,滾了二下。

“什麼?!”所有人都震驚了。

黃河在每一箇中華民族心目中有着祟高的地位,如今它居然斷流,簡直是極其罕見,也難怪他們吃驚!

帝國立國後,國都設在長江邊,經歷多年開發,原本是蠻荒之地的長江地區發達勝過多年戰亂的黃河地區,但長江的地位比不上黃河,因爲皇帝把黃河定性爲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我們中華民族起源於黃河九曲之濱,走向四方,開枝散葉(這是好話,另一種說法就是我們的老祖宗拿着明晃晃的刀子,血淋淋地一路劈過去),可是誰能忘記那奔騰的黃河,哺育了我們的祖先,纔有今天的我們!

皇帝說了:“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在兩宮皇后推行的“一百”新生活的活動中,當中有一項,要求有能力的人,利用各種機會,來到黃河邊收集自己母親河的一瓶水和一撮土,珍藏起來,以示不忘本。(當然每一個人也要收集出生地、生活地的水土,這是帝國的一個風俗,在華族子民於國外歿後,如果無法歸葬故鄉,在當地落葬,人們就會把他們隨身攜帶、跟隨他們漂泊的故鄉的水和土撒在他們的墳頭,以示魂歸故鄉)

殿內一片默然,良久,宮女細碎的腳步聲響起,爲蔡琰撿起杯子。

蔡琰冷靜道:“華卿,起來繼續講。”

“是,娘娘!”

華歆站起來彙報道:“四是乾旱範圍之廣歷史罕見;持續晴熱高溫少雨,涼州、雍州、關中、青翼幽並四州皆受影響,就連蒙州也有很多地方受災,還有徐州、豫州也有一些受到影響!”

他展示地圖,紅圈內都是受災面積,北方最富裕的地區統統在其內,大家倒吸一口涼氣!

華歆繼續道:“五是旱災損失之重歷史罕見;涼州的牧草大部分枯死,牧民低價出售牧畜,還大量宰殺牲畜,以鹽醃肉,食鹽價格飛漲!各地種的藥材相當多枯死,水源只能力保最值錢的品種;雍州、關中、青翼幽並各州的糧食大面積減產甚至絕收,水果山林有一千萬畝不同程度受災,將近1000萬畝山林枯死,高溫導致大量山火,上報足有三百多起,過火面積達百十萬畝以上……還有蒙州(長城以北草原)也出現大面積的牧草乾死……”

他的臉色暗淡下來道:“草原因爲高溫引發大火,過火面積達百萬畝以上!火勢強大,根本無法可擋,甚至火焰已經逼近長城!”

……

文華殿中諸人聽着華歆的話,大家心頭非常沉重。

自青龍神降,已經行足三十六年大運,幾乎年年是風調雨順,農業生產要不是小豐收要不就是大豐收,說實話,青龍帝國的子民對於皇帝相當忠心,農業的收成有着很大的助力。

皇帝公然說他是聖天子降世,當然上天保佑。實際上,他根本就是把現代的水土保養環保基因技術弄到了帝國,幾乎所有的城市都被森林籠罩着,城市森林環抱、綠草如蔭、草坪如毯。農田邊就是森林,注意!不是樹林,而是森林,兩者是差了一個級別的!

對環境的重視可見一斑:在帝國剛剛一統時,即時批出大筆資金去種樹植草,皇帝有詔要求各地官府早一點把全國的土地披上綠裝。

山是綠的,水是清的,帝國的森林覆蓋面積高達65%以上!在各地還興建不少貯水的水庫,存在大面積的溼地,海邊的灘塗,在南方廣種紅樹林,北方廣種蘆葦。這樣的環境,能夠最大程度削弱了自然災害的威力!

其實,青龍帝國曆年來一樣存在旱澇災害,但沒有一年象今年來勢如此之猛!以前的盡是小caSe,如今跑來的是大BOSS級的災害。

古人迷信,上天降下災禍,往往說明執政者失德所致,因此召來欽天監于吉來問個明白。

于吉一身道袍打扮,輕輪拂塵,發出一聲激響,不過無人計較他的失禮,聚精會神聽他說道:“臣在紫金山天文臺夜觀天象,紫薇星乃陛下本命星,自陛下神降那日起,星光燦爛無比,從無一日暗淡過,此星一出,想當年,臣於東南見到,急忙……”

大家急得不得了,他偏偏羅嗦無比,與諸君一述往事,說的是皇帝,大家又不好打斷他的話,大感不耐。

說了半天,總算說到:“臣夜觀天象,紫薇星依然星光明亮,光照大地,只是各處升起一片薄霧,阻住星光,致使我等不能沐浴在星光照耀下,令北地旱災,實爲宵小所致,根本不是紫薇星光失亮!”

他肯定道:“是的,紫薇星依舊如同以往一樣的光度,沒有任何的星光暗淡!”

話一說完,大家齊齊鬆了一口氣,尤其是華歆暗抹一把冷汗!有精通天文的于吉定下調子,那麼就表示執政者沒有失德,朝廷不用負責。反之,事態嚴重者,皇帝甚至要下罪已詔,而華歆作爲首輔,更是首當其衝,必須下臺了事!

稍稍輕鬆下來,急忙佈置進一步的救災事宜,不外乎就是宣佈受災的地方免租,官府賑災,尋找新水源,大打機井,派出各地官員督促給水送水,注意高溫天氣的人身保健,進行防火等等。

幸運的是,由於人少地多,環保又好,即使地表烈日炎炎,但在大部分地區的地下,大量的地下水可是老老實實地呆着,等着人類的調用。因此還是保住了人的飲水需要,至於缺水的地區,則派出送水車,原本專做部隊生意的送水車公司因此生意大好。

華歆還是逃不脫一劫,雖然採取了種種措施,但由於熱浪滾滾,持久高溫,加上人們承平日久,難免麻痹大意,各地陸續報上來的超過五百多人被熱死,都是些年老體弱之輩,還有些在烈日下出工不注意防暑降溫,導致中暑而死。這也是成爲帝國立國以來非正常死亡人數最多的事件,作爲內閣,因此付責任,雖不致於總辭職,但統統都得自請降三級,華歆唯有暗歎倒黴,看人家張昭(首任首輔)秉政,順風順水,自已上任一年,卻鬧出牛型天災,真是同位不同命也!

總得有人負責,作個交代,兩宮皇后準了華歆的內閣集體自貶三級,但在懿旨上不無勉勵之言,要求內閣認直辦差,不負聖望,如此溫言下旨,表示內閣猶有聖眷,華歆們心中惴惴,着諸大臣分赴各地督促抗災。

帝國立國並不久,很多人的價值觀在此之前早就成形,特別是北方的人,他們所學的儒家與南方的儒家有很大的不同,以前沒事就沒事,現在一出事,自然有人跳出來。

此人是崔琰,是原漢朝的順民,昔曾爲曹操的尚書,不肯順從曹操稱帝,後來青龍時期辭職,他在許昌(原曹操帝都)開辦了〈華夏時報〉,爲二流報紙,在一些漢朝遺民中還有點市場。主要報導北方之事,針貶時世,雖不敢公開扯大旗造反,但不時刺朝廷一下的事也不少。

幾乎一說起崔琰,官員們都皺起眉頭,他可是個頂心頂肺的混蛋加三級的傢伙。只是他有點聰明,打擦邊球,不觸犯底線,就是不犯法(他如果號召大家去反對皇帝,那麼官府即時可以砍他的頭),官府一時也沒奈他何。報給皇帝聽,皇帝何許人也?有容乃大,只是哈哈一笑,並不理會。

崔琰在〈華夏時報〉登載評論員文章,洋洋大觀過萬字,大意就是此次大旱,加上駭人聽聞的黃河斷流和熱死人,完全是因爲朝廷出兵打仗所致,自帝國出動軍隊南征北戰,一路留下的累累白骨,殺戮過多,有傷天和,有負聖人的仁義之教,導致上天降罪!如今之策,當改弦易轍,修回聖人的仁義之道,行王政,當令天下歸心,而無今日之禍矣!

這類刺頭的報紙,華歆看後勃然大怒,立即化名“寒江釣翁”在全國大報紙《江東日報》的首頁刊登反擊文章道:“我華夏一族,盛名遠播,威服八方。其存亡之道,當以仁義治於內,以干鏚致於外。四海之內,皆我族類,當共沐聖上恩澤。四海之外,皆爲夷狄,敢有稱兵來犯者雖遠誅之!”

他赤裸裸地說:“我們中華民族,對於世界和人類有着重大的責任,順我者爲我族,不順我者,我等當以刀劍傳道。我們華族的四方戰略應該一手刀劍、一手《論語》,徹底讓周邊的蠻子統統都深受我儒家影響(毒害),讓我華夏之地周邊無蠻族!”

罵了一通,稍稍解氣,卻不解恨,遂找到法務大臣荀攸,要他着下級法庭出傳票捉人!

荀攸雙手一攤道:“本官難爲也!按《大元律》,當依法辦事,聖論曰不以言論殺士,如今風頭火勢,我們捉人,只怕是人家說我們心中有鬼!而且,他現在居然是鄉議局的議員,朝廷自有體制,不是想捉就捉的!”

他與崔琰有香火之情,多爲推搪之意,華歆不得如願,由於有着制約,雖貴爲首輔也並不能隨心所欲。只好調動輿論機器,多家大報輪翻齊上,把護國真人于吉的話登出來,又登出大地圖,指明我們天朝的煌煌偉績,豈是幾隻蚊子哼哼哼就能阻止得了?

這些報紙類似的文章鋪天蓋地,南方人深受皇帝毒害,當然看不慣崔琰,南方人齊聲痛罵崔琰,而北方官員,只能附和南方官員,因爲他們不能反對朝廷大政,北方民間,跟着皇帝的好處多多,又會有幾個人跟從崔琰?!

崔琰勢孤,但風骨極硬,任爾風吹雨打,他就是不低頭,不斷在他的小報紙上翻典故著文章,大報系也是舞文弄墨,你來我往,令諸多讀者看得津津有味。

華歆有些苦惱,這番“炒作”反令崔琰的名氣大增,他的報紙竟銷量翻了二三倍!

僵局還是由一家小報《太陽日報》來打破了,它是一家專門刊登低級趣味的報紙,例如青樓消息,各大明星的小道消息等等,有自己的狗仔隊,這家報紙的主編是個酒鬼,經常喝得爛醇,被人告上法庭是常事,奇怪的是他總能平安無事,他的垃圾報紙也不倒閉。

《太陽日報》語出驚人地寫道:“天之所以不下雨,完全與至尊的皇帝陛下的龍種有關!”

文章分析道:“自陛下神降,他的管轄區內素來是風調雨順,皇帝於青武十年春節出發下西洋,當年依然風調雨順。可是青武十一年,他一直在外地,天災大盛,實爲皇帝龍種沒流在本國、盡流於外地所致!”

又繼續分析道:“龍種是何物?甘霖也,所謂龍打一下噴涕,即爲小雨一陣,龍種的功效當然是NO.1。國家之所以出事,乃陛下久離,龍種不潤澤本國所致。只要皇帝國在國內一灑龍種,本國就會掂到得掂(穩妥)。”

文章呼籲至尊的皇帝陛下在南征北戰時,有必要在本國多留龍種,就算身在國外,也請抽空回來,留下龍種,俾使本國得到恩澤,風調雨順云云。

皇帝在國內平安無事,皇帝在外就出問題,應該是后妃們鎮不住國家,但此話不能說。因此《太陽日報》就胡說一氣,問題是很多人居然相信《太陽日報》的話,要說嗜殺失德,造成帝國有災,可是以前打北方外族時,殺的人也不少,甚至南匈奴也被滅族,何以沒有事情發生?那時皇帝可是打完仗就回國,龍種當然是國內后妃們享用了。

這段“肥水不流別人田”的說法一傳來,甚至一些大報紙也轉載,結果看過的人,基本上都以之爲然,當時的人極迷信,他們真心相信皇帝是龍,是神人啊!這麼一來,《太陽日報》反而成爲正解,其它說法統統靠一邊站!

宮裡的后妃們也看見了,幾乎被它吹脹,大罵《太陽日報》好生無禮!心中卻不無歡喜之意。華歆看後,自嘆不如,好奇找KGB(克格勃,國內安全部)查他老底,更是佩服到五體投地。

那《太陽日報》的主編是個退役軍人,具有軍方背景,KGB一查下去,那醉鬼主編竟是GRU(帝國軍情局)的人!因此KGB不能查下去了,以免泄露他的身份。

GRU的老頂,可是奸人賈詡啊!他不動聲色,一下子就把本國的爭端給平息下去了。

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旱魅在北方肆虐,澇魔則興高采烈地跑到南方作客。

報紙頭版頭條:“長江洪鋒抵荊州,軍民五萬上壩抗洪!”“雲夢澤泄洪,江水暴漲!”“揚州、荊州地界暴雨連綿,淮河、長江水位急劇上升。”“湖口水文站測得洪水流速是歷年來最高!”

到後來就全線告急,已經形成澇災,大量農田被淹,收成盡泡在了水裡,帝國的南方北方雞毛鴨血,大家都納悶極了:“這天時在搞什麼鬼?!”

雖然遭遇巨大的災難,可是子民並沒有減弱絲毫對帝國的忠心與信心!

信心來源於皇帝之政,帝國三大重地:黃河、長江和珠江,任何一個流域的土地,全力開動,所產都能夠支持全國百姓的食用,如今黃河、長江發生災害,珠江流域卻是無事,在今年初遭遇災難時,帝國農業部已經部署珠江各地,把田地都種上糧食(以往各地起碼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休耕的),珠江流域收成,足以支撐全國百分之七十的糧食供應!

各大報系的老闆和主編,受邀前往帝國農業部的帝國直屬糧庫參觀,進入庫房區,廣大的面積足有二百畝,地面整潔,一座座囤房氣派地立着,給人一種踏實感,令人驚奇的是在庫房區還有貓,每隻貓負責一間囤房,都領受帝國官府的津貼供養。

農業部的官員介紹道:“秉承皇帝意旨,帝國的儲糧存建設成績斐然,庫點遍佈全國各地,重點放在產糧區和銷售區,現在糧庫二百五十座,儲糧達八十億公斤,能供全國百姓一年食用!全國百姓就算不從事生產一年,也餓不死。(當然不從事生產是絕不可能的)”

所謂“無糧不穩”,一個國家的存亡,糧食問題是關鍵!執政者如果不踏踏實實解決農業問題,亡無日矣!

如果說國家糧庫給了百姓一個定心丸,另一份大禮的送出,無疑令到全國的農民歡天喜地。

帝國以“金鳳頌詔”的隆重形式,正式宣佈從今年起,農民的田地只須交納十分之一土地的糧食收成給國家,上交的糧食,主要用做國家儲備。在今後,國家要想收糧,也得用錢買了!

經過三十七漫長的經濟建設,終於走到了這一步,在以前,是不大可能做到的。

至此,一切爭端完全煙消雲散,認爲帝國不行仁政的崔琰的報社,竟被一羣憤怒的農民衝過去砸得稀巴爛,他本人也被打成豬頭!

帝國警察趕來,卻不能逮捕任何人,因爲那些農民,有不少就是鄉議局的議員,在沒有罷免他們之前,是不可能逮捕他們的,農民們怒不可遏地對崔琰道:“皇帝的口碑就在我們心中,爾敢褻瀆我們心中的神,必將付出代價!天大地大皇帝最大,千古明君就是本朝皇帝!何爲仁義?!那些人說得一點不錯,對自己老百姓好的皇帝,行的纔是真正的仁義!”

時機已經成熟,當地官府吊銷了崔琰的營業執照,就無人反彈。

帝國不亂殺人,賈詡再施陰手,着兵部出令,要崔琰軍前效力!前往北方邊防軍報到(他若不去就可以把他抓起來,帝國並沒有免除兵役),要他見識到戰爭的殘酷性再來說仁義!

……

天災勢不可當,人禍接踵而來!

帝國臺灣島臺北縣城,衙門正堂,二名警察扶着渾身是血的一個少年走進來,少年用力地擊起鼓來。

在那時的衙門,還保留着鼓槌,但人們已經很少用到了,一般只用於緊急通知時使用,咚咚的鼓聲震動全衙門,官吏們迎出來,少年淒厲叫道:“倭寇襲我釣魚島,殺我全家,請大人給我家人報仇哇!”

第12節 至強洗腦第19節 隔海互聯第9節 第一天當太守第8節 阿克蘇姆人的進攻第16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第6節 一個士兵JB的命運(二)第13節 極度嘔吐第7節 到阿非利加去第7節 吞併日耳曼(三)第70節 破邪馬臺國第34節 對日耳曼統治的對策第19節 大舉進攻(一)第24節 雲州事務第32節 馬家遊江南(三)第29節 北匈奴祀絕第17節 性情PK第58節 奪命雙胞胎第64節 終極情趣(二)第15節 慶祝勝利第60節 雞累雞累第42節 強迫入教第42節 強迫入教第9節 龍遊大江第13節 戰鬥開始了第22節 向倭島進發第67節 神風不神第55節 北方盡入我手第29節 波斯了局(二)第5節 大貴族第2節 羅馬內戰(一)第68節 激戰泰西封II第15節 酒色醉人(一)第4節 三個乾女兒(一)第5章 33節 神的樂器第34節 對日耳曼統治的對策第44節 終結者I-----終結神廟第46節 木頭猴第4節 貴霜風雲(一)第33節 天潢貴胄第37節 何爲極樂?第45節 劉備出川第63節 兵臨城下第3章 番外話大種馬第5節 貴霜風雲(二)第23節 皇帝當強盜(四)第39節 羅馬祭司團第21節 勝利進城第57節 奧古斯妲(二)第5節 襄江之戰(三)第62節 暢遊金字塔第14節 美洲我來也第8節 三江口打大架第46節 木頭猴第54節 立牌坊做婊子第31節 涼州好風景第39節 柳林團之戰第20節 上天朝聖第47節 羅馬大亂(二)第39節 偉大的事業第23節 妾心爲君而動第16節 風暴過後第28節 波斯了局(一)第65節 羅馬內亂(二)第65節 豔后無雙第7節 孫策之死第47節 皇帝雪夜入高句麗第19節 和平比戰爭好第16節 風暴過後第3章 番外話第44節 夢露佚事第16節 友情PK第34節 文具的用一種用法第50節 豬豬威震羅馬(一)第51節 波爾齊烏斯的煩惱第19節 荷蘭港第5節 三個乾女兒(二)第19節 司馬折棒子(二)第5節 三個乾女兒(二)第51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七)第16節 你有錘頭,我有人頭(二)第46節 羅馬大亂(一)第43節 萬歲師第84節 淵源、報紙第32節 絕色雙姝第53節 張老師的典型戰例(一)第33節 一件血案拉開的裂縫一篇好文第39節 柳林團之戰第6節 一個士兵JB的命運(二)第12節 又一單工程架空小說硬傷大檢討第28節 收官-----攻取撣國第18節 戰地秀第51節 貴霜僵局第9節 君心兩面第10節 殘酷的叢林戰第50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綠鑽(二)第23節 妾心爲君而動第27節 夢斷樓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