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20節地形

看地圖,出發點在遼西,元軍如同餓狼般經過東部鮮卑撲向盧朐河(克魯倫河),紅線是路線,藍點是終點。

注:代郡和上谷是軻比能的地方

克魯倫河是額爾古納河支流。《漢書》稱之爲盧朐河,《遼史》稱之爲臚朐河,《金史》稱之爲龍居河,《元史》稱之爲怯綠鱗河,明代稱之爲飲馬河,自清代起,開始稱之爲克魯倫河。發源於蒙古國肯特山東部,上游位於蒙古國境內,中游於呼倫貝爾盟新巴爾虎右旗流入我國境內,向東北最終注入呼倫湖的西南部。河流全長1264公里,在我國境內長206公里,流域面積約0.72萬平方公里,兩岸爲半荒漠的小山和丘陵所圍繞,河谷寬約3000-5000米,河灘、溼地沼澤較多,河面一般寬40-90米,河道比較彎曲,因其流域內多爲半荒漠地形,所以支流較少,沒有大流量支流。

鏈接:

或者:

第35節 屠光北極熊祖宗(一)第18節 譁,英雄!第48節 一場接一場第86節 螞蟻搬大象(二)第45節 南洋終局第7節 到阿非利加去第32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三)第21節 香豔航程第47節 中壘堡之戰(一)第7節 到阿非利加去第46節 辛巴德歷險記(一)第5節 代號:統一方便麪今夜登陸第53節 張老師的典型戰例(一)第9節 吞併日耳曼(五)第52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厄運星第26節 建業開埠第28節 算舊帳(三)第34節 什麼禮物?第31節 日耳曼好時光(二)第6節 蕭山會戰第25節 皇冠上的珍珠第74節 “幸福”的呂宋土著第44節 絕世毒婦(四)第73節 荒唐皇帝(一)第18節 出兵幹陀利(二)第51節 朕來溝(一)第65節 羅馬內亂(二)第31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二)第27節 結束貴霜戰事第39節 作戰計劃第20節 美洲征服史(一)第3節 羅馬內戰(二)第14節 齊家治國第72節 攪屎棍第58節 羅馬新生活(一)第7節 蟻與龍鬥(一)第64節 羅馬內亂(一)第18節 戰地秀第49節 羅馬娛樂時光(二)第10節 張昭修地球第46節 木頭猴第15節 牝雞司晨(三)第30節 夢斷樓蘭(四)第18節 九一一事件第40節 皇帝當了皇帝第43節 南匈奴滅族第78節 玄德仲謀歸位第41節 大進軍第88節 二次革命第4章 說明第27節 收官-----取斯里蘭卡第48節 最後解決(三)第22節 皇帝當強盜(三)第27節 夢斷樓蘭(一)第16節 東部鮮卑完了第19節 強搶民女第21節 花園口慘案第42節 都解決了第15節 張家的投靠第10節 殘酷的叢林戰第8節 致命絞索第12節 吞併日耳曼(八)第7節 綠帽危機第30節 收官-----關公取盧沒架空小說硬傷大檢討第30節 咁大個蛤姆隨街跳?!第30節 隨軍記者(一)第25節 好大的湖第29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一)第7節 綠帽危機第3節 飛奪薩莉希亞堡第46節 大前門開第78節 進城會談帝國的聚寶盆三第33節 吃喝玩樂第19節 孟獲之死第69節 那天我好累第31節 青龍一口吞下n個島第11節 克什米爾之鷹(一)第32節 隨軍記者(三)第43節 大豐收(一)第40節 公主入宮(二)第24節 周瑜的終極下場(二完)第22節 向倭島進發第45節 劉備出川第18節 酒色醉人(二)第12節 不可愛的兩個傢伙:金環三結和阿會喃!第24節 印第安之王(二)第15節 慶祝勝利第13節 破溫州部第11節 臨行狂歡第38節 瘟神到,帝國衰第17節 老將出馬?第13節 法薩堡下的英雄第94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火炮火槍的艱難發展過程第38節 呆在建業第12節 前進路上第18節 生理作戰第4節 工兵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