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 大舉進攻(一)

一個月後,元軍整合已畢,立即對曹操發起強大攻勢!

這裡要先交代一下的:一直以來,亦奇都在思考着一個問題!在三國中,出名謀士似乎都是算無餘漏,運籌幃幄,決勝於千里之外!而猛將,不少都是呆瓜一個,只會聽從謀士安排!沒有自己的主見。(當然也有些智將的)但問題是,軍情瞬息萬變,能事事都聽從謀士的安排?要是距離近了還好,要是距離遠了,還能聽從謀士的安排?也不可能每一軍都派出一個名謀士!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亦奇就在黃浦軍校裡成立了“高級戰術系”,集訓軍中千夫長(團長)以上高級人才爲目標,堅持培養“通才”,堅持“高(強度)、新(戰法)、寬(兵種多)、深(學透兵法)”的教學內容,要求學生用得騎兵,使得步兵,下得戰船,單挑肉搏!能在山地打,水上打,平原打,牀上打,樣樣都能打!實行研究式、啓發式的教學方法,經常把軍官們分成紅、藍兩軍,在熟讀兵書的同時,對戰例進行兵棋推演,同時,建立了各地沙盤,讓學生進行研究:例如當你引軍若干萬,是什麼兵種,敵軍有若干萬,又是什麼兵種,戰場態勢又是怎麼樣,你應該怎麼作戰?你的根據又是什麼?要求軍官們進行探討研究,寫出報告論文。數年來,幾乎把軍中的中高級軍官都輪訓了一次,對於一些大老粗的猛將,也着力死灌了一輪,不少軍官集訓後,都變得胸有成竹,心中有數了!而且,通過這些軍官寫下的論文,集合起來,進行歸納總結,也爲日後的教學提供了方便,如此下來,軍中人才就滾滾而來!

除了上述舉動,還在軍中派出了不少參謀,主要是進行敵情分析,戰前計劃等工作,大大減輕了主官的負擔,而且集思廣益,三個臭皮匠,不信敵不過你一個豬哥亮!在作戰完之後,還要求寫出作戰分析,從而吸取經驗,發揮優點,避免日後作戰失誤!

而軍中謀士,主要是加強戰略研究,着重研究利用已方軍力,調動和部署軍隊和戰船,迫使敵人在不利的地點、時間等作戰,並開始形成了元軍作戰指導思想,確定了實行目標、決心、集中、機動、節約兵力和突然性等作戰原則,在沒交戰前已經制定出作戰計劃,而交由軍中將領自由發揮。

亦奇對他的將官道:“老曹現在還有不少兵馬,今後作戰,以大量消滅老曹的有生力量爲目的!不在於地方得失!現在交給你們每隊三萬人,做三年買賣,一年內可以虧本,二年內要保本,三年內要賺錢,做不到的就下崗!”美其名爲發揮衆人的主觀能動性!假惺惺地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諸位大膽,放心地前去!主公是你們堅強的後盾!”

諸將感恩涕零而去,亦奇心忖:“開玩笑!要是不放權給你們打仗,老子哪來時間陪老婆!而且日後遠征國外,還不是你們獨擋一面!現在不開始訓練,等日後就遲了!”

其實,這樣做正合兵法!當年國共相爭,有人說國軍打輸的一個原因就是:老蔣直接指揮到師一級!根本不顧上面的軍級,兵團級!手下無所適從,只能聽老蔣瞎指揮!而共軍就是毛主席制定主要方針,部下自由發揮!(其實原因很大程度就是裝備差,無線電接不到共軍的師一級,哈哈)要不然,大家同是黃浦學生,不見得誰強誰弱!難不成所有的好學生都到了共產黨那邊?

元軍揚州方面的騎兵原有重騎兵三萬,輕騎兵八萬,作戰損耗一些後,不減反增,補充到十二萬,現分爲四隊,每隊三萬人!

第一隊由張遼、魏延、凌操、淩統四將統領,第二隊由亦奇、許褚、賈詡、周泰、嚴素明、呂麗兒統領,往淮南而去;

第三隊由臧霸、孫觀、吳敦、尹禮、昌豨五將統領,第四隊由太史慈、呂蒙、丁奉、徐盛統領,往徐州而去;

着董襲、蔣欽二將巡防長江,確保老巢不失,甘寧、陳武兩將守巢縣,預備接應(亦奇怕死),另派出蔡瑁、陸遜、蔡中、蔡和引水軍五萬、步軍一萬和鬼佬軍六千北上掠奪北方沿海諸地,最後留下高順爲建業防守大將。

這次出動十二萬騎兵,以練兵爲主,絕不與曹軍主力硬拼,一擊即走,反正就是欺負曹操在赤壁之戰後,兵員就算能補充得上,戰馬肯定補充不上!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一時間,元軍向北方撲去,頓時北方大地,狼煙四起!

曹操頭大如鬥!去年退兵回川的劉備,其弟關羽被李亦奇捉了,劉備不但沒找李亦奇的麻煩,反而在今年猛攻關中不止!看來是不拿下雍、涼二州,他是勢不罷休的了!長安守將司馬懿因無大將,再三告急,曹操剛剛派了夏侯淵、夏侯惇、夏侯尚、夏侯德四將往援,那邊元軍又大舉進攻了!

他思考了一下,着曹丕引張邰、程昱、焦觸、張南、朱靈、呂翔、呂曠諸將兵共二十萬防守徐州,自己和郭嘉、典韋、曹休、曹彰、王凌等防守淮河。二軍均只守不攻,待元軍兵疲,再作打算。

亦奇二隊人馬到得淮河邊,那曹操乃是用兵老手,在淮河北岸各險要處、易渡處分區佈防,分兵駐守,做得滴水不漏,亦奇只能是徒呼奈何,無計可施,只能回軍,一隊屯合肥,一隊屯廬江,日夜派人打探消息不提。

且說臧霸、孫觀、吳敦、尹禮、昌豨五將引軍三萬前行,霸對四將道:“吾等蒙主公厚愛,當用心盡力,不負主公重託也!”那孫觀四將本爲泰山寇,得亦奇信任,風光無比,心存萬分感謝,齊聲道:“是!我等必盡心盡力,殺曹軍一個片甲不留!”

而在徐州城,曹丕、張邰、程昱商量着軍情,曹丕道:“我軍沿東海、下邳、徐州、靈壁、泗一線佈防,其防線太長!疏漏很多!我欲推前至淮安、鹽瀆一線佈防,地形狹窄,正好防守!”

程昱搖頭道:“不可!元軍若不得過,可從洪澤湖橫渡!別忘了他們是江東馬!而且,他們水軍,也可接應他們,繞過我軍防線,直取青徐幽三州,我軍過於*前,豈能快速回援?”

於是曹丕令焦觸、張南、朱靈各引三萬人守東海、下邳、徐州,呂翔、呂曠各引四萬人守靈壁、泗,自己和張邰、程昱引三萬主力騎兵駐徐州,靜待元軍到來,一邊着人傳諭青州守將毛階,冀州守將滿寵和幽州守將劉馥等小心提防元軍,另派人在洪澤湖邊打探消息。

很快傳來消息:元軍進至淮陰!又探知到元軍兵力報到徐州。

本來按原計劃要死守,張邰卻按捺不住求戰心情,進言道:“元軍三萬人,加上後隊不過六萬人,我軍三倍於敵,何懼於敵!而且敵軍是騎兵,若敵避戰,穿過我軍防線,攻打後方,我軍豈可安生?故如此,我軍當以全軍壓上!迫敵決戰!”

曹丕問程昱:“張邰此言如何?”

程昱無奈道:“敵軍騎兵行動迅速,我軍不可輕易出戰!當以逸待勞,待敵疲時,我軍再破之!”

主簿吳質乃曹丕心腹,密謂曹丕道:“上回公子在淮河兵敗,對公子聲望十分不利,若我軍死守,敵軍大掠諸地,報回給丞相,那就更是不妥了!”

於是曹丕推翻前議道:“雖有丞相之令,然我軍二十萬之衆,豈能讓敵軍猖獗!”

曹丕下令道:“各城均留原有城兵守城,多備守城器械,敵軍來了,嚴防死守,敵軍必不可輕易破城!其餘各軍,全線出擊!”着焦觸、張南、朱靈、呂翔、呂曠五將引十七萬步兵,齊頭並進,自引三萬鐵騎,作爲策應,令各部抱成一團,務必不讓元軍有可趁之機!一有敵情,彼此呼應。曹丕得意道:“這叫雞蛋裡夾個硬核桃,我軍步兵雖敵不過騎兵,但元軍一咬,就會發現還有三萬騎兵等着他們,到時就悔之莫及!”

二十萬曹軍如滾滾濁流,向元軍涌去,穩紮穩打,以龜速向前推進,而元軍臧霸見曹軍大至,着令部隊後撤,與敵保持距離,就是不與之交戰。他們每騎都帶有三匹馬,持久作戰能力甚強。

如此過了淮陰、淮安、查瀆,曹軍停了下來,不再推進,當晚,曹軍大營外的小寨,突遭元軍偷襲!

元軍輕騎萬人隊,悄無聲息,掩至寨外,滿天散射弓箭,又點着火箭,射入寨內,照顧得無微不至!因天黑,曹軍不敢出戰,只得往有響聲處亂射弓箭。

天明清點,折了千餘人,雖是蚊仔叮大象,但曹軍上下,無不憤怒!程昱道:“我軍可於寨內埋伏勁軍,若敵晚上再來,當可迎頭痛擊!”於是集中精銳待晚上元軍上鉤,可當晚元軍卻是不來!

等過不了幾天,待曹軍一鬆懈下來,元軍輕騎又來了,見曹軍營帳全以木頭、鐵板、盾牌保護着,弓箭不能入,就在曹軍營外鬼叫道:“曹軍弟兄們,起來拉夜尿了!”一邊敲鑼打鼓,吵鬧不停,一邊往營裡放火箭,用機動牀弩射化學彈進營,搞得曹軍夜不能眠,天亮時個個都是熊貓眼!

曹丕吃不消,着人送信一封給元軍,曰是男人的大家就來打上一仗!臧霸回信道:“你軍三倍於我,想來打仗,好意思?不如你出一萬步兵,我出三萬騎兵,我們來打上一仗,如何?”遂不與之戰。

兩軍相持間,曹丕突接報,元軍太史慈部進擊泗!程昱最擔心之事已成現實!

太史慈的三萬人,知臧霸在前方被曹軍擋住,慈竟不前往,由水軍接渡,過洪澤湖,在泗之側上岸!

他一上岸,即令徐盛、丁奉各引一師,向敵後猛插!短時間就控制了泗、靈壁之間的廣大範圍,依先前作戰計劃,不打堅城,沿路清理各地的農村、小城鎮。處置方法有三:一是把各地的百姓全家都帶回江南,(一般把一家子同時帶走比較好,相對矛盾較少,就算青壯想造反,也有所顧忌!);二是把青壯男女帶走;留下老幼!三是實在都帶不走的,那就把屋子燒了,把糧食全帶走!留下人口,丟下沉重包袱給曹操!

太史慈親領一師,包圍了一個叫白琳鎮的地方,一進鎮,元軍挨家挨戶搜索,要每家子帶上細軟,去鎮前空地集中!

這些騎兵,拿了盾牌,帶上大木棒(用兵器容易傷人,造成不可調和的矛盾,所以用上木棒,不聽話的就敲),敲敲打打,罵罵咧咧,叫嚷道:“一百聲之內做不好,爺就進來殺人放火了!”硬逼着百姓往鎮前空地集中!

百姓們扶老攜幼,驚恐萬狀地看着這些以前沒見過的軍隊!太史慈看着眼前的這些可憐人,心中一嘆!着呂蒙道:“子明(呂蒙的字)可代吾一說!”

呂蒙跳上空地石磨上,道:“老鄉們!你們不要怕!我們是揚州牧李大人的軍隊,現在奉李大人之命!要接你們過江南享福!給你們……”

一句話就在百姓們中炸開了鍋!有誰想背井離鄉?離開自己的鄉士?膽大的青壯已經激動地叫了起來:“我們不去!和他們拼了!”

呂蒙手一揮,士兵們端弓瞄準,舉着刀槍吆喝!呂蒙大聲道:“和我們拼了?除非你們不想要你們的父母妻兒的命!要是我軍士兵死一個,就殺你們十個人抵命!”一句話立即讓百姓們止咳!手無寸鐵,如何和武裝到牙齒的元軍拼命!

呂蒙緩和了一下口氣道:“你們去到江南,就是我們揚州牧李大人手下的子民!李大人在孔聖人,如來佛祖和元始天尊三聖人面前發誓,必以仁義對待他的子民!讓他們過上好日子!所以去到江南,衙門就會給你們發給糧食、種子、衣物、牛豬雞鴨和田地(這點倒是不假)!你們發現你們就象生活在蜜糖中!”

見百姓將信就疑,呂蒙也沒時間再吹牛了!命令士兵把婦女老幼裝車,青壯走路,怕他們造反,就以繩索縛了,一隊隊帶走!一些老人寧死不肯走,也硬架了上車!往洪澤湖畔停*的水師船隻而去,一邊着士兵以桐油硫磺引火之物,把整個白琳鎮都點着!

百姓們望着身後火光沖天的家園,無不是痛哭失聲!

同樣的事情,同時發生在泗、靈壁一帶!千家萬戶家破人不亡,被強行帶走!離開他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他們的祖屋,都被焚燒一空,帶不走的糧食和牲畜,全被充當軍糧!實在帶不走的,糧食燒了,牲畜宰了!也有一些城鎮,不肯服從,起來防守反抗,但如同螳螂擋車!元軍的重裝騎兵,下馬轉職爲重裝步兵,輕易打破他們簡陋的防禦,攻入城鎮,首先殺光了所有敢反抗的人,然後掠奪婦女老幼而去!

日後都是照這樣辦理了!整個北方大地,陷入了一片恐怖之中!不過元軍對於同文同種的同胞,還是相當客氣,軍中下有嚴令:只准“請”老百姓走路!不得胡亂殺人,不得欺凌婦女,不得搶掠老百姓財產!如有違背!其懲罰極爲嚴厲!

某次在靈壁的丁奉領軍驅趕百姓,有三個士兵褲襠沒關牢,小弟弟跑出來透氣,去了不應該去的地方!憲兵隊捉住他們,丁奉就叫了他們所屬的那團人,排成二隊,發給他們打百姓的大棒,然後拉了三個士兵來,讓他們在隊列中穿過,幹什麼?

就是當着苦主家屬的面,整團士兵用木棒活活把這三個士兵打死!全團士兵都是鄶子手!活生生地把自己的同袍打死!要是沒打死,全團就那麼站着,繼續打!開頭士兵們還是於心不忍,但後來只能閉着眼睛往死裡打!因爲早打死他們,免得他們活受罪啊!

不過,丁奉是如此說的:“處罰他們,不在於他們做了那件事,而是在於他們違反軍令:不得做那件事!在於違反軍令上!並不是說不能做那件事,上級要你不能做,你就不能做!上級要你去做,你不做,也是違反軍令!”

這樣,對於軍隊的震憾是極大的!自此之後,元軍執行軍令一絲不苟!有詩爲證:軍令如山倒,神驚鬼都怕!

後記:我寫到後面,覺得有些黑暗,不過這是真正的事實!一直以來,大家都說大軍入敵境,秋毫無犯,軍律嚴明,得到人心,從此軍民一家?!我只想說一個小故事,1979年,我人民解放軍實施自衛反擊戰,攻入越南,勝利後撤退,其中有一批最後撤退的是誰?是軍隊?不是!是天朝的鐵路職工!部隊都撤走了(越南小鬼當時怕死得很,還沒追來),他們在做什麼?扒鐵軌!把越南境內的鐵軌枕木能帶走就帶走,不能帶走就燒掉!(後來那些職工回來都說怕得要命)總之,不能留之資敵!能破壞就破壞,能帶走就帶走!

小事二樁:把百姓的牛羊宰了;在電線杆上掛上炸藥包,一拉弦,趕快跑!轟隆一聲電線杆炸沒了!一根根全炸斷!這是家常便飯了!

如果是確定以後能穩妥控制的,那麼當然要以仁義待百姓,但不能穩妥控制的,你會如何對待?就來秋毫無犯,軍律嚴明,得到人心,從此軍民一家!得了吧!要是這樣,好!要是敵軍又控制回那地區,等秋天,那裡百姓交軍糧給敵軍(難道會越境交給你?),送兒子(或者被拉壯丁)當兵,來殺我軍!百姓民心沒得到,百姓的兒子先來殺你了!軍隊是什麼?軍隊就是殺人機器,殺掉敵軍,殺掉敢反抗的百姓!殺掉能幫助敵軍的百姓!

慈不掌兵,打仗絕對不是童話故事!那些大軍入敵境,秋毫無犯,軍律嚴明,得到人心,從此軍民一家基本上很多都是宣傳的!除非確定是長久佔領,否則削弱敵人戰爭潛力的行爲那是必然的!

第59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一)第32節 建業瑣事(二)第8節 三江口打大架第33節 日耳曼好時光(四)第20節 何不用金磚打人?帕爾米拉城第37節 屠光北極熊祖宗(三)第44節 戰爭是政治的延伸第1節 居獅子國第32節 隨軍記者(三)第6節 易過吃蔗第2節 戰前的將軍第52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厄運星第3節 佛祖困青龍第35節 陪了夫人又折兵第30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二)第48節 羅馬娛樂時光(一)第59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一)第74節 荒唐皇帝(二)第39節 噬命的圍牆第52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八完)第62節 暢遊金字塔第61節 埃及諸事第1節 流金歲月第24節 印第安之王(二)第52節 收尾,人踩我尾第44節 夢露佚事第29節 波斯了局(二)第41節 搞惦小能能第94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第53節 張老師的典型戰例(一)第14節 兩軍議事第53節 朕來溝(三)第28節 夢斷樓蘭(二)第93節 內廷抽風第37節 再幹一票(三)第50節 豬豬威震羅馬(一)第81節 九九歸一:歸國第37節 過大年大種馬第53節 朕來溝(三)第40節 準備,請準備第19節 大舉進攻(一)第32節 征服的慶典第4章 說明第26節 太壯觀太美了第9節 禮尚往來第23節 只撿便宜第10節 大盤點第22節 巷戰滾一邊第76節 呂宋平叛之困局第21節 花園口慘案第33節 吃喝玩樂第30節 絞殺戰和反絞殺戰第37節 何爲極樂?第2節 納衆第69節 那天我好累第43節 萬歲師第55節 聽話纔有飯吃第62節 皇妃到羅馬第1節 裝神第75節 呂宋平叛之採石場之戰第54節 紛爭、潛流(二)第26節 太壯觀太美了第9節 抽水機大破巴姆堡第3節 羅馬內戰(二)第11節 巨p的阿三第4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藍鑽第30節 咁大個蛤姆隨街跳?!第16節 令人不得不服的棒子第22節 美洲征服史(三)第13節 破溫州部第66節 炮轟波斯第40節 二打新野第39節 作戰計劃第4節 三個乾女兒(一)第84節 淵源、報紙第15節 吞併日耳曼(十一)第21節 周瑜之訊第58節 奪命雙胞胎第24節 雲州事務第25節 周泰發瘋第33節 天潢貴胄帝國皇帝的自白第17節 出兵幹陀利(一)第39節 柳林團之戰第56節 張老師的典型戰例(二)第18節 棒子揮棒造反第21節 美人計(一)第21節 酷刑第37節 何爲極樂?第31節 昆杜斯和阿蘭的報告(一)第30節 馬家遊江南(一)第46節 最後解決(一)第44節 夢露佚事第14節 揭秘第64節 很會說話的龐統第46節 哪來狼狽呢?本書說明第54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求婚記第31節 涼州好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