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九章 刺激經濟

提到這個問題,唐亦舜頓時露出捉難的神情,似乎有些難以啓齒。

見李藎忱的目光飄過來,唐亦舜深深吸了一口氣:“啓稟將軍,錢財所剩無多。”

“哦?”李藎忱顯然對於這個結果有些詫異。

他並不介意自己麾下的這些官員花錢,但是他必須得知道這些錢都花到哪裡去了。

花錢和亂花錢是兩個概念,李藎忱也沒有指望着唐亦舜他們能夠吐出源源不斷的金元寶出來,所以花錢是肯定的,不過蜀中素來是天府之國,之前雖然經過戰亂和災害,但是府庫之中並非一窮二白,誰都得留點兒保底的以應對不時之需,更不要說各大世家的鼎力支持,尤其是峽江唐氏,幾乎將家族的積蓄都賭上了,如果現在說支出的差不多了,那李藎忱一定得問清楚。

唐亦舜沉聲說道:“無論是工坊建設、城池修繕,還是軍隊招募甚至是農耕用具打造,都需要一定的錢財投入,我們的府庫之中錢財本來就不多的,現在已經花費的差不多了。不過淑霞認爲,這些錢財既然投出去了,在不久之後肯定是可以得到回報的,而且按照將軍所吩咐,這些事情本來就是不得不做,與其讓這些錢財爛在府庫中,不如讓其造福百姓。”

頓了一下,唐亦舜還是有些爲難的說道:“不過將軍征戰在外,屬下擔心將軍不瞭解巴蜀的實際情況,再加上消息往來遲緩,所以和蜀中諸位商量之後擅作主張,還請將軍恕罪。另外府庫之中錢財已經所剩寥寥,恐怕在短時間內沒有辦法爲大軍征戰提供更多的軍餉,如果牽扯到巴蜀安危,屬下願意負責。”

一邊說着,唐亦舜已經站了起來,大有直接跪在地上請罪的意思,不管怎麼說這件事都是他最後拍板做決定的,這個時候自然也沒有縮在後面的道理。

唐亦舜這樣緊張兮兮的,李藎忱反倒是不好意思了,畢竟當初走的時候是他放權給這些人的,本來大家的利益就是一致的,因此李藎忱倒是不需要擔心他們的忠誠問題,更何況李藎忱在走的時候都已經將具體的方向都安排下去了,剩下的細節問題實際上就算是李藎忱身在巴蜀也不會過多過問,他必須得給手下這些人足夠的發展空間,讓他們施展自己的才能——當然也可以給自己減輕一點兒壓力,並且這個目的有些時候佔據主要。

因此就算是唐亦舜等人幹出了什麼不算太出格的事情,李藎忱也並不會責怪他們,更何況李藎忱讓他們做這麼多事,如果不花錢的話他們就辦成了的話,那李藎忱才得好好考慮考慮呢。

看大將軍臉上似乎並沒有露出不愉的神色,唐亦舜和徐德言倒是有些驚訝。對於唐亦舜來說,想要辦成李藎忱臨走的時候吩咐的事情又不花錢那是不可能的,能夠將錢財控制到沒有花的一個子也不剩,實際上他已經盡力了,不過即使是如此,他還是做好了被大將軍責罰的準備,無論如何這都有自己沒有統籌好以及沒有請示的責任在裡面。

李藎忱倒是笑了一聲:“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你做的沒錯。”

議事堂上緊張的氣氛頓時舒緩了些許,而李藎忱沉聲說道:“這些錢如果堆在府庫中,那麼只能讓人安心,但是如果能夠花出去,而且每一點都花在刀刃上,那纔是真正讓人安居。我們不要怕花錢,正如伯賢剛纔所說,只要以後收得回來,那麼我們現在花費的就是值當的。”

李藎忱這個觀點顯然讓唐亦舜和徐德言都有些詫異。

好像大將軍並不喜歡攢錢?

李藎忱伸手敲了敲桌子:“歷史上文景之治積攢了那麼多的財富,可是在邊境上依舊屢屢受到匈奴人的欺壓,而漢武大帝大展雄風,雖然將文景之治的積蓄揮霍掉很多,但是帶來的結果是什麼,匈奴人遠遁三千里,從此大漢再無北境之憂,並且可以集中國力整頓內政、開拓西域和絲綢之路,引外來之財富,富貴華夏之子民。因此漢武大帝雖然窮,但是卻依舊是後世敬仰的一代帝王。”

頓了一下,李藎忱的目光落在徐德言和唐亦舜的身上:“現在你們兩個一個即將執掌漢中、策應西北,一個更是執掌巴蜀心腹之地,財政這一塊一定要樹立‘敢花錢’的觀念,只要我們在事先做好規劃、讓錢財花的有的放矢,那我們就不用擔心缺錢。我們花出去的錢財只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利潤,就讓我們在接下來的一年中有更多的錢可以使用,而多出來的這些錢可以折成軍餉和運輸糧草等等的費用,這樣戰爭也不會影響到民政的發展,這樣總比所有的錢財都堆在府庫之中來的划算。”

雖然唐亦舜和徐德言都是受過良好世家教育的人,但是李藎忱這怎麼都有些超前的金融思想着實讓他們有些難以接受,不過兩個人還是隱約意識到了這其中的道理,一齊拱手:

“屬下遵命。”

而李藎忱輕輕呼了一口氣,他不指望他們現在就能夠輕而易舉的禮節一千年之後的金融思想,畢竟就算是後人,如果是初學的話恐怕也需要反應很長時間。因此李藎忱現在還是要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讓他們自己去按照自己的安排一步步實施。

不過這也給李藎忱提了一個醒,現在巴蜀已經不再是那個在亂世的夾縫中艱難求生的小團體了,因此戰爭將不應該幾乎在整個團體的決策中扮演絕對重要的角色,至少自己應該多抽出來一些時間和精力放在民生和經濟建設上,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錢財不但可以支撐戰爭的繼續,而且其本身也是一種戰爭武器。

當打垮敵人的經濟時候,這戰爭也就沒有進行下去的必要了。

尤其是唐亦舜等人經濟思想的落後,讓李藎忱更是不得不着重於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如何才能刺激巴蜀的經濟轉型,種田很重要,但是不可能只是種田,尤其是巴蜀和南中豐富的礦產和林木,更是讓李藎忱有發展初級工業的資本。

看來自己是應該繼續採取一些措施刺激經濟的發展了。

第一八零四章 應戰才能避戰第三百四十五章 千里共嬋娟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昆的猶豫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一七二三章 天要亡我?第二一四零章 也不是好欺負的主兒第一八七零章 我撿便宜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萬川第二一四五章 杜齊想打自己一巴掌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會拒絕的辦法第四百一十九章 張開的手第一九五五章 王昌入洛第一九七三章 白袍傳出的六個字第六百六十四章 誓師第一一一二章 江陵初雪第一一三八章 尉遲家的態度第一七二九章 函谷關外幾人回第四百八十四章 還不晚第四百零七章 爆竹聲中第三百五十一章 戴才第一三五七章 可不能搶風頭第二一三三章 題名第一七二零章 不能製造內部矛盾第四十六章 夙願第一一二六章 戰雲催第二一二九章 爲什麼要送入書院第三百七十五章 突破第二零七一章 御駕渡白溝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脈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後第一八三五章 後勤保障第二三四九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六百九十八章 對着喝毒藥第一六六六章 引他南下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牆頭草的典型第二二八七章 雪域高原爲漢土第七百七十五章 自知之明第一一三零章 知足第八十八章 四方樓第二二六三章 唯一的活路第四百二十六章 遠方的來信第一七四五章 讓軍神當苦力第一一六二章 歸家第七百四十一章 旗幟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二一二六章 流言既有,當細思量第三百八十九章 賣兒鬻女第二一四八章 御史臺的都不好惹第一九零二章 戰不勝則只能退第一四六零章 背水一戰第九百章 農夫的戰鬥第二一五三章 大漢自有國情第六百七十四章 達成一致第六百零七章 兩條計策第二二九零章 五,五個?第五百五十八章 猛攻第六百三十三章 選擇哪一邊第一二零四章 臣堅持所請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年前的寧靜第五百三十章 撤第一七一四章 上陣父子兵第一二一四章 穩紮穩打第一二六六章 李穆的人情第二百一十二章 缸中酒第二三二三章 吐蕃和大蕃第一五八五章 油嘴滑舌的新解釋第二百七十六章 密報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一六九六章 轉進,時間不等人第一三八零章 回家第一九七八章 先連成一片第二二七三章 財政補貼第五百二十九章 佝僂老人第一一八五章 皇帝有很多種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的行政區劃第一三八九章 岳父大人還沒死第九百五十二章 家事即國事第一六零四章 彎路不可怕第一千二十九章 塹壕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結第九百四十章 小年第二三零一章 這就是夫妻默契麼第一一七一章 火藥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二零七三章 興祖老弟,興祖老兄第一一二零章 爲君舞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願意和不願意第一百八十八章 無人第一三零六章 留給漢軍的時間不多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衝過去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可止步第八百二十二章 徒勞第一九九一章 手下人太能幹的好處第一一四七章 血夜第三百零五章 華容第一八三六章 這是頭孤狼第四百五十章 胡鬧第六十三章 介紹