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二章 家事即國事

“蒙學這一方面主要以《千字文》爲教材,配合以《論語》和《倉頡篇》,但是一定要把握難度,”李藎忱叮囑道,“另外也要開始招募人手編寫新的蒙學教材。”

頓了一下,李藎忱緊接着說道:“蒙學之後,不僅僅要繼續學習這些經典,工學、算學都要放到和文學一樣重要的地位。這個某會和歐陽莫商量,到時候工坊之中會派人來配合教學。”

李藎忱對於工業和商業的重視是有目共睹的,而工學和算學就是這兩個行業的支柱,只不過現在很多這樣的學問實際上還只是零散的經驗,不過好在也不缺乏祖沖之、賈思勰這樣的人物走在前面,也算是能夠找到相應的教材。

雖然作爲傳統文人出身的徐陵和姚察對此實際上並不感冒,但是李藎忱既然很明確的提出來了,那他們肯定就要配合施行。

而且現在工坊和商貿無疑在巴蜀新組建的經濟體系之中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這大家也是看在眼裡的,可想而知工匠和商賈的身份在未來肯定會越來越高,因此就算是這些學生以後不涉足這些行業,也必須要知道一些能夠與這些行業的人打交道的基礎知識,對此姚察和徐陵倒是並不算排斥。

兩個人的表情變化都被李藎忱看在眼裡,他並不要求這些心高氣傲的知識分子能夠第一時間就接受這些,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們會意識到這其中的重要性的:“而繼續向上的話,如何治理家國,想必孝穆公比某更有經驗,具體的教學辦法和方向某就不多言了。”

對於李藎忱的恭維,徐陵還是很受用的,當即笑眯眯的捋了捋鬍子。他可是堂堂“帝師”,最擅長的不就是治理國家的事情麼!

“那教育這一塊就拜託兩位了。”李藎忱輕輕鬆了一口氣,有徐陵在的確讓他覺得壓力小了不少,“教育乃是百年大計,我們現在從頭做起,既是爲了現在,也是爲了將來。”

徐陵和姚察鄭重的一點頭,而徐陵見李藎忱起身想要送客,伸手按了按:“老夫還有一事想要詢問殿下。”

李藎忱怔了一下,還不等他開口,徐陵已經換了一副長輩的語氣:“不知道殿下準備什麼時候冊立王后?”

不等李藎忱反應過來,姚察先是一皺眉,徐陵直接就已經談到了李藎忱的家事,雖然帝王家事也是國事,但是身爲臣子還是能少聽就少聽的好,姚察下意識的就想要告退,不過徐陵這個時候微微瞥了他一眼,老人鋒利的目光讓姚察打了一個寒顫。

不敢動。

李藎忱倒是先笑了一聲,打破了有些尷尬的局面:“孝穆公怎麼想起來這件事了?”

徐陵當即說道:“殿下現在年紀尚輕,但是後宮不可一日無主,陳國樂昌公主既然是殿下明媒正娶的正妻,那麼就應該早日立爲王后,以正視聽!”

姚察這個時候也意識到徐陵讓自己留下來的目的,拱手說道:“騎兵殿下,微臣以爲孝穆公所言極是!”

李藎忱頓時明白過來,這個問題自己之前還真的是忽略了,當然主要還是因爲李藎忱對待樂昌她們三個並沒有區別,所以也就沒有在乎名分這種事情。可是今日徐陵一說,李藎忱陡然意識到事情顯然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

李藎忱現在的後宅之中總共就只有三個人,但是三個人也已經足夠牽扯出來太多的利益糾葛。

樂昌的背後不用說,站着的是以徐陵、吳明徹這些南陳老人以及東南世家爲首的力量,樂昌本來就是他們的公主殿下,坐在王后的位置上對於他們自然百利而無一害。換句話說東南世家在這個新誕生的王朝之中就屬於樂昌的孃家人。

同理,以楊素、李淵、牛弘和長孫晟等人爲首的關隴集團以及逐漸在李藎忱軍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李詢、韓擒虎所代表的北周將門,他們天然的傾向於支持尉遲熾繁,畢竟尉遲熾繁的出身在這裡放着,而且就算是相比於蕭湘和樂昌也不遑多讓,要知道6尉遲家也算是縱橫數朝、數一數二的將門。

而蕭湘也並不是沒有支持者,且不說李憐兒這個長公主對於這個小妹妹最是喜愛,巴蜀本地的世家也都傾向於蕭湘。這主要是因爲蕭湘作爲主母在蜀中呆的時間最長,巴蜀集團已經習慣了由蕭湘和李憐兒來代表李藎忱的意志,再加上不能和東南世家、關隴集團等等保持一致,所以以峽江唐氏爲首的巴蜀世家自然就會站在蕭湘這邊。

李藎忱之前對此只是一笑了之,畢竟他還不想讓什麼人插手自己的家務事,可是今天徐陵這麼一說李藎忱發現自己不得不重視了,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只會導致幾個團體之間的矛盾愈發尖銳。

“也好,某會盡快安排。”李藎忱沉聲說道。

徐陵這才放心的微微頷首,和姚察一起告退。

看着徐陵的背影,李藎忱苦笑一聲。徐陵至少還是給自己留了些面子的,他一直在用長輩的身份說這件事,畢竟徐陵也算是李藎忱當初的媒人,還是有資格的。

看來自己要習慣以後家中事務也被人指手畫腳的事實了。

而徐陵此時緩步走出議事堂,姚察下意識的想要攙扶,不過徐陵擺了擺手,笑着說道:“老夫還沒有老到這個地步。”

頓了一下,徐陵不由得感慨一聲:“不過不服老也不行了啊。”

姚察急忙說道:“孝穆公何出此言,在屬下看來,孝穆公主持這教育和學院建設必然是沒有問題的。”

徐陵擺了擺手,喃喃說道:“伯審,老夫是經不起什麼大波折了,吳通昭這傢伙估計也好不到哪裡去,上次淮北之行傷了元氣。所以未來就全都要看你們的了。”

姚察神情凜然,東南士族稱霸江南數百年,雖然中間領頭者不斷替換,但是依舊是一個整體,可是隨着東南士族進入到李藎忱團體之中,支持李藎忱爭霸天下,就意味着在未來東南士族必然不可能再一家獨大,擁有天下的同時也要學會和別人共享天下。

這一步,徐陵也好,吳明徹也罷,都沒有到達過。

所以之後只能看姚察他們這新一代的了。

第三百六十三章 難以拒絕第一九六五章 打點行裝第一九七四章 甲騎對甲騎第一四七二章 從南陽向洛陽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藎忱和陸騰第一百七十二章 盛怒第四百六十九章 要命的時間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報李第二一六零章 冊封太子第一千二十二章 採石磯第一二零零章 華夏的文藝復興第二二二零章 西門,西門!第九百三十一章 錢不能堆着第一九四四章 龍門書院山長的人選第二零五五章 戰還是和?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順第一百二十五章 怒火第一九五九章 春水滿鴻溝第六百四十六章 情理之外第五百四十四章 曹孝達的信第八十八章 四方樓第一三二七章 曾經的夢魘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什麼是某第一八八一章 糧價不穩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一八六八章 大軍渡河第七百五十七章 山南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一六二零章 發展飛快的印刷術第一五四三章 一身輕第三百八十一章 妻管嚴第一百七十六章 潑墨第一五零八章 人生軌跡的改變第六百五十二章 家書第五百九十四章 有志挽山河第二零九五章 亂起雁門內第一六九五章 將軍,帶我們守住這裡第一五二四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一八三五章 後勤保障第四章 桃源第八百九十九章 “路”第一九四八章 徐陵和成都書院第一一七一章 火藥第一九七九章 夾攻齊子嶺第一三八六章 再造長安第七百七十一章 威風第一三零二章 你們要覺得丟人第一千零七章 你們第一四一二章 騙不了我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一九九四章 海軍,靠得住麼?第一三七二章 朕給過機會第四百一十八章 還算有良心第二一二九章 爲什麼要送入書院第二三四九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一一五二章 葉護大帳第一一四八章 復仇之火第一四一七章 老帥的反應第一二三二章 雞湯第七百四十六章 遁走第二二九五章 海軍的任務第一五九三章 送別第八百三十五章 納入名單第一千一十章 建康之亂第三百一十八章 沒有真的桃源第八百五十一章 戰利品第八百七十一章 冬來第一四六二章 可能會被打第一二七二章 李靖第一六八四章 某不是懦夫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第二十三章 生變第八百九十八章 六盤山下第一二零八章 部分合作第一九六五章 打點行裝第一三三六章 血滿藍川第二二五六章 張掖各部,當死戰阻敵第八百三十九章 鳴金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陣仗第一二五九章 矛與盾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一七九四章 交給你了第二一二五章 教子無方,臣妾有罪第二一九五章 洮水捷報第八百六十章 搓背第五百五十六章 早知今日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二三零六章 兩教之爭第一一二六章 戰雲催第二三零七章 陛下信什麼?第七百八十八章 烏雲卷地第一二六七章 李衍的選擇第一三六零章 比某還不要臉?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一二六九章 螳臂當車第六百三十章 異動第二三六四章 和而不同第十九章 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