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大盤點

那個沙盤做的是九州的地形圖,總參作戰部長馬謖拿着長長教鞭,指點着地形,簡明扼要地道:“據GRU情報,在幷州,鮮卑部十萬騎、匈奴五萬騎,當中並不全是精壯,有五成是精壯(18-40歲),三成是青少年(13-18歲),二成是中老年的男子(40歲以上)!

攻打幽州和冀州的鮮卑兩部共二十萬人,組成也差不多和幷州的一樣。

三部鮮卑的總人口可能超過一百萬人,全民皆兵,有不少部落,分居得極散,這次能夠聚衆三十萬人來攻,也算花了大力氣了!

鮮卑三部,爲步度根、軻比能、素利、彌加、闕機,匈奴人的首領是呼廚泉單于,右賢王去卑,他們的編制也是萬人隊、千人隊、百人隊和十人隊之分,裝備有短馬刀和類似我們的長馬刀,不過不多,質量也較差,他們主要強大在他們的弓箭,是用金屬、野獸的筋骨和各種麻絮、樹木枝丫所做的複合弓,幾乎和我們的制式弓不分上下,不過,他們的箭頭軟過我們的!

他們的戰法模仿我們,不和我們硬拼,而是以弓箭說話!大量掠奪人口和物資,弄不走了,也全破壞掉!

我們有二個懷疑,一個是有漢人加入了他們,所以戰法和我們的相象,還有攻城的裝備也是漢人教的!

另一個就是,鮮卑和匈奴可能有高句麗和遼東的公孫家族支持,爲他們提供裝備,甚至是兵馬!

目前我們在幷州前線有五萬騎兵和十萬步兵,依靠城市做機動防禦,主將是甘寧,副將有凌操、董襲、淩統、陳武等。

在冀州有騎兵二萬,步兵十三萬,由諸葛瑾、潘璋、馬忠和蔣欽、臧霸、曹仁、曹洪諸人在一起;

幽州最多隻有五萬人,還在死守范陽!

以上就是敵我雙方的基本情況!”

早在去年皇帝回建業後,五角大樓就開始討論全情和軍隊部署,在來許都前已經作出了決定,所以現在就是宣佈結果。

兵部尚書王甲道:“按陛下之意,兵部討論,準備進行軍隊的部署調整!”

整個部署如下:

整編後全隊正式編制有99萬人,按一個軍五萬人來算,其中九個騎兵軍,一個山地軍,一個海軍陸戰軍,一個特種作戰軍,步兵十五萬,一個女兵師,一個鬼佬師,一個獨立騎兵師,以上全部屬野戰軍編制,海軍分爲‘北洋艦隊’,主要是駐青州、冀州、幽州有五萬人,‘東洋艦隊’,駐徐州、揚州、臺灣,有五萬人,‘南洋艦隊’駐交州、呂宋有五萬人。駐長江水軍三萬,黃河水軍二萬,珠江水軍一萬。

事實上,中國實在太大了,99萬中央軍看起來很嚇人,但一放入幅員廣闊的中國國土裡,就象水珠入大海!一下子不見了蹤影,這也是爲什麼必須以騎兵爲主,要發揮騎兵的高機動性,由於兵力的不足,各個兵種,都要進行兼職訓練,在完成其主要訓練的同時,還要兼練另外一個兵種的戰法戰術!例如,象海軍,必須也能使用步兵兵器,必要時,海軍轉職爲步兵!特種作戰軍,也必須熟悉騎兵作戰!至於騎兵,兼職當步兵那是必然的!所有的大兵,都必須學習弓箭的使用。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再增加軍隊,國家經濟承受不起了!

另外,在各州建立‘國民警衛隊’,每州有2萬人,訓練、人事、補給歸兵部管轄,調動歸州刺史指揮,主要用來搶險救災平暴,鎮壓地方,他們都以本州人爲組成,一般不出州作戰,以節省重要的野戰軍的軍力。

一、在全國各地設立‘基地’,每個基地能容納一萬騎兵,採用水泥鋼筋結構的營盤,能用上幾十年,不再用木頭帳篷,主要是佈署在中心城市附近和前線地帶;

二、高機動性,靈活作戰,以騎兵爲主,爭取實施外線作戰,就是在境外與敵交戰,儘可能不把戰火引入本國國內,而在國內,各野戰軍特別是騎兵,必須在5年內調動其防區,以適應不同地方的作戰(還有一個隱含意義,怕他們呆久了,原地造反或者尾大不掉),而且騎兵軍之間,每隔3年就互相調動1個師到另一個軍。

在作戰時,使用更好的更輕便的裝備,減輕後勤的壓力,爲此,要加強野外求生訓練,加強艱苦作戰訓練(知聞的軍官們都哭喪着臉!因爲部隊的‘飢餒月’的訓練將加大到三個月時間!)

兵部尚書說完,賈詡以總參的名義作出各軍主副官和駐地的安排:

11軍軍長許褚,副將有典韋、張邰、張飛,駐地不定,隨皇帝移動;

18軍軍長太史慈,副將有曹休、冷苞、鄧賢、賈華,駐紮青徐兩州;

33軍軍長華英雄!副將有曹彰、潘璋、馬忠和蔣欽、全琮,駐紮在冀州;

38軍軍長張遼,副將有魏延、李典、樂進、李巽,駐紮幷州;

58軍軍長馬超,副將馬岱、龐德、曹真、郭淮、王平、邢道榮,駐紮涼州、雍州;

66軍軍長徐庶,副將周泰、文聘、夏侯尚、夏侯德、寇封,駐紮在袞州、豫州;

77軍軍長夏侯淵、副將夏侯惇、關羽、董襲、陳武、孫禮、郝昭、韓浩,駐紮幷州;

88軍軍長呂蒙、副將有趙雲,曹仁、曹洪,淩統、凌操,駐紮在冀州;

99軍軍長黃忠、副將有嚴顏、牛金駐紮在荊州;

鬼佬師師長高順;

女兵師師長嚴素明,副將有呂麗兒,馬彥麗;

3個山地師、2個步兵師、1個特種作戰師入川,有于禁、徐晃、張任、李嚴爲將

2個山地師、1個特種作戰師在幷州,有呂翔、呂曠、孟達爲將

龐統帶了1個陸戰師出使南洋,將領有關平、周倉、王越

臧霸是衛戍司令部司令,和吳懿率1個步兵師、1個特種作戰師,1個獨立騎兵師成品字形圍着建業,保護江南重地的安全。另有五千女兵和五千禁軍是屬於皇帝私軍,不入兵部管轄,李亦奇的學生,燒曹操糧草立下大功的錢壯飛帶1個海軍陸戰師駐上海,2個步兵師駐揚州各地。

1個步兵師、1個海軍陸戰師、1個特種作戰師駐交州(含越南);

1個步兵師駐臺灣,1個步兵師駐南洋呂宋;

1個步兵師和1個特種作戰師駐涼州;荊州、青州、徐州、袞州、豫州、雍州各有1個步兵師駐守

甘寧爲北洋艦隊提督,徐盛、丁奉兩將爲輔,他們還將統領二萬海軍陸戰隊參與對北方作戰,張允爲東洋艦隊提督,毛階爲南洋艦隊提督,蔡瑁爲海軍大臣,節制三支艦隊。

這樣的調整是有一定規律的,還在打仗的將領一般原地不動,就算要動,也是等繼任的將領到了後再動,象徐庶、黃忠入川,一直打仗,所以就論功行賞,升他們爲軍長,同時讓他在後方防守,以作調劑

現在一些部隊還在北方打仗,等接防的部隊到達後再換防,以上部隊主要是以南方軍隊爲基礎,不過,在幷州和冀州還招募了魏軍最強壯之士爲步兵,他們的編號是“暫編某某師”,並不屬於99萬中央軍的一員,打完仗後再行裁切,這部分部隊雖然是臨時工,但統領他們的將領,是焦觸、張南、朱靈、王凌、黃權、吳蘭、陳式、高定、高翔、楊懷、張著之輩,都是三國中過得去的將領!而且基本上軍中按元軍的同等待遇,是以戰鬥力並不弱,士氣也很高,大致是幷州有七萬人,冀州有十萬人。

實際上,全國總兵力爲99萬中央軍+17萬臨時工+18萬國民警衛隊+1萬皇帝私軍,總兵力達135萬人,按全國人口爲2700萬人來算,佔了二十分之一,壓力還是蠻沉重的,戶部叫苦連天!幸好以前20多年的底子無比雄厚,承受的起,張昭警告皇帝,如果再行擴軍,帝國實在承受不起!李亦奇乾笑道:“不會再擴軍了,忍一忍,打敗了北方民族,周圍就沒有什麼象樣的敵人了,而且經濟也恢復上去,那日子就會過得越來越好!”

去年跟隨皇帝一起回的魏國、蜀國的官員和將領,也經過了差不多三個月的學習,提早結業,如今都在金帳內,再加上元軍的將領,就喜氣洋洋地上前領取任命書和調書,準備上任,而不在的將領,則由兵部送出,另行通知。

將領們出來了一大堆,領過委任狀之後,向皇帝謝恩,李亦奇心忖:“三國好漢全夥在此,若不能把你整個外族打得哭爹喊娘,那就枉稱三國羣英了!哇哈哈哈哈哈!”

將領們完事後,吏部尚書華歆粉墨登場,他宣佈各州的地方官員任命名單:

青州刺史司馬懿、涼州刺史程昱、益州剌史劉曄、青州刺史法正、雍州剌史劉馥、幷州剌史滿寵、袞州剌史韋康、徐州剌史楊修、冀州剌史鍾繇、幽州刺史田豫。

皇帝履行了他的諾言,全部是北官和蜀官管理地方,當然爲了統治的安全,全部官員除了幽州刺史田豫無法調動,其它官員全部調動了任職地方,這裡也有深意的,象司馬懿現在的忠心度當然不成問題,所以一樣委以地方重任,而涼州派了睿智的程昱去,並不是流放他,而是看着西域啊!現在李亦奇吃着中餐就已經想着晚餐了,同理派劉曄入川,也是提防西南蠻族大王孟獲!雖說現時大家的關係不錯,孟獲曾經出兵幫元軍牽制劉備,但難說以後,而且,李亦奇這個人渣,想着人家的老婆哩……

金帳裡的司馬懿、程昱、劉曄、韋康、楊修、鍾繇出列,向皇帝跪下,華歆口述,六人左手捧聖經(儒家、法家、兵家、佛道的大雜燴所成的書),右手舉起,複述:“我莊嚴宣誓並確認,我將永遠忠誠於皇帝陛下,我將忠實履行我的職責,並將竭盡所能,恪守、維護和捍衛帝國法律!”

這也是大元皇朝第一次如此的宣誓,除了要效忠皇帝,還把帝國的法律提升到了一個極高的地位,從此以後,所有的官員武將在上任前,都要宣誓,隨之而來的就是守法的觀念深入人心!

然後皇帝親手向六人發出印綬,勉勵諸人道:“此去地方,上忠誠於朕,下爲百姓造福!聖人治國,財藏於民而不藏於官庫,施政教而不興城廓!你等治理地方,對朕最大的忠誠,就是百姓富裕,民間安定,人得教化!”

六個刺史激動地道:“謹遵陛下教誨,臣等決不負陛下重託!”

他們學習了南方先進的治理經驗,都想着好好做事,留下歷史美名,畢竟,他們是大元皇朝第一任的各州地方刺史,做得好的話,當可清史留名!

華歆引六個刺史退回班中,而其它沒有來的刺史,朝廷將派出特使,在國旗下主持他們的宣誓儀式後,他們纔算是正式就任。

兵部尚書郭嘉出班,接過宮女送來的詔書,代帝宣讀敕令:

殺胡令!

諸胡爲禍中原,已歷漢元二朝!今朕誅之。暴胡欺辱我中華民族百十載,殺朕百姓,毀朕地方,今特此討伐,犯我大元者死,殺我大元子民者死,殺盡天下諸胡男丁,天下官吏百姓皆有義務屠戮胡狗,朕受命於天,特以此詔告天下!

聽着郭嘉一字一詞的念着《殺胡令》,大元的將軍們眼中閃着嗜血的光芒!高呼着:“殺盡胡人,屠盡胡狗!”

南方文官早就中李亦奇的毒甚深,眉頭也不皺一下跟着將軍們喊着!而北官在南方,受到洗腦:仁義是對本國守法的子民而言,對於外族,以恩報恩,以怨報怨!外族種下的血債,就必須以血來償還!決不做以德報怨的傻事!我們中華民族熱愛和平,是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大刀和弓箭!

當時漢武之事未遠,中國的儒家之術,還是正統的儒家之術!對於外族入侵,那就是以殺對殺!所以皇帝的殺胡令,也一樣得到了北官的衷心擁護,他們疾呼:“陛下聖明!殺盡胡人,屠盡胡狗!”

看着下面羣情沸騰的情景,李亦奇也不禁激動起來,差點也想跳起來大喊大叫!

他有前科,所以兩宮皇后早就注意他了,深怕他失禮,蔡琰握住他的左手!曹節握住他的右手!兩鳳困一龍,感覺到龍澎湃的力量,洶涌的激情,和下面大元的錚錚男兒互相呼應,不由駭然!

看着文臣武將,李亦奇想着:

這些人,都屬於中華民族,都是被一些人痛罵狂批的儒家子弟!可是現在,他們是何等有血性,何等有幹勁!在他的帶領下,他們將是草原上的雄獅、從林中的猛虎、大海的鯊魚和天空的猛禽!

太多的沉重歷史,血淋淋的事實,讓一些人認爲中華民族失去了血性、被閹割掉了血性!

可是,中華民族真的失去了血性嗎?

不!失去血性的只是無能的、腐朽的皇朝統治者,陽萎是他們,而不是中華民族!

中華民族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絕對不會失去民族的血性!

如果大元朝中有哪個人,膽敢因一小撮皇朝的統治階級無能而全盤否定中華民族的,罵中華民族,甚至於詆譭自己的祖宗!朕就抄他的家,滅他九族,拆他祖屋,刨他祖墓!他的老母、老婆、女兒、姐姐、妹妹、小姨子……,嘿嘿,只要長得漂亮,朕就替他照顧她們,不漂亮的一樣拿去人道毀滅!至於他,朕將他千刀萬剮後,把他鑄成跪着的銅像,擺放在陝西黃帝陵前,讓他這個罪人、這個仵逆子向老祖宗懺悔!受人們世世代代唾罵,永世不得翻身!

李亦奇思索着,他認爲應該不會有這種人的,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後來,還真的有一個人被他這樣處置,鑄成了銅像,放到了黃帝陵前……

皇上退朝!

女官如同百靈鳥歌唱着,說皇上退朝啦!接着又說道:“不要走遠了,陛下開御宴!宴請文武百官!”

原來不知不覺,已經到了中午了!

聽說陛下請客,大家都高興萬分,這個皇帝,就是好!向來與大家同樂,大秤分金銀,大碗吃酒肉!

而女人們的心理則有點小氣,蔡琰心忖:又來吃我家的內庫了,唉,要是能公款吃喝,從帝國戶部出錢就好了!可惜老公從來沒有允許這樣做!唉,以夫爲天,就算他不在建業,每年的新年宴會,我都得從內庫出錢請大臣們吃喝,5555555,我的金子白銀喲!

大家暫時告退,去洗手更衣、到帳外吹吹風、透透氣什麼的,而軍士們搬來案桌椅子,廚師領着十多個壯漢擡進了二個燒得通體焦黃,散發着撲鼻香味的龐然大物!

哇,這是烤全虎!

在帳外看到的,在遠處聞到香味的老饕們十萬火急的衝回金帳,貪婪地聞着香味,狂嚥着口水!

這次來許都,還用鐵籠帶來了二隻活着的老虎,一抵步,宰殺老虎,用滾湯褪去虎毛,開膛洗淨內臟,用火燎去虎頭、虎腳皮毛,塗上鹽、辣椒、花椒、草果、蔥、姜等各種佐料調及汁水淹制1—2小時,使它入味,再用麪粉掛糊。

皇家有倒海的力量,廚師着軍佬在營中向陽的高處土地上挖出了二個長4.5米,寬3.5米,深2.5米的大竈,每個大竈內先傾入了一噸新近從淮南挖來的煤,燒紅竈頭,然後把餘渣挖出,再向內傾入了整整2噸煤,完全燒透後,雖是天寒地凍,但溫度達到了三百多度!

大廚將老虎掛在一根6米長的鐵管上,放入竈內,封閉烹烤!

五個小時後,揭開蓋板,一隻通體金黃、酥爛的烤全虎頓時撲入眼中,濃郁的香氣隨即在四下裡飄逸開來,據稱剛出竈時,圍着的人有一半被香氣薰到神經短路!

大家紛紛埋位,由於老虎大,肉多,所以還邀請了軍中得過戰鬥勳章的的戰鬥英雄一起進餐!大家濟濟一堂,熱切地盼望着!口水分泌分泌再分泌!

烤好的老虎放在皇家專用的大銀盤上,虎身上還箍着兩個鐵環,大家不解其意,廚師用鐵鉗把鐵環擰開,打開了熱氣騰騰的虎腹!

人們驚呼起來,虎腹裡面還有一條狗!再打開狗肚,廚師在裡面又掏出了一隻雞!再掏雞肚子,裡面有一窩鵪鶉蛋!(哦,狗、雞、蛋都是烤熟後先行放入待烤的虎肚裡的)

一個套一個!虎套狗,狗套雞,雞套蛋!

絕了!人們的口水雙倍分泌!

在虎肚裡,還填滿了蒜、蔥、沙姜、幹蘑菇、辣椒、火腿、各式香料、杏仁、葡萄乾、松子等,香氣更讓人們的口水三倍分泌!

十多個廚師一擁而上,他們套上白手套,用銀刀剖切,裝盤,宮女不足,就用女兵轉職當女招待(爲其它人服務是絕對不行,爲皇帝服務則不算丟臉),把一盤盤的烤肉送到人們的案上,每個人都能分到一公斤以上的烤肉!依地位的高下,蛋和雞肉是給最高貴的皇帝、皇后、妃子、曹操和重臣,狗肉則給次一級的大臣,虎肉大家一起分享,最珍貴的二條虎鞭,一條是皇帝的,另一條是曹操的!

酒肉不分家,蒸餾的燒酒紛紛送上來,肉香,酒香,整個金帳是香風薰得大家醉,直到許都當建業!

爲什麼要烤全虎呢?

皇家的氣派,能學一般的小百姓,去烤羊、狗、牛、雞翼、魷魚這些大路貨?這太失皇家的面子了!所以不烤就不烤,一烤就把中原大地上最兇猛的老虎烤來吃!

老虎從何而來?生猛老虎是很難捉到的,捉到的也容易死,被烤吃的老虎是處於太湖邊的皇家野生動物公園養的。這個公園,集動植保護研究、養殖加工、旅遊觀賞、科普教育爲一體,是皇家的產業,但皇帝卻慷慨地對子民們開放!是子民們閒遊的好去處!裡面依山而闢,佔地遼闊,圈養了各種動物,特別是虎、豹、狼、熊等,這類猛獸,都是在地上挖了大坑,把它們圈禁其內,讓人們觀看,訓練它們吃活食,讓百姓們觀看,還建有虎園,這個園子面積很大,裡面的老虎處於野養的狀態,不是用來觀看的,那些老虎養來,就是準備被人吃的、入藥的,還預備着未來給角鬥士的……

(李人渣自辯道:“偶是皇帝,吃老虎算什麼大不了的事!所以,抗議無效!真是的,當時老虎又不屬於國家保護動物!”)

虎肉壯陽,虎肉大補!

李亦奇端起了酒杯,站起來對武將道:“吃了老子……朕的虎肉,你們如果硬不起來,在殺胡的戰鬥中做了孬種,當了軟蛋,就得把吃下去的虎肉給朕吐出來!”

武將們大叫道:“陛下放心,我們如果在殺胡中有一絲手軟的話,我們就斬個頭下來給陛下當球踢!”

鬨笑聲中,大家叫道:“飲勝!”一乾而盡,開始大吃大喝!吃得酣暢淋漓!此樂何極!

李亦奇是個好皇帝,親自下了龍位,一排排給大臣和武將敬酒!兩位皇后出嫁從夫,也跟從之!

先敬曹操,祝泰山大人壽比南山,福如東海!曹操滿意地和他對飲一杯!

久隨皇帝的大將們起鬨着,搶着去敬二位皇后!

蔡琰豪爽地一杯飲盡,粉臉上升起了兩團好看至極的紅暈,翻過酒杯,點滴無存,她嫵媚的一笑,問大家道:“諸卿滿意了吧?!”

武將們歡呼叫好,全部奉陪三杯!

然後輪到曹節,也是酒中巾幗,不比鬚眉,將燒酒一飲而盡,皇后如此給面子,武將們也來三杯奉陪!

看得北官們相顧失色,有這樣的皇后和將軍?!

先前是在皇宮,所以皇帝不去敬酒,但在軍營,卻隨便許多!

除了吃肉喝酒,還叫來了文工團來表演節目,觀賞着精彩的節目,大元的核心階層進一步的融合、團結……

這頓大餐,吃了二個小時,行將結束,大家都吃得盡興至極,最後是女兵們手捧銀壺,給大家倒出了黑黑的、香香的液體。

端起一杯湊到鼻子邊,濃烈的氣息撲面而來。輕輕抿上一口,很苦,簡直像喝中藥一樣。但等到一杯咖啡下肚,一股暖洋洋的熱氣在腸胃中游動,後腦勺彷彿有一股熱氣直往上衝,頓時耳清目明,提神醒腦!

滴滴香濃、意猶未盡!

喝上一口,真是味道好極了!

產自海南島的基因咖啡從此端進了大元家庭,和茶,一起成爲了中華民族聲名遠揚的兩大絕代肚子寵物,從中國、到南洋、過身毒(印度),進入波斯、再被羅馬人如同鯨魚飲水般吃進了肚子裡!

宴席散了,參加宴席的文官,都領了皇帝一份“手信”回去,那是一袋包裝精美的咖啡豆和一個小巧的咖啡磨,皇帝想得很周到,還贈送了糖。

至於軍隊,開始供應速溶咖啡,將士們迅速喜歡上這種黑黑的,苦苦的液體,常常在軍用水壺中泡上一壺!在殺人放火之際不忘喝上一口,殺人更有力!

別小看飲食,別小看這咖啡!

它們讓李亦奇的統治是極有特色!

堅持儒家之術一百年不動搖!

以法治國,講法守法,違法必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嗯,皇帝不算,他是天子,是神,只有他有可能破壞法律,但皇帝哪有空跑到社會上破壞法律?可憐的皇帝,要不打仗,要不是在社會上做秀,要不去做基因實驗,剩餘的時間,吃不完的奶油包,打不完的洞洞!哪來時間去破壞法律?)

軍隊強大化,擅長砍人劈友、打砸搶,專做壞事!

精神鴉片就是佛道兩家,任君選擇!

還有一個重要的利器!

那就是生活和文化!

大元朝的“衣食住行”,天下第一!

大元朝的“吃喝嫖賭玩”,天下無二!

和當時的羅馬相比,這些奢侈的生活是貴族們才能享有的,可是在大元,只要你勤奮工作,你就能得到這樣的生活!皇帝的存在,就是保障你的權利!

讓普通家庭有肉吃,有絲綢穿,住上大屋子,能去旅遊、有餘錢去賭馬賭、嫖娼,就是皇帝的治國最高準則之一!

人心思逸樂,生活舒適是理所當然的人生追求,皇帝就給他們逸樂!當一個人想到的是這是任何國家和地方都沒有這樣的享受,能不喜歡這樣的生活,能不維護這樣的生活,而對任何想奪去他們美好生活的人而恨之入骨嗎?

答案是肯定的!

現在中華民族正統上的學術文化極其強大,而從生活中形成的文化,也強大到和學術文化毫不遜色!兩者結合,形成了大元帝國的軟實力!和大元帝國的軍事硬實力一道,形成了帝國空前的向心力、凝聚力!

不止是對着本國子民有着吸引力,對外國和外族,也是有着巨大的輻射力,隨着帝國商隊的遠行,傳遍了世界!而到達大元的外國人,無不都是樂不思蜀!伴隨着大元帝國的對外擴張,帝國的軟實力勢必發揮出強大的作用!

第61節 欣聞大耳之訊(一)第51節 劉備的命運(二)第37節 屠光北極熊祖宗(三)第46節 辛巴德歷險記(一)第49節 中壘堡之戰(三)第74節 希臘有戰火(四)第54節 紛爭、潛流(二)第40節 總督之死(二)第17節 割麥之戰第33節 馬家遊江南(四)第63節 天災人禍第54節 元宮秋(二)第5章 27節下西洋第32節 日耳曼好時光(三)第93節 內廷抽風第32節 我真仁慈第66節 炮轟波斯第48節 羅馬娛樂時光(一)第25節 皇冠上的珍珠第36節 元老院內外第12節 高峰會議第21節 香豔航程第39節 公主入宮(一)第16節 友情PK第27節 結束貴霜戰事第16節 令人不得不服的棒子第5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搶婚記第7節 孫策之死第14節 袁術來襲第23節 周瑜的下場(一)第21節 勝利進城第36節 屠光北極熊祖宗(二)第42節 強迫入教第72節 攪屎棍第3節 天子南巡(一)第34節 西進序曲第22節 打嘴皮仗第24節 又一串珍珠(二)奪命雙胞胎姐妹讓你快活上天堂第16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第12節 管治南印度印度古國與宗教第26節 建業開埠第30節 夢斷樓蘭(四)第41節 絕世毒婦(一)第74節 希臘有戰火(四)第21節 美人計(一)第40節 皇帝不見鳥第60節 羅馬新生活(三)皇帝有旨哪個多言送你此女第6節 阿非利加原住民倒黴的原因第40節 皇帝當了皇帝第33節 樂極生悲第54節 立牌坊做婊子第30節 隨軍記者(一)第25節 印第安之王(三)第75節 希臘有戰火(五)第42節 強迫入教第4節 羣英會第7節 如夢如煙的往事第12節 向西挺進第22節 打嘴皮仗第17節 割麥之戰第6節 呆在豬圈裡的步百里第29節 夢斷樓蘭(三)第8節 平定江東第3節 天子南巡(一)第50節 中壘堡陷落第43節 三跌臭水第75節 希臘有戰火(五)第2節 得失兩心第79節 日耳曼時光第28節 夢斷樓蘭(二)第2節 兩條主線第53節 朕來溝(三)第7節 吞併日耳曼(三)第65節 豔后無雙第80節 羅馬行第72節 攪屎棍第7節 經營北方江海第18節 狼吃小羊第17節 司馬折棒子(一)第54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求婚記第19節 和平比戰爭好第35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一)第17節 吞併日耳曼(十三)第39節 柳林團之戰第60節 羅馬新生活(三)第30節 日耳曼好時光(一)第17節 民族政策第40節 皇帝當了皇帝第2節 兩條主線第4節 照我心伴我征途第23節 只撿便宜第18節 落定人才第4節 茫茫雪路第17節 割麥之戰第64節 終極情趣(二)第25節 結業證書第19節 玻璃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